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临床疑是脑血管病变患者行常规 T1WI、T2WI、DWI、SWI 序列及增强T1WI、MRA,探讨SWI序列在显示小出血灶、小静脉及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越性.结果 ①海绵状血管瘤,SWI能鉴别出血与血管,发现更多的小出血灶;②动静脉畸形,SWI能够发现更多的细小静脉向大静脉引流;③急性脑梗死,SWI可发现小的出血灶;④脑肿瘤,SWI显示出小的引流静脉;⑤帕金森病,SWI能显示脑内多发异常低信号铁沉积.结论 SWI对低流量血管畸形、小静脉结构、多发细小出血以及铁钙沉积十分敏感,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脑血管疾病.其中脑梗死25例,脑血管畸形35例,脑肿瘤14例,神经变性性疾病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及SWI检查.分析对比SWI对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SWI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对比不同脑血管疾病MRI常规及SWI表现.结果:SWI对脑血管疾病断准确性为85.36%,MRI常规检查为50.00%,SWI明显高于MRI常规检查(P<0.05);82例患者经脑血管造影确诊存在病灶97个,SWI检查检出90个(93.81%)明显高于MRI常规检查(80.41%)(P<0.05).①脑梗死/脑出血MRI检查可见:脑梗死患者在T1WI上显示低信号、T2WI高信号;SWI检查显示主体为低信号,部分患者见有混杂高信号.②脑血管畸形MRI检查可见SWI可见病灶部位存在有高密度的散在条状、点状低信号.③脑肿瘤MRI检查可见在SWI图像中病灶部位为低信号,14例患者中病灶边界清晰11例,不清晰3例.④神经变性性疾病SWI检查显示患者病变显示为苍白球及黑质部位呈现多发异常低信号的铁沉淀.结论:3.0T磁共振SWI检查可了解脑部血管分布、结构、铁沉积等情况,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效能好,在临床早期筛查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密度、边界、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特征,比较不同MRI序列诊断HIE的临床价值。结果 86例HIE患儿共检出病灶245枚,其中以SWI扫描检查病灶数最多(86.12%),其次为DWI(70.20%),常规MRI序列中以T2WI检出病灶数最高(55.92%);其中86例HIE患者经常规MRI检查检出阳性39例(45.35%),经常规MRI+DWI检查检出阳性50例(58.14%),经常规MRI+SWI检查检出阳性61例(70.93%),经常规MRI+DWI+SWI检查检出阳性77例(89.53%),以三者联合检查检出HEI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常规MRI序列、DWI序列及SWI序列在诊断HIE上具有一定价值,但三者联合扫描诊断阳性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可靠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及MRI检查对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评估分析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19年2月至2022年7月间接诊并治疗的92例疑似食管癌患者,以病理检查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MRI检查,对比两中检查的诊断结果、对术前TN分期的评估结果及淋巴转移评估结果.结果:经病理检查出92例患者中有88例食管癌阳性患者;而CT检查出阳性患者83例,MRI检查出86例阳性患者;CT检查及MRI检查的灵敏度及阳性检出率等均较高,但两种检查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病理检查出T1期患者9例,T2期患者15例,T3期患者41例,T4期患者23例;CT检查对食管癌T分期评估的准确率为86.36%,MRI检查对食管癌T分级评估的准确率为94.32%,两种检查方法对比,MRI的准确率更高(P<0.05).CT检查及MRI检查评估腹部淋巴转移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64%、95.45%,纵隔淋巴转移分期准确率为90.91%、85.45%(P<0.05).结论:MRI于CT检查对食管癌患者的诊断及TN分期评估均有较好的效果,而MRI检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I表现,评价MRI成像对宫颈癌诊断及判断周围侵犯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增强检查;行盆腔的轴面SET1WI,轴面及矢状面脂肪抑制(SPIR)T2WI,轴面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欧乃影(Gd-DTPA)增强后轴面、矢状面SET1WI扫描.在MRI图像上观察原发肿瘤的位置、信号特征及侵犯范围.结果 MRI常规序列及增强检查检出全部病例,准确率100%.宫颈癌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T2WI呈较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DWI普通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T1WI可轻度强化.结论 MRI能多方位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联合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至2018年收治的3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CT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6.41%,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CT联合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9.74%,显著优于单一的CT、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ulti-sequen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3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与MRI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并对比分析MRI、CT检查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准确率.结果:CT检查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准确率为82.96%,明显低于MRI检查的96.30%(P<0.05).损伤椎体呈凹陷形或扁平形改变.MRI扫描受压缩椎体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中等或稍高信号,STIR序列上可见不规则高信号,同时伴有异常骨碎片及椎间盘影.其中半数以上患者椎旁软组织伴有水肿、血肿信号改变.结论:多序列MRI扫描可有效显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RI T1Flair、T2WI、T2Flair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65例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灶的形态、数目及其分布。结果 57例患者发现脑微出血灶,共489个,病变最好发部位为皮层-皮层下(221个,45.2%)、其次为基底节(175个,35.8%)、丘脑(45个,9.2%)、脑干(28个,5.7%)、其他部位(20个,4.1%)。其中25例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32例患者为出血性脑卒中。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出脑微出血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清晰显示脑微出血灶的形态、数目,并对其解剖学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CT及MR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比较CT及MRI检查的图像特点及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检出21个病灶,病理检查检出23个病灶,CT检查的FNH病灶检出率为91.3%;MRI检查检出10个病灶,病理检查检出11个病灶,MRI检查的FNH病灶检出率为90.9%。 MRI与CT检查的病灶检出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典型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动脉期均匀强化,实质期及门脉期均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强化,MRI和CT检查均能明确诊断此类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对于不典型病变,应注意与肝血管瘤、肝细胞癌及腺瘤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MRI在预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8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发病5.0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T1WI及随后1 w内复查的MRI和CT资料,了解首次增强,WI脑实质强化和HMCA征与HT的关系。早期脑实质强化为脑梗死5.0 h内缺血的脑组织区Ⅱ在增强T1WI出现高信号;HMCA征为增强T1WI上大脑中动脉增粗、出现边缘模糊的高信号,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此MRI和CT的诊断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检测出的脑梗死后出血病例(64例/94.12%)明显高于CT检出(9例/13.23%),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MRI在预测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出血应用中作用明显,对临床上尽早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应用核磁共振(MRI)与螺旋CT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44例,探究MRI、 CT及联合MRI与CT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析的准确率。结果术前分期诊断应用联合MRI与CT检查准确率为88.64%,明显高于单纯CT检查54.55%、单纯MRI检查65.91%(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应用CT与MRI联合检查,相比于单纯MRI或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对宫颈癌及邻近侵犯结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36例,接受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本组宫颈癌患者的MRI表现、邻近结构侵犯情况以及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MRI分期情况。结果:36例宫颈癌患者,14例不规则形肿块、22例圆形肿块或结节,T_2WI显示中高信号33例,T_2WI显示等信号3例;T_1WI显示等信号22例,显示略低信号14例;宫颈内肿块影16例,前唇局限结节6例,后唇局限结节11例,右侧及前唇受侵3例;MRI IV期、III期、II期以及Ib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3/3)、87.50%(7/8)、95.23%(20/21)以及75.00%(3/4)。结论:MRI对宫颈癌患者分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宫颈癌及其邻近侵犯结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MRI在诊断肾细胞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3月—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组织学病理确诊的68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于同一天先后行全身18F-FDG PET/CT及MRI检查。由2名阅片者观察PET检出的肾细胞癌阳性病灶, 包括原发灶及转移灶, 在相应的18F-FDG PET/CT和PET/MRI图像上评价清晰度并比较PET阳性病灶的清晰度评分, 通过病灶诊断信心评分结果来评价18F-FDG PET/CT或18F-FDG PET/MRI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信心评分。结果 68例肾癌患者中, 结合早期及延迟显像, 58例患者18F-FDG PET/CT和18F-FDG PET/MRI检出相同数量阳性病灶150个, 其中原发灶共58个、淋巴结转移灶44个、肝转移灶28个及骨转移灶20个, PET阳性病灶检出率为85.29%(58/68)。18F-FDG PET/CT原发灶清晰度评分为[3.00(2.00, 3.25)分], 低于18F-FDG PET/MRI T1加权像(T1W...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诊断肝癌的价值和准确率。方法分析确诊为肝癌82例患者资料,分别应用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进行诊断,对比其价值和准确率。结果两种方法对肝外病灶阳性检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肝脏MRI对肝内病灶的阳性检出率比肝脏增强CT高,且肝脏MRI诊断总准确率比肝脏增强CT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应用肝脏MRI诊断价值高,能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从而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颅脑CT与MRI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与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多发性脑梗死的不同发病时间、不同体积及不同类型的梗死灶检出情况。结果与颅脑CT相比,MRI对不同发病时间的多发性脑梗死、与较不同病灶大小检出率,不同梗死类型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在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12例,8例行CT平扫,4例行CT增强扫描,12例均行MR检查,5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2例CA共检出14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0/12)。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高或稍高密度病灶,多数为不均匀,常伴钙化、出血。MRI平扫大部分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1个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及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后均呈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检查对C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I优于CT,是诊断本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脂肪抑制技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度怀疑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患者均接受CT、MRI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其后采用手术或者关节镜证实患者骨折病情,分析CT、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MRI对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腔积液等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损伤类型检出率分别为25.42%、34.75%、27.14%,均显著高于CT的6.78%、15.25%、12.71%(P<0.05);MRI对骨折塌陷及水平错位检出率分别为61.02%、58.47%,均高于CT的40.68%、38.14%,其中MRI对1、2级骨折塌陷及水平错位检出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手术或者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金标准,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5.60%、92.37%,均显著高于CT的78.02%、81.36%(P<0.05)。结论:相对于CT检查,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较高,其在患者微小骨折塌陷及水平错位方面的检查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均给予CT、MRI检查,同时测量梗死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MRI脑梗死检出率为96.74%,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4~72 h患者MRI检出率分别为93.10%和97.06%,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72 h患者MRI和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4~72 h、72 h患者梗死病灶ADC值分别为(4.47±1.23)×10~(-4)、(4.68±1.30)×10~(-4)、(6.02±1.53)×10~(-4)mm~2/s,明显低于对侧脑组织(P0.05)。结论: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可为判断梗死病灶部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断层成像技术MRI在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MRI检查使用1.5T扫描仪,行矢状位T1WI和T2WI、横切位T2WI、脂肪抑制(STIR)扫描.结果:89例中,骨挫伤3例、小骨折5例、Chance骨折4例、单纯性脊椎压缩性骨折33例、爆裂骨折26例、骨折脱位18例,合并脊髓损伤43例 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分别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断层成像技术MRI可清晰地显示脊椎骨挫伤、骨折、脱位、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和脊髓损伤,对脊柱创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113例,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CT检查股骨头坏死81例,经MRI检查股骨头坏死100例,MRI检查准确率为88.50%,明显高于CT检查准确率7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检查均可在一定程度诊断股骨头坏死,但后者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