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浅析茯苓与桂枝药对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方中药对的使用,是仲景常用的一种特定药物组配和方剂组成.药对即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组合,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由经验积累而逐步形成的.<神农本草经>提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相似文献   

2.
陈家炎 《中医研究》2004,17(1):13-13
1引言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留下了许多首方剂,由于其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后世尊称为"经方".深入研究其配伍心法,而施之于临床,是仲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仲景对于方剂配伍,是在充分了解药物配伍之七情合和的基础上,巧妙遣用,使其达到方剂整体功能大于药物相加之总和的效果.经先前诸贤研究,已提出仲景方剂组方思维有相辅相成,阴阳对立等等.笔者通过对一些方剂的研究,认为仲景组方思维尚有"制性取用"一法.  相似文献   

3.
"药对"作为方剂组成的基本要素,是具有密切配伍关系的二味或三味药的并用而有某种特定功用的、相对固定的药物组合。恰当的药对配伍,能加强药物的效能,大大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经方诸多名方,均有经典药对镶嵌,灵活多变,立意高妙,乃体现方剂整体疗效的画龙点睛之笔。《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是祖国医学中有关妇人病证的最早记载和专题论述,诚可谓开中医妇科之先河。其中妇人杂病篇共有17首方剂,大部分为至今临床常用经方。拟从此篇6首代表方剂入手,通过分析其药对配伍关系,探讨仲景药物运用规律,以期能够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加以借鉴,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医者常忽视生姜、大枣、甘草在方剂中作为佐药的作用,而影响临床疗效,为强调其配伍规律及作用,故探讨三者于方剂中作为佐药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分析仲景方中姜、枣、草作为佐助、佐制、反佐药的运用规律。结果:姜、枣、草作为佐助、佐制、反佐药,对方剂配伍起重要作用。结论:合理、巧妙配伍姜、枣、草,作为佐药,能使方剂配伍结构更为完善,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炎 《中医研究》2004,17(1):13-13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留下了许多首方剂,由于其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后世尊称为“经方”。深入研究其配伍心法,而施之于临床,是仲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仲景对于方剂配伍,是在充分了解药物配伍之七情合和的基础上,巧妙遣用,使其达到方剂整体功能大于  相似文献   

6.
段先志 《山西中医》2007,23(6):52-53
仲景用药既重视单味药的功效,同时更注重多味药的协同作用。其配伍谨严、化裁灵活,倍受历代医家推崇。仲景方中对芍药的运用,独具匠心,颇能启迪后学。为此,笔者就仲景方伍用芍药规律做一探析,以就正于同道。1资料及统计笔者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金匮要略讲义》(李克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为依据(以下简称两书),对所含芍药药方进行归纳统计,结果如下。1.1两书中除佚方6首,重复方38首外,共载方274首。其中用芍药方达55首,(另有4首方后注中加有芍药),占全部方剂的1/5,分别见…  相似文献   

7.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山药和茯苓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山药和茯苓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于Excel,对山药和茯苓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补益药类,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茯苓.结论:山药与茯苓配伍补泻结合,适宜病症较为广泛,对临床和保健养生运用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活血药能通利血脉,调整脏腑功能,在临床应用广泛,不但以其为主组方治疗淤血证,而且在他方中亦常配伍使用.实践证明,活血药运用得当,确能提高组方水平及增强疗效,这对于临床组方用药颇有参考价值.今就活血药在常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试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进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58-1559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运用人参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仲景方中用人参调整治脾胃的配伍规律:重要和常用的配伍有8对,作用点各有不同,药量比例须予重视;并述及仲景方中人参的配伍规律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仲景方中芍药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仲景使用芍药的方剂达54首之多。细细学习,甚感医圣遣方用药之精妙,值得推崇。本文拟将仲景方中芍药的配伍运用作一浅述。1 配桂枝,调和营卫芍药与桂枝的配伍,在仲景方中应用较广泛,如治疗外感风寒的太阳中风证和内伤营卫不和的自汗恶风证的  相似文献   

11.
药对的配伍是中医方剂遣方用药的关键.本文从药对的沿革、相须药对、相使药对、相畏相杀药对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通过药对配伍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 “小方”一般是指药味在2~5味之间,药少而精,配伍严谨的方剂,属于“七方”中“小方”的一种。由于“小方”随方配伍多,使用频繁,有些已成为临床常用方剂中的基础方,并在方剂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学习和研究“小方”的药物配伍应用,有益于掌握临床方剂内在变化的规律。现就常用的几首“小方”药物配伍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论药对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药对与方剂关系密切;药对的组成方式实际上是两药药性在某种程度上的吻合;药对可以使方剂的配伍更加合理,功效更加明晰;在临证处方时,我们既应灵活地运用药对,同时又要遵守方剂配伍规律;药对对于方剂配伍研究具有引导价值;药对理论可以说明一定的方剂配伍关系,但它代替不了方剂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14.
药对,也称对药,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配伍的一种特殊形式.孙桂芝教授从医四十余年,尤其在胃癌的中医治疗方面经验颇丰,临床用药善用药对,不仅有常用药对的传统用法,也有对传统药对新的临床用法以及个人经验总结的有效药对.本文对其临床治疗胃癌的常用药对进行释义.  相似文献   

15.
君臣佐使是中医学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它论述了各药在方剂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君臣佐使配伍法经历了从药物分类到方剂配伍分析的历程,目前仅用于方剂的配伍分析,对于临床遣药制方并未能体现其指导意义,不能真正反映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君臣佐使配伍法陷入发展瓶颈.笔者通过参考医籍文献源流记载,分析并探讨符合实际应用的...  相似文献   

16.
仲景方生姜大枣应用浅探江苏省兴化市卫生局(225700)陈兰芝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赵家宏关键词张仲景,生姜,大枣,配伍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必修之书,书中所载方药大多临床应用效果颇佳,这是由于仲景组方精妙,用药恰当。本文就仲景生姜大枣...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傅杰  丁舸 《中医研究》2012,25(5):1-3
方剂中的核心药对决定了方剂的主要功效,其核心药对的组成是不可随意分割和取舍的,改变核心药对的组成,原方的主要作用功效也会随之改变.本文通过阐述桂枝、白芍核心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意义,总结该药对在类方中的基本主治功效,为进一步优化方剂的配伍、提高方剂临床运用疗效以及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痛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仲景运用芍药方治疗痛证结构严谨,配伍灵活,与解表、行气、温里、补益等药相配,通过增减芍药剂量,发挥不同疗效。该文通过仲景方运用芍药的剂量、频次、配伍研究仲景治疗痛证的遣药组方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复方药物配伍的复杂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在辩证确定病机和通过立法确定遣药组方前是下,方剂的配伍仍遵循基本的级方结构和药物配伍原则,进行"君、臣、佐、使"配伍,从而使各药形成"有制之师",针对患者或证或病或症,达到整体综合调节的作用[1],体现了方剂在中药饮片层次的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20.
配伍是方剂的核心,适宜的配伍可以使方剂发挥最大药效,达到预期疗效.本文结合现代研究来探讨补气剂的配伍方法.补气剂多配伍行气药、利水渗湿药、升阳举陷药、疏风解表药、养血药、消导药、补阴药、补阳药等合成方剂,其中主要的配伍方法是配伍行气药、利水渗湿药.配伍的目的是为了顺应脏腑生理功能,使其补而不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