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指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它还会通过其他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现有研究对老龄化进程中住房需求变化的微观基础,以及住房消费行为背后的根源性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挖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将从社会、文化、经济、制度与政策和技术5个方面总结影响住房需求的宏微观因素,并给出住房需求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和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机理。研究得出:老龄化主要影响居民支付能力、人口特征、消费文化和技术水平,它们与房价预期和政策与制度一起共同作用于居民的住房消费偏好、消费决策和预算约束,并最终导致住房需求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协同、高质量绿色增长,其前提是科学测度地区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厘清驱动因素的作用效应与机制.科学构建环境负荷内生的绿色增长效率评价模型,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两阶段DEA模型,对辽、吉、黑三省2004-2017年绿色增长效率进行评测,在此基础上,拣选关键影响因素,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创新文化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虽然制度已经被证实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但是制度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却鲜有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制度通过推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更少有论及。因此,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制度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仍然是一个黑箱。通过对制度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厘清制度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将自组织知识引入制度的成因分析中,阐明制度通过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虽然制度已经被证实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但是制度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却鲜有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制度通过推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更少有论及。因此,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制度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仍然是一个黑箱。通过对制度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厘清制度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将自组织知识引入制度的成因分析中,阐明制度通过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VAR模型的河南省经济增长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从需求角度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和投资、消费、出口、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而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主流经济学大多忽视了非经济因素,特别是社会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该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概括出社会资本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并指出成本内部化和收益外部化的正外部性是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原因.同时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分析,发现研究结论虽然能说明正相关作用性,但存在数据上可靠的理论依据,进而发现该研究思路及研究方向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对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释。本文运用1992-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通过构建指标和面板数据模型,深入考察并解释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效应。但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外资的流入会导致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但两者作用就面板数据模型来看影响并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不断塑造着人口分布的格局.本文基于第六次乡镇级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GIS 10.3可视化山西省人口信息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计算Moran’s I指数、G统计量、信息熵等空间分异指标,结合地形、经济、资源、产业等特征,得出山西省各人口要素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山西省各项人口指标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且人口分布受矿产资源导向和经济因素影响显著,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产业集聚、环境污染、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环境污染强度、非农产业比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但是,在不同地区这些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与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内生变量的动态特征出发,定量剖析民间投资、技改投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产业结构升级四类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影响程度,揭示民间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索洛余值法,结合C—D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劳动、技术对龙岩市1978—201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龙岩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推动型,外延增长的特征非常明显,并且技术进步(TFP)贡献率和宏观投资效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龙岩市应通过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有效利用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增加产学研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等方式,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探讨了基于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分解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为了说明这个理论,从人力资本要素这个角度,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对各种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解,发现上海经济快速增长有其内生性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明显,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作用要大于直接贡献。在实证中,创造性地通过带约束的回归检验,验证了人力资本间接贡献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投入、制度和产业结构4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测度了它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和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1%;其次是制度因素,其贡献率为19.03%;产业结构、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0.55%、9.61%。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省时间序列及面板数据模型,计量检验了科技投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论表明:①改革开放前,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改革开放后,则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科技投入的整体贡献有待提升。②在苏南等科技发达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高于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但在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6.
The most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reated by Robert. M. Solow, but it has some localizations and is not very precise in some sense. In this paper, we will classify all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to domestic part and foreign part.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 growth is decomposed into labor input, domestic capital formation, imported foreign capital form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TFP growth is again divided into scale economies, capital utilization, human capital, dome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effort, and imported foreign technology. In this way, foreign resources include imported foreign capital formation and foreign technology. By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reign resource to an econom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especiall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以2005—2015年我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与验证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两者交互项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相比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2)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表现为正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抑制性.3)总体上,在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有助于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提出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要特别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积极突破制约结构红利的限制条件,实现人力资本及其构成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并基于东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的SUR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但存在区域差异;②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滞后影响,经济增长不仅受资本投入总量的影响也受到投入结构的影响;③以能源强度表征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认为能源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能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同。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立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根据人力资本的特点及构成类型,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提升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选取资本、劳动、技术、制度等相关变量数据,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1981-2010年福建省九地市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始终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科技与教育是支撑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此外,福建省要素投入增长率和要素贡献率呈现明显的地区间不平衡,主要存在4种要素驱动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