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动力髁螺钉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78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两组均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治疗组加用骨肽注射液治疗。随访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并记录骨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提前,且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结论:应用动力髁螺钉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结合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股骨髁上骨不连7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7例,两组均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评价,记录骨不连愈合时间和测定疼痛指数。结果: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注射液结合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动力髁螺钉结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并记录骨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提前,且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结论动力髁螺钉结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王永峰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8):18-19,21
目的观察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股骨髁上骨不连均采用断端修整、自体髂骨植骨及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6例伴有膝关节粘连者同时行膝关节松解术。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8月,平均16月。在4~8月内均获骨性愈合,合并膝关节粘连者功能也获得明显改善,参照Shelboume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优良率达82.3%。结论应用动力髁螺钉固定 自体骼骨植骨后,骨折端可获得坚强内固定及持久的压应力,有利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应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加一期自体髂骨植骨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动力髁螺钉内固定加一期自体髂骨植骨治疗49例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结果 随访1~5年,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因松质骨压缩,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动力髁螺钉内固定加一期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忠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81-181
目的:探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DCS治疗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38.6个月,骨折愈合34例,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1例,愈合率为94.44%。HSS功能评分优32例,良2例,差2例。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股骨动力髁螺钉(DCS)可有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源性骨生长因子(骨肽)联合丹渗注射液预防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四肢骨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骨肽及丹渗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随访12~18个月,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4±3.8)个月,对照组为(7.4±5.1)个月。治疗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74%),骨不连率(2%)低于对照组(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注射用骨肽及丹渗注射液可促进四肢骨折愈合,有效预防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辉  沈向阳  倪向阳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62-1063
目的:观察应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34例的疗效。方法:对34例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结果:骨折愈合率100%,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3.5%。结论:DCS治疗股骨髁上和髁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确实、操作方便、能早期进行功能训练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应用动力髁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和观察组(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年,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0.5%和92.7%,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方法相比,微创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效果更佳,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更优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方法的治疗,且术后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左艳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223-223
目的 探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治疗,治疗组采用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5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透视下切开复位结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逆行带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GSH组)与同期应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43例患者的资料(DCS组)进行对照。结果:GSH组43例骨折愈合41例,占95.35%,延迟愈合l例,占2.33%,骨不连1例,占2.33%;DCS组43例骨折愈合40例.占93.02%.延迟愈合2例,占4.65%,骨不连1例,占2.33%;两组骨折愈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功能评分结果GSH组优17例.占39.53%,良18例,占41.86%,可5例,占11.63%,差3例,占6.98%。DCS组HSS功能评分结果优18例,占41.86%,良18例,占41.86%,可5例,占11.63%,差2例,占4.65%。两组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ISS系统内固定系统(1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DSH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50例(LISS系统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率、畸形愈合率、内固定物变形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t=5.22、5.33、5.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不连率、畸形愈合率、内固定物变形率(χ2=4.56、4.66、5.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ISS内固定系统从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较其他内固定方法能够满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求,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高原地区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32例股骨颈骨折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选择不同随机分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组(对照组)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髋部疼痛发生率、术后髋关节远期功能以及术后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髋部疼痛发生率及股骨头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髋关节远期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地区实施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近期效果均满意,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远期疗效显著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因此,对于高原地区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医疗水平及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后,行椎弓根植骨,对照组32例,仅经损伤椎体后路钉棒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损伤节段椎体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26例(78.8%),骨折不愈合7例(21.2%),对照组骨折愈合17例(53.1%)例,骨折不愈合15例(46.9%),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好,骨折愈合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3例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进行内固定,B组43例患者采用动力髁螺钉(DCS)进行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02%,与B组的8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2例,膝关节疼痛4例,膝关节僵硬2例;B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2例,感染3例,膝关节僵硬2例,P〉0.0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髁螺钉均适合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佃帚各具优点.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狎.诜用合话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动力髋螺钉、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ABFH)治疗,2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20例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纳入的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有可比性。比较3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3种手术方法中,ABFH组下地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另外两组(P〈0.01)。3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FH组Ham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情况,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情况、全身情况以及经济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科73例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41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动力髋螺钉组3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 (28/32)、90.2%(3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都是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骨膜不需剥离、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