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NMP22)、膀胱肿瘤抗原(BTAstat)和B超联合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怀疑膀胱肿瘤以及膀胱癌术后随访的患者,均在预约膀胱镜检查前行尿NMP22、BTAstat和经腹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评价NMP22、BTAstat和B超联合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作用。结果:90例中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41例,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49例,NMP22、BTAstat和经腹B超检查3者联合诊断膀胱肿瘤的敏感性为92.7%,与膀胱镜(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联合检测膀胱肿瘤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5%、79.1%、91.2%。结论:NMP22、BTAstat和B超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能力,可部分替代膀胱镜检。  相似文献   

2.
黄震  王新华  修金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66-1167
目的:探讨常规B超联合直肠超声检查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87例膀胱肿瘤患者应用常规B超及直肠超声检查,对单个和联合检查方法的显示率,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常规B超联合直肠超声检查与单个检查相比,显示率和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常规B超联合直肠超声检查方法,在诊断膀胱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B超检查在膀胱癌随访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对50例初发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2年内,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复查1次,行膀胱B超检查、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检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结果50例患者膀胱镜检查并活检发现肿瘤复发28人次,联合膀胱B超检查、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检测的联合检测法诊断膀胱癌复发的灵敏度92.86%,特异度91.62%,Youden指数0.8448,阴性预测值高达99.35%。结论膀胱B超检查联合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检测膀胱癌复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阴性预测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膀胱镜、B型超声(B超)、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8例确诊为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膀胱镜、B超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准确性。结果:膀胱镜、B超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肿瘤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38/38)、92.1%(35/38)和68.4%(26/38);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对于膀胱癌分级较高和肿瘤体积较大患者,B超和尿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较高。结论:膀胱镜、B超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浅表型膀胱肿瘤患者76例,均以尿频、尿痛伴持续低热、贫血等症状就诊.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27~80岁,年均年龄53.5岁.病程1~7个月.所有患者均结合B超、CT等检查,其中30例经B超检查后行膀胱镜检查,证实均为浅表性膀胱肿瘤.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30例,左侧壁15例,右侧壁13例,颈部8例,顶部5例,多发5例.有蒂且直径小于1.0 cm者46例,宽蒂30例.76例浅表型膀胱肿瘤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SK)加灌注(TURBt)治疗.  相似文献   

6.
袁宝国 《中外医疗》2010,29(22):54-54,56
目的探讨非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1例非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1例非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肿瘤中,3例为体检B超发现,7例诊断或合并其他疾病时经B超及CT发现,11例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经B超和/或膀胱镜发现。其中,良性肿瘤2例,上皮性肿瘤19例。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膀胱肿瘤患者总体预后较差。结论 B超对发现不典型膀胱肿瘤具有重要作用。对镜下血尿患者也应常规行B超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胡海杭  朱军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39-1440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和腹部B超对泌尿系统肿瘤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112例,常规腹部准备,如无特殊情况,按常规拍腹部平片,并于注射对比剂5、15、30min后各拍肾片1次,除去压迫带后再拍全腹片。对X线片进行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与B超进行对比。结果 IVP和B超联合检查共诊断出136个肿瘤病灶,诊断符合率为93.79%;112例中B超检出肾脏肿瘤23例,膀胱肿瘤32例,IVP检出肾脏肿瘤而B超未查出者2例;B超检出的23例肾占位中IVP同样检出者16例,哑肾5例,表现正常2例;同样检出的16例中均被手术证实为肾脏肿瘤。结论 IVP联合腹部B超检查可显著提高对泌尿系统肿瘤的检出率,并做出早期诊断,对指导泌尿系统肿瘤治疗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于雅滨 《黑龙江医学》2001,25(3):194-194
应用B型超声诊断膀胱肿瘤 ,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自 1994~ 1999年应用B超诊断 ,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10例膀胱肿瘤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中 ,男性 8例 ,女性 2例。年龄 40~ 5 0岁 2例 ,>5 0岁 8例。临床表现为无痛血尿 9例 ,尿频、尿痛 1例。 10例病人均做B超检查 :其中 8例行膀胱镜检查 ,2例行核磁共振检查 ,均证实为膀胱肿瘤。 10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2 方法仪器 :为日本产阿洛卡 2 10型线阵实时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检查方法 :膀胱的超声显像目前可以从 3种途径进行。即经腹…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从应用超声显象检查以来,大大提高了膀胱癌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 临床资料 一、本组总结了45例经B超诊断为膀胱癌的住院病人,年龄最大87岁,最小21岁;男性40例,女性5例。经手术或膀胱镜病理证实,为膀胱癌者40例,误诊者5例,B超诊断符合率90%。 二、方法:应用Aloka-SSD-620,EUB-340超声显象仪,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查时应膀胱充盈,可以空腹或进食后,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皮肤涂接触剂,在下腹部作纵切,横切面,分别观察膀胱形态、大小、内壁及膀胱内是否有异常声像等情况。 三、结果:本组45例膀胱肿瘤患者,超声显示为乳头状、结节状、分叶状,菜花状较强回声光团或低回声光团突入膀胱内,且不随体位变动而移动,光团内部回声欠均匀,大小不等,肿瘤相应部位其膀胱壁是不同程度模糊或破坏,通过对膀胱壁粘膜层、肌层、膀胱周围的B超观察对膀胱肿瘤进行分期,本组45例中,T_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B超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1例相关资料完整的膀胱疾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膀胱肿瘤5例、膀胱结石4例、膀胱憩室2例、腺性膀胱炎4例、急性膀胱炎4例、输尿管囊肿2例,B超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8/21).结论 B超能较早发现膀胱腔内及膀胱壁的病变,方便、快捷、无创、无痛苦,能正确诊断大部分膀胱疾病,为膀胱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4例腹部B超检查拟诊膀胱肿瘤的患者用经直肠超声进行检查,并与膀胱镜及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TRUS诊断膀胱肿瘤超声分期符合率为72.2%。结论TRUS诊断膀胱肿瘤较腹部超声提高了超声分期的可靠性,对临床拟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利权  张有钫  金川 《四川医学》2000,21(8):722-723
我院自 1996年 10月至 1999年 2月 ,联合应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术及电汽化术 ,治疗浅表性多发膀胱肿瘤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10例。年龄 18~ 89岁 ,平均 6 3.5岁。病程 1~ 4个月。术前患者经 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确诊 ,均为多发膀胱肿瘤。肿瘤数 2~ 12个 ,呈乳头状样 ,瘤体直径 0 .5~ 4cm,有蒂肿瘤占 97% ,无蒂肿瘤占 3%。病理诊断移行上皮癌(TCC) 级 2 0例 , 级 10例。根据 B超、CT、膀胱镜检查及病理诊断 ,术前临床分期 :T1 期 18例 ,T2 期 12例。1.2 方法 :2 …  相似文献   

13.
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评估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对39例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估.结果:39例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14例(38.9%),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20.5%),逼尿肌无收缩12例(30.8%),原发膀胱颈口梗阻5例(12.8%).尿动力学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6.7±3.1)kPa,逼尿肌无收缩患者残余尿量(424.4±241.1)ml,膀胱顺应性(196.9±149.0)ml/kPa.耻骨上B超显示逼尿肌无收缩和膀胱颈口梗阻患者膀胱壁增厚9例,会阴部B超和阴道B超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颈口表现漏斗状12例,尿道增宽7例.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膀胱尿道形态和功能信息,提高了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2004年我院收治的5例非上皮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主要辅助检查为B超、CT、膀胱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6~45岁。经术后病理检查,恶性肿瘤4例,分别为膀胱横纹肌肉瘤2例、膀胱小细胞癌1例、膀胱平滑肌肉瘤1例;良性1例为膀胱嗜铬细胞瘤。5例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术后8个月死亡,其余4例现随访均存活。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率低。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良性肿瘤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广泛切除,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早期最佳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在诊断上,其80例临床资料的患者均经过B型超声和膀胱镜(内镜)检查及经手术后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而在治疗上,80例的患者中有60例(75%)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其余20例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等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显示:8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所有病例的状况均呈良好表现,确诊为恶性膀胱肿瘤者随访3月~10年内发现1年生存率的约4例,2年存活者的20例,5年存活者15例;确诊为良性平滑肌瘤者,随访3个月~10年均未发现有明显肿瘤病灶复发现象.结论:在诊断上,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需行B超联合内镜检查及活检而确诊;而在治疗上,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较好也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常规行IVU检查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0-01~2007-10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膀胱肿瘤的622例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病理学资料、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2例经病理证实膀胱肿瘤患者中,经IVU发现肾或输尿管异常70例,其中合并上尿路肿瘤6例(阳性率0.96%),2例表现为一侧泌尿系未显影,4例表现为肾盂积水伴输尿管扩张。70例IVU异常病例中,除4例为肾自截外,其余66例B超检查均表现为肾积水伴或不伴输尿管扩张。结论本研究发现,在膀胱肿瘤患者并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常规行IVU检查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可以考虑在膀胱肿瘤患者先行超声检查,发现有肾盂或输尿管异常的患者行IVU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发病的首位,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对其预后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1684年~1990年间经B超检查并有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膀胱癌53例(除1例B超漏诊外,其余52例均符合)的声像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输尿管癌3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2a来收治的3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CT扫描、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30例行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其余6例行其他手术方式,术后均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获随访33例。结果 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52.4%,B超检查及CT扫描阳性率分别为71.0%和93.1%,36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13例术后再发膀胱癌。结论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低廉、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扫描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患的邓原形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DNA的倍体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B超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在我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行B超检查,统计B超测量结果,并和手术检查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B超检查诊断率100%,且检查时发现22例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经对比,B超测量与手术实测的前列腺重量、宽径、长度及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有无突入膀胱及前列腺体积,可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0.
对本院96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下腹部B超和MRI检查,且经腹腔镜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将B超和MRI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比较二者对卵巢肿瘤的定性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96例患者腹腔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良性肿瘤71例,恶性肿瘤25例,单侧肿瘤83例,双侧肿瘤13例,B超检查定性准确率和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7.50%和76.04%,MRI检查定性准确率和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5.83%和93.75%。MRI和B超对卵巢肿瘤均有明确的诊断价值,但MRI在定性和分期方面均优于B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