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在低磷日粮中分别添加普通植酸酶与耐高温植酸酶,研究两种植酸酶对肉仔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选用4 8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试验分2期进行,1~3周和4~6周。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降低基础日粮的磷水平,处理2组与处理3组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普通植酸酶500、2 000 U/kg,处理4组和处理5组分别添加耐高温植酸酶250、500 U/kg。结果表明:①当降低基础日粮中磷添加水平时,降低了磷的表观消化率;在此基础上添加500~2 000 U/kg普通植酸酶或250~500 U/kg耐热植酸酶,显著提高了磷的表观消化率,且超过了对照组,其中以250~500 U/kg耐热植酸酶与2 000 U/kg普通植酸酶效果理想。降低磷添加水平或添加不同来源植酸酶对粗蛋白质和钙的表观消化率基本没有影响;②当降低基础日粮中磷添加水平时,显著降低了胫骨灰分和磷的含量(P<0.05),同时钙含量呈降低趋势(P>0.05);在此基础上添加500~2 000 U/kg普通植酸酶或250~500 U/kg耐热植酸酶,胫骨灰分和钙、磷的含量恢复到或超出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2种剂型(粉状和颗粒状)植酸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骨骼质量的影响.选取1 440只30周龄产蛋高峰期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处理Ⅰ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Ⅱ为负对照组,在试验期的第1~5周在正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降低钙和有效磷水平至3.23%和0.24%,而在试验期的第6~10周则降至3.23%和0.19%.处理Ⅲ在处理Ⅱ的基础上添加粉状植酸酶(300 U/kg),处理Ⅳ在处理Ⅱ的基础上添加颗粒状植酸酶(300 U/kg).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低磷饲粮显著降低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胫骨灰分含量(P<0.05),提高后期破蛋率(P<0.05),对日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品质等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种植酸酶均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胫骨灰分含量(P<0.01),但2种植酸酶之间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品质等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粉状植酸酶能显著提高灰分中磷的含量(P<0.05),添加颗粒状植酸酶显著降低了后期破蛋率(P<0.05).由此可知,在低磷蛋鸡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胫骨灰分含量,对蛋品质的影响不显著.2种剂型的植酸酶对产蛋性能、蛋品质和骨骼质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器官指数、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2 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正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低磷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均比PC组降低0.15%),试验组在低磷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NC500)、1 500(NC1500)和4 500 FTU/kg(NC4500)的植酸酶。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1)NC和NC500组14、25和38日龄体重以及1~14日龄、15~25日龄和1~38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育肥指数显著低于PC组(P<0.05)。除NC4500组1~38日龄ADFI显著高于PC组(P<0.05)外,NC1500和NC4500组38日龄体重以及1~38日龄ADG、ADFI、育肥指数与PC组差异不显著(P>0.05)。2) NC组钙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日均排钙量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磷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和PC组(P<0.05),日均排磷量显著低于NC和PC组(P<0.05)。3)NC组胫骨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NC4500组胫骨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NC组26、39日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26日龄空肠、回肠指数显著低于PC和N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39日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空肠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5)。5) NC组全净膛率、腿率均显著低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NC组(P <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腿率显著高于NC组(P<0.05)。6)与PC组相比,NC1500、NC4500组每只鸡收益分别增加了0.61、0.49元。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提高钙、磷利用率及胫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4 500 FTU/kg。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评价缺磷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鸭生长性能,胫骨矿化及器官重量的影响。试验1:选用4种工业植酸酶通过高水温(90℃)及造粒(50%)测定其剩余率,C酶剩余率最高,其次为A、B和D。试验2:相同体重选择560只健康公鸭,随机分配到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笼。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饲粮,添加国标钙水平和非植酸磷(n PP)4.0 g/kg育雏料及3.8 g/Kg nPP育成料(阳性对照,PC);n PP缺乏组含1.3 g nPP/kg育雏料或1.1 g nPP/kg育成料(阴性对照;NC)。NC日粮造粒后剩余植酸酶C水平500, 1,000, 2,000, 3,000和4,000 units/kg饲粮。在0-14天,与PC组相比,NC组鸭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降低(P <0.05)。NC添加剩余高剂量植酸酶组(P <0.05)显著改善其ADG和ADFI,耗料增重比呈现二次曲线降低(P <0.05)。在14-35天,与PC组相比,NC组鸭(P <0.05)的胫骨长度、重量、灰分、钙、磷和锰含量显著降低;NC添加剩余高剂量植酸酶组(P <0.05)胫骨重量和灰分、钙、磷含量呈二次方增加。此外,相比其他处理组,NC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指数显著增加(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剩余高剂量植酸酶可减少甚至消除NC组对鸭生长性能,胫骨矿化及相关器官重量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肉仔鸡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选取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仔鸡(公母各半),试验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第I组为正对照组PC(试验基础日粮,前、后期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7%、0.43%),第II组为负对照组NC(前、后期分别降低有效磷水平0.06%、0.1%),第Ⅲ-第Ⅴ组分别为NC+500 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0 U/kg包衣植酸酶,第Ⅵ组为NC+500 U/kg粉状植酸酶,第Ⅶ组为NC+500 U/kg微丸植酸酶,第Ⅷ组为NC+500 U/kg进口粉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除Ⅶ组后期采食量较正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外,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Ⅶ组前期料重比较正、负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正对照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所有酶处理组后期和全期料重比均较负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Ⅵ组前期DM和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前期能量和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Ⅶ和Ⅷ组后期DM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后期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以及负对照组后期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3)Ⅲ组前期胫骨长度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Ⅳ和Ⅴ组及负对照组后期胫骨长度均显著大于正对照组(P〈0.05);Ⅴ组后期胫骨Ca含量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所有酶处理组前、后期胫骨P含量均较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饲料代谢能以及磷的消化和沉积。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肉仔鸡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选取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仔鸡(公母各半),试验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第I组为正对照组PC(试验基础日粮,前、后期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7%、0.43%),第II组为负对照组NC(前、后期分别降低有效磷水平0.06%、0.1%),第Ⅲ-第Ⅴ组分别为NC+500 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0 U/kg包衣植酸酶,第Ⅵ组为NC+500 U/kg粉状植酸酶,第Ⅶ组为NC+500 U/kg微丸植酸酶,第Ⅷ组为NC+500 U/kg进口粉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除Ⅶ组后期采食量较正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外,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Ⅶ组前期料重比较正、负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正对照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所有酶处理组后期和全期料重比均较负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Ⅵ组前期DM和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前期能量和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Ⅶ和Ⅷ组后期DM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后期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以及负对照组后期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3)Ⅲ组前期胫骨长度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Ⅳ和Ⅴ组及负对照组后期胫骨长度均显著大于正对照组(P〈0.05);Ⅴ组后期胫骨Ca含量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所有酶处理组前、后期胫骨P含量均较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饲料代谢能以及磷的消化和沉积。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钙、磷水平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胫骨指标和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 080只1日龄岭南黄羽肉公雏,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正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添加磷酸氢钙;中钙、磷水平饲粮组(MP组)磷酸氢钙添加量降低50%,MP+2000、MP+4000组分别在MP组基础上添加2 000、4 000 FTU/kg植酸酶;低钙、磷水平饲粮组(LP组)不添加磷酸氢钙,LP+2000、LP+4000组分别在LP组基础上添加2 000、4 000 FTU/kg植酸酶。各组钙磷比保持在1.4∶1.0。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各植酸酶添加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MP组(P 0.05),且MP+4000、LP+4000组显著高于PC组(P0.05)。2) MP+2000、MP+4000组胫骨骨密度显著高于MP组(P 0.05);各植酸酶添加组胫骨脱脂脱水重显著高于MP组(P 0.05),LP+4000、MP+2000、MP+4000组显著高于PC组(P 0. 05); LP+2000、LP+4000组胫骨灰分含量显著低于MP、PC组(P0.05); LP+2000组胫骨磷、钙含量显著低于MP、PC组(P0.05)。3)各植酸酶添加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MP组(P0.05)。4) MP+4000组肾脏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P、PC组(P0.05)。5) LP+4000组粪钙含量显著低于MP组(P0.05),LP+2000、LP+4000组显著低于PC组(P0.05); LP+2000、LP+4000组粪磷含量显著低于MP组(P 0.05),MP+4000、LP+2000、LP+4000组显著低于PC组(P 0.05); LP+4000组钙代谢率显著高于PC组(P 0.05)。综上,低钙、磷水平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提高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胫骨脱水脱脂重,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中钙、磷水平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提高胫骨密度,上调肾脏Fgfr1基因的表达。仅考虑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胫骨指标及钙磷代谢指标,1~4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以部分或者完全代替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1~21日龄麒麟鸡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及胫骨特性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并确定该阶段植酸酶的适宜水平。选取180只健康、体型相近的1日龄麒麟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3个处理组植酸酶水平分别为0、600、1200 U/kg,试验持续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料肉增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2)体尺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胫骨抗压强度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1200 U/kg植酸酶处理组的胫骨抗压强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饲粮中不同含量植酸酶对胫骨脱脂烘干质量有提高的趋势(P=0.0771),但对胫骨其他参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200 U/kg植酸酶对麒麟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成活率、体尺性状、胫骨长度、胫骨灰分含量、胫骨灰分磷含量、胫骨灰分钙含量、胫骨灰分钙磷比无显著影响,但对料肉增重比、胫骨抗压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对胫骨脱脂烘干质量有提高趋势。麒麟鸡的低磷饲粮中,其植酸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00 U/kg。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4头体重(35±1.5)kg的杜长大(DLY)杂交去势生长猪,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4期实施,每期7d(3 d预试期,4 d收粪期),研究微生物植酸酶(MP)及其分别与酸梅粉和柠檬酸组合对饲喂玉米-豆粕-米糠型饲粮猪的植酸磷和其他养分排泄的影响.4个处理日粮为①基础日粮组(NC),有效磷缺乏,其他养分满足NRC(1998);②NC 500U/kg植酸酶;③NC 500U/kg MP 1.5%酸梅粉;④NC 500U/kg MP 1.5%柠檬酸.结果显示①微生物植酸酶极显著降低粪中植酸磷、钙、磷和粗蛋白质含量(P<0.01);酸梅粉能进一步显著(P<0.05)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而柠檬酸仅有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的趋势(P>0.05).酸梅粉时植酸酶降低粪磷的作用效果强于柠檬酸(17.5%,P<0.05).②微生物植酸酶降低猪粪中水溶性无机磷(WSP)(0.60%对0.47%,P<0.05).微生物植酸酶结合酸梅粉使用使粪中WS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酸梅粉能在添加植酸酶的基础上进一步显著降低植酸磷、钙和磷的粪排泄量.酸梅粉对植酸酶降低粪磷含量的增效作用强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磷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256头遗传背景相同、初始体重为(8.37±0.97) kg的30日龄断奶仔猪,按照完全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仔猪.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低磷饲粮、低磷饲粮+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及低磷饲粮+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1)2个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相比较低磷饲粮组可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2)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5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低磷饲粮组(P<0.05),1 000 U/kg新型耐热植酸酶添加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由此可知,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新型耐热植酸酶用以减少无机磷的添加,能达到与基础饲粮组仔猪生长性能相近的效果,且对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有促进作用;添加新型耐热型植酸酶1 000 U/kg优于添加500 U/k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光照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系统讲解了在不同禽舍针对蛋鸡与蛋鸭的种类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如何科学地制订光照程序,并介绍了如何避免在实际光照技术应用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对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作用。选择产蛋率相近的60周龄余干乌骨鸡180只,分为大豆黄酮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大豆黄酮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g/t的大豆黄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共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组的产蛋率提高了11.67%(P<0.05),料蛋比降低了8.1%(P<0.05);大豆黄酮组的哈氏单位提高了7.7%(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0 g/t的大豆黄酮能提高余干乌骨鸡产蛋后期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蛋鸭产蛋期不同阶段产蛋性能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ME水平分别为10.88、10.46和10.04 MJ/kg,CP水平分别为18.26%、17.07%和16.42%,选取刚开产的福建龙岩麻鸭1 674羽,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1羽。试验共持续32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6~18周龄),饲粮ME和CP水平均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产蛋高峰期(19~39周龄),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蛋鸭平均蛋重(P<0.05)。饲粮ME水平为10.88和10.46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产蛋后期(40~47周龄),饲粮ME水平为10.46 MJ/kg组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10.88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46和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为18.26%组的产蛋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7.07%和16.4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7.07%和16.42%组(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日产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产蛋性能指标,产蛋初期、高峰期和后期龙岩麻鸭饲粮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10.88、10.46、10.46 MJ/kg和17.07%、17.07%、18.26%,每日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1.47、1.60、1.48 MJ和22.96、26.16、25.81 g,饲粮的蛋能比分别为15.62、16.35、17.44 g/MJ。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素在蛋鸭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蛋鸭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32羽健康、处于产蛋高峰期的福建龙岩山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采用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0.25 mg/kg,试验期12周。于第12周,每个重复随机选取4枚蛋,以及2只试验鸭进行采血、屠宰取样,检测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及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指标。【结果】(1)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产蛋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10 mg/kg时,蛋黄重量最低,显著低于0.05和0.20 mg/kg添加组(P<0.05);随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升高,蛋黄中胆固醇(CHO)含量呈现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蛋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3)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生化指标、卵巢发育指标及胫骨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蛋种鸡产蛋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44只27周龄健康、产蛋率相近的海兰(灰)蛋用种鸡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对照组饲喂含非转植酸酶基因亲本玉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饲喂含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2个处理组蛋种鸡日粮中可利用磷及其他养分含量均相等或相近。试验共进行19周,预试期2周,正试期17周。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产蛋性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除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1),其他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本试验期内,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蛋种鸡产蛋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山东省鸡蛋兽药残留情况的调研,本文对蛋鸡产蛋期用药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且具体分析了蛋鸡产蛋期发病原因、用药和残留现状,探讨了影响蛋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和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产蛋期安全用药的意见建议。为科学、正确、合理的使用兽药,规范蛋鸡养殖环节用药行为,降低鸡蛋中兽药残留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良好的404日龄京红1号蛋鸡9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益倍佳(凝结芽孢杆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赐尔健(纳豆芽孢杆菌),试验Ⅲ组饲喂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混合制剂的日粮,试验组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均为300 mg/kg。试验期25 d,其中预饲期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破、软蛋率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鸡蛋平均蛋重显著提高了2.25%(P<0.05);试验组Ⅰ、Ⅱ的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哈氏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Ⅲ组蛋壳颜色为1~3级的鸡蛋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添加微生态制剂赐尔健(纳豆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京红1号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料蛋比和破、软蛋率;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1∶1)混合制剂可使蛋壳颜色加深的鸡蛋比例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铁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肝脏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产蛋期(17~30周龄)蛋鸭对饲粮铁的需要量。选用15周龄的山麻鸭432羽,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单笼饲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铁的基础饲粮(含铁52.2 mg/kg)2周后,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30、45、60、75 mg/kg的一水合硫酸亚铁(FeSO_4·H_2O),试验饲粮铁水平分别为52.2、67.2、82.2、97.2、112.2和127.2 mg/kg。试验期14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7~18周龄),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平均蛋重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饲粮铁水平为67.2、82.2和97.2 mg/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12.2 mg/kg组(P0.05)。产蛋高峰期(19~30周龄)和试验全期(17~30周龄),饲粮铁水平对蛋鸭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蛋黄色泽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粮铁水平为97.2 mg/kg组蛋黄色泽最高。3)肝脏铁含量随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其中饲粮铁水平为127.2 mg/kg组的铁含量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4)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饲粮铁水平为67.2 mg/kg组CAT活性显著高于97.2、112.2和127.2 mg/kg组(P0.05)。饲粮铁水平对肝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5)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随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饲粮铁水平为97.2、112.2和127.2 mg/kg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饲粮铁水平为112.2和127.2 mg/kg组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6)以平均蛋重为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方程可获得产蛋初期山麻鸭饲粮适宜铁水平为73.9 mg/kg。综合考虑,建议产蛋初期山麻鸭饲粮铁水平为73.9 mg/kg,产蛋高峰期为52.2 mg/kg。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对蛋种鸡产蛋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70日龄蛋种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复合乳酸杆菌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各组蛋种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可显著影响蛋种鸡的产蛋率(P<0.05),其中0.05%乳酸杆菌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粮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蛋种鸡对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对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0.05%复合乳酸杆菌制剂显著提高了蛋种鸡的禽流感抗体效价(P<0.05),添加0.05%、0.10%和0.20%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均显著降低了盲肠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对蛋种鸡的产蛋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免疫机能都有一定提高作用,并改善了肠道微生物区系,其适宜添加水平为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水平对笼养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液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04只健康、体重接近的福建龙岩山麻鸭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核黄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3(Ⅱ组)、6(Ⅲ组)、9(Ⅳ组)、12(Ⅴ组)、15(Ⅵ组)、18 mg/kg(Ⅶ组)。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核黄素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Ⅲ组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料蛋比均最佳。2)Ⅲ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除Ⅱ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哈氏单位显著高于Ⅰ、Ⅴ、Ⅵ组(P<0.05)。蛋黄色泽随饲粮核黄素水平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P=0.08)。3)饲粮核黄素水平显著影响血液T淋巴细胞增殖率(P<0.05)。随饲粮核黄素水平的升高,血浆核黄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先下降后升高。4)饲粮核黄素水平显著影响血浆及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粮核黄素水平为6 mg/kg时,蛋鸭可以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饲粮核黄素水平的增加可显著提高蛋鸭机体抗氧化能力,添加水平不低于12 mg/kg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