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癫痫儿童自我概念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学龄期癫痫儿童为研究对象,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医生随访治疗与检查,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总体自我概念和6个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总体焦虑、智力与学校、自我概念以及躯体外貌、合群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得分在2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学龄期癫痫儿童自我概念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家庭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70例)与对照组(58例),前者予以FCC干预,后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与护理前后家庭功能评分FAD分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依从性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8.97%,研究组家庭功能相关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癫痫患儿予以FCC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家庭功能缺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降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改善负性情绪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语言、视空间技能与注意与集中、记忆、计算和定向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执行功能与抽象思维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应用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伴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的效果。方法54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家庭治疗合并药物。疗程3个月。于1周、12周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EnvironmentScale—ChineseVersion,FES-CV)对治疗前后家庭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行为治疗12周后,Conners父母用量表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FES—CV评分干预后干预组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矛盾性、控制性低于对照组。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是治疗ADHD患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在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学龄期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综合功能测定表评分、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能力和精力消耗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认知、言语、运动、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SAS、SDS和精力消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学龄期脑瘫患儿家长负性情绪评分和精力消耗评分,提高家长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学龄期癫痫患儿自我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为进一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对166例学龄期癫痫患儿的自我概念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6患儿中,女性患儿的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与外貌、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分得分均高于男性(均P<0.05)。男、女性患儿的行为、焦虑、合群、总分得分及男性患儿的智力与学校、躯体与外貌、幸福与满足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5)。病程、性别、接受教育程度及入学年龄等均为学龄期癫痫患儿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学校和医院应更多地关注学龄期癫痫患儿的自我概念水平,采取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的自我概念水平,从而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91-1792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患者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情况、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中激惹因子项目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2周护理,两组的NOSIE-30评分与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减小,且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癫痫发作率为13.33%,显著高于研究组的0.00%,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脑梗死护理的预见性对减少继发癫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对品行障碍患者的影响,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品行障碍患者57例(研究组),不符合品行障碍的健康志愿者57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家庭环境中,研究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及知识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矛盾性、控制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教养方式上,研究组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父亲过分干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品行障碍患者家庭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正常者有明显不同,他们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地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42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P)、自我效能量表(GSES)、希望指数量表(HHI)、治疗依从性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患者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干预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系统健康教育、规律性随诊和随访。结果除行为、焦虑和合群等分量表评分外,男性哮喘患儿的其它PHCSS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女性哮喘患儿的所有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除幸福与满足和行为分量表得分外,干预组其它自我概念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北京武警总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8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各项肠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②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60.72±11.24)分]及躯体功能[(14.12±2.79)分]、心理功能[(12.48±2.03)分]、角色功能[(15.98±2.58)分]均较对照组的生存质量总分[(48.53±12.18)分]及躯体功能[(12.96±2.28)分1、心理功能【(11.23±1.47)分】、角色功能[(13.54±2.08)分】有所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社会功能[(13.75±2.46)分】与对照组[(12.81±2.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4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家庭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子女和婚姻、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2组间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子女和婚姻、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第0、6周的组内比较,2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分与解决冲突方式因子分成负相关(r=-0.48,P〈O.05),FAD总分与HAMD分成正相关(r=0.43,P〈0.05),ENRICH总分与HAMD分成负相关(r=-0.46,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提高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急诊及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压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2012年6~12月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资料,选择急诊及外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护士给予压力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压力认知培训、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放松训练、职业教育等,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月3次;对照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通过沟通、谈心的方式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压力及焦虑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职业倦怠:干预前两组护士在情绪耗竭(EE)、玩世不恭(DP)、个人成就感(PA)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E、D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压力源:干预前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维度外,研究组其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焦虑: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及外科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压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减少护士流失,对相关医疗机构的护士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个案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2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案远期随访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干预后第6个月末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57.91±8.36)分,心理功能:(68.93±11.27)分,社会功能:(48.36±7.19)分,环境领域:(66.28±7.97)分]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40.12±6.11)分,心理功能:(62.10±10.16)分,社会功能:(37.12±6.37)分,环境领域:(53.38±7.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家庭内活动:(0.89±0.31)分,家庭职能:(0.57±0.29)分,自力能力:(0.96±0.02)分,兴趣和关心:(0.89±0.37)分,责任和计划:(0.88±0.36)分]低于对照组[家庭内活动:(1.11±0.32)分,家庭职能:(1.33±0.35)分,自力能力:(1.22±0.13)分,兴趣和关心:(1.28±0.29)分,责任和计划:(1.63±0.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个案管理可以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临床效益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除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基础护理外,干预组着重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量表各项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LQ-C30量表的各项评分.结果 ①干预前,干预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分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上述各项分值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测量各项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4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常规专业护理;实验组在乳腺癌根治术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干预3周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SAS评分及SQLS评分。结果 (1)HAMA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实施后评分均数为(8.68±2.5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业护理干预后评分均数为(9.62±2.77),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75.1%,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2)SA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评分均数为(47.49±15.6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评分均数为(59.98±14.36),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71.8%,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3)SQL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评分均数为(76.49±15.6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评分均数为(81.58±15.15),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69.1%,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HAMA、SAS评分,提高SQLS评分,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常会导致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引发许多不良后果,已成为目前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目的 观察通督醒神针刺法对PSMCI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PSM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1次/d,5次/周,持续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各子项、神经精神问卷(NP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命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计算力、延迟回忆、语言和抽象能力、定向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PI-1、NPI-2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醒神针刺法可有效改善PSMCI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提高PSMCI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各项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分娩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等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为(8.86±1.0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87±1.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后SDS、SAS、HAMD分别为(41.28±1.37)、(40.06±2.24)、(4.35±0.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61±1.87)、(51.75±5.49)、(8.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降低分娩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保障分娩顺利进行,提升分娩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73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HAMA≥7分或HAMD≥8分的COPD患者61例进行观察治疗,其中单独抑郁30例(17.3%),单独焦虑11例(6.4%),焦虑合并抑郁20例(11.6%)。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干预组给予COPD规范化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COPD规范化治疗+安慰剂。2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HAMD、HAMA评分及肺功能测定。结果 (1)2组治疗后HAMA、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除焦虑心境、抑郁心境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精神焦虑和焦虑/躯体化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HAMA、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2组治疗后FEV_1、FEV_1%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间FEV_1、FEV_1%、FEV_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情绪障碍、躯体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