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共同致病原,其糖蛋白N(gN)在子代病毒的组装、成熟和出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VZV gN的研究还很少,其蛋白性质和具体分子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制备抗VZV gN的单克隆抗体,对该蛋白在VZV感染细胞和人皮肤组织内的表达和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究。本研究选择抗原性和亲水性较强的gN区段基因,构建rGST-gN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rGST-gN融合蛋白后使用PSP酶切除GST标签,将获得的重组蛋白rgN免疫BALB/c小鼠,使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共获得24株稳定分泌抗VZV g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其中一株性能最优的12E10进行单克隆抗体生产纯化和抗体鉴定;单克隆抗体12E10为IgG2a亚型,其ELISA效价达到1∶10 000;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VZV gN;本研究应用该抗体首次确定了gN在VZV感染细胞中的反式高尔基体定位,并且确定了gN在VZV感染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以上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VZV gN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减毒活疫苗株(V-Oka)为混合毒株,仍具备感染和潜伏神经系统的能力,VZV第7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7,ORF7)嗜神经因子敲除的毒株有望成为更安全的VZV减毒活疫苗株,本文重组表达VZV ORF7蛋白,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建立ORF7荧光抗体检测方法,为新一代ORF7敲除的VZV减毒疫苗的检测提供方法学基础。本研究以V-Oka株orf7为扩增模板,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ORF7,转化至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镍离子柱亲合层析纯化表达蛋白,WB鉴定重组蛋白的活性,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VZV ORF7单克隆抗体,对单抗进行鉴定,选取一株稳定、特异、高效的单抗进行纯化并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结果显示,重组ORF7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约29 kD,亲和纯化后纯度约为92.0%,盐酸胍复性蛋白可与VZV全病毒免...  相似文献   

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糖蛋白E(glycoprotein E,gE)是VZV亚单位疫苗的主要候选蛋白,但目前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gE蛋白以包涵体形式为主,可溶性差。本研究采用去除第1~30氨基酸序列的VZV gE胞外域基因,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His-tag柱纯化重组gE蛋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其特异性。用该重组g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结果显示,BL21/pET32a-VZV gE工程菌可以表达可溶性重组gE蛋白,纯化后纯度约为90%。WB鉴定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ELISA检测显示小鼠抗VZV gE多克隆抗体效价>1∶10 000,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性较高。结果表明,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可溶性重组VZV gE蛋白,同时该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这为VZV gE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可引发水痘并可长期潜伏在宿主神经节内,一旦再激活即可引起带状疱疹.VZV病毒具有疱疹病毒典型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DNA核心、衣壳、皮层和囊膜.VZV皮层是核衣壳与囊膜之间一层无固定形状的蛋白层.VZV皮层由多种蛋白组成,但种类和功能仍未全部确定.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VZV皮层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多种作用,讨论了VZV皮层蛋白相关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病毒在SCID-hu人鼠嵌合感染模型中组织趋向性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VZV皮层蛋白是如何帮助病毒DNA复制、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和致病.  相似文献   

5.
<正>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对治疗很有意义。据报告,用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单克隆抗体荧光抗体直接法,能检出局部病变中的VZV特异性糖蛋白抗原。作者用直接法对带状疱疹、水痘和单纯性疱疹的诊断和鉴别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带状疱疹60例,水痘16例,单纯性疱疹19例。采集病变处水疱底部的细胞成分、痂皮、角膜擦拭物和脑脊液等。另采集46例带状疱疹血清,进行血清补体结合反应。方法系将采集的材料涂于载玻片上,痂皮在生理盐水中溶解30分钟后涂片,或立即冰冻后用恒冷切片机切片后贴附于玻片上。使其与VZV特异的糖蛋白异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昆虫-杆状表达系统建立表达和纯化分泌形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糖蛋白gE的方法,并鉴定其理化性质及免疫原性。方法:利用Gibson assembly同源重组试剂盒快速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VZV gE。在sf9昆虫细胞中鉴定序列优化前后表达量的差异,并在High FiveTM细胞中大量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方法得到高纯度gE蛋白,之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验证了其理化性质,并进行小鼠免疫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构建了pFastbac-VZV g E1/2重组质粒,经过PCR及双酶切鉴定后均为阳性克隆。使用BAC/PAC试剂盒提取Bacmid转染sf9细胞制备杆状病毒,经Western blot检测,sf9细胞开始表达gE蛋白且随着病毒代次升高g E蛋白表达量增加。序列优化后表达量明显增加,但是大部分以胞内形式存在。通过Ni-NTA一步亲和层析获得纯度较高的gE蛋白,并与VZV单抗9C8具有较好的反应性。通过免疫小鼠产生高滴度抗体,且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其血清可以与天然病毒上的gE抗原结合。结论:成功获得了杆状表达系统表达的gE蛋白并且纯化和鉴定了蛋白质的性质及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VZV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体(LAT)开放读码框1(ORF1)的表达特点及其对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本实验室构建的HSV-2 LAT ORF1真核表达载体pEGFP-ORF1,并以转染试剂盒Xfect介导其转染至Vero细胞,通过RT-PCR和绿色荧光蛋白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进行细胞活性分析.结果:重组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集中细胞核,而空质粒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分布均匀;重组质粒对Vero细胞没有损伤作用.结论:HSV-2 LAT ORF1影响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布,可降低空质粒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其作用位点可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为阐明HSV-2 LAT ORF1在潜伏复发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7例临床水痘患者的疱疹液样本,进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 zoster virus,VZV)的分离及鉴定分析。方法对7例临床水痘患者的疱疹液,用2BS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及病毒滴度检测;用特异性引物分别对病毒分离株及疫苗株(Oka株)的ORF68、ORF54、ORF38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及测序,用DNAMAN软件对病毒分离株的ORF68序列与Dumas株序列进行比对鉴定,并对病毒分离株和Oka株的ORF54、ORF38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结果从7例临床水痘患者的疱疹液样本中,分离到4株VZV病毒株;病毒分离株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及病毒滴度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强;4株病毒分离株的ORF68序列与Dumas株完全一致;ORF54、ORF38的RFLP结果显示,4株病毒分离株均为BglⅠ+PstⅠ+型,Oka株为BglⅠ+PstⅠ-型。结论成功分离的4株病毒分离株均为VZV野生毒株。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2型编码的ORF4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新蛋白。迄今为止,人们对ORF4所参与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知之甚少。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带双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N-Flag-GST,再将ORF4基因插入该载体中,形成pCMV-N-Flag-GST-ORF4。将质粒转染293T细胞表达ORF4后,通过GSTPull-down试验捕获细胞内潜在与ORF4互作的蛋白库。经SDS-PAGE分离及银染后,对所得的特异性条带进行质谱鉴定,筛选出5个与ORF4潜在互作的蛋白,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6催化亚基、α心肌蛋白、β肌动蛋白、SEC-14样蛋白5和肌球蛋白myosin 9。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ORF4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转座质粒pFastbac1进行改造,即在其多角体蛋白启动子下游插入谷胱苷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基因,构建GST融合表达转座质粒pFGST。通过转座和转染Sf9细胞,证实该系统能高水平表达GST。采用PCR方法从pMTgp51质粒中扩增截去N端信号肽序列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YA株ORF5基因,并将截短的ORF5基因片段克隆到pFGST中,使之与GST融合,构建的重组转座质粒pFGST53转染DH10Bac,提取大分子Bacmid DNA,转染Sf9细胞,获得能表达融合蛋白的高滴度重组病毒rvGST53。rvGST53感染Sf9细胞,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与GST融合的ORF5基因在Sf9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为45kD,能与抗PRRSV E蛋白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将表达产物免疫小白鼠,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血清能使PRRSV YA株感染的MARC145细胞呈较强的荧光着色,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