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ANAE反应标记T淋巴细胞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仪器,是识别T、B淋巴细胞技术上一大改进。但该法可靠性如何,迄今看法仍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法的可靠性,本文用ANAE反应的方法对裸鼠(无胸腺小鼠)和正常小鼠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进行了比较观察。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分别为76.25±2.00%、62.25±5.85%和46.50±2.72%。裸鼠外周血、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分别为4.19±0.60%,1.35±0.37%和2.36±0.55%。裸鼠外周血,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都分别显著地低于正常小鼠。这说明ANAE主要存在于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ANAE反应可用作T细胞的一种标记。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E和ANAE双标记方法,对11例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何杰金氏病及9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NAE的活性在T细胞源性肿瘤中,与正常淋巴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3.
ANAE标记人周血淋巴细胞正常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周血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 (ANAE)活性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显示ANAE法标记 1 0 0例正常成年人周血淋巴细胞并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为 6 3%~ 85 % ,平均值为 72 .5± 6 .0 2。结论 :掌握适合的实验条件方能确定淋巴细胞ANAE活性的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4.
E花结形成为T淋巴细胞特异的标志,近年来又明确了健康人外周血中多数静止期成熟T细胞,具有非特异性酯酶(ANAE)活性。如实验条件严格,则两种反应可用做细胞免疫测定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的E花结形成与ANAE染色相结合的双标记法,更能准确和较全面地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我们用双标记法也检测了癌症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并探讨了双标记法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T细胞功能与酯酶活性的特点,有人开展了用有丝分裂原转化正常人体和动物淋巴细胞的酯酶活性,并且做了恶性变淋巴样细胞的ANAE活性的探讨。目前尚未见有关探讨转化的非淋巴细胞型恶性肿瘤病人淋巴细胞双标记反应的报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的方法标记淋巴细胞,观察98例足月临产妇外周血淋巴细胞 ANAE 总阳性率及各反应类型的比例,并与36例未孕妇女作对照。结果表明两组淋巴细胞 ANAE 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变化,而4个以上圆点状颗粒型临产妇组低于对照组;单核样弥散反应型临产妇组高于对照组,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这可能反映了临产妇抑制性 T 细胞的增加。本文并比较了两组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总值和白细胞分类数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细胞化学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方法,对100例正常瑞士小白鼠尾血的淋巴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NAE阳性者为T淋巴细胞,阴性者为B淋巴细胞。阳性率平均值为62.5±1.0%。继后又随机观察其中50例,其ANAE阳性率为63.5±0.1%。其中点状颗粒型的淋巴细胞百分率为55.5±0.9%(3粒以下者25.3±0.8%;4-8粒者24.6±1%:9粒以上者4.6±0.3%),而弥散型为8.5±0.3%。关于细胞化学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的研究已经在临床和实验免疫学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内一些学者亦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细胞室经过近七年的研究,曾对正常青年人和中药作用后的小白鼠、大白鼠、驴以及虚证病人的T淋巴细胞进行过研究。本文对100例小白鼠进行了系统观察其T淋巴细胞的正常值并进一步作了分型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混合花环试验(Zy-C+E)结合ANAE染色法测定了30名献血员外周血T、B、N、D四群淋巴细胞的ANAE活性,以探讨ANAE活性与T细胞的关系.结果证明绝大多数(88.55±2.5%)T细胞(E花环形成细胞)ANAE阳性,E花环形成率(65.1±4.4%)与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65.3±4.5%)呈明显正相关(γ=0.82,P<0.0005).鉴于ANAE染色法简便易行,因此,可作为检测T细胞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静脉注射SpA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活性和脾细胞E玫瑰花环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SpA可使小鼠淋巴细胞ANAE活性升高和脾细胞ANAE阳性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进一步了解 cy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 cy 经腹腔途径处理家兔,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进行了动态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人腭扁桃体应用Muller低温恒冷切片和邢俭级石蜡切片“ANAE”法标记淋巴细胞。结果:(1)两种方法一致显示淋巴小结生发中心以B淋巴细胞为主,胸腺依赖区以T淋巴细胞为主。(2)胸腺依赖区T淋巴细胞为粗大圆点状颗粒,淋巴小结T淋巴细胞为分散细小颗粒。本法为淋巴器官内T、B淋巴细胞的定性、定位、定量及淋巴器官免疫应答性质和功能状态的组织学研究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了猪苓多糖对小鼠血液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影响。实验动物每天由腹腔注射猪苓多糖2mg/0.2ml,连续七天,实验前、后取血涂片,用α—醋酸萘酯酶法,标记ANAE阳性T淋巴细胞,测定其百分率。实验结果表明:猪苓多糖对小鼠血液ANAE阳性T淋巴细胞总数无影响,对颗粒型阳性T淋巴细胞有减少,而对分散颗粒型阳性T淋巴细胞有显著增加现象。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讨论了猪苓多糖对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胸腺因子作用于小鼠,以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标记小鼠末梢血液 ANAE 阳性 T 淋巴细胞,测定胸腺因子对血液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腺因子有明显提高小鼠血液 ANAE~ T 淋巴细胞总数的作用,其中颗粒型与分散型阳性 T 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现象。根据结果,本文讨论了胸腺因子对淋巴细胞的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α—醋酸萘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化学方法,对从平原地区移居到青海玉树地区(海拔3800m),3—8个月内的78例正常青年人(汉族)及世居玉树地区105例正常藏族青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进行了研究。移居组青年人外周血T细胞的总阳性率为61.13±6.44%;世居组青年人外周血T细胞的总阳性率为77.96±6.83%。结果表明,移居组青年人外固血T细胞ANAE总阳性率及“点状颗粒型”显著低于世居组青年人(P<0.01),而移居组“弥散颗粒型”T细胞的百分率高于世居组(P<0.05)。结果还表明世居藏族青年人T细胞的正常值与国内外各民族健康青年人正常值相接近,本实验结果提示两点:①高原缺氧对移居人群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可引起T细胞亚群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去平衡,是高原易罹患感冒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佐症。②为世居藏族人群对高原适应机制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上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即细胞免疫系统。 (2)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即体液免疫系统。由此可见淋巴细胞担负着机体的主要免疫功能,目前广泛应用E·EAC花环形成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免疫荧光,电镜等方法来区别T,B淋巴细胞,但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不易开展。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应用细胞化学方法,在普通显微镜下将T,B淋巴细胞区分,因人类白细胞中含有作用于短链脂肪酸酯酶,称非特异性酯酶,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含有不同种类的酯酶,选择不同种类的基质,可产生不同种类的酯酶反应,末稍血涂片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即为其中之一(ANAE)染色,T及N(Null cell)淋巴细胞由于含有a-酯酶,能把基质中的乙酸-a萘脂  相似文献   

15.
用PHA刺激癌症病人和健康献血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两组转化的和未转化的淋巴细胞进行了ANAE染色与Ea花结形成的研究。试验证明:1病人组转化细胞的淋转率、双标反应阳性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2两组转化的与病人组未转化的细胞,其双标反应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3病人组未转化细胞巾成花细胞的ANAE(—)%增加极为显著,ANAE(—)细胞的Ea成花率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应用淋转试验结合双标反应的同时,检测病人未转化淋巴细胞的双标反应,可能更全面地反映病人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青少年牙周炎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检查了35名患者及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ANAE标记T淋巴细胞阳性率及血浆cAMP含量。结果,JP、LJP和GJP三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T细胞均明显下降(P<0.01),LJP与GJP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JP患者比健  相似文献   

17.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NAE反应,Et花结试验及双标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NAE(+)与Et花结(+)呈高度正相关(r=0.82),提示ANAE反应能取代花结试验;且ANAE(+)细胞确为成熟T淋巴细胞的标志。武汉市区102例健康成人及16例新生儿的ANAE(+)细胞率正常参考值分别为62.3±9.9及66.5±11.9。56例各类肿瘤病人的ANAE(+)率大大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ANAE方法观察了53例38~42周正常分娩的健康新生几脐带血的淋巴细胞,其结果是:1、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平均值为59.93%;2、ANAE阳性淋巴细胞呈点块型的平均值为38.61%,呈弥散型的平均值为21.32%;3、在形态上ANAE阳性和ANAE阴性的淋巴细胞均有少数异形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观察到随年龄增长,小鼠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逐渐下降,脾脏PFC逐渐减少。益气助阳方药对小鼠淋巴细胞ANAE和PFC的作用都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益阴填精方药虽也增加老年小鼠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但不如益气助阳方药显著而对PFC的作用也不甚明显。提示益气助阳方药对衰老过程免疫功能的恢复或延缓衰老似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研究认为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是成熟的T淋巴细胞的标记,对于胚胎胸腺淋巴细胞ANA E的研究很少报道。本研究对ICR小鼠胚胎胸腺发生过程中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发现12、14天鼠胚胸腺原基成淋巴细胞均呈现酯酶强阳性,其胞质中含有多个粗大的阳性颗粒,17天鼠胚胸腺淋巴细胞ANAE活性明显下降,此时大部分淋巴细胞胞质中仅含1~2个细小的阳性颗粒。这种规律性过去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对这种规律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