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纯棉织物采用柠檬酸(CA)/丁烷四羧酸(BTCA)/木糖醇免烫整理剂进行免烫整理,探讨柠檬酸质量浓度、丁烷四羧酸质量浓度、木糖醇质量浓度、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免烫效果的影响,并测试免烫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力。结果表明:免烫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与丁烷四羧酸或柠檬酸单独作用于棉织物相当,断裂强力优于两者单独作用。优化免烫整理工艺为:柠檬酸质量浓度60 g/L、丁烷四羧酸质量浓度40 g/L、木糖醇质量浓度17.5 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267°,白度为54.5,断裂强力为248 N。  相似文献   

2.
赵酒泉 《针织工业》2012,(12):43-45
研究了无甲醛免烫整理剂DM-3540在棉织物抗皱整理时,DM-3540的用量、催化剂Na3PO4的用量、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保留率的影响.指出无甲醛免烫整理剂DM-3540对棉织物的最佳抗皱整理工艺为:DM-3540用量160 g/L、催化剂Na3PO4用量8g/L、pH值5.0~6.0,二浸二轧(轧余率85%),85℃预烘2 min后,180 ℃焙烘2.5 min;在DM-3540抗皱整理配方中加入20 g/L柔软剂VS可改善织物的手感,不同程度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保留率和断裂强力保留率,且不影响棉织物的白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丁烷四羧酸整理剂、次磷酸钠催化剂体系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通过热重和差示量热扫描法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测试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焙烘温度。探讨了丁四羧酸和次磷酸钠用量、整理液pH值对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撕破强力的影响。实验室试验证明,以丁四羧酸质量分数为7.0%、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6%对平纹和斜纹棉织物进行整理,其免烫效果明显。工业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撕破强力符合ASTM D2262标准的前提下,棉织物的DP等级达到3.0,手感柔软,无甲醛释放。同时发现,撕破强力保留率还有下降空间,因此DP等级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6,(9)
研究了多元羧酸的复配、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添加剂和柔软整理等对免烫整理织物撕破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来酸和衣康酸整理体系中,加入少量1,2,3,4-丁烷四羧酸和高效渗透剂,可促进整理剂在纤维内的渗透和酯化交联;通过降低焙烘温度、延长焙烘时间,并采用后柔软整理的方法,织物免烫整理后其标准水洗折皱回复角达到256°,撕破强力保留率达到74%。  相似文献   

5.
张伟敏  胡春艳  纪柏林等 《印染》2014,40(2):1-3,12
探讨含有金属镁离子、锌离子等六种催化剂对棉织物低温无甲醛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镁较适合作为棉织物低温无甲醛免烫整理的催化荆。以氯化镁为催化剂,乙二醛为整理剂,优化的免烫整理工艺:乙二醛100 g/L、催化剂氯化镁20 g/L,二浸二轧(带液率80%)、130℃焙烘2 min,焙烘张力3 kPa。在优化的整理工艺条件下,加入强力保护剂二甘醇,可大大提高整理织物的撕破强力保留率,织物折皱回复角达到270°。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和乙二硫醇为原料,通过硫醇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四元羧酸乙二硫醇二琥珀酸醚(MASESMA)。将MASESMA作为抗皱整理剂整理棉织物,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整理剂和催化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织物整理条件为:ρ(MASESMA)100 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与整理液中羧基物质的量比为0.5,即65 g/L,二浸二轧,80℃烘干3 min,160℃焙烘90 s。一次标准水洗后处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1°、撕破强力保留率53.9%、白度115.38。采用二浴法,添加20 g/L柔软剂可使织物折皱回复角达到275°,撕破强力保留率达69.3%。  相似文献   

7.
新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PC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自制聚羧酸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PC的应用性能,通过分析PC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水洗后平整度、撕破强度和断裂强度,PC整理效果与BTCA相近,优于FR-ECO,强度保留率超过FR-ECOP和BTCA。自制聚羧酸型无甲醛免烫整理剂PC对棉织物行之有效,有广泛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8.
全棉薄织物的高强力保留率免烫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棉薄织物的基础强力绝对值低,单独使用免烫树脂对其进行抗皱整理会降低织物的强力,严重影响服用性能.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用于全棉薄织物抗皱整理.试验得到全棉薄织物免烫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免烫树脂整理剂LT质量浓度80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95质量浓度7.5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2F质量浓度2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 min.整理后的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190°,经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64.46%和79.22%,经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96.45%和91.98%.  相似文献   

9.
姜利利 《中国纤检》2014,(23):74-76
研究发现无甲醛免烫整理剂SRD787处理棉织物后可明显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本文探讨了整理剂浓度、催化剂浓度、焙烘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免烫整理剂QD-WR整理加工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免烫整理剂QD-WR的最佳应用条件,并对处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水洗后平整度、撕破强力和白度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QD-WR具有与2D树脂相同的耐久免烫整理效果,其耐水洗性能、织物撕破强力保留率和白度均好于2D树脂,可以低温交联,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纳米防皱免烫剂NT-R518N对全棉府绸织物进行防皱免烫整理,探讨了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整理后织物的急弹、缓弹、断裂强力和白度来评估整理效果。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防皱免烫性能提升40%以上,而断裂强力和白度损失均低于10%,对手感无不良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二浸二轧整理液(室温25℃,轧液率65%),预烘(100℃×2min),焙烘(160℃×3min),水洗,烘干。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抗菌,以氯苯咪唑为抗菌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比较了轧烘焙、电子束辐照及等离子体预处理等方式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将整理剂浓度、浸泡时间以及辐照剂量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到电子束辐照工艺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整理剂浓度15%、浸泡时间60 min、辐照剂量65 kGy。对经轧烘焙工艺(PDC工艺)、电子束辐照工艺(EB工艺)、基于等离子体预处理的电子束辐照工艺(P-EB工艺)整理的棉织物进行表面形貌观察、红外光谱表征、抗菌性能及其耐洗牢度测试、断裂强力及白度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工艺整理的棉织物均有效接枝氯苯咪唑,经P-EB整理的棉织物抗菌性能最优,并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且织物强力及白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Y. Yang  S. Li 《纺织学会志》2013,104(4):638-644
A non-formaldehyde crease-resistant finishing method for silk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citric acid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Both the dry and wet resiliency of finished silk were remarkably increased. The finished silk had a dry wrinkle recovery degree (WRD) of more than 280° compared to 265° and 217°, respectively, for the untreated control. After 50 cycles of home laundering, the finished fabric still had a durable press rating greater than 3.2 compared to 1.9 for the control. The finished fabric retained 84% to 100% of its breaking strength and there was an increase of 40% to 80% in its tear strength. The whiteness retention was about 65%. This stiffness increase could be controlled to 30% by use of a suitable finish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4.
新型无醛整理剂WZ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无甲醛整理剂不能完全取代2D树脂,本试验选用自制的无甲醛整理剂WZ,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经WZ和2D树脂处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证明该整理剂的整理效果优于2D树脂,其完全可以取代2D树脂,是1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无甲醛整理剂.  相似文献   

15.
柠檬酸和壳聚糖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柠檬酸和壳聚糖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研究了壳聚糖的浓度对棉织物抗菌性的影响,多元羧酸的含量对壳聚糖固着率的影响及焙烘温度对壳聚糖固着率和白度的影响;并对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用柠檬酸和壳聚糖的混合液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的效果是明显的,整理后棉织物的耐久定型和折皱回复率都有提高,而且经反复洗涤后,其抗菌性仍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二浸二轧技术对新型水性聚氨酯阻燃防污整理剂(DPUF)整理棉织物的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用扫描电镜(S E M)观察棉织物及棉织物燃烧后的炭层,并测试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性、防污性、白度、透气性、硬挺度及断裂强力.结果表明优化整理工艺为:DPUF用量25%、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20 s;整理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  相似文献   

17.
聚马来酸对Newcell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甲醛树脂整理剂聚马来酸对纯Newcell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聚马来酸对织物的整理效果,以及对强力、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马来酸DP60 对Newcell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效果.  相似文献   

18.
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对棉织物的复合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及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用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有机硅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提高其抗紫外线和抗皱性能,改进棉织物的服用性能。通过改变氧化锌纳米整理剂的用量、浴比、浸渍时间、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棉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再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氨基硅酮溶液对其进行二浸二轧整理。对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断裂强力、吸湿性、白度、折皱回复角、刚柔性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的抗皱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g/L,次亚磷酸钠50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