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对于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85例接受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实现清晰术野,共解剖出喉返神经126条,共出现2例单侧喉返神经一过性损伤,损伤率为1.59%(2/126),无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通过改进甲状腺腺叶切除技术,实施精确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1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解剖显露喉返神经方法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解剖显露喉返神经270条.结果 术中发现喉不返神经6例,其中喉返神经损伤2条,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手术中,熟悉喉返神经正常解剖及变异,常规解剖和显露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预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胸乳入路施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492例临床资料,及术中采用躲避喉返神经或解剖喉返神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2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熟悉与甲状腺手术相关的解剖知识,掌握腔镜下组织结构清楚暴露和避免神经热损伤的手术技巧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01—2012-01甲状腺手术中12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其中5例为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向上提拉一侧甲状腺腺叶时,喉返神经收到牵拉所致。4例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在解剖喉返神经过程中,钳夹喉返神经所引起。3例在甲状腺结节复发行2次甲状腺残留腺叶切除时,分别由钳夹、误扎、烧灼喉返神经所致。10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牵拉、钳夹)者,经对症治疗后1~2个月声嘶完全恢复。2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缝结扎、烧灼)者,术后3个月,对侧声带活动代偿,声嘶逐渐恢复。结论喉返神经损伤后,虽然声嘶均可有程度不等的恢复,但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对于从事戏曲、音乐表演者或教师,是一灾难性打击,必须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损伤后至声音恢复时间以牵拉、钳夹、缝结扎、烧灼依次延长。对于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癌或2次甲状腺手术时,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术中解剖游离出喉返神经,直视下予以保护,可有效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了解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腺叶的出现几率,确认它与喉返神经的解剖关系。方法〓通过102例连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观察甲状腺腺叶中Zuckerkandl结节的大小及其与喉返神经的关系。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共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24侧,在78侧甲状腺叶(62.9%)中观察到有明显的Zuckerkandl结节存在,平均长径为9.5 mm。Zuckerkandl 结节主要出现在甲状腺叶背侧中1/3处(83.3%),而ZT出现在右侧甲状腺叶(68.2%,45/66)的几率与左侧甲状腺叶(56.7%,33/58)没有明显差别。当Zuckerkandl结节存在时,97.4%(76/78)的喉返神经走行在Zuckerkandl 结节的深面。结论〓Zuckerkandl 结节存在于大多数甲状腺叶中,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有密切且恒定的解剖关系,可作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解剖标志之一;Zuckerkandl结节也是解剖显露喉返神经的一个难点,重视Zuckerkandl 结节这一解剖结构对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以期降低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将480例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解刮喉返神经组(232例)与未解剖喉返神经组(248例),比较两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解剖喉返神经组神经暂时性损伤率是1.74%(4/232),永久性损伤率是0.86%(2/232),没有解剖喉返神经组暂时性损伤率6.45%(16/248),永久性的损伤率2.82%(7/2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精细的解剖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建议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腺叶切除术时应常规精细解剖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精确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探讨精确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所行249例438侧精确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出现6例单侧喉返神经一过性损伤,精确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喉返神经伤发生率分别为1.38%(3/216侧)和1.35%(3/222侧),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技术改进后的精确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相比,在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方面,具有同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72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显露喉返神经组215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57例。结果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未显露组损伤6例,主要发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和腺叶切除术。显露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显著低于未显露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由于喉返神经位置隐蔽又与甲状腺下动脉毗邻紧密,且无恒定的解剖关系,因此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喉返神经损伤。据近年的文献报道,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为1%-14%,甲状腺肿瘤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率达10.77%。如损伤后发音功能不能恢复,将终生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喉返神经损伤尚缺乏较理想的重建方法,关键还在于术中预防。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的临床效果。选取60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实验组),另一组予以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对照组),术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实验组更具优势(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4.3±2.1)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喉返神经入喉处解剖暴露,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而言,其喉返神经损伤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腔镜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喉返神经的位置与甲状腺下动脉关系紧密,又无恒定的解剖关系,因此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17%。国内报道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达10.8%,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2%拉0。喉返神经损伤可致术后声嘶、呛咳、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故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多为:切断、被结扎、过度牵拉、术后组织水肿、血肿压迫、瘢痕压迫等。本文就腔镜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的特点及其预防做一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避免因显露而造成的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行胸乳晕人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于乳腺前皮下置入troear,注入CO2(压力6mmHg)建立操作空间,用超声刀显露喉返神经。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喉返神经显露,其中7例行腔镜双侧甲状腺腺叶手术(6例双侧叶结节和1例甲状腺癌),5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一侧腺叶多发结节),5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喉返神经主干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之前、之后和动脉分叉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7.6%(3/17)、47.1%(8/17)和35.3%(6/17),术后未见声音嘶哑等发生。结论尽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关系不固定,应用甲状腺囊外解剖和上翻技术,在切除腺体的同时可以显露喉返神经,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RLN)对保护神经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间连续实施的23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方式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全切除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共行腺叶切除181例,甲状腺全切除51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280根(98.9%).术后10例患者(3.6%)出现声音嘶哑,其中7例术中证实了喉返神经的完整性,但声带检查出现患侧运动障碍,均在术后2个月内发音恢复正常.另外3例为术中离断性神经损伤并行即刻吻合者,在术后4个月内声音均恢复正常.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预防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267例甲状腺手术肿瘤病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267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8%.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为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应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掌握喉返神经的解剖方法 ,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降低喉返神经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甲乳外科住院实施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的200例甲状腺患者的资料。 结果行一侧腺叶切除80例,行双侧腺叶切除120例。2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手术中共解剖喉返神经320条,其中100条通过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120条通过Zuckerkandl结节寻找,100条通过甲状腺下极处寻找,寻找到喉返神经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5±2.5)、(4.5±3.0)、(6.0±3.5)min,各组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分别为2例、1例、3例。在显露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率方面通过Zuckerkandl结节寻找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P=0.004;χ2=4.02,P=0.009)。 结论以Zuckerkandl结节为标志寻找及显露喉返神经是一种较为简易、安全的方法,对提高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在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比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同程度喉返神经损伤,观察组患者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解剖组),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不解剖组),观察术后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较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在复杂甲状腺手术及再次甲状腺手术中,因解剖层次不清、喉返神经解剖变异等所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机会加大。术中神经监测(IONM)是应用电生理技术监测术中神经功能完整性的一种技术,近年来研究显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IONM较常规暴露喉返神经能明显降低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笔者就有关喉返神经IONM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必要性。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我科对402例甲状腺肿物的患者,按甲状腺手术中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分为解剖组和未解剖组,比较两组间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本组402例,初次手术379例,第2次手术23例。解剖喉返神经组211例,共显露喉返神经326条,术后出现声嘶2例,其中1例出现于一侧甲状腺次全切术,1例为一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后经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永久性声嘶。未解剖组术后出现声嘶6例,其中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已有声嘶,3例在2周~6个月内声音恢复正常2例术后随访3年声嘶无好转。结论对于体积较大的甲状腺肿物,解剖神经可以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