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超拉伸过程中UHMW-PE冻胶丝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煤油为溶剂,汽油为萃取剂,采用冻胶纺丝-超拉伸技术纺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综合分析了UHMW-PE冻胶丝在后拉伸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建立了三阶段结构发展模型,并利用Fischer经验式估计了冻胶丝内部大分子链缠结的变化及其对纤维力学性能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用离心纺丝法制备出PTFE/PVA复合纤维膜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烧结成形,制得一系列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共混纺丝液中PVA的质量分数对纺丝效果的影响以及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的变化对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孔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PVA的质量分数为7%时,离心纺丝制得的纤维膜形态最好,粗细较为均匀,且直径分布范围较窄;经过高温烧结,复合纤维膜表面粗糙度均提高,疏水性增强,平均孔径和力学性能随着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当烧结温度为370℃,烧结时间为20 min时,所得膜拉伸强度较高,且断裂伸长率也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制备不同质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共混纺丝液,并对其粘度、宏观相容性进行了研究,进而纺丝,制备共混纤维,并进行磷酰化处理,获得无卤阻燃PVA/PAN共混纤维。结果表明,PVA与PAN在纺丝液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随着PVA含量的增大,纺丝液粘度呈上升趋势。热重分析表明阻燃PAN/PVA纤维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成炭性。  相似文献   

4.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9,(3):F0003-F0003
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门从事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其系列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率先产业化生产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HSHM—PE)和以此为原料的无纬布(UD)、防弹衣、防弹板、防弹头盔、防切割手套、缆绳等系列产品。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无纬布先后被科技有关部门定为重点新产品。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Y2O3纳米纤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Y(NO3)3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反应体系的最佳组成,系统地讨论了静电纺丝工艺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制备条件。将PVA/Y(NO3)3复合纳米纤维在600℃焙烧10h,获得了晶态的Y2O3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PVA/Y(NO3)3复合纤维为无定型,Y2O3纳米纤维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a3。SEM分析表明,PVA/Y(NO3)3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为110nm;Y2O3纳米纤维的直径约为50nm。该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其他稀土氧化物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6.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共聚,将聚合液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制备吸水纤维。分析了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测试了纤维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PVA/EVOH纤维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凝胶纺丝获得PVA/EVOH纤维,当纺丝原液浓度为16%而PVA/EVOH配比低于93/7时即会形成凝胶。为了获得可纺性较好的原液和避免凝胶的产生,配制了不同比例的PVA/EVOH(100/0,98/2,97/3和95/5)的纺丝原液。通过凝胶纺丝获得PVA/EVOH初生纤维经过拉伸后,可获得不同机械性能的纤维。另外,在PVA中加入少量的EVOH可以提高拉伸倍数,适当的PVA/EVOH配比及适当的拉伸倍数可获得机械性能较好的纤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热致液晶性高分子(大多是全芳聚酯)的发展概况、研究动向、合成途径及用于高强高模纤维时的加工方法和所制得纤维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2种亲水性聚合物聚丙烯酸(PAA)与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同时在纺丝溶液中添加无机盐氯化锂(LiCl)以提高纳米纤维膜的吸湿性能。利用扫描电镜、水接触角等方法对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亲疏水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采用恒温恒湿系统对复合膜的吸湿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PAA、PVA混合质量比为5∶5时,纳米纤维的形态与吸湿性能最优;掺杂的LiCl质量分数为3.5%时,纤维膜吸湿性能最好,吸湿率可达到1.32 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一种以二氧化钛(TiO2)为催化剂,聚乙烯醇(PVA)为载体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使用FE-SEM,XRD,Tg,FTIR对制备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 B)的能力。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PVA)纤维主要采用硫酸钠脱水纺丝技术路线,由于形成皮芯层结构,纤维的服用性能,特别是染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较差,难以与涤、锦等合成纤维竟争,因此,开发非服饰用纤维,特别是根据PVA的基本性能纺制水溶性纤维和高强高模纤维,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PVA纤维可通过湿法、干法、半融溶法等多种纺丝方法成形,但采用同一种纺丝方法很难得到水溶温度范围宽、纤维强度、模量高等市场适应性强的多品种PVA纤维。我校纺织学院与川维厂合作,于1991年开始探索PVA干湿法冻胶纺丝制水溶性纤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纳米级纤维毡的纺制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静电纺丝是制备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的新方法。静电纺丝能纺制直径在几十纳米至几微米之间的纤维并使其形成无纺布状的纤维毡。本实验在研制静电纺丝装置的基础上,以水溶性高聚物聚乙烯醇水溶液为纺丝液,制得直径在100nm~600nm的纤维。通过调节电压、纺丝液浓度及喷丝口与接收屏之间的距离等工艺参数得到不同粗细的纳米级纤维毡,研究了静电纺丝过程和工艺参数与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纺得稳定的和粗细均匀的纳米级纤维。  相似文献   

13.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拉性能及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PVA)纤维是一种具有高抗拉、高弹模,亲水性好,特别是与波特兰水泥有良好的相容性等特点的新型纤维.为配制出高韧性、大变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介绍了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单轴拉伸性能和弯曲韧性,试验结果表明:PVA纤维具有良好的阻裂增韧效用,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裂性能和变形能力;PVA纤维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弯曲韧性,且PVA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指数明显高于聚丙烯(PP)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海藻酸钠(SA)纤维的强度,以SA为第1组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第2组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水为溶剂,采用"一锅法"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纺丝液;以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浴,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具有PEGDA化学交联和SA离子交联双网络互锁结构的SA/PEGDA复合纤维。采用数显黏度计、电子单纤强力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纺丝溶液的流动性能和改性纤维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柔性大分子链PEGDA的引入,纺丝液表观黏度大幅降低,当PEGDA质量分数为15%,表观黏度由纯SA溶液的7.53 Pa·s降至1.00 Pa·s;1倍牵伸下,PEGDA质量分数为10%时,SA/PEGDA复合纤维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2.64 cN/dtex,相比于纯SA纤维提高了21.1%;SA/PEGDA复合纤维内部分子链主要以非晶聚集态形式存在,随着PEGDA含量的增加,纤维内部微晶区的比例增大;PEGDA的引入使SA/PEGDA复合纤维表面沟槽宽度略有降低,表面原纤化结构减少,表面变得更为致密光滑。  相似文献   

15.
综述以PVA(聚乙烯醇)纤维为基体的离子交换纤维的制法,包括直接化学改性、缩醛交联引入活性基和脱水再功能化3种直接功能化方法和化学引发、物理引发两种接枝共聚功能化方法.并指出高强高交换容量离子交换纤维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石墨/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并将该复合纤维收集成无纺布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利用宽频质谱仪测试了纤维的导电性,利用万能强力机测试了不同纳米石墨含量纤维薄膜的拉伸力学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测试了复合纤维的物相及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8%、石墨质量分数为4%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导电性最高,且力学性能最好,与纯PVA相比,电导率和断裂强度分别提高1个数量级和127.33%;XRD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石墨成功附着在PVA中;TG结果表明,石墨/PVA复合纤维初始分解温度相对于纯PVA变化不大,当样品质量保持率为40%时,4%石墨/PVA复合纤维较纯PVA相比,其分解温度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A6/PVA复合纳米纤维.分析了不同质量比的PA6/PVA共混纺丝溶液的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并探讨其静电纺丝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面张力仪等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成分相容性及亲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19kV、纺丝距离为20cm、丝液流量为0.2mL/h的条件下,共混溶液质量比为12%∶4%时的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具有良好的形貌,复合纳米纤维中PA6与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有效地克服了纯纺PVA纳米纤维在水溶液中出现的过度溶胀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纳米纤维膜,测试共混纤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采用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利用TGA和DSC分析共混纤维膜的热学性能,考察PEO与PVA共混比例对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加入过多或过少对共混纤维膜结构均无明显改善,当PVA∶PEO质量比为5∶5时,所得纤维膜成丝性和成膜性最佳,膜中纤维线密度最小且粗细均匀;与纯纺纤维膜相比,不同共混比例PVA/PEO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当PVA与PEO质量比为7∶3时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VA分别提高了66%和1 545.71%;PVA/PEO共混纤维膜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VA纤维膜,但PEO加入量的变化对共混纤维膜热学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过硫酸胺(APS)为引发剂,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原位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单体,将所得PNIPA/PvA混合水溶液在凝固浴硫酸铵饱和水溶液中纺丝,制备PNIPA/PVA初生纤维.为提高其热稳定性能,对该初生纤维进行热诱导交联和戊二醛交联后处理,并比较3种纤维的温度响应性能及耐热水性能.结果表明:3种纤维均有温度响应性,其中PNIPA/PVA初生纤维的温度响应性最明显,热诱导交联纤维次之,戊二醛交联纤维较差;而耐热水性能差异则正相反,戊二醛交联纤维最好,初生纤维较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CS/PVA纳米纤维膜,并将其作为对铜、镉离子的吸附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CS/PVA纳米纤维细而均匀且呈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S/PVA纳米纤维膜的稳定性较好,为其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提供前提。系统探讨了吸附时间、pH值、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PVA纳米纤维膜对Cu~(2+)、Cd~(2+)的吸附作用在2 h内即可快速达到平衡,其吸附容量随着金属离子初始浓度、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100 mmol/L的稀盐酸(HCl)溶液中,Cu~(2+)、Cd~(2+)的脱附率在1min内可分别达到86.7%和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