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标签识别信息碰撞问题,文中基于现有的确定性二叉树防碰撞算法,通过引入置换码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置换码的RFID防冲突算法。新算法中读卡器依据碰撞位个数的不同,发送不同的查询命令。若读卡器发现碰撞位个数仅为两位或者三位,则命令标签发送其碰撞位编码的置换码,从而快速识别这几个碰撞编码。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标签识别过程中的查询次数和通信量,提高了标签识别效率和系统吞吐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出现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自调整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采用自调整防碰撞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特点,发送锁位指令确定碰撞位信息并提取碰撞位,在随后的标签识别中不再传输非碰撞位信息,结合自动识别思想,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新算法充分考虑了总时隙数、吞吐率、通信复杂度这三个重要的性能参数。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新算法具有更高的吞吐率和搜索效率,能够进一步改善RFID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二进制搜索算法的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RFID系统中最常见的防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制搜索的防碰撞算法.算法能动态调整指令发送长度和发送值,并在发生碰撞时,首先通过碰撞位中"1"的个数来识别标签.该算法能有效解决RFID系统中多目标识别的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RFID系统识别标签的效率,提出一种无空闲时隙的动态多叉查询树RFID防碰撞算法DMQT。该算法根据碰撞位的特征动态调整树分裂的叉数,能够有效地减少碰撞时隙。通过跟踪标签的碰撞位来避免不存在标签的分支,从而可以消除空闲时隙。理论和仿真分析可以看到,该算法具有很小的识别时隙和较大的吞吐率,算法性能优于目前存在的RFID防碰撞算法。  相似文献   

5.
有源RFID技术在远距离、高传输速度、穿透能力强和高可靠性等应用方面比无源RFID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源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个核心和关键技术就是标签的防碰撞问题。在对比现阶段主要有源RFID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算法有效的解决了有源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2.45G有源RFID硬件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算法具有识别速度高、速度快和准确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有源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6.
RFID系统由标签和阅读器组成,往往标签的数量远远大于阅读器,这样就容易产生标签碰撞问题。因此,标签防碰撞算法的性能直接决定了RFID系统中阅读器识别标签的能力和采集数据的速度。在分析了传统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SMA-CA机制的预分组GFSA防碰撞算法,并在有源RFID系统上实现。经过测试,该算法适合有源RFID系统,在大量标签处于动态的环境下,性能好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高度密集的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因标签碰撞导致系统识别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双前缀探针防碰撞算法。新算法在双前缀探针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特点,通过锁位指令锁定碰撞位,提取碰撞信息,并且在后续的识别过程中仅传输这部分信息,结合双前缀查询思想,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减少了数据传输量。算法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总时隙数、吞吐率、识别效率这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相对于已有算法,新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和吞吐率,更适合RFID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8.
王铖岑 《微机发展》2010,(1):29-32,35
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在RFID系统的研究中,防碰撞(Anti-collision)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RFID系统的性能。针对三种不同的碰撞类型对防碰撞算法进行了分类,其中有些算法已经成为了工业界的标准。另外,对RFID系统中一些特殊应用中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完整的综述,希望读者能够了解防碰撞算法进展,掌握防碰撞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在RFID系统的研究中,防碰撞(Anti-collision)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RFID系统的性能。针对三种不同的碰撞类型对防碰撞算法进行了分类,其中有些算法已经成为了工业界的标准。另外,对RFID系统中一些特殊应用中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完整的综述,希望读者能够了解防碰撞算法进展,掌握防碰撞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系统中出现的多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锁位的并行二进制分割(LPBS)防碰撞算法。利用曼彻斯特编码发送锁位指令,确定并提取碰撞位,不再传输非碰撞位信息;利用并行二进制分割技术,使得阅读器和标签可以进行一位标签应答。该算法减少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送的比特数量的同时,减少了碰撞时隙。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算法在吞吐率、时间延迟等方面优于传统的防碰撞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冲突树的RFID自适应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天娥  程载和 《计算机应用》2010,30(7):1728-1730
防碰撞算法是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提高识别效率的关键技术。在对二进制搜索算法及其各种改进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冲突树的标签自适应防碰撞算法(ACT)。算法首先判定标签反馈信息冲突位,然后把首个冲突位作为冲突树的新节点,也就是标签分组的依据,合理利用堆栈和后退索引技术,把首尾冲突当做进一步搜索的条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ACT算法通过去除空时隙,减少重复信息,降低了识别通信量,提高了标签识别速度,适用于标签数量多、标签信息长度较长的RFID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多标签碰撞问题严重影响射频识别系统的识别效率.确定性树形算法作为一种主流的RFID防碰撞算法可以确保读写器正确识别其工作范围内的标签.为了克服现有树形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标签ID比特编码机制的多进制搜索(QAS)算法.在算法的设计中引入了标签ID比特编码机制,通过这种编码机制读写器可以实现多比特碰撞仲裁,从而减少碰撞时隙,提高识别效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QAS算法降低了标签识别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和通信负载,同参考算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中,当阅读器向范围内的标签发送命令以后,标签向阅读器发送反馈信号,当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签做出了相同的反馈信息,就会产生标签碰撞。解决碰撞问题提高标签识别效率对RFID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一些已有算法存在查询次数过多且吞吐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处碰撞位探测的标签防碰撞算法(Multiple Collision Bits Detection, MCBD)。该算法通过阅读器发送的探测命令,获取标签发生碰撞位的比特值,再结合查询命令直接识别出标签。仿真实验结果显示MCBD算法降低了识别标签所需的查询次数,提高了吞吐率。该文算法的创新在于可以对单独或者连续的碰撞位都一并处理,充分利用标签的ID信息,对RFID标签识别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俊  王忠  陈和恒 《测控技术》2015,34(2):111-114
在RFID系统的通信过程中,多个标签同时与同一阅读器交换数据而发生碰撞,致使标签无法被识别.为解决此问题,在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结合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多叉树的思想,通过锁定碰撞位,进行双碰撞位查询,从而加快搜索速率.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在搜索次数、吞吐率以及数据通信量等性能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中的标签碰撞问题,采用对碰撞位锁定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后退锁位式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在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碰撞锁位指令判断标签碰撞信息并将碰撞位信息提出来,结合后退式寻呼机制,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基础上,同时也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少的传输数据量。  相似文献   

16.
莫磊  陈伟  任菊 《计算机应用》2017,37(8):2168-2172
针对射频识别(RFID)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搜索次数多、通信数据量大等问题,在后退式搜索树算法和时隙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数型双时隙RFID防碰撞算法CBS。CBS算法根据标签中的时隙计数器和阅读器收到的碰撞位信息对标签进行逐级分类搜索,并将应答标签分为两组,分别在两个时隙向阅读器返回数据信息;且阅读器仅发送最高碰撞位位置信息,而标签仅返回最高碰撞位以后的数据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RBS)算法相比,CBS算法搜索次数减少了51%以上,数据通信量减少了65%以上。CBS算法性能优于其他常用防碰撞算法,能大幅度减少搜索次数和数据通信量,提高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多个标签同时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引起的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基于堆栈的RFID二进制树防冲突算法(IBSTS)。该算法利用位冲突检测机制,有效地降低了冲突的概率;并采用堆栈方法避免了识别过程中每次从树根部进行请求的不足,进一步降低了请求次数,提高了识别效率;利用该算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每位冲突位,故而在标签响应时仅需要发送冲突位上的数据,从而降低了标签传输的数据量。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二进制树防冲突算法而言,提出的算法在读写器请求次数和标签传输数据量方面均有很大降低,尤其在标签数量较多时,其降低的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碰撞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高效的防碰撞算法对于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研究了碰撞问题的原理、比较了当前主流的防碰撞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了按位排序的思想。通过标签序列号的唯一性和无需比较的按位排序算法来确定标签在争用帧内相应时隙的相应顺序位的发送顺序,给标签分配不同的时序,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了碰撞问题。通过仿真和比较表明该算法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适合于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