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SCADA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安全威胁。为了满足油气SCADA系统安全防御的需求,通过分析油气SCADA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利用多Agent技术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上的应用,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安全防御模型,并实现了基于此模型的大规模油气SCADA系统的安全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2.
程树林  毛宁 《微机发展》2007,17(6):217-220
应用UML建模工具对设备磨损诊断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讨论了UML在软件系统建模中的三个主要方面:需求建模、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根据该建模方法详细分析和设计了设备磨损诊断即磨损判断和部位识别系统,给出了系统主要模型,包括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及其详细模型视图。结合系统实现结构,完成了系统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应用UML建模工具对设备磨损诊断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讨论了UML在软件系统建模中的三个主要方面:需求建模、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根据该建模方法详细分析和设计了设备磨损诊断即磨损判断和部位识别系统,给出了系统主要模型,包括需求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及其详细模型视图。结合系统实现结构,完成了系统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SCADA系统在电力、石油等工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SCADA系统的安全问题。文章从SCADA系统的安全性入手,分析了SCADA系统的脆弱性,同时介绍了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油气SCADA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SCADA系统在长输原油管道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洪荆、钟荆原油管道SCADA系统为例,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通讯设计、SCADA系统功能等。长输原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工艺,其自动控制系统为SCADA系统,实现在调度中心对全线进行监控、调度和管理,沿线各个工艺站场达到无人操作,有人值守。介绍了洪荆、钟荆原油管线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并详细描述了SCADA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SCADA系统的特点,及当前SCADA系统的不足,提出了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预测变电所设备故障,改善系统的综合性能.以高速铁路牵引供电SCADA系统现有功能为基础,给出了挖掘过程的总体设计,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如SCADA挖掘库的建立和更新、挖掘算法的选取与改进、模型的训练与评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式油气集输SCADA主机安全防御的重点因素,结合因素神经网络理论,定义了程序行为因素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针对SCADA主机安全的因素神经元模型。通过将因素神经元部署在SCADA系统工控机、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各级上下位机上,以程序行为因素作为切入点,使其在功能上各有所长,组织上具有层次结构。最后在仿真平台上对恶意程序行为进行监控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模型可以完成对SCADA系统主机恶意程序攻击的防御,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为研究SCADA安全防御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诸如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之类的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地连接到企业网络和互联网,其安全性受到极大威胁。研究SCADA系统的异常检测问题时,考虑到了SCADA系统的通信流量通常是高度周期性的。针对SCADA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IO)地址分离和频谱分析的异常检测模型自动构建的方法。实验在真实的SCADA测试平台上进行,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优于其他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安华  涂序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9):4752-4754,4757
针对油气行业智能信息系统的特点,运用大系统控制论中的多层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和大系统分级递阶控制结构,对信息系统中的状态空间的组成和控制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系统实现技术上采用软件人技术,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比较适合复杂信息系统的设计建模.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故障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何勇枢  陈赣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6):220-222
本文以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提供数据和设备故障的历史数据作为故障预测的数据来源,对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建模,测试结果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长输管道SCADA系统建设日趋成熟,在各级油气管道调控中心也搭建了数据小心,实现了对多条管道SCADA运行数据的汇聚,积累了大量的管道生产运行数据,这些数据详实地记录了管道生产运行和调控操作的全过程。而调控中心面临着如何对管道调控操作规律、篱道复杂度和调度漪操作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的难题。本文介绍了采用数据挖掘中描述性分析技术,基于海量的长输管道SCADA运行数据,对调控操作基础数据进行工况判断规律的提取、分析和完善,最终识别判断出调度人员在各种工况下操作全貌,井基于工况自动判断结果进行各种纬度的统计分析,为调控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数据和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周峰  黄河  郝鑫  陈曦  宋娟 《微机发展》2014,(1):224-227
针对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数据采集通信子系统支持协议种类较多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针对不同通信协议调用不同的协议解析模块,但调用统一的一致性测试判定模块、测试结果输出分析模块,在测试判定模块中比较实测结果是否与根据标准协议得出的预期结果一致,进行一致性判定,最后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了SCADA系统的调度中心、场站控制系统和现场设备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油气SCADA系统的信息随时可能泄露,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因此,本文根据SCADA系统的事件发生前期、中期、后期的防御技术体系,分析其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映射到因素上,然后采用了因素空间理论建立了信息安全评价的因素模型;针对评价模型的事中因素,引入云模型推理对其进行评价,并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云模型推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也为信息安全评价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苏彩虹  师润 《自动化博览》2010,27(9):74-77,92
本文以原油管道输送foxbor I/A SCADA监控系统与远程站场PLC系统之间的通讯为例,介绍传输管道SCADA远程通讯技术的实施策略,并结合应用实例,着重分析丁一些技术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案。此系统实现了对各输油站的遥测、遥信、遥调、遥控“四遥”功能,以保证输油管线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燃气行业信息化、自动化管理,设计并实现了以GIS、GPS、RS技术为核心,整合SCADA系统、GPS巡线系统、GIS系统的燃气管网4S系统。建立城市燃气实时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燃气管道信息实时监控与发布,以及燃气管网数据的存储与燃气管网信息的检索功能,以高效移动巡检代替传统低效巡检方式。通过一段时间运行使用,系统运行稳定,展现了良好的交互性与较强的拓展性,能够较好地满足燃气行业生产运营需要,使燃气管网输配调度及安全运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姚志强 《自动化博览》2013,(11):80-81,95
长输油气管道上越来越多的使用智能压力变送器,用来进行压力的远传最示和控制。智能压力变送器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形式多样,本文从压力变送器的故障判断思路人手,对几起智能压力变送器故障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输油气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信号回路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压力仪表故障判断流程图,经过输油气管道仪表专业工程技术和维护人员的实际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处理压力仪表故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华林 《自动化信息》2005,(12):48-50,29
本文介绍了成都市煤气SCADA系统设计方案。根据成都市煤气供气系统的特点和成都市煤气总公司提出的关于煤气管网监测、控制和生产调度方面的技术要求,设计了成都市煤气SCADA系统。对系统构成、软硬件配置及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描述,介绍了SCADA系统在煤气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SCADA系统在城市燃气管网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描述了SCADA系统的三个重要部分:调度中心,监控终端站,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监控.本文提出了先进完整的现场解决方案,在城市燃气管网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融合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已经在石油输送管道中应用的SCADA系统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中;该方法应用管道泄漏时的多种特征信号,采用最优加权融合算法将多元信息综合处理,扩展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检测范围,提高了泄漏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在实验室用水泵和不锈钢管道组成的水循环系统进行了模拟实验,通过对比验证了信息融合检漏方法比单一检漏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