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方法将128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两组,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组(中国商环组)80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组(传统环切组)4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中国商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治疗优于传统组,术后不需换药,口服抗生素,伤口无出血、血肿,系带完整,阴茎外观满意,切缘整齐无瘢痕。传统环切组术后需换药输液抗炎治疗,2例切口出血,1例系带损伤,5例切缘不齐(P均〈0.05)。结论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手术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进行门诊儿童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国商环进行改良儿童包皮环切术520例(研究组),选择同期传统包皮环切术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100.0%.研究组手术时间(5.23±1.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9.31±5.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24h、去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个手术过程几乎无出血,术后并发症包括显著疼痛4例,轻度水肿151例、明显水肿21例,内板保留过多或不对称4例,术后感染3例.研究组外观满意率为99.2% (516/520),高于对照组的87.0%(8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切口痊愈时间为(16±2)d,长于对照组的(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国商环行儿童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值得推广.同时也需注意其水肿发生率高,愈合时间长,应选择合理时间段手术.  相似文献   

3.
方晓 《中国卫生产业》2014,(31):141-142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在包茎、包皮过长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8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肿时间与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为(11.7±1.7)min,术中出血量为(2.5±0.3)mL,水肿时间为(5.0±0.2)d,愈合时间为(2.1±0.5)d,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为(32.6±2.4)min,术中出血量为(13.5±2.8)mL,水肿时间为(9.0±1.6)d,愈合时间为(8.4±2.4)d,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包皮环切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环切器辅助包皮环切与袖套式包皮环切和传统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辅助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传统包皮环切术,并对其术中综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并发症方面,袖套法及环切器辅助法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外观满意度方面,袖套法及环切器辅助法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辅助包皮环切术简单、安全、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包皮环扎术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对155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施行新型环扎术以切除包皮,同期108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水肿、疼痛及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并随访成人组术后性生活状况。结果新型环扎术组手术时间(5±5)min,术中出血量为(1±0.5)ml,术后创口水肿1例,无血肿、感染病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4±6)h;传统环切术组手术时间(20±5)min,术中出血量(2±1)ml,术后发生创口水肿4例,血肿2例,局部感染1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20±4)h。术后1~3个月随访,测量包皮保留部分,新型组较传统组切缘明显平整美观,新型组较传统组成人性生活状况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新型包皮环扎术是对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简化和改进,应用简便、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推广的包皮切除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后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均行EST联合LC,每组80例,分别于EST术后3d(A组),7d(B组),30d(C组)行LC,并对比各组术中和术后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B组LC手术时间(52.5±6.4) min,明显较A组(35.8±5.7) min、C组(34.6±2.6) min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转开腹率10.0%(8/80),较A组1.3%(1/80)、C组1.3%(1/80)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51.7土4.8)ml,较A组(27.9±6.4) ml、C组(28.2±3.6) ml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住院总费用(15 361.2±1007.8)元,较A组(10 085.1±695.4)元、B组(10632.4±855.9)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ST术后3d行LC可降低手术难度与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胡斌  赵浩延  刘冰 《医疗装备》2020,(5):105-106
目的总结改良新型一次性使用包皮吻合器在包皮环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包皮环切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良新型一次性使用包皮吻合器,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水肿程度、外观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1.3)min,平均出血量(0.9±0.2)ml,吻合钉及皮圈自行脱落时间(14.3±2.5)d,术后1个月中度水肿1例、轻度水肿1例,外观满意度为97.92%。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出现使得包皮环切手术变得简单、高效,改进后的新型一次性使用包皮吻合器的操作更加便捷,患者术后痛苦更小,并发症更少,且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分为2组.A组于麻醉前缓慢静注凯纷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B组以生理盐水10 ml缓慢静注,注药时间为2 min.观察术后1、2、4、8、12、24 h疼痛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各时点均无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包皮环切术患儿术后急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时间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收集123例初治的单侧胫骨骨折患者,按止血带使用时间随即分为A、B、C三组,各41例。A组应用止血带时间>90 min,B组应用止血带60~90 min,C组应用止血带<60 min。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09±14.6)min,B组为(106±11.3)min,C组为(102±10.4)min,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A组10例(24.39%)、B组8例(19.51%)、C组1例(2.44%),C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2、4.49,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8,P>0.05)。结论止血带使用时间控制在<60 min对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学习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1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的117例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简单正弦拟合两周期点将资料按手术日期先后次序分为6组(A、B、C、D、E为每组20例,F组17例).比较各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输血率、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A组(117.3±19.9) min,大于B组(102.9±18.9)min、C组(85.9±8.5)min、D组(95.1±20.1)min、E组(84.1±15.8)min和F组(92.4±11.5)min,术中出血量A组(164.7±25.4)ml,大于B组(140.2±28.5)ml、C组(127.8±22.9)ml、D组(126.5±26.3)ml、E组(120.9±22.4)ml和F组(120.2±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A(5.6±1.0)d、B(5.4±1.0)d、C(5.5±0.8)d、D(5.2±0.8)d和E(5.0±1.0)d,5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5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大于F组(4.6±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输血率A组占25%、B组占10 %、C组占5 %、D组占5 %、E组和F组为0,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组中转开腹率、术后病率和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随着手术病例增多,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输血率呈逐渐下降,住院时间、转开腹率、术后病率和术后感染率变化不大;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2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包皮环扎术的优缺点.方法 将施行包皮环扎术5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552例施行包皮环扎术的患者手术时间(6.83±3.12)min,术中无出血,术后出血量(0.11±0.02)ml,结扎环脱落时间(424.23±27.81)h,术后发生感染3例(0.54%),术后疼痛强度尚可,外观光滑、流畅、无瘢痕形成.结论 包皮环扎术安全、有效,若无禁忌证时,施行包皮手术应首选包皮环扎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别在腹腔镜下及经腹手术治疗宫角妊娠的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确诊宫角妊娠36例.据病情分为A组:未破裂型16例,破裂型(出血量〈800ml)4例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及同时常规下在腹腔镜监护下行吸宫术:B组:破裂型(出血800~2500ml)16例行经腹宫角楔形切除术。结果A组2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恢复顺利,无1例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16例患者及时手术,经输血治疗后均如期恢复,存在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A组术中出血(40.2±15.3)ml,B组术中出血(75.2±28.6)ml,A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1);手术时间A组(68.2±21.6)min,B组(80.9±20.2)min(P〈0.05)。结论术前诊断明确,排除手术禁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治疗宫角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包皮环切套扎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效果差异,探寻更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 筛选的102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均在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南安市仑苍镇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行包皮环切套扎,对照组行传统包皮切环术。比较两组手术进行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等综合指标评估。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7±0.5)min,包皮水肿时间为(5.4±0.3)d,切口愈合时间为(7.5±0.6)d,均短于对照组的(26.4±0.8)min、(9.1±0.9)d、(14.7±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127、27.853、44.091,P<0.01、<0.01、<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P=0.003);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6,P=0.008)。结论 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包皮环切套扎术治疗相比传统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型微创剥脱器与传统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大隐静脉曲张9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例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进行手术,B组46例则行传统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61.4±17.5)min,出血量(23.3±15.4)ml,住院时间(4.6±1.7)d,手术费用(5345.0±1024.6)元,均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72.5±18.6)min、(98.4±45.1)ml、(7.8±3.4)d和(6028.6±1032.8)元](P〈0.01)。A组术后2例剧烈疼痛,3例皮下淤血小腿局部血肿,1例患肢小腿麻木,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5、6、3例](P〈0.05)。结论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Evans分型,58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分别接受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记录各组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划分四个阶段对髋关节的功能评价并比较。结果(1)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1);A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多于B组(P〈0.01)。(3)A组手术切VI长于B组(P〈0.01)。(4)A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B组(P〈0.01)。术后随访X线片A组钢板断裂2例,主钉穿出股骨头1例,主钉退出1例;B组防旋钉退出1例,拉力螺钉穿出股骨颈1例,股骨干骨折1例。(5)术后1、3、6个月时两组髋关节优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稳定型骨折,选择DHS和PFN均可,但对于老年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PFN比DHS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行改良B.Lynch缝合法的应用时机及其效果。方法将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胎盘娩出后A组行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法;B组经传统止血方法治疗无效或出血量超过400ml,再行改良B.Lynch缝合法;另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0例作为C组,观察三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为(266.00±29.90)、(301.33±40.30)ml,明显少于B组(512.67±202.12)、(554.17±201.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手术时间(33.73±2.28)min,明显少于B组(49.33±1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h出血量〉400ml的发生率A组为6%(3,50),低于B组的64%(3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法比传统止血方法治疗无效时再使用的效果更好,节省手术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无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肾盂移行细胞癌4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成2组,其中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A组)24例,开放肾输尿管切除术(B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效果等指标.结果 A组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时间(122±39)min,膀胱部分切除时间(38±17)min.术中出血量(131±24)ml均术后住院(10±3)d.术后膀胱肿瘤复发2例.B组肾切除手术时间(85±32)min,膀胱部分切除时间(36±19)min;术中出血量(229±53)ml;术后住院(11±3)d.术后膀胱肿瘤复发3例.两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优于B组(P<0.01).平均肾切除时间B组较A组短(P<0.01).结论 对于肾盂移行细胞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045-1046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分成两组各10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水肿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随访90天,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术后包皮外观自然美观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治疗效果显著,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刘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4,(33):147-14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标记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剔除肌瘤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6.5±36.3)m L较B组(146.2±25.2)m L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8±4.1)h、住院时间(4.7±0.4)d、手术时间(126.4±23.2)min分别较较B组(13.1±3.8)h、(4.1±0.5)d、(68.3±25.7)min长,住院费用(2615.5±124.2)元高于B组(1245.2±243.7)元(P〈0.05)。A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少于B组,两组患者均无肌瘤残留,术后6个月后A组患者无一例复发,B组复发2例患者。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对6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施行手术,观察总结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5min;术中几乎无出血;所有患者均无继发出血、血肿、感染。术后1~3个月随访,测量包皮保留部分,切缘平整美观。成人组性生活状况满意度提高。结论:改良法包皮环切术是对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改进,应用简便、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包皮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