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竹叶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丁为定量依据,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竹叶中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CO2超临界流体提取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的用量、萃取时间;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min、夹带剂的用量1mL/g.竹叶总黄酮的提取量为4.978 mg/g.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为原料,研究其活性成分10-脱乙酰巴卡丁Ⅲ(10—DAB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混合夹带剂用量对CO2超临界萃取10-DABⅢ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为15ml,萃取温度为50℃,压力为25MPa,时间在180min。各因素影响的强烈程度为夹带剂用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用最佳工艺条件从南方红豆杉枝叶中提取10-DABⅢ的平均量为0.600g/kg。  相似文献   

3.
以鄂西地区的冬凌草为原料,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冬凌草甲素的产率的影响,找出最佳条件,并通过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60℃,分离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4h,夹带剂用量为1∶1(w/v)是最佳条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冬凌草叶子中的冬凌草甲素含量为0.251%。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南方红豆杉针叶中提取分离紫杉醇,重点考察了萃取条件对紫杉醇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水10%~15%的乙醇为夹带剂,且夹带剂与CO2流体的体积比为0.12时为最佳萃取溶剂;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 ℃,时间2 h为最佳萃取条件.最佳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毛竹叶中的叶绿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竹叶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毛竹叶中萃取叶绿素。主要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原料粉碎度对叶绿素收率的影响,得到本研究范围内最优实验条件:萃取温度323K、萃取压力27MPa,夹带剂(无水乙醇)体积分数10%、CO2流速为60g/h、原料粉碎粒度为60目、萃取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叶绿素收率为3.53‰,且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烟叶中尼古丁工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探索加工低尼古丁香烟原料的工艺.采用了超临界CO2萃取法考察了萃取压力、夹带剂添加量、时间及温度对烟叶中尼古丁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是影响萃取的最显著因素,其次是夹带剂、时间、温度,最优条件为A3B2C3D2,即萃取压力21 MPa、添加水量为20%、时间120 min、温度55 ℃时,每克烟叶中尼古丁降低到0.41 mg.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为:夹带剂浓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在流量为35kg/h,萃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乙醇浓度为90%,萃取温度为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系统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以丙酮为夹带剂,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辣椒红色素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和纯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2NPa,萃取温度为40℃,在控制流速为25kg/h时萃取时间为2小时,水作为夹带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比较温和的实验条件下,从蛋黄粉中分离出蛋黄油.系统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以丙酮为夹带剂,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文题所述塔的操作特征及隔板高度对其影响。为了提高此种塔的流通能力,作者引入温和的脉冲,并对此改进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改进前后的塔的性能。作者发现,引入温和脉冲后塔的流通能力可增加一倍以上,各种操作性能也较好。可以认为,脉冲闭式涡轮搅拌萃取塔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12.
用恒界面搅拌池研究了伯胺N_(1923)萃取盐酸、硝酸和高氯酸的动力学。从实验结果推断出萃取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是下述两步界面化学反应: RNH_(2(i)) HA(?)RNH_3A_((i)) RNH_3A_((i)) RNH_(2(o))(?)RNH_3A_((o)) RNH_(2(i)) 文中就不同酸根离子对萃取选率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关于瓦斯抽采的各种研究理论,结合永佛寺煤矿瓦斯地质情况,对一水平下部8号煤层开采时的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案,即运用卸压抽采和未卸压抽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确定了抽采参数,预计可以达到良好的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14.
萃取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新的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双水相萃取具有许多优点.介绍了这几种萃取技术的机理,综述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讨论了它们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了从钢厂炉渣中回收有用金属的一种新方法。实验中,炉渣用硫酸浸取,浸取液采用EDTA络合滴定分析元素组成,颗粒粒径分布采用标准筛筛分,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分别采用XRF。结果表明,铝的最大提取率为86.20%,条件为:H2SO4浓度4mol·L^-1、固液比1:5条件下在80℃浸取24h。在同一条件下铁获得最大提取率为94.3%。  相似文献   

17.
钪萃取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溶剂萃取、液膜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富集纯化钪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类型的萃取剂萃取钪的机制进行了总结,溶剂萃取法仍是钪最主要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超临界革取,微波革取,固相微革取,双水相革取,液膜革取等几种新型革取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将几种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及现状进行了综述,以便有利于选择利用.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个中文姓名抽取系统, 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汉语句子的分词处理, 根据姓名后置特征词进行姓名的抽取, 成功解决了尾字和下文成词的姓名抽取问题. 以1998年1月份《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含有此类姓名的语句作为测试数据,结果表明, 姓名抽取的召回率和精确度较现有方法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理布置煤层抽放钻孔数量,采用SF6示踪技术测定煤层瓦斯抽采半径。沿煤层布置一排试验钻孔,选定其中某几个孔作为SF6释放孔,其余作为抽采试验孔,在一定的抽采负压条件下,通过观测抽采试验孔的瓦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在朱集矿的试验中,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观测,测得该矿11-2煤层瓦斯抽采半径可以达到5 m。利用SF6示踪气体可以较好的测定煤层瓦斯抽采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