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瑜  张振新 《应用化工》2014,(5):933-935
在pH=4.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3+能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环丙沙星作用,使其荧光值显著减小,据此建立了Fe3+-SDS-环丙沙星体系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环丙沙星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275 nm,λem=441 nm。环丙沙星在4.0×10-7~3.6×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8,相对标准偏差为0.76%(c=3.0×10-6mol/L)。  相似文献   

2.
基于Al~(3+)能显著增敏环丙沙星荧光强度的特性,建立了CdTe-Al荧光探针高灵敏检测水体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环丙沙星在2.0×10~(-9)~1.0×10~(-8)mol·L~(-1)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F=107.55C-158.5,相关系数R~2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4.0×10-10mol·L~(-1),样品各加入2.00μg·L~(-1)标准物后回收率为97.5%~106.0%,结果良好。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水体中微量环丙沙星的快速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pH=6的BR缓冲溶液中,环丙沙星-铜配合物与金属硫蛋白作用,导致体系吸光强度增强,在272 nm波长处,吸光强度与金属硫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金属硫蛋白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9~1.54μmol/L,检出限7.76×10-8mol/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8%。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实际样本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冯玉 《广州化工》2011,39(11):98-100
对Dy-4-氯水杨酸(CSA)-EDT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体系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荧光法测定Dy3’的新荧光体系。在激发波长为327am,发射波长为574nm下,测定了Dy的荧光强度,发现By的浓度在1.5×10^-7~1.4×10^5-mol/L与其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4.0×10^-9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混合稀土中的镝,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少量的环丙沙星能使高锰酸钾显著褪色,而且褪色的程度与环丙沙星的用量有关。据此建立一种测定环丙沙星的光度分析新方法。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3714x-0.0525,相关系数为0.9998,表观摩尔系数为1.31×104·mol-1·cm~(-1)。环丙沙星的浓度在0.05~0.25 mg/10 m L范围中遵循比尔定律,该方法可行性和选择性好,可以测定药物中环丙沙星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39%~3.07%,回收率为101.4%~104.8%。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痕量铀的荧光猝灭新方法,在pH=6.0的BR(磷酸、乙酸、硼酸混合溶液)缓冲溶液中,双氧铀与环丙沙星形成配合物,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减弱,在2.3×10-8~1.0×10-6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的改变值ΔF与UO22+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7.0×10-9mol/L。用于环境水样的检测,回收率为92.0%~106.0%。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7.
任乃林  李红 《化工时刊》2008,22(5):28-31
用极谱和伏安法研究了环丙沙星与锌离子配合物的性质及其电化学行为。在0.2moL/L的KCl-BR缓冲溶液中(pH=8.0),环丙沙星与锌离子产生灵敏的配合吸附波,峰电位Ep=-1.22V。锌离子与环丙沙星的配合比为1:2。实验表明该峰为不可逆的还原波。峰电流与环丙沙星的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3.65×10^-7 moL/L~1.95×10^-5moL/L,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2.4×10^-7moL/L。可用于片剂及滴眼液中环丙沙星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姚凡  孙红  王薇  赫春香 《广州化工》2012,40(11):126-128
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定饮料中的合成色素胭脂红的新方法。以320.0 nm为激发波长时,胭脂红有一灵敏的荧光发射现象,最大发射波长为432.0 nm。在2.00×10-7~2.20×10-5mol/L浓度范围内,胭脂红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2.93×106c(mol/L)+12.9(相关系数r=0.994),检出限为1.00×10-7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两种市售饮料中胭脂红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4%~109.2%之间。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铽离子(Ⅲ)荧光探针法测定阿莫西林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激发波长为226nm和发射波长为545 nm,在pH值为6、放置时间为10 min、铽离子质量分数为9.776×10-4mol/L条件下,在1.306×10-6mol/L~1.306×10-5mol/L范围内,阿莫西林的质量分数c与荧光强度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6.607c+671.708,r为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75%。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以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类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5.0×10-5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518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80%以上,且其识别作用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干扰。Cu2+浓度在3.0×10-7~7.0×10-6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Cu2+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