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中的意义。同时为婴幼儿肺炎是否并发心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42例肺炎并发心衰及15例同期肺炎而无并发心衰患儿进行cTnT、CK-MB检测。结果:无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并发心衰息儿,cTnT阳性率不高,射血分数、心轴缩短率及心脏指数测定值也不低;而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心衰患儿则相反。结论:cTnT检测可作为评价心衰的一项生化指标;婴幼儿肺炎若无先天性心脏病,极少引起心衰,而有心衰者常是发生在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1987年,首项用ACEI治疗心衰的CONSENSUS研究证实,ACEI类药物可使心衰所致死亡率降低27%。从此人们认识到,修复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和心肌重塑之间的恶性循环是心衰治疗的关键。这使心衰治疗决策因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ACEI类药物正可阻断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心衰,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病人预后十分关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和总枢纽,与全身各脏器在机能上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使心肌代谢受到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心肌逐渐硬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冠心病的诊断、鉴定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技术及生化速率反应对126例正常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肌酶谱cTnI的测定。结果 ①冠心病非心衰组、冠心病心衰组及冠心病心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冠心病非心衰组的心肌酶谱AST无差异外,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0.05);②冠心病非心衰组血清cTnI与正常对照组p〉0.05外,冠心病心衰组及冠心病心梗组血清cTnI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冠心病非心衰组p〈0.01。结论 cTnI测定有助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细胞损伤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HF)是我国及全世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其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胰岛素抵抗(IR)是机体对胰岛素刺激反应性降低,同时是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胰岛素抵抗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而引发心衰,是研究心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通过心肌胰岛素抵抗机制进展相关性研究,概述心肌胰岛素抵抗所致的心衰机制的发生进展,以期为心衰后续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致的临床症候群,传统的说法意指心脏有足够的回心血量,但由于心脏本身原因造成的心脏泵血量不足所致的一系列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等的变化。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心衰的本质是心肌组织细胞中某些相关基因表达与调控异常而引起的超负荷的心肌病,经基因导入以延缓和纠正心肌组织某些基因的突变,有可能使心衰的治疗获得较大进展,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心衰是一种基因病。目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尚缺乏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分子基础,采用DOCA硅胶管皮下埋入法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用α-MHC探针分别与心衰及正常心肌组织总RNA进行槽缝印渍(Slotblot)杂交,研究心衰时心肌收缩蛋白α-MHC基因表达的改变及与心肌收缩力改变的关系。结果显示:(1)心衰组大鼠心肌收缩力指标LVP和dp/dt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分别下降了19.87%(P<0.05)和27.50(P<0.01)。(2)心衰组大鼠α-MHCmRNA的含量(0.11±0.04)低于正常对照组(0.14±0.03,P<0.05)。(3)α-MHCmRNA的含量与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0.4143,n=43,P<0.05)。结果提示:α-MHC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是心衰时心肌收缩力减退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心肌桥联因子1(cardiac bridging integrator 1,cBIN1)是一种新型的心力衰竭(心衰)诊断生物标志物及心衰潜在的治疗靶点,动物试验中引入外源cBIN1基因疗法可以改善衰竭心脏的功能,延缓甚至逆转心衰的进展。心肌桥联因子1评分(cardiac bridging integrator 1 score, CS)可以评估心肌健康状况,对稳定性非卧床心衰患者具有辅助临床诊断和预测预后作用,并且支持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进展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假设。未来仍需进一步明确CS在早期亚临床心衰检测中的作用,并挖掘cBIN1基因靶向治疗衰竭心肌细胞cBIN1微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心衰)是指任何原因造成心肌损伤,致使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和最终结局.心衰确诊后,半数以上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而死亡最常见的方式是泵衰竭和心源性猝死[1].本文就心衰猝死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认为心衰发生发展是一个“进展性”过程,从心室功能受损、无症状性心衰直到有症状性心衰,表现为心室进行性扩大和心功能降低。尽管不同病因所致心衰的机制不尽相同,但主要均表现为:1心肌收缩力减弱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心肌细胞和收缩蛋白丧失,如心肌梗死、缺血、心肌炎和心肌病时,由于心肌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纤维化,使大量心肌丧失收缩功能,即可导致心衰甚至心源性休克。②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代谢中无论能量生成、供应储存和利用三个阶段中任一个环节障碍,均可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当原发性心肌病变、心肌缺血、梗…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瑾  王彬尧 《医学综述》2004,10(2):82-84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现代社会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心梗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造成心肌数目减少,心室重构促使心衰发生。通常认为,哺乳动物成体心肌为终分化组织,没有成肌前体细胞,受损后无分化和增生潜能,故心肌细胞丢失多不可逆。尽管有研究显示心衰时心肌细胞存在有  相似文献   

12.
黄芪皂甙对实验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实验用血流动力学方法,在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上,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黄芪皂甙对衰竭心脏作用。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发现,低剂量黄芪皂甙(2mg)可加重心衰,而中等剂量(4mg)和高剂量黄芪(8mg)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测试     
心力衰竭定义为: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即为心力衰竭,本文所指的心力衰竭是指慢性收缩性心衰。其他的如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衰、右心衰竭等.均不在本文讨论范转之内。  相似文献   

14.
王娴婷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39-1039
心梗:心肌的缺血和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特异性演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衰,是严重的冠心病。此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固然十分重要,而康复期病人的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现就健康指导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03年年会上,E.Braunwald教授将心衰称作为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且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因此,心力衰竭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据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35~74岁城乡居民共15518人的抽样调查心衰患病率为0.9%;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极为严重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患病率可达人口总数的1%,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在65岁以上人口中的发病率为3%~13%。其预后差,根据Framingham研究结果:心衰5年存活率男性为25%,女性为38%,严重心衰病人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兔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阿霉素复制心衰模型,随机分为心衰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药物干预4周,检测各组心衰兔心脏超声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清和心肌组织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含量和ATP酶活力的变化,观察NAC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心衰组兔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射血分数与短轴缩短率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5),NAC干预组各指标较心衰组明显改善。心衰组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NAC干预组心功能指标好转(P<0.05)。心衰组兔心肌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性改变,而经NAC治疗4周后无明显病理性改变。心衰组血清和心肌FFA、L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P酶(钠-钾ATP酶、钙ATP酶)活力降低,NAC治疗4周以后FFA、LD明显下降,ATP酶活力高于心衰组。结论:NAC可以改善心衰兔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其心肌能量缺乏和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和单纯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6min步行试验,心脏每分钟射血量,心脏射血分数。结果:中西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心衰康煎液”对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心肌细胞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利用pclab实验记录分析系统观察和分析各实验组大鼠左心室内压、对大鼠心肌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心衰康使心衰得到明显改善,心肌细胞无明显变性、坏死。结论:中药复方“心衰康煎液”对心衰大鼠的心肌病变有明显改善,从而产生良好的抗心衰作用。结论: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衰患者体外循环前后心肌β受体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2心肌β受体系统的改变及体外循环(CPB)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慢性心衰患者及12例无慢性心衰患者CPB前后心肌β受体密度及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结果:(1)慢性心衰患者受体密度及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AC最大活性(ISO-AC)均较无慢性心衰明显降低。(2)所有患者CPB前后β受体密度及基础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均无明显改变,但CPB后ISO-AC均较术前显著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