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甘蔗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当地当家品种新台糖10号作对照品种,与巴西45号等4个新引进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巴西45号从蔗茎产量,蔗糖分、单位面积蔗糖含量比其余4个品种均达到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其农艺综合性状均优于其它品种。表明巴西45号是一个难得的早熟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新台糖22号,18号亦优于对照品种新台糖10号,但增产增糖达不到显著水平,应扩大试验示范,而新台糖23号因遇干旱后,萌芽出亩差,造成有效茎数少、产量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亦应继续进行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蔗糖业》2021,50(3)
为研究甘蔗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对来自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及福建等省份的甘蔗研究科研院所与高校选育的9个甘蔗品种在漳州蔗区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粤甘50号、粤甘48号比对照增产45.2%以上,达极显著水平;福农09-12206蔗糖分最高,比对照高1.66个百分点;桂糖08-120、粤甘50号分别增糖59.6%、52.6%,增糖达极显著水平;福农09-7111比对照略减产,其余品种均不同程度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3.
经过广东湛江旱坡地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新品系中,粤糖91-976、云蔗89-7、桂糖91-116、闽糖92-649、福农91-21、桂糖90-95、粤糖89-240等7品系均比对照品种新台糖10号、粤糖63-237增产增糖;闽糖90-55、福农91-23比两对照品种增产,比粤糖63-237增糖、但糖分不及新台糖10号;川蔗19、川蔗91-91公顷含糖量、蔗产量均居参试品系的最后两位。在各品系的平均蔗糖分中,桂糖91-116居第一位,高于两对照;川蔗91-91、粤糖89-240、桂糖90-95及粤糖91-976低于新台糖10号、高于粤糖63-237;其余6品系均低于两对照。  相似文献   

4.
粤北霜冻蔗区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粤北翁源蔗区对18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宿根平均蔗产量居前4位的品种有引1号、引9号、闽糖86—05和粤糖93—159,平均蔗茎产量均较对照种ROC10增产20%以上;新植宿根单位面积平均含糖量居前五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1号、粤糖93—159、ROC25和ROC22,均较对照种新台糖10号增产糖15%以上;新植宿根平均蔗糖分(11月至次年1月)居前5位的品种有引9号、引8号、引1号、粤糖93—159和引6号,平均蔗糖分均超过14.3%,其中引9号平均蔗糖分达15.63%,11月上旬蔗糖分超过15%,成熟高峰期达17%。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的品种有引9号、粤糖93—159,这两品种均表现特早熟高糖、高产、分蘖性强、粗生易种。  相似文献   

5.
以当家品种粤糖63-2379主对照)和新台糖10号(副对照)进行新植和宿根2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台糖16号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含量均比粤糖63-237和新台糖10号高,各性状表现良好,是一个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好、目前遂溪县蔗区较优良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6.
2006~2007 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9-66增产,增糖极显著,农艺性状及宿根性能好,居参试品种之首;粤糖00-236和粤糖00-318比CK1增产不明显,增糖显著,比CK2增产、增糖均达极显著水平,它们均属早熟高糖性能突出的品种.粤糖01-79比CK2增产、增糖显著,农艺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7.
两年6点新植、宿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新台糖18号主要农艺性状较好,是个早熟而不孕穗的高糖品种。早熟性和蔗糖分分别优于新台糖10号,略差于新台糖1号。新植、宿根的公顷产蔗量均高于粤糖63-237、新台糖1号和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公顷含糖量显著高于粤糖63-237,略高于新台糖1号和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在广东两年区试结果分析@龙永惠  相似文献   

8.
甘蔗品种RB72454和新台糖25号区域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在广西的南宁、百色、降安和北海等地以桂糖11号作对照,对两个新引进的甘蔗品种进行品比区试。一年的新植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最高的是RB72454(桂引5号),平均在124928kg/hm^2,比对照桂糖11号增产37.5%,增产十分显著,新台糖25号的平均产量为87218kg/hm^2,比桂糖11号减产4.0%,差异不显著,三个参试品种试验收期平均蔗糖分差异不显著,田间锤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新台糖25号>RB72454>桂糖11号,单位面积含糖量RB72454比桂糖11号增40.3%,新台糖25号比对照减4.0%,本文还比较和评估了两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在广西蔗区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植试验结果表明,粤甘26号蔗茎产量、含糖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较对照种增产增糖极显著;其次为粤甘24号,其较对照增糖幅度达极显著水平,它们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均属早熟高糖性能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ROC22作对照,对粤糖60号、粤引09-618、粤糖55号、粤糖00-236和粤糖86-368 5个粤糖主栽及主推品种进行新植1年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粤糖55号的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最高,分别是ROC22的1.35倍和1.22倍,其次是粤糖60号;粤糖60号的茎径、单茎重分别比ROC22增粗0.40 cm和增重0.6 kg/茎;粤引09-618分蘖能力最强,约为ROC22的2倍;粤糖00-236表现最早熟,11月份甘蔗蔗糖分比ROC22提高0.55%(绝对值)。关于品种的宿根性、抗逆性以及在不同土壤上的适应性等,尚需后续试验进一步观察确定。  相似文献   

11.
在栽培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14个甘蔗品种在东方红农场进行了品比试验,测定了农艺性状、产量、糖分、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粤糖93-159、ROC16、桂糖21号呈特早熟高糖高产;粤糖00-236呈早熟特高糖、产量较高;ROC22呈早中熟高糖高产;ROC25呈中早熟中糖高产。以上优良品种比较适宜东方红农场种植。  相似文献   

12.
设置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施肥水平的田间生产试验研究了新品种粤糖93—159相适应的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粤糖93-l59播种量以42000~46500段双芽苗/hm^2为佳,能获得较高的蔗产量和糖产量;施肥量以配施尿素750kg/hm^2、过磷酸钙l500kg/hm^2和氯化钾450kg/hm^2较好,能达到增产增糖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阐述了高产、高糖、抗病性好的甘蔗品种粤糖05-267的选育过程,并就其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特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育成了高产、高糖、抗逆性强、晚熟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5-267。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5-267蔗茎产量达102621.60 kg/hm~2,含糖量达13730.70 kg/hm~2。最后,对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对新品种粤糖79/177种性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强,前、中期生长旺盛,生长量大,植株高,中茎,有效茎数条,糖分高,早中熟,高产、高糖、稳产等特性。亩产蔗量和亩含糖量均比粤糖63—237、桂糖11增产极显著,具有对环境普遍适应性和稳定性。有效茎数、茎长与蔗产量关系最大。  相似文献   

15.
粤糖00-318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86-163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植株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容易脱叶,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318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种ROC10高24.20%和29.90%,比ROC16高15.43%和14.43%,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甘蔗蔗糖分分别比ROC10和ROC16高0.64个百分点和低0.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早熟、高产、高糖、抗病性好的甘蔗品种粤糖07-516的选育过程,并就其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等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粤糖00-236为母本,桂糖96-211(桂糖2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育成了早熟、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7-516。通过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7-516蔗茎产量达108203.06 kg/hm~2,含糖量达16898.59 kg/hm~2。该品种适合我国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粤糖07-817是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作母本,ROC2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粤糖07-817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有效茎多,中大茎,蔗茎均匀,脱叶性好,抗倒伏;宿根发株率高,宿根性强;早熟、高产、高糖、综合性状好。2009~2014年品种选育试验和广东省区域试验6年新植5年宿根蔗茎产量达129340 kg/hm~2,含糖量达20103 kg/hm~2,分别比ROC16(CK1)增产36623 kg/hm~2和5971 kg/hm~2,比ROC22(CK2)增产10256 kg/hm~2和1854 kg/hm~2。  相似文献   

18.
在粤西蔗区以粤糖61号(粤糖03-373)和粤甘50号(粤糖08-776)甘蔗品种为材料,通过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不同甘蔗增糖剂(自主开发的增糖剂1、增糖剂2、增糖剂3,以及商业产品乙烯利和草甘膦)及清水作为对照,研究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增糖剂对2个甘蔗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蔗糖分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其中,增糖剂3的增糖效果最好,2个品种甘蔗在喷施增糖剂3后20、40和60天时的平均蔗糖分比清水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0.70、0.84和0.63个百分点(绝对值),以喷施后40天左右收获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以为无人机喷施甘蔗增糖剂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