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出版一百年来,人们以“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来评述它。本文把《文通》放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长河中考察,认为《文通》提供了中西文化结合的范例,为各个领域吸收西方文化开创了路子;《文通》成功地构建了汉语语法体系,促进了汉语语言学的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文通》广泛地选例,促进了诸子各家思想的传播、融合,弘扬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语言学是当代中国学术的一种新范型,它的初创成功对于中国现代语言学是一场涉及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科学革命,以致二者之间不再存在"共同语言"。中国文化语言学又是从中国现代语言学中脱胎而来,以致二者之间又构成复杂的扬弃关系。本文从汉语语法观、词论、句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清理并显示了中国文化语言学与中国现代语言学之间的扬弃关系,论证了中国文化语言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因西文已有之规矩"的研究方法、治学范型与汉语汉字不可调和之文化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分析了中国文化语言学学者之所以能够初步实现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扬弃的原因,指出了继续扬弃中国现代语言学于中国文化语言学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9,(1):F0002-F0002,F0003
吴宓(1894~1978年),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批评家。青年时代由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先后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在哈佛期间曾师从著名学者白碧德,深得新人文主义精髓,并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归国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著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文学与人生》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语言学是在传统语言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从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过程中,胡以鲁的《国语学草创》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它第一次将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的汉语研究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汉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现代语言学思想的萌芽意识。  相似文献   

5.
林杏光教授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汉语研究专家和著名的词典编纂家。他于1937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一个偏僻山村。1959年广州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专门化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任教,先后讲授《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写作》、《古典文选》、《现代文选》等课程。1971—1978年他参加了《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编纂工作,担任汉语编辑组组长,参与汉语词条和汉语例证的选编以及修改汉语例证等工作,并审读了全书的汉语虚词解释。  相似文献   

6.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理论是语言现象的总结,因之汉语史的研究应是两线并进:既有语言理论史又有语言现象史。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随着相关学科理论史的问世,已产生了词汇史、文字史、语法史、音韵史,独独修辞学领域的历史研究尚是单线发展:自汉语的第一部修辞学史──香港中文大学郑子瑜先生所著《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以来,先后有宗廷虎、李金苓、周振甫、袁晖等著有修辞学史问世①,但研究修辞现象历史演变的汉语修辞史尚是一片空白。故此,郑子瑜先生早在1990年就在《修辞学习》上向大陆学者呼吁:“希望有人研究汉语修辞史,以填补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7.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9,(3):F0002-F0002,F0003
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记录中,在历史学界追溯与怀想的中国前辈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始终时隐时现,从未曾离开过人们的记忆,他就是——雷海宗先生。他于1922年清华毕业后,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主修历史学,副科学习哲学。1927年,以论文《杜尔阁的政治思想》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表《中国的兵》、  相似文献   

8.
曹聪孙 1928年生,天津人。生前系著名语言学家,天津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古籍整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辞书学会理事,天津曲艺家协会理论分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年鉴》编委,天津语言学会顾问。1947年于天津工商学院会计财政系肄业,1949年毕业于保定建国学院。1952年到天津师范学院(现天津师范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普通语言学》《现代汉语》《词典学》等教学、科研工作和图书馆学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著作十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9.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现象,而且也是认知现象。隐喻在新词和新义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隐喻的概念、机制、分类等,以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新词新义"部分为语料,以及对照0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为语料,研究隐喻在新词新义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自1898年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中国现代语法学已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通过系统地引进西方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汉语语法学掌握了一套与西方语言学相同的范畴和术语,搭建了一个与西方语言学相仿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词汇学的创造性成果———评苏新春的《当代中国词汇学》宋永培苏新春的新著《当代中国词汇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从文化语言学的视界对本世纪的汉语词汇研究作了有价值的归纳,对当代中国词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探讨与阐释...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语法学专著,在中国语法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影响。三书都力图抛弃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一般研究汉语语法的方法——套用西方语法来写汉语语法,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反映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法体系。因此,三书在体系上有同有异。三书共识之处很多是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精辟见解。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句法问题上,认识到汉语缺乏词类形态的变化,但却有着丰富的造句法。改变了历来以西方的“词类研究为重心”因袭模仿之法,根据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13.
高秀雪 《阴山学刊》2010,23(2):60-65
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汉语语法研究就走上了与西方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和总结汉语结构语法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鲁涛  钟兴永 《云梦学刊》2009,30(4):I0001-I0001,F0002,I0002
2009年5月23日,由《云梦学刊》主办的“中国当代学术与传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社科规划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  相似文献   

15.
鲁涛 《云梦学刊》2008,(5):F0003-F0003
2008年5月24至25日,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文明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岳阳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环球时报》、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高翔、柯锦华,清华大学万俊人、卢风,北京大学赵敦华,复旦大学俞吾金,武汉大学郭齐勇,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论坛》2010,(6):F0002-F0002
许章润,1962年出生,安徽庐江人。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历史法学》主编,主持《汉语法学文丛》《西方法哲学文库》《法意丛刊》《国家理性译丛》等。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第一部语言学著作《中国文法要略》是我国现代语法名著,加上《文言虚字》等一批近代汉语语法论文的成功,使他成了中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自他担当语言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以来,领导我国整个的语言学界,成为我国语言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其成就和影响,使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一贯提倡务实与创新相结合。对于培养年轻人,更是尽心指导,竭力扶植。他为我国语言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公认为是一位道德学问皆为人楷模的语言学大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开始起步的,尽管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始终抹不了西方语言学理论模式框架体系的深深烙印。即从80年代算起,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理论类的教材或专著已不下数百种之多,但大多是引介或编译西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语言学理论著作或教材,框架体系基本上也是西方的,真正结合汉语实际建构符合汉语特点且对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针对性有实效的语言学理论著作或教材却并不大常见,令人深为遗憾。不过,当我们今日读到骆小所教授主编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时,则感到极大的欣慰。这…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音乐学院加大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力度,硕果累累。教师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不含教材)20多部,制作教学电视片6部,举办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观念的更新和发展,特别是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得力工具与基础性设施的语料库研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清华大学ZW大型通用汉语语料库”的研究。 一、ZW大型通用汉语语料库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