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抑癌基因p53通过控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来维持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其功能失活与否成为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及对放疗、化疗敏感性的关键因素。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存在频繁的p53基因突变,本文拟综述p53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多以家族的形式存在 ,如原癌基因myc家族包括C myc,N myc和L myc;抑癌基因Rb家族成员除Rb蛋白外 ,还有 p1 0 7和 p1 30蛋白 ,p5 3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 ,p73基因是p5 3基因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所编码的蛋白质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与p5 3蛋白相似。随着对 p73结构、功能、分布和表达情况的深入研究 ,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就p73基因的研究现状、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综述。1 p73基因及蛋白结构和功能1 .1 …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在白血病儿童脑脊液(CSF)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白血病化疗的关系,应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5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CSF中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儿童危象期CSF中P^53蛋同于非肿瘤对照水平。缓解期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与危象期比有增高趋势,同时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白血病儿童CSF治疗有增高趋势,同时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20例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Ca、P、PT、KPTT血糖、血淀粉酶、总蛋白、白蛋白和眼压的前瞻性观察。发现L-ASP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血Ca、P、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1例发生糖尿病,1例治疗后眼压有较明显增高。结论:在L-ASP治疗前后,应对血总蛋白、白蛋白、血Ca、P、血糖做常规监测;对临床有出血倾向者,动态监测PT、KPTT;有腹痛者,动态监测血淀粉酶;有条件者进行眼压测定,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相关基因的种系突变所导致的一类遗传性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肿瘤易感倾向。TP53基因的种系突变占到所有遗传性肿瘤的20%~30%,是最常见的肿瘤突变基因。通过对TP53基因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对遗传性肿瘤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53免疫组化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侵袭性的关系,及对术前化疗的评估。方法收集2007年一2009年本院收治的4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25例患儿未接受化疗而直接手术,19例术前化疗后再做手术。患儿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证实为肾母细胞瘤,年龄0.4~10岁,平均年龄(2.7±2.0)岁。所有病理切片做p53免疫组化。根据p53染色密度和强度进行计分。结果 p53高强度、综合得分在术后和术前化疗患儿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6),综合得分为1的术后化疗患儿死亡、复发及组织结构分型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35、0.02)。综合得分为1的术前化疗患儿死亡、复发及组织结构分型无统计学意义(P=0.271)。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的肿瘤侵袭性较术前化疗肾母细胞瘤强,p53免疫组化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分期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病理学分析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药物zebularine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在白血病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zebularine作用终浓度将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各分为3组:对照组、250μmol/L组、500μmol/L组,分别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Jurkat、K562细胞在药物干预48 h后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检测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结果在zebularine干预48 h后,在对照组和250μmol/L组均检测不到p53mRNA表达,而在500μmol/L组中检测到有p53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6组细胞样品中均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500μmol/L组中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Zebularine可促进Jurkat、K562白血病细胞株p53的表达,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提示zebula-rine的干预激活了p53的表达,为zebularine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在环磷酰胺(CP)代谢产物丙烯醛(ACR)导致未成熟睾丸支持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未成熟SD大鼠支持细胞原代培养模型,实验组给予100 μmol/L浓度的ACR溶液,对照组给予PBS溶液.ACR处理后10 min、30 min及1h时用原位免疫荧光检测p53的迁移定位,并在ACR处理1h、3h和12h后分别做如下处理:①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p53及Bax的表达;②细胞行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③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①支持细胞分离培养成功,见细胞贴壁生长,长梭形,2~3个突起;②在ACR处理10 min时线粒体中可见少许p53分布,30 min时线粒体中p53蛋白明显增加,之后维持在这一水平未见明显增加;③ACR处理1h后,细胞内的p53和Bax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R处理3h后细胞内p5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12h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3h后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时间延长表达明显增多;④ACR处理1h后,实验组线粒体膜电位为(87.43±0.76)%,与对照组(98.07±0.67)%相比,下降了约11%;处理3h后,线粒体膜电位为(72.0±1.73)%,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约26%;在处理12h后,线粒体膜电位为(51.53±1.93)%,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约47%.提示线粒体功能受损;⑤ACR处理细胞1h、3h及1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0.18)%、(8.74±0.64)%及(36.87±0.61)%.与对照组凋亡率(0.43±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时间点之间凋亡率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及其代谢产物ACR可能通过激活p53信号网络,损害细胞线粒体功能,激活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及非转录凋亡途径,导致支持细胞凋亡.这为我们进一步探讨CP生殖毒性机制以及研究更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儿肿瘤与抑癌基因胡承冈综述金百祥审校近年,肿瘤的癌变机理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对小儿肿瘤的家系分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提出了抑癌基因的概念。人们已认识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抑癌基因和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调节着正常细胞的生长。在癌变组织中有癌基因的激活,同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宫内炎性暴露对胎鼠及早产大鼠肺组织细胞增殖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的关系.方法 定期受孕的SD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孕第15天用微量加样器在其羊膜腔内注射LPS(40 ug/L)5uL和等最无菌9 g/L盐水.二组均于胚胎19 d及出生第1、3、5、7天(E19、P1、P3、P5、P7)各随机取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增殖性核抗原(PCNA)蛋白及p53 mRNA表达水平.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PCNA的表达在E19-P1随鼠龄增加表达逐渐减弱,至P5表达最弱,以后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多.LPS组PCNA在E19~P1随鼠龄增加逐渐减弱,至P1最弱,以后随鼠龄增加而逐渐升高,LPS组PCNA在E19~P3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5).对照组053 mRNA表达,在E19~P5随鼠龄增加逐渐下降,以后逐渐上升;LPS组p53 mRNA E19~P7均较对照组高,在E19~P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宫内炎性暴露可能通过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抑制胎鼠及早产大鼠肺组织细胞增殖,干扰正常的肺发育进程,进而导致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儿恶性肿瘤突变型P53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儿常见恶性肿瘤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用DO-1P53单克隆抗体,LSAB法测定45例小儿恶性肿瘤石蜡切片的P53表达,19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阳性,均为IV期患儿,其中1例阳性为睾丸转移瘤的发瘤阴性,16例肾母细胞瘤4例阳性,其中3例预后不良型均为阳性,10例恶性淋巴瘤5例阳性,均为Ⅲ,Ⅳ期患儿,结果表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与三种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宫内抗雄性物质暴露对胎鼠及新生大鼠阴茎组织p53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21waf/ci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尿道下裂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定期受孕的SD大鼠随机分为9 g·L-1盐水组(对照组)和氟他胺(Flu)组,于孕12~16 d分别腹部皮下注射Flu及9 g·L-1盐水100 mg·kg-1·d-1,2组动物均于胚胎19 d(GD19)及出生1 d(PND1)、4 d(PND4)、7 d(PND7)各随机取8只,应用反转录.PCR技术检测各组阴茎组织p53和p21waf/cip1基因的表达.结果 1.p53基因的表达:对照组在GD19~PND1随鼠龄增加,表达逐渐减弱,至PND1表达最弱,以后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强.Flu组在GD19~PND1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强,至PND1最强,以后随鼠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Flu组在GD19和PND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a<0.05).2.p21waf/cip1 mRNA的表达:对照组在GD19~PND1随鼠龄增加而增强,至PND1表达最强,以后随鼠龄增加逐渐减弱.而Flu组GD19~PND7随鼠龄增加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且在GD19和PND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宫内抗雄性物质暴露可能通过上调p53基因表达,抑制胎鼠及新生大鼠阴茎组织细胞增殖,进而导致其尿道下裂发生.  相似文献   

13.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但 p53基因一旦突变则成为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_SSCP)技术检测了16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的p53基因5、6、7、8外显子的突变 ,以探讨 p53基因突变与小儿ALL发生、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对象和方法一、对象ALL患儿 (按FAB标准诊断 )共16例 ,年龄1岁~13岁。其中初诊7例 ,复发期3例 ,缓解期6例。二、方法提取患儿外周血DNA后 ,应用上海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4.
抑瘤基因p53在许多恶性肿瘤及恶性血液疾患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53基因及其蛋白的一般性质,其可能的致癌机制以及在恶性血液疾患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Li YX  Luo XP  Liao LJ  Liu WJ  Ning Q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5-590
目的探讨高氧对新生大鼠肺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及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SpraqueDawley新生大鼠95%氧气暴露建立高氧肺损伤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caspase3mRNA和p53mRNA水平,凝胶电泳条带用成像系统照相分析结果。计算目的基因PCR产物条带与内参照βactin条带光密度值的比值,作为p5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以x±s标记,而caspase3mRNA表达量则以阳性表达或阴性表达为标记。应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原位检测细胞凋亡。光镜下随机计算5个视野中500个肺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结果以x±s标记。结果新生大鼠暴露于95%氧浓度环境中24h后肺组织中p53mRNA表达中度增加(q=3.2305,P>0.05),48h后表达显著增加,与空气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7.2941,P<0.05)。新生鼠高氧处理72h、96h后,肺组织p53mRNA表达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各空气对照组和各高氧处理组中个别新生鼠肺的caspase3mRNA有微量表达,绝大多数新生鼠肺的caspase3mRNA没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氧暴露7天的新生鼠肺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空气暴露组新生鼠肺细胞凋亡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100,P<0.001)。结论在高浓度供氧下,肺组织通过暂时上调p53基因的表达,介导细胞周期停滞,阻止G0/G1期细胞进入S期,抑制细胞分裂、增殖,同时p53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肺生长发育受阻和肺损伤。新生鼠暴露于95%氧环境中,肺组织caspase3基因基本上不表达,因此推测高氧肺细胞凋亡可能存在不经过caspase3的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检测MDM2蛋白和 p5 3蛋白的表达及端粒酶 (TLMA)活性 ,研究其与儿童霍奇金病 (HD)发生、发展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本院及外院手术切除HD标本 2 8例 ,均为淋巴结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8.8岁。 2 8例标本经病理诊断为HD ,按Rye标准分型 :淋巴细胞为主型 (LP)16例 ,混合细胞型 (MC) 8例 ,结节硬化型 (NS) 4例。临床分期 :I期 13例 ,Ⅱ期 6例 ,Ⅲ期 7例 ,Ⅳ期 2例 ,正常淋巴结 2 0例作为对照。二、检测方法MDM 2蛋白和 p5 3蛋白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鼠双微体2(MDM2)、p16和p53蛋白表达与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NHL(病例组)、12例淋巴结炎(对照组)病理组织MDM2、p16和p53蛋白表达。结果病例组MDM2、p16、p53阳性率分别为5.2%、32.6%、19.6%。MDM2阳性率与病理高度恶性、多位点淋巴结外侵犯、患者血清LDH增高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与患者的B状态(发热、盗汗、消瘦、体质量下降)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均〈0.01);p16阳性率与NHL患者的多位点淋巴结外侵犯、血清LDH增高呈负相关(P均〈0,05),与病理高度恶性、临床分期晚、B状态呈负相关(P均〈0.01);p53阳性率与NHL病理分类及临床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MDM2和p16阳性表达问呈负相关。结论 NHL儿童MDM2蛋白阳性率较高;p16、p53蛋白阳性率较低;MDM2阳性表达和p16阴性表达与NHL患儿不良状态、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对宫内生长受限(IUGR)大鼠肾脏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UGR组和干预组。正常组孕鼠以普通饲料(含21%蛋白)喂养;IUGR组和干预组大鼠孕期均采用低蛋白饲料(含10%蛋白)喂养。仔鼠出生后,IUGR组母鼠普通饲料喂养;干预组母鼠在普通饲料喂养的基础上,每日于饮水中添加左旋精氨酸(L-Arg)200 mg/kg。仔鼠2月龄取肾脏组织,酸消化法进行肾小球数目计数,观察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增生和凋亡情况,以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7天、21天、2月和3月龄仔鼠肾脏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2月龄时,IUGR组大鼠的肾小球数目低于正常组[(23 647±541)比(27 689±492)个/单侧,P<0.01];IUGR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正常组[(21.9±2.0)比(16.7±2.5)%,P<0.05],两组增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UGR组和干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均有增生,滤过膜足突减少及部分融合,但干预组系膜细胞增生少于IUGR组,正常组系膜细胞无明显增生,滤过膜足突形态正常。各组大鼠肾脏在7天和21天均未见p53蛋白的明显表达,2月龄和3月龄时IUGR组和干预组p53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2月:(0.28±0.03)、(0.21±0.01)比(0.10±0.02);3月:(0.39±0.04)、(0.26±0.02)比(0.17±0.03);P均<0.01],IUGR组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IUGR大鼠肾小球数目减少,并存在肾脏细胞凋亡增加和p53蛋白表达增强,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滤过膜足突减少及部分融合。使用L-Arg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UGR大鼠肾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p53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神经系统退行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3抑制剂p ifithrin-α(PFT-α)在多种动物实验模型中显示神经保护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未成熟脑在缺氧缺血(H I)后p53表达的时相变化及p53抑制剂PFT-α干预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C57/BL6小鼠在H I后3,8,24,72 h处死取脑组织进行p53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化染色,探讨p53表达的时相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为了探讨PFT-α是否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新生9日龄C57/BL6小鼠分别于H I后即刻给予不同剂量(1,2,8 mg/kg)的PFT-α腹腔注射以及2 mg/kg的PFT-α分别在H I前1 h、H I后即刻及H I后1 h腹腔注射,在H I后72 h灌注取脑,进行脑损伤的大体形态学评分。结果:正常脑组织p53免疫组化染色偶见阳性细胞,H I后p53的免疫反应性增加,缺氧缺血侧大脑皮层、海马及纹状体的p53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对侧大脑半球(P<0.01或P<0.05)。p53阳性细胞数于H I后3~8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并且p5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MAP-2阴性区域(脑损伤区)。采用H I后不同剂量及H I前后不同时间给予PFT-α,干预组脑损伤大体形态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新生小鼠缺氧缺血后早期脑组织p53即开始表达;p53的表达与神经细胞损伤分布区域一致;单纯应用p53抑制剂PFT-α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抑癌基因P16在小儿肿瘤中普遍丢失,神经母细胞瘤未发现P16丢失,P16与神经母细胞的凋亡有关,P16与小儿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P16可用于小儿恶性肿瘤的仍断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