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康市2005-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05-2017年水痘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5-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2 930例,年均发病率为37. 48/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为主,4~7月、10月~次年1月高发;发病地区以汉滨区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1. 04%;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9. 37%。结论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积极开展水痘疫苗预防接种,可有效减少水痘发病。  相似文献   

2.
2010年~2011年上海市水痘监测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水痘流行特征和趋势,为控制上海市水痘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2010年和2011年分别报告水痘病例17 784例和19 711例,发病率分别为92.58/10万和85.66/10万,病死率分别为0.005/10万和0.004/10万;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24∶1和1.26∶1;水痘发病率高发年龄分别为5~7岁和5~9岁,学生占报告病例的51.40%。共报告水痘爆发疫情29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儿童为水痘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水痘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连云港市水痘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水痘病例2 3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4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季节呈双峰特点,4~6月份占36.01%,12月~次年1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5.12%;发病以1~15岁学生为主,占总数的77.40%;男女性别比为1.68∶1。2005-2010年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连云港市水痘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少数地区发生水痘暴发流行,学校防控工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水痘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网络直报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 282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8.49/10万;全年均有发病,4~6月、10~12月呈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23%;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33%,4~6岁组、10~15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34∶1。结论嘉峪关市水痘流行具有显著人群、季节分布特点,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建议加强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加强采取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水痘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2012-2014年深圳市光明新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统计报告的2012-2014年水痘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报告水痘1 484例,无1例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85.8人次/10万,各年度水痘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三年中全年具有发病,且多集中于11月份至次年1月份,4~6月份;水痘发生率具有性别差异,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发病多集中于11岁以下的儿童,约占发患者数的58.6%。结论水痘的高发区是儿童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等,水痘的高发时间为4~6月份及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与学校开学时间一致,控制水痘疫情的发生应加大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科学管理,同时应加强对水痘疫情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对水痘比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从而做到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8-2014年江阴市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江阴市报告的水痘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水痘病例2 353例,年均发病率为21.05/10万,呈现冬春季两个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9∶1。发病数较多的年龄组依次为10~岁、6~岁、7~岁、5~岁和15~岁组,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数占87.17%。发病数较多的职业依次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结论学生和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重点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水痘疫情监测,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淄博市淄川区2009~2012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东省水痘监测报表中,淄川区2009~2012年的水痘个案病例及暴发疫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淄川区2009~2012年共报告水痘81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8.53/10万、30.25/10万、27.46/10万、6.1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在28.02/10万,报告发病数分别为349例、218例、201例、45例,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水痘四季均有病例报告,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我区存在两个发病高峰:春季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冬季发病高峰集中在当年的11、12月~次年1月.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38:1,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25.34/10万.同期报告暴发疫情9起,主要发生在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海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水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青海省水痘报告病例和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青海省水痘发病在所有呼吸道传染病中居首位,年均发病率为33.87/10万。男性∶女性=1.19∶1;5月和11月是水痘的高发季节;5~7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42.13/10万;发病率最高的县区为化隆县;小学生是高危人群,农民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水痘突发事件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发病时间主要在4~6月(22起)和11~12月(13起);发病数最多的为11~12月473例;疫情发病地点均为学校或托幼机构;农村发病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0,P<0.01)。结论小学生是水痘发病的高危人群,需对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加强水痘防治知识的宣传。建议将水痘疫情和免疫接种纳入常规监测工作中,提高水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淄博市2007~2010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2007~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淄博市2007~2010年共报告水痘病例6223例,水痘年均发病率为36.16/10万。以4~5月和12月及次年的1月为发病高峰。以15岁以下学生、儿童居多,≤14岁儿童发病率为202.83/10万。2007~2010年全市共报告水痘事件14起,全部发生在学校。结论 15岁以下人群是水痘的高发人群,乡村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淄博市水痘疫情较严重。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对水痘病例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控制疫情的发生。建议将水痘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李红俊  杨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79-3581
目的:了解安顺市近9年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暴发的原因,为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2003对安顺市2006年—2014年水痘暴发疫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予以分析。结果2006年—2014年安顺市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113起,占全市传染病暴发疫情总数的39.24%;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4月~6月和11月~12月,分别占水痘暴发疫情总数的61.95%和23.01%;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病人群均为学生和幼托儿童。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场所,故应加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等易感人群集聚地的疫情监测与报告,加强教育和卫生的紧密合作,在流行性季节前在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推广水痘疫苗接种,提高人群保护率,做好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水痘暴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2011-2015年水痘流行特性,为控制该区水痘流行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平谷区2011-2015年疫情报告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平谷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例1 796例,5年平均罹患率为86. 75/10万; 2011年发病率最高,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分布主要以5~10岁、10~15岁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为主,25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少;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春夏季和冬季;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中心及周边地区;突破病例与非突破病例比较,出疹程度相对较轻。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监测、疫情处理及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次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顺市近10年水痘疫情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水痘防控及免疫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使用Excel2003对安顺市2005年—2014年水痘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4年安顺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1598例,年均发病率为48.15/10万;发病高峰为4月~7月和10月~12月,分别占总发病的51.79%和29.88%;年龄以3岁~14岁组高发,占发病总数的81.6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3.27/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46.20/10万,男女发病比为1.36∶1;职业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5.53%。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2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水痘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和年龄高峰,针对性制定控制水痘的防控规划和免疫策略,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在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推广水痘疫苗接种,提高人群保护率是控制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012年水痘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疫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8-2012年水痘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8-2012年共报告水痘病例2135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62/10万,水痘的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6月份、12月至次年1月份;中学生占38.47%,散居儿童占22.90%,幼托儿童占17.07%。15岁以下病例占76.73%。暴发疫情共192起。其中191起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深圳市水痘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冬季节。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暴发场所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主。加强易感人群监测和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坛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水痘暴发原因,更有效地控制水痘暴发流行。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对金坛市2013年报告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金坛市2013年共报告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3起,累计发病110例,无死亡病例,小学水痘暴发疫情2起,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11月。结论:控制水痘暴发的重点是小学,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水痘疫情监测;发生水痘疫情后应急免疫可控制水痘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水痘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本文以广州市某区2008-2010年水痘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为区域内水痘疫情的控制及疫苗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 2008-2010年三年累计发病人数分别为2716、2684、2105例,发病率分别为172.32/10万、165.7/10万和135.05/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7.6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5月及12月,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3.8%.在发病人群中,5-20岁占人群的55%,且以学生、托幼机构、散居儿童为主,其中学生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57%,托幼机构儿童占发病总例数的14.06%,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17.85%.结论 水痘主要发生于冬春交替季节,以1-2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且以学生、托幼机构为主要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8年淮安市洪泽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洪泽区2018年学校和托幼机构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淮安市洪泽区2018年学校和托幼机构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其中3起为手足口病、2起为水痘、1起为诺如病毒感染,累计发病262例,平均罹患率21. 64‰。对报告的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相关系数0. 961,P <0. 05,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及时报告和处置传染病疫情,是减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青州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9-2011年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青州市报告本地区流行性水痘病例303例,年平均发病率11.09/10万;发病年龄以5-13岁最多;占85.07%;职业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最多,占88.06%;发病月份以3-5月居多.结论 应制定控制水痘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13岁以下儿童采取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谢平 《广西医学》2009,31(4):574-575
目的分析北海市2006-2007年学生水痘暴发流行特征及暴发因素,探索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海市2006-2007年报告的水痘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07年北海市共报告了18起水痘暴发疫情,共发病571例,无死亡病例。分布于市辖三区,全部发生在小学及幼儿园,平均患病率为3.07%,最高为25.56%,最低为0.58%。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以12、1、3、4、5月份为多发,共占总起数的94.44%。年龄分布为5-16岁的学生;男女之比约为1.4∶1。结论小学及托幼机构是该市水痘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冬春季是其好发季节,发病人群为5-16岁的学生。儿童对水痘的免疫屏障水平低是暴发的主要原因,首例病例隔离不及时和后继病例隔离不严格是暴发的重要原因。预防保健机构应加强水痘疫苗的免疫接种;学校要重视晨检和宣传教育工作,及时而严格地隔离患病学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水痘的发病状况与流行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怀柔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447例,其中2010年402例、2011年345例、2012年287例、2013年213例和2014年200例;发病率分别为101.79/10万、92.49/10万、74.17/10万、53.11/10万和48.76/10万。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春季,春末夏初出现小高峰。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的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水痘在托幼机构的流行特征,探索托幼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夏某一特殊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疫情流行历时60d,该托幼共出现60例,罹患率40%;调查发现该儿童托幼机构通风条件差、儿童生活密度高、残疾率重。结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对水痘疾病的认识有待更进一步提高,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