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毛用活性染料和棉用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一氯均三嗪和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进行染色初探。探讨了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染色牢度,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毛用活性染料不适合双蛋白纤维的染色,棉用活性染料适合双蛋白纤维的染色,且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技术进展(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杰 《纺织导报》2007,(4):30-31
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是当今最重要的活性染料.文章从提高固着率的技术、提高染着率的技术、提高色牢度的技术、提高匀染性和重现性的技术、开发低盐染色用染料和提高黑色活性染料的乌黑度技术等6个方面,阐述了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的技术进展.另外还介绍了纤维素纤维活性染色技术的进展,从而为更快地发展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活性染料的创新和挑战 活性染料的发明是染色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为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染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活性染料能够与棉、粘胶、莫代尔、Lyocell、羊毛和其它动物纤维,以及蚕丝等,形成强共价键,并且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彩鲜艳明亮,染色产品具有高的耐洗、耐日晒和耐摩擦色牢度,目前已成为棉和其它纤维素纤维最重要的一类染料. 自从推出了能与纤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的活性染料之后,在染料的化学性能方面已经有了许多重要的改进.在这两种主要的活性染料类型中,逐渐开发出了单活性基、同/异双活性基和多活性基活性染料.此外,还开发了多种能与纤维素和/或蛋白质纤维发生共价反应的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4.
大豆纤维表面处理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纤维可用中性、弱酸性、活性等多种染料染色。文章根据活性染料具有鲜艳亮丽、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重点讨论采用多种表面处理工艺对大豆纤维进行染前及染后表面处理,从而改变纤维因表面结构特性及制造工艺等因素在用活性染料染色时染色性能差的问题,以期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速率、得色量、染料利用率及降低染色废水色度。  相似文献   

5.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弱酸性染料染深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雪玲 《染整技术》2007,29(3):14-16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能用活性、酸性、中性、直接、分散等染料染色,染色生产中,一般中、浅色大部分采用经济的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均匀、遮盖性良好,透染性优异,但存在染深色性差的问题。酸性染料因上染率高而具有较好的染深色性能,且染色工艺简单,但耐洗牢度欠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固色处理来提高色牢度,利用固色剂能在织物表面形成薄膜,或与染料、纤维交联,从而起到固色效果,使牢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活性染料自1955年问世以后,立即引起染料工作者和印染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在近卅年中,活性染料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迄今已生产出30多种不同活性基团的染料,在专利和科技文献中提出的活性基团则不下于200种。活性染料已被广泛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染色和印花,消费量逐年增长。活性染料的最大优点是色泽鲜艳,染色牢度优良。在染色条件下,活性染料上的活性基团能和纤维上的适当基团发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7.
大豆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及其固着机理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讨论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的适用性,以及染色温度和纯碱用量对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分析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的固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直接性、活性基反应性强(如乙烯砜、一氟均三嗪)的活性染料更适合大豆纤维染色,其不仅可与大豆蛋白组分反应,也可与聚乙烯醇组分反应。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组分同时染色,对保证纤维表面的颜色均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李红杰  张庆 《印染》2007,33(18):12-15
以一氯均三嗪与环氧丙基为反应性基团制备多活性季铵化合物棉用改性剂,并用于竹原纤维织物的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并与传统活性染料染色和未改性无盐染色工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原纤维织物得色量和固色率有一定提高,染料上染率与常规染色相近。但用红色染料染色时,改性无盐工艺与常规工艺染色织物色光不一致;金黄色与藏青色染色时,色光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Cibacron FN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性能进行了系统实验,探讨了大豆纤维变性浴染色的基本染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一氟均三嗪及改良的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染料对大豆纤维的最佳的变性浴染色pH值为3~4,续染时间为60min,染色温度为70℃,对大豆蛋白纤维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的染色方法,可明显提高得色量和固色率,染色残液的色度明显减少。选用合适的固色剂固色后,可获得与碱性浴相当的色牢度,并有较好的染色重现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先采用半碱结合等离子体聚乙二醇处理木棉纤维,在木棉纤维表面增加亲水性基团,提高表面润湿性,再通过降解壳聚糖合成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提高活性染料与木棉纤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前后的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学改性对木棉纤维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用活性艳蓝K-GR染色,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大幅度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达到91.3%和83.2%。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纤维的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活性和直接染料对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定六种活性染料和八种直接染料在不同染料浓度下对甲壳素纤维、粘胶/甲壳素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染色固色率,比较了它们的染色性能;考察了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同浴染色的竞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的竞染能力远高于棉纤维,且在活性染料染色条件下竞染更明显;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甲壳素纤维有相近的固色率,对粘胶纤维而言,直接染料固色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宋心远 《印染》2009,35(13)
4.2 活性/酸性染料多组分纺织品-浴法染色 纤维素纤维与蛋白质纤维通过混纺、交织或变性加工可以获得许多性能优良的纺织品,这类纺织品虽然可以采用单种活性染料染色,但若要获得较好的同色性,通常需要采用两类染料(主要用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纤维素纤维与锦纶的多组分纺织品也很多,深浓色品种大多选用活性、酸性或中性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13.
涤粘中长混纺纱的染色加工,一般以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用直接、活性、硫化、纳夫妥或还原染料染粘胶纤维。国内都采用分散/还原染料或分散/纳夫妥染料二浴法染色工艺。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成本昂贵,因此迫切谋求采用一浴法工艺来提高染色效率,降低成本。 从一浴法染色的染料来看,分散/还原染料成本比二浴法高,而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比较理想。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与纤维素纤维形成坚牢的化学键,具有色泽鲜艳、成本低廉等特点,此外活性染料对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活性染料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豆蛋白纤维结构的分析,提出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方法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染色。经过染色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ibacron FN和CibacronLS型棉用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且有较好的固色率和染色牢度;而Lanasol型毛用活性染料不适宜大豆蛋白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湿牢度比直接染料要高得多是由于在染色中形成了染料—纤维的共价键,因此这些键的稳定性就是决定湿牢度的主要因素。对于含有大多数类别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染色情况已早有  相似文献   

16.
蚕丝的活性染料染色MLGulrajani前言在历史上,蛋白质纤维的活性染色较活性染料本身更久远。但是,对一些所谓的酸性染料与蛋白质纤维事实上形成共价键的认识,要比正式介绍活性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迟得多。羊毛和蚕丝是两种重要的蛋白质纤维,前者已受到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活性染料对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木棉纤维进行前处理,采用SEM和FT-IR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着重考察了强碱处理、半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及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四种不同前处理工艺对木棉纤维强力及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种前处理工艺均能迅速提高纤维的吸水能力和染色性能,等离子体处理仅仅在纤维的表面,采用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强碱处理对木棉纤维机械性能的损伤,并可以有效地改善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以活性橙X-EN染色为例,经过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达到86.63 %和70.32 %。  相似文献   

18.
交联染料作为活性染料的一个发展方向已为人们所重视。活性染料是由对纤维具有微弱亲和力的染料母体(竭染用活性染料对棉纤维具有高直接性)和活性基组成,这种活性基也可视作非离子性的固色剂,而交联染料通常由对棉具有直接性的染料母体和带有活性基的阳荷性固色剂构成,例如Indosol染料。 交联染料除了与纤维素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外,还存在一个活性染料所没有的离子键。这个键封闭了染料母体中的游离磺酸基,产生一种稳定效应,同时阳荷性固色剂中多个活性基在纤维之间形成交联,这就使用交联染料染色的纤维素纤维具有比用活性  相似文献   

19.
5.4.3 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纺织品染色 (1)染色方法概述[1] 纤维素纤维/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CDP)纺织品的染色方法类似于腈纶/纤维素纤维纺织品,可采用直接/阳离子染料一浴一步法、活性/阳离子染料一浴二步法、活性或还原/阳离子染料二浴法染色.如果做留白染色,则分别用直接和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CDP纤维不染即可.  相似文献   

20.
维纶基牛奶纤维活性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林  项伟  蔡再生 《印染》2007,33(4):6-8
选用两种类型的活性染料Cibacron Red LS—BHC(双-氟均三嗪活性基型)和Cibacron Yellow FN-2R(一氟均三嗪+乙烯砜双活性基型)对维纶基牛奶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固色pH值、电解质浓度和温度对活性染料在牛奶纤维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在牛奶蛋白纤维上具有良好的提升性能、较高的固色率和优良的耐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