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五普"数据看吉林省劳动力数量及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老有所为",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他们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和健康老龄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当从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社会认同、确定牵头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和疏通参与渠道等五个方面着手促进老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芳  张净 《西北人口》2014,(3):96-101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养老成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描述全国养老示范社区—广州市逢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逢源社区开展养老一条街、一条龙服务,以半公益的性质满足老人不同的需求,开拓了一条多元化、社区化的养老服务新路子。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空间资源匮乏、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服务人员缺乏专业训练等问题阻碍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只有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增强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覆盖面,打造专业性的服务队伍,提高服务品质,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营造幸福老年社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激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是提高社会养老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基于综合计划行为理论与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logit-ISM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因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悖离,近30%的老年人未将需求意愿转化为实际的利用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家庭、社区与社会层面的情境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偏好因素能够很好地解释悖离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增强家庭养老资源,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均可显著降低悖离发生的概率,而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模式偏好的淡化则可显著提高悖离发生的概率。其中,收入、家庭养老资源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是影响悖离的深层根源因素,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健康状况等中间层间接因素,作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认知度、传统养老模式偏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等表层直接驱动因素,最终影响到意愿和行为的悖离。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从身体和心理健康、经济状况、社会参与、养老期望几个方面探讨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突出需求和特点.对老年人家庭规模、成员构成、居住方式、子女状况等家庭养老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养老设施、社会服务等社会养老资源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空巢家庭的老人已达47.53%;有12.54%的老年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和农村老年人的认知问题比较突出;老年人的经济独立程度提高,但城乡、地区之间的养老金差异较大;参与正式劳动就业的老年人比例下降而公益活动参与比例提升;我国老年人在享受老年优待、高龄津贴等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养老设施或机构的覆盖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人口普查机构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公布后,即组织动员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抓紧对人口普查数据资料的开发利用。他们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办法,把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等紧密联系起来考察,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6.
史薇  谢宇 《西北人口》2015,(1):48-54
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基础,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多元主义为我国国家主导型社会福利政策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当前我国城市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市场化机制开始建立,老年群体对政府、社区依赖较高,对市场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认可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满足不同社会人口和经济特征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创建多元化服务格局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家庭和个人等各方参与主体明确权责,分工协作,扩大有效需求,统筹地区协调发展,凝聚推动供需两旺良性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康建英 《西北人口》2012,33(3):57-60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迁移的频繁,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农村现有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构建了农村留守老人社区照料服务模式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应该充分用现有制度和资源,通过完善政策和组织管理制度、广泛争取社会资源才能解决当前农村留守老人服务资源短缺的现实,进而促进农村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农村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烟台高新区在推动流动人口均享城市公共服务的探索中,以家庭式管理、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的服务管理机制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注重服务项目,针对群众需求,以群众满意为服务标准的均等化服务工作局面。强化部门联手,构建和谐环境。人口计生部门、卫生、民政、公安、妇联、劳动保障等多单位联合,组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区所有中小  相似文献   

9.
县乡人口计生服务机构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的提高,吉林省乡级服务机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设备资源闲置、功能发挥不好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吉林省提出了服务机构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利用基尼系数与地理联系率探究兵团人口分布与各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其次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变与区域差异的分析入手,以人口和经济为双重考虑的分析方法,对兵团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新探索,再次用变异系数法分析和比较兵团公共服务差异状况。最后得出结论:除重工业外,其它各产业产值与人口分布相对均衡,兵团综合资源承载力稳中有升,兵团公共卫生服务、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养老保障和失业保障服务区域差距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1.
刘梦琴 《南方人口》2010,25(4):45-51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致使老年残疾人口快速增加,改变了残疾人口结构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需求,老年残疾问题凸显为重要社会问题。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残疾人的分布状况、生活状况、残疾状况、康复服务与需求状况,指出残疾老年人经济贫困而社会保障不足。本文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等层面提出了完善老年残疾人社会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a heterogeneous sample of the Dutch population. Close relationships are also analyzed to identify which people could serve as successful stimulator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The social profile confirms that older people have fewer social contacts and often feel lonely. This study shows that leisure activities explain a significant part of older people’s social connectedness. Voluntary work, cultural activities, holiday, sports, reading books, hobbies and shopping are found to be successful predictors for social connectedness of older people. Watching TV, listening to the radio, and spending time behind the computer (passive activitie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onnectedness. Friends correlate positively to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Partners play a role in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sports; parents play a role in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work and holidays; siblings play a role in voluntary work and sports; and children play a role in cultural activities, reading books, and shopping. Local communities can use these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 special programs to increase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hence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for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13.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段世江  张岭泉 《西北人口》2007,28(3):108-111
受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本身特征和农村社会经济现实状况的深刻影响,独生子女家庭客观上已经形成在养老上的固有风险。子女的唯一性弱化了养老风险的分散功能,子女的流动、生命存活风险以及因人格缺陷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都会直接导致赡养风险的发生,老年父母自我养老能力的不足将使其晚年生活更加艰难。为规避和化解其养老风险,应该以政府责任体现为主,独生子女家庭提升自身养老能力为辅。  相似文献   

14.
浅析厦门市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其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不仅仅是志愿者活动的服务对象和受益者,更可以是参与者和贡献者。文章分析了厦门市城区老年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和参与意愿,为探索发展老年志愿者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机制提供了一些基本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就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属性,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间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从养老资金来源、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基本维度可以将养老划分为若干种基本的类型;政府在保障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不存在孰轻孰重问题,无需每个社区单独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分析了社交活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果影响及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社交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从影响渠道看,社交活动能够降低老年人的抑郁症倾向,能够提高老年人看病的及时性,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本文的研究发现了“广场舞”等文化活动生命力旺盛的实践依据。据此,政府应当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科学规划社区活动场所,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创造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做法源远流长。但多着力于被救助者的"群体"特征,鲜有虑及"个性"需求,因而难免陷入"不及人所需"或"及人所不需"的窘境。如何摆脱这一尴尬局面?成都市提出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举措。调查表明,这一试图破解社会救助难题的新方式能够"及人所需",能够获得被救助者相当程度的认可。但是,在继续推广中,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个体需求与全局统筹;二是需求差异与资源配置;三是输血方式与造血目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的多元化养老体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钱敏  叶文振 《南方人口》2006,21(1):20-26
养老模式的选择要以“老年人健康”为第一目的,在这个前提之下,综合考虑老年人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经济来源状况、周边资源环境、家庭结构等结构性要素,使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有效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创造一个适宜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本文在前人研究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说明,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并充分考虑上述各结构性要素的影响,是我国养老模式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我国健康老龄化现状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提供有效卫生服务、制定合理卫生策略,采用人口学理论与流行病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调查显示,除躯体健康较差外,部分老年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损伤和社会功能缺失。加大社区医疗机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倡导老年人积极锻炼身体、与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以及有效改善睡眠,对促进老年人健康,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