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笔者通过对建国以来我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规律的研究发现,该病在我省流行呈周期性,对流行高峰年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可显著降低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并可有效的改变其周期性流行的规律。我省流脑在1949~1964年的16年间,发病率波动在0.32~4.74/10万之间,基  相似文献   

4.
由A群脑膜炎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呈周期性流行。解放后,北京市出现过3次大流行。据此,八十年代中期将再次出现流行高峰。为控制这次流行,我们采用流脑多糖菌苗免疫为主的防疫措施。通过几年努力。取得了预期效果,削平了本市第  相似文献   

5.
我国流脑周期性流行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通过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分型后的聚类分析与染色体DNA酶切谱分型以及i类外膜蛋白的(OMP)分亚型等技术,对本国17省市于本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从流脑病人与带菌者中所分离的200株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进行了菌型检定并结合本国近40年来流脑的发病率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本国流脑确实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征,不同的周期流行是由A群Nm不同优势菌型周期变换引起的,每次周期流行基本上是从本国北方向南方扩散。不过,此病在我国周期性流行的模式不大固定。该项研究为今后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揭示流脑的流行机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据流行病学家分析,一九八六年正处于“流脑”流行的高峰前夕。必须引起注意。 春天是流脑的多发季节,所以中医叫做春瘟。大城市以二岁以下,中小城市以二~四岁或五~九岁的年龄组易患流脑,尤以六个月~二岁的婴幼儿发病率为最高,但也可波及成人。  相似文献   

7.
8.
<正> 为探讨流脑多糖体菌苗控制流脑周期性流行,我们对重点县进行了观察,现将连续观察三年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苗(A 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批号:84027、84026、8414—6,8519—4、85026。稀释液为缓冲生理盐水(菌苗、稀释液系兰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二、冻干 A 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每支300ug,按说明规定稀释,每支接种10人,  相似文献   

9.
在八十年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高峰到来之前,本协作组应用Bayes概率法或原理相似的优度法在北京、河南、江苏等地以不同行政区划的方式开展了流脑流行早期数理预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可在流脑流行髙峰的半年之前提出预测值,并将预测结果用于指导菌苗分配。经多年观察,预测区的流脑发病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非预测区。  相似文献   

10.
流脑菌苗免疫前后流脑流行特征与控制对策探讨余录根为进一步开展控制流脑后的监测,现将我县1956~1994年流脑疫情资料及1971年以来登记完整的流脑病例资料,对流脑菌苗免疫前后流脑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流脑控制对策。1流行情况1956~1979...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是个 A 群流脑高发区,建国以来,年平均(XG)发病率为41.48/10万,平均病死率为6.24%。多年来,通过对流脑多糖菌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肯定其予防效果后,采用了在小量人群试点普种、分片免疫以及根据流行病学予测,对全省6个月至15岁儿童进行普种等方法,目前我省已控制了流脑流行,压低了八十年代的流行高峰,打破了流脑周期流行的规律。本文着重总结使用流脑 A 群多糖菌苗控制流脑流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合理使用菌苗的两种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从1985年到1994年我县对的45万人次进行接种观察,结果显示接种流脑多糖菌苗不仅打断了流脑流行环节,而且大大降低了流脑的发病率,现降至0.21/10万。1985年至今,每年只有1至2人患病,为未接种菌苗者,观察表明流脑多糖菌苗人群保护率为98.61%。  相似文献   

13.
在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的防治工作中,曾有人提出了“流脑苗头病人”的问题,以后不少省市对“苗头病人”的诊断和防治效果作了一些观察,初步提出了诊断标准,认为查治“苗头病人”是目前较有效的一项防治措施。我们认为过去的总结多偏重于临床观察,而实验室检查作的较少,和其它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对比观察作的也不够。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有8~10年流行一次的规律。预测流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逐步回归法、Logistic 回归法、Bayes 概率法、尤度法或似然法以及模糊数学法。以上方法预测的效率较高,但计算过程繁杂。本文介绍一种比较简单和直观的方法——疾病控制图法,对流脑作流行期前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本文在简述潮汐河口水沙运动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口与河流泥沙物理模型的异同,着重探讨了其与河流模型在设计、选沙与试验方面的差异,对若干尚无定论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给予了粗浅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流脑流行病学特征的监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十年代我国流脑流行病学特征的监测结果表明:虽然1984年全国的发病率较前一年上升约50%,但近几年发病连年下降,病例散发,使八十年代周期性发病髙峰的特征不明显。不过,此病将出现流行的可能性仍存在。因为此病发病率降到最低水平以后将转向上升,如今有的省市似乎开始出现了这种苗头。另外,从病人体内分离的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趋向增多。婴幼儿患者的比例相对增大,这对应用A群多糖菌苗进行预防带来困难。关于健康者咽部正常菌群与其它急性呼吸道传染病(ARID)对流脑发病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调査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粤北地区五年来大面积使用菌苗预防流脑,1988年菌苗累积复盖率占总人口的31.59%,使发病率从免疫前1984年的12.91/十万降至1.64/十万,呈现出随受菌苗复盖而发病下降的等级负相关趋势。经对不同类型地区流脑发病及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粤北地区发病率的下降是广泛接种菌苗后所起到的作用。并就如何掌握流行病学指征,合理使用菌苗,降低发病, 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