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车前子、青葙子、菊花和熟地对实验性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lensepithelialcell,LEC)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的调控。方法 :将SD大鼠双眼随机分成 7组 :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 (H2 O2 )组、吡诺克辛 (PS)组、车前子组、青葙子组、菊花组和熟地组。无菌操作摘除眼球并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晶状体 ,使晶状体孵育在 30 0 μmol·L-1H2 O2 培养液中复制LEC凋亡模型 ,同时采用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干预 ,置二氧化碳培养箱共同孵育 2 4h。取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SD大鼠LEC中Bcl 2和Bax均有表达 ,Bcl 2表达较Bax表达强 ;H2 O2组Bcl 2表达显著下调 ,Bax表达显著上调 (P <0 .0 1) ,Bcl 2 Bax比率下降 ;与H2 O2 组比较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可明显上调Bcl 2表达 ,下调Bax表达(P <0 .0 1) ,Bcl 2 Bax比率上升 ;PS与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的调节作用相似 ,但弱于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的作用 (P <0 .0 5 )。结论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LEC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四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车前子、青葙子、菊花和熟地对晶状体氧化损伤及晶状体上皮细胞 (lensepithelialcell,LEC)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 2 1只 (42眼 )新西兰白兔晶状体分成 7组 :空白对照组、Fenton组、吡诺克辛钠 (PS)组和车前子、青葙子、菊花及熟地四种归肝明目中药组。采用Fenton反应复制兔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 ,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晶状体的混浊程度 ,并分别测定晶状体酶性和非酶性抗氧化剂水平。同样 ,将 2 1只 (42眼 )SD大鼠双眼随机分成上述 7组 ,采用H2 O2 复制LEC凋亡模型 ,同时分别采用上述不同药物干预。应用TUNEL法检测LEC凋亡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LEC超微结构改变和凋亡小体形成。结果 :四种归肝明目中药组的晶状体混浊程度均明显轻于Fenton组 ;四种归肝明目中药组晶状体中酶性抗氧化剂的活性和非酶性抗氧化剂的含量均明显高于Fenton组。四种归肝明目中药组LEC凋亡率均显著低于H2 O2 组 (P <0 .0 1) ,且与PS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超微结构研究显示 ,H2 O2 组绝大多数LEC发生凋亡 ,并呈凋亡各期改变 ;四种归肝明目中药组均仅有少数LEC发生凋亡 ,并多为早期或中期的轻微改变。结论 :四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均可通过提高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对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 ,抑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钠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2 、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原代和传代培养,以含有过氧化氢(H2 O2 )的培养液孵育LEC复制氧化损伤模型,并加入阿魏酸钠单体共同孵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测定法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LEC活性变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时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LEC内cAMP、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H2 O2 组可引起LEC吸光度值(A)明显下降(P <0 .0 1) ,阿魏酸钠能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并呈剂量 效应关系和时间 效应关系。氧化损伤的LEC[Ca2 ]i 升高(P<0 .0 1) ;阿魏酸钠可以降低由H2 O2 引起的细胞[Ca2 ]i 的升高,并呈时间 效应关系。H2 O2 组cAMP浓度升高;cGMP浓度下降(P <0 .0 1) ;阿魏酸钠使cAMP水平下调,cGMP水平上升(P <0 .0 1) ,并呈时间 效应关系。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LEC氧化损伤及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信号系统、cAMP信号系统、cGMP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总丹酚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总丹酚酸对过氧化氢 (H2 O2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MTT法测定内皮细胞的存活率。用碘化丙啶 (PI)染色和TUNEL法测定H2 O2 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作用。用荧光法测定半胱天冬酶 (cas pase) 3的活性。用Fura 2 /AM测定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 i)。结果  1 0 0 μmol·L-1 H2 O2可使内皮细胞的存活率下降 40 .2 % ,提前 1h给予总丹酚酸 1 0和 1 0 0mg·L-1 使存活率分别增加8.4%和2 8.6 %。 1 0 0 μmol·L-1 H2 O2 还可引起内皮细胞的凋亡 ,PI染色的结果显示 ,H2 O2 处理内皮细胞 1 8h后 ,凋亡率从 (7.1 %± 0 .7) %升至 (38.1±4.0 ) %。总丹酚酸 1 0 0mg·L-1 提前处理内皮细胞1h,可使内皮细胞凋亡率降至 (1 3 .6± 0 .8) %。TUNEL方法检测结果显示 ,H2 O2 处理内皮细胞后 ,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从 (3 .0± 0 .8) %升至 (30 .5±2 .9) % ,总丹酚酸 1 0 0mg·L-1 可使TUNEL阳性细胞率降至 (1 9.0± 3 .7) %。此外 ,H2 O2 处理细胞后 ,内皮细胞半胱天冬酶 3的活性增加 1 76% ,[Ca2 + ] i 升高 1 0 1 % ,而总丹酚酸可以抑制H2 O2 引起的半胱天冬酶 3活性的增加和 [Ca2 + ] i 升高。结论 总丹酚酸对H2 O2 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神经干细胞(NS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HGF用于NSC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NS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模型(H2O2100μmo.lL-1)、HGF+H2O2(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24h后,再加入H2O2100μmol.L-1处理4h),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HGF+H2O2(先加入LY29400220μmol.L-1处理30min,再加入HGF60μg.L-1处理24h,最后再加入100μmo.lL-1H2O2培养4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MTT检测发现,随着HGF浓度的增加,NSC细胞的存活率也增加。与模型组〔(63.5±2.4)%〕比较,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79.1±7.5)%,(83.8±6.1)%和(86.6±8.2)%;n=3,P<0.05〕。TUNEL法检测发现,HGF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模型组的凋亡率为(43.5±6.2)%,HGF预处理组则分别为(34.2±8.6)%,(21.7±3.8)%及(19.4±4.0)%。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HGF预处理组细胞caspase-3活性降低。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GF预处理使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升高,但Bax蛋白表达不受影响;HGF的抗凋亡效应可被PI3K/Akt通道阻滞剂LY294002阻断。结论HGF可减轻H2O2所诱导的大鼠NSC凋亡,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SC的PI3K/Akt通路激活和Bcl-2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实验性高雌、孕激素大鼠血浆内雌二醇、黄体酮、催乳素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SD大鼠 10 0只给大鼠腹腔注射 ,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制作高雌二醇、黄体酮大鼠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成 5组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 ,他莫昔芬对照组及桂枝茯苓胶囊 2 0 0 ,4 0 0mg·kg- 1组 ,每组2 0只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体积蒸馏水 ,其余组分别给桂枝茯苓胶囊混悬液 2 0 0 ,4 0 0mg·kg- 1和他莫昔芬 3mg·kg- 1,每日灌胃 ,共 30d。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雌二醇、黄体酮、催乳素的含量。结果 :桂枝茯苓胶囊 2 0 0与4 0 0mg·kg- 1组可明显降低高雌、孕激素大鼠模型血浆雌二醇和黄体酮 ,2组雌二醇分别为 (12 7±s5 2 )ng·L- 1和 (15 3± 4 9)ng·L- 1,黄体酮分别为 (12± 8) μg·L- 1和 (13± 7) μg·L- 1,与模型组雌二醇(2 71± 10 3)ng·L- 1和黄体酮为 (2 1± 15 ) μg·L- 1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但对血浆催乳素影响不大。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异常升高的实验性高雌、孕激素大鼠模型的雌二醇、黄体酮的血浓度。  相似文献   

7.
银杏黄酮山奈酚的体外葡醛酸结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了解银杏黄酮山奈酚代谢的有关酶系及酶动力学参数。方法 采用苯巴比妥 (PB)、地塞米松 (DEX)、β 萘黄酮 (BNF)和地非三唑 (DIPH)诱导SD大鼠 ,与未诱导大鼠分别作为体外代谢的 5种不同酶源。取山奈酚和鼠肝微粒体 2 5℃下共孵育 ,HPLC法测定孵育液中剩余底物浓度。比较不同诱导剂处理的鼠肝微粒体对山奈酚代谢的催化活性 ,以未作任何处理的鼠肝微粒体为空白对照。结果 山奈酚在BNF和DIPH诱导的鼠肝微粒体中有较强的代谢作用 ,而在PB ,DEX诱导的鼠肝微粒体和空白组微粒体中的代谢较弱。在 0 .2g·L- 1的微粒体蛋白质浓度的孵育液中 ,山奈酚 (40mg·L- 1)经4 5min孵育后 ,分别有 6 2 .9% (DIPH ) ,4 0 .1%(BNF) ,2 1.1% (PB) ,2 3.7% (DEX)和 18.0 % (空白组 )的量被代谢。测得山奈酚在空白对照组、BNF和DIPH诱导的微粒体中的Km 值分别为 (1.85±1.0 5 ) ,(9.4 1± 2 .4 5 )和 (72 .4± 3.0 8) μmol·L- 1;Vmax值分别为 (2 .4 5± 0 .6 3) ,(7.5 5± 1.4 0 )和 (2 5 .2±1.0 8) μmol·g- 1·min- 1。结论 山奈酚在各种微粒体中被广泛代谢 ;BNF和DIPH葡醛酸转移酶的强诱导剂可使山奈酚Ⅱ相葡萄糖醛酸苷结合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8.
H_2O_2预处理对多巴胺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对多巴胺(dopamine,DA)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方法透射电镜、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观测细胞凋亡,MTT代谢率法观察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状态,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50μmol·L-1DA作用PC12细胞24h后,电镜可观察到PC12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征象。Hoechst33258染色显示,DA(50μmol·L-1)作用24h后,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的凋亡量较未预处理的明显减少。50、100和200μmol·L-1DA作用24h后,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9±1.8)%、(40.5±6.4)%、(88.1±3.9)%,而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下降至(4.9±2.9)%、(12.0±1.4)%、(61.5±3.4)%(P<0.01)。20、40、80μmol·L-1DA作用细胞24h后,细胞MTT代谢率明显下降,而H2O2预处理抑制20、40、80μmol·L-1DA引起的PC12细胞MTT代谢率的下降(P<0.01)。50μmol·L-1DA作用24h后,PC12细胞的平均Rh123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的(46.87±0.33)下降至(4.39±2.93),而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其平均Rh123荧光强度仅下降到(10.50±0.28),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H2O2预处理对DA损伤PC12细胞具有适应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低氧状态下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钴建立低氧模型,将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加药(0.5、1.0、2.0、5.0、10.0μmol·L-1 As2O3)组,作用于胃癌细胞24、48、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光密度并计算抑制率,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作用24、48、72h后,低氧加药组中10.0μmol·L-1浓度抑制率分别为31.99%、55.98%和72.40%,凋亡率分别为(42.88±1.72)%、(56.48±1.48)%和(65.52±1.00)%,而低氧组则分别为4.04%、6.65%和8.11%,(2.08±0.28)%、(2.44±0.51)%和(2.76±0.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氧状态下As2O3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具有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该作用可能是As2O3产生抗肿瘤效果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组、螺旋藻组 (均n =8)。后 2组分别用 4 0 %四氯化碳 (橄榄油溶液 )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螺旋藻组给予含螺旋藻精粉的指状饲料条 ,共 12wk。观察肝脏组织学、肝羟脯氨酸 (HYP)含量、血清PC Ⅲ及HA水平。结果 :螺旋藻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四氯化碳组 ,螺旋藻组PC Ⅲ [(140±s 37) μg·L- 1]和HA[(2 6 2± 92 ) μg·L- 1]显著低于四氯化碳组 [(2 74± 6 9) μg·L- 1]和 [(4 84± 114) μg·L- 1](P<0 .0 1) ,肝HYP含量螺旋藻组 [(174± 37) μg·g- 1]亦显著低于四氯化碳组 [(2 4 3± 4 9) μg·g- 1](P <0 .0 5)。结论 :螺旋藻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旋尼汀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乳大鼠心肌细胞制备H2O2200μmol.L-1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200μmol.L-1模型组、左卡尼汀(0.3,0.6及1.2 mmol.L-1)组、左卡尼汀1.2 mmol.L-1+H2O2200μmol.L-1组。左卡尼汀0.3,0.6和1.2 mmol.L-1作用1 h后加入H2O2200μmol.L-1培养12 h,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测定胱天蛋白酶3表达;用试剂盒方法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左卡尼汀1.2 mmol.L-1作用5 min后加入H2O2200μmol.L-1,采用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监测5 min的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结果 H2O2200μmol.L-1作用于心肌细胞12 h能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左卡尼汀0.3,0.6和1.2 mmol.L-1能够不同程度的逆转由H2O2所致的损伤,使SOD活性明显增加,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左卡尼汀1.2 mmol.L-1作用最强,能够明显降低心肌细胞胱天蛋白酶3表达(P<0.01),明显降低H2O2引起的[Ca2+]i瞬间变化升高(P<0.01),但对于H2O2引起无钙血清培养的心肌细胞静息钙升高无影响。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抑制由H2O2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该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保护细胞膜和减轻钙通道的损害、纠正[Ca2+]i瞬变失调及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阿魏酸钠对实验性晶体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魏酸钠 (SF)对实验性晶体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实验设对照组 ,Fenton模型组 ,吡诺克辛 (PS)组和 SF组并分别配制培养液 .将新西兰白兔双眼随机分组后无菌操作摘出眼球 ,立即在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晶体 ,称重后将晶体分别放入各组培养液中置二氧化碳培养箱温育 2 4 h.将温育后的晶体冰浴下制成匀浆 .取匀浆测定晶体可溶性蛋白 (SP) ,谷胱甘肽 (GSH) ,维生素 C(Vit C)和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 .结果表明SF组的晶体 SP,SOD,GSH- Px,GSH,Vit C的含量及活性均显著高于 Fenton组和 PS组 ,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 MDA水平显著低于 Fenton组和PS组 .结果提示 SF对实验性晶体氧化损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并明显优于 PS滴眼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制备H2O2200μmol·L-1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0.1,1及10μmol·L-1)、吡格列酮(10μmol.L-1)+GW9662(10μmol·L-1)组、维拉帕米1μmol.L-1组。MTT法测心肌细胞的活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心肌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采用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以Fura-2/AM为荧光探针,观察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结果H2O2200μmo.lL-1作用于心肌细胞12h能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吡格列酮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受损心肌细胞的活力及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吡格列酮10μmol·L-1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与维拉帕米1μmol·L-1有相似的抑制作用,二者都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由H2O2诱导的升高的[Ca2+]i静息水平及频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受体特异性拮抗剂GW966210μmol.L-1能拮抗吡格列酮的部分抑制作用,但不影响吡格列酮对[Ca2+]i的瞬变作用。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氧化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有关,其抑制作用部分是通过PPARγ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4.
黄芪总提物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分别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N ,70 0mg·kg- 1,ip) +脂多糖 (LPS ,1μg·kg- 1,ip)诱导小鼠在体肝细胞凋亡和H2 O2 (0 .1mmol·L- 1,1h)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 ,采用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 :①TEA (40mg·kg- 1,ig× 2 ,5h)使D GalN +LPS升高的小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和肝脏丙二醛 (MDA)含量降低 ,以及使降低的肝线粒体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活性升高 ;TEA可明显抑制D GalN +LPS引起的小鼠肝细胞皱缩变小 ,核染色质凝聚和DNA片段化 .②TEA (2 0mg·L- 1)可恢复或减轻由H2 O2 所致肝细胞增殖受抑和肝细胞MDA含量升高 ;TEA (40mg·L- 1)可使H2 O2 致DNA较强的AO荧光染色变淡 ,TEA(2 0mg·L- 1)对H2 O2 所致的DNA片段化有抑制作用 ,使H2 O2 升高的大鼠肝细胞DNA亚G1峰 (即凋亡峰 )明显降低 ,经DNA软件分析 ,TEA可使H2 O2 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从 6 3.7%降至 4 .2 % .提示 ,TEA对体内外肝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 ,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是否对淀粉样β蛋白(Aβ)所致的海马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SF(50,100和250mg.?-1),连续应用3周,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0(10μL,1.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动物模型,注射后6h,取海马CA1区。Western印迹观察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p38(p38MAP)激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4(MKK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2)、P53蛋白、FasL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应用caspase3活性测定试剂盒分析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0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磷酸化p38MAP激酶表达明显增加,从正常0.127±0.018增加到0.95±0.12(n=4,P<0.01)。也可使磷酸化MKK4和JNK1/2表达明显增加。这些MAPK信号传导通路改变伴随有促凋亡蛋白P53和FasL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和活性均明显增加,P53从正常0.053±0.012增加到0.30±0.07(n=4,P<0.01),FasL从正常0.25±0.04增加到0.51±0.05(n=4,P<0.01),caspase3从正常0.036±0.007增加到0.63±0.041(n=4,P<0.01),caspase3活性从正常0.38±0.04增加到0.86±0.09(n=4,P<0.01)。SF(50、100和250mg.kg-1)连续应用3周,能明显抑制Aβ1-40引起的p38MAP激酶、磷酸化MKK4和JNK1/2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促凋亡蛋白p53和FasL表达明显增加,降低caspase3的活性。结论SF通过抑制Aβ1-40引起的p38MAP激酶和JNK1/2信号传导通路,产生抗凋亡作用,保护海马免除Aβ1-40引起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咖啡酸是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5-脂氧酶(5-LOX)激活而减轻细胞损伤。方法稳定转染绿荧光蛋白(GFP)-5-LOX的PC12细胞,预先给予咖啡酸0.001~10μmol.L-1和对照药MK886,30min后观察缺氧缺糖/恢复(OGD/R)及过氧化氢(H2O2)160μmol.L-1处理后的变化。MTT法和碘化丙啶染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OGD 2 h/R2 h和H2O2处理40 min时5-LOX的核膜移位;ELISA法测定OGD 2 h/R 3 h时5-LOX代谢产物的生成;DCF法检测OGD 2 h/R 0.5 h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结果 OGD 2 h/R 24 h GFP-5-LOX转染和GFP-转染PC1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3.1±6.6)%和(70.7±6.9)%;H2O2处理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2.5±7.7)%和(75.7±9.5)%。在GFP-5-LOX转染的PC12细胞中,咖啡酸和对照药MK886可使OGD/R细胞存活率从(63.1±6.6)%分别增加到(87.3±2.0)%和(89.9±6.3)%,细胞坏死率从(31.4±1.5)%降低到(10.1±2.0)%和(11.7±1.3)%(P<0.01);使H2O2处理细胞存活率从(62.51±7.65)%增加到(92.59±4.02)%和(75.31±6.60)%;使OGD/R细胞CysLTs的生成从261.1±33.7降低到108.5±16.7和(90.6±19.5)ng.g-1蛋白(P<0.01)。此外,咖啡酸抑制OGD/R诱导PC12细胞的ROS产生,IC50值为8.021μmol.L-1;抑制OGD/R诱导的GFP-5-LOX转染的PC12细胞5-LOX核膜移位,IC50值为0.974μmol.L-1;抑制H2O2诱导的GFP-5-LOX转染的PC12细胞5-LOX核膜移位,IC50值为0.501μmol.L-1;MK886无上述作用。结论咖啡酸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5-LOX激活,对缺血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L-芝麻素对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L-芝麻素对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损伤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L-芝麻素(30,60和120mg·kg-1)和辛伐他汀(5mg·kg-1)治疗组,除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至第9周时,各给药组给予含不同浓度L-芝麻素或辛伐他汀的高脂高糖饲料,每天1次。连续16周后,称体重(BW)、全心湿重(HWW)和左心室湿重(LVWW);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羟脯氨酸(HYP)、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硝基酪氨酸(N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W,HWW和LVWW明显增加,心肌H2O2,HYP和NO含量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iNOS表达和NT含量增多,并出现心肌纤维增粗肥大且排列紊乱、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和脂肪组织浸润等严重的病理性改变。与模型组比较,L-芝麻素60和120mg·kg-1组及辛伐他汀组BW〔(328±11),(313±10)和(310±10)vs(411±14)g〕,HWW〔(0.94±0.07),(0.86±0.11)和(0.85±0.12)vs(1.21±0.19)g〕和LVWW〔(0.77±0.08),(0.65±0.09)和(0.67±0.06)vs(1.03±0.22)g〕降低,心肌H2O2〔(239±50),(201±35)和(182±39)vs(302±41)mmol·L-1〕,HYP〔(1.09±0.09),(0.95±0.06)和(0.88±0.09)vs(1.21±0.07)mg·g-1蛋白〕和NO含量〔(1.51±0.46),(0.98±0.26)和(0.76±0.37)vs(2.61±0.41)μmol·L-1〕明显下降,SOD〔(71±12),(84±10)和(90±10)vs(49±8)μmo·lmin-1.L-1〕和CAT活性〔(27±8),(34±6)和(36±9)vs(20±4)μmol·L-1〕显著升高;心肌iNOS表达和NT含量减少,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L-芝麻素可抑制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仙人掌多糖组分对大鼠脑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仙人掌多糖对H_2O_2所致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脑片氧化应激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离体皮质和海马脑片与2mmol·L-1H_2O_2共孵育30min造成脑片的氧化应激损伤,分别于加入H_2O_2前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30min,与H2O2同时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30min或在H2O2损伤之后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2h。TTC染色法检测脑片活性,并检测脑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H2O2孵育30min明显损伤大鼠海马和皮质脑片,TTC染色A490nm值下降,LDH释放增加,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加入H_2O_2前预先加入仙人掌多糖0.333和1.67mg·L-1作用30min显著抑制上述H2O2所致脑片损伤,使受损脑片孵育液中GSH含量增加,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升高。结论仙人掌多糖能够减轻H2O2所致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脑片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性锰锌铁氧体纳米颗粒(Mn0.5Zn0.5Fe2O4)对人肝细胞株L-02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Mn0.5Zn0.5Fe2O4 800 mg·L-1作用L-02细胞48 h,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Mn0.5Zn0.5Fe2O4 200, 400和800 mg·L-1作用48 h后,检测L-02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活性;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胱天蛋白酶3 mRNA表达。结果 Mn0.5Zn0.5Fe2O4 800 mg·L-1作用48 h后,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内,细胞膜发生破损,细胞器消失,染色体异常聚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n0.5Zn0.5Fe2O4 200~800 mg·L-1使细胞内MDA含量逐渐升高,SOD与GSH活性逐渐降低(P<0.05)。Mn0.5Zn0.5Fe2O4可使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0/G1期细胞百分率有降低的趋势,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有升高的趋势。Hoechst33258显示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Mn0.5Zn0.5Fe2O4可引起L-02细胞发生剂量依赖性的细胞凋亡,Mn0.5Zn0.5Fe2O4 800 mg·L-1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达到30.3%,是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4%)的12.6倍。胱天蛋白酶3 mRNA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但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n0.5Zn0.5Fe2O4可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进入细胞内,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改变细胞周期,引发细胞凋亡,产生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