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选取18 ~20月龄,体重280±15.8 kg的西本杂(西门塔尔牛×本地牛)、安本杂(安格斯牛×本地牛)和利本杂(利木赞牛×本地牛)各20头,以青贮玉米和白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6个月的集中肥育,研究杂种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1)西杂牛的平均日增重最高,饲料报酬最低;利杂牛的日增重最低,饲料报酬最高;(2)西杂牛、安杂牛比利杂牛极显著提高了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高档肉重(P<0.01),显著提高了净肉率和骨肉比值(P<0.05);(3)3组试验牛的大理石纹等级和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选取18~20月龄,体重280±15.8 kg的西本杂、安本杂及利本杂F1代公牛各20头,按品种分为3组;以青贮玉米和白酒糟为基础粗料,经过6个月的集中肥育,研究杂交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西本杂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最高,利本杂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最低;西本杂、安本杂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高档肉重与利本杂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率和骨肉比值差异显著(P<0.05);3组试验牛的大理石纹等级和背膘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西杂牛、安西杂交F1代、安西杂交F2代的肉品质,为生产高端牛肉产品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28-30月龄,平均体重在600±1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西杂牛、安西杂牛F1代、安西杂牛F2代各9头,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分为西杂牛组、安西杂牛F1代组、利西杂牛F2代组,进行屠宰,胴体在0-4℃的排酸车间成熟10d后再进行分割,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三个试验组牛肉的pH1h、Ph24h值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和安西杂F2代的肉色指标红度(a)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大于西杂牛(P<0.05);西杂牛组的剪切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安西杂F1代和安西杂F2代的熟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大于西杂牛(P<0.05)。(2)西杂牛组的水分含量最大,安西杂F2代的粗蛋白质含量最大,但各组之间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杂F2代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西杂牛组(P<0.05)。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精饲料油菜籽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447.00±35.67)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油菜籽水平[0(对照组)、8.7%、17.6%和26.0%]的精饲料。预试期10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7.6%油菜籽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对照组和26.0%油菜籽组分别高6.40%(P>0.05)和15.03%(P<0.05)。2)胴体重、屠宰率及净肉率均随油菜籽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17.6%油菜籽组胴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低于17.6%油菜籽组(P<0.05)。3)精饲料油菜籽水平对肉牛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高档肉块重、肉骨比及肉质常规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4)17.6%油菜籽组肉样剪切力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肉样嫩度最好。综合各项指标,精饲料油菜籽水平为17.6%时,能够显著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何斌 《中国饲料》2023,(18):61-64
文章旨在对比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对肉牛的饲喂效果。试验选取3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30 kg的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5组肉牛均采用相同精饲料饲喂,各组肉牛的粗饲料组成如下:100%青贮玉米(对照组)、100%紫花苜蓿(试验1组)、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试验2组)、50%紫花苜蓿+50%青贮玉米(试验3组)、25%紫花苜蓿+75%青贮玉米(试验4组),试验为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2组肉牛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1、2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3、4组(P<0.05),试验2、3组肉牛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2)试验1、2、3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3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数值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其他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组合粗饲料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河西肉牛最优杂交组合,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河西肉牛5个杂交组合的F1代公牛架子牛分为5个试验组(夏♂×西杂♀组、西♂×西杂♀组、皮♂×西杂♀组、安♂×西杂♀组、德♂×西杂♀组),用自行设计的配方日粮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F1代育肥牛的始重、末重(屠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肉牛日增重最高[(2.18±0.06)kg],且与其他4个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安♂×西杂♀为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选择品种一致、月龄、体重相近的45头架子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分别采用菜籽饼、酒糟、豆粕为蛋白来源的浓缩饲料进行120 d对比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从每组试验牛随机选取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蛋白来源的浓缩饲料对肉牛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日耗精料影响最大,精料重比、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眼肌面积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Ⅱ组肉牛每千克增重成本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1);试验Ⅲ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通过高档育肥试验,对晋南牛与和杂一代(日本和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进行育肥性能和肉质性状比较研究。选择体重(301±11.24)kg的和杂一代与晋南牛各15头进行了12个月的高档育肥试验,测定了和杂一代与晋南牛的育肥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和杂一代牛的日增重为0.96 kg,比晋南牛的日增重0.87 kg提高10.34%,差异显著(P0.05);和杂一代牛的屠宰率和胴体产肉率分别为58.3%、83.3%,比晋南牛分别提高2.82%和1.09%(P0.05);剪切力和大理石纹等级在数值上晋南牛优于和杂一代牛(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晋南牛在增重性能和产肉性能方面低于和杂一代牛,但肉品质优于和杂一代。因此,借鉴高档肉牛育肥饲养管理经验开发利用晋南牛进行高档肉牛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设计,设3个处理(空白对照组、添加50 g组、100 g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用自行研制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速肥绿药"对西♂×西杂♀1代肉牛架子牛进行了育肥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3组间初始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50 g组和100 g组末重(宰前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 g组胴体重、屠宰率、日增重分别为402.67kg、59.28%、1.75 kg/d,后2项指标均较50 g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饲料对秦川肉牛日增重、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2月龄左右的秦川肉牛(母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将试验牛分为5组,各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精饲料。试验结束后,对照组(31%豆粕组)、试验Ⅰ组(36%菜籽粕组)和试验Ⅳ组(42%紫苏饼组)各选3头参试牛进行屠宰。[结果]试验Ⅳ组的全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背最长肌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大理石花纹均是3级,试验Ⅳ组大理石花纹是4级。[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精饲料中添加42%的紫苏饼能够提高肉牛日增重和屠宰率,能够提高牛肉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粗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适合贵州肉牛产业发展的杂交模式,本研究以关岭牛为对照组,西本杂、利西本、安西本为试验组进行了育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西本的增重最高,依次为安西本、西本杂、关岭牛。利西本和安西本2种三元杂交牛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西本杂(P0.05),极显著高于关岭牛(P0.01);西本杂则显著高于关岭牛(P0.05)。利西本和安西本2组三元杂交牛的胴体重、净肉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西本杂二元杂交牛(P0.05),极显著高于关岭牛(P0.01),但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肉骨比数值略高于西本杂二元杂交牛和关岭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南瓜籽壳对不同生长阶段西杂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共40头,按照体重分为5组,分别为试验1组(300 kg左右)、试验2组(400 kg左右)、试验3组(500 kg左右)、试验4组(600 kg左右)和试验5组(700 kg左右),每组8头,分栏饲养,基础日粮中均添加10%的南瓜籽壳。试验期为90 d,预试期20 d,正试期70 d。记录各组肉牛试验期间体重及采食情况,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料重比;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结果]随着肉牛体重的增加,日采食量逐渐增加,试验4组和5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试验1组平均料重比最低,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试验4组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BUN)含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3组。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试验1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4组、5组,试...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杂交品种肉牛育肥效果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延边牛共 2 0头 ,即西黄牛 (西门塔尔×延边牛 )、夏黄牛 (夏洛来×延边牛 )、皮黄牛 (皮埃蒙特×延边牛 )的F1和黄牛 (延边牛 )公牛各 5头 ,进行了 10 0天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夏黄牛 (13 3 4g)、西黄牛(13 0 9g)和皮黄牛 (112 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 (82 7g ,P <0 0 5 ) ,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 ,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夏黄牛 (61 3 % )、西黄牛 (60 8% )和皮黄牛 (5 8 2 % )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 (5 1 2 % ,P <0 0 5 ) ,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 (P <0 0 5 ) ,虽然西黄和夏黄净肉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但是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三个杂交组肉牛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 ,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西黄和皮黄大理石纹状度较好 ,夏黄牛肉嫩度均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四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指标没有差异 ,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三个杂交组牛 ,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牛。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延边牛共20头,即西延牛(西门塔尔×延边牛)、夏延牛(夏洛来×延边牛)、皮延牛(皮埃蒙特×延边牛)的F1代和延边牛公牛各5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延牛(1334g)、西延牛(1309g)和皮延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827g,P<0.05),西延牛和夏延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延牛,而西延牛和夏延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夏延牛(61.3%)、西延牛(60.8%)和皮延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P<0.05),虽然西延和夏延净肉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是却分别显著高于皮延。三个杂交组肉牛眼肌面积均比延边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西延和皮延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延牛肉嫩度均不如西延牛、皮延牛和延边黄牛。四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指标没有差异,但是延边黄牛肉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三个杂交组牛,皮延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夏季肉牛的合理饲养密度,在排除群体效应的情况下,试验采用固定动物数量、通过改变栏舍面积控制饲养密度的方法,于夏季选择初始体重在163~277 kg范围内的西门塔尔杂交小公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即试验1~4组,各组间试验牛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设置饲养密度分别为3.0,3.6,4.5,6.0 m~2/头进行饲养试验,分别测定了试验肉牛的生产性能、动物福利水平和环境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饲养密度下,试验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组的料重比最低;试验1组肉牛平均站立时间较长,为(11.84±1.07)h/d,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试验组肉牛平均站立时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肉牛脏污评分为(2.18±0.62)分,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4个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内的平均温度、湿度及风速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1组牛舍中CO_2浓度及NH_3浓度显著高于3,4组(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夏季肉牛饲养密度为3.6 m~2/头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选取30只3月龄、体重(14±2)kg的波尔×徐淮杂交山羊,随机均分至3组,以研究青贮、稻草和苜蓿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山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组试验羊采食的粗饲料组合分别为青贮∶稻草∶苜蓿=3∶1∶0(A组)、青贮∶稻草∶苜蓿=1∶1∶2(B组)、青贮∶稻草∶苜蓿=2∶0∶2(C组)。预试期7 d,正试期112 d。结果表明:C组羊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净肉重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组净肉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A组(P<0.05),但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饲料增重比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C间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GR值和眼肌面积以C组最高,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犏牛、牦牛犊牛培育技术结合设施化养殖技术,研究不同的饲养方式对犏牛、牦牛生长发育、增重效果及屠宰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犊牛培育技术,6月龄犏牛公犊牛和牦牛公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体重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采用设施化养殖技术,犏牛设施组的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牦牛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牦牛设施组、犏牛对照组和犏牛设施组的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牦牛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犏牛设施组胴体重及净肉重分别为138.27±3.17kg和113.29±2.87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8.47%和47.91%,犏牛设施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犏牛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牦牛设施组胴体重及净肉重分别为99.09±2.35kg和79.83±1.91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7.46%和46.29%,与牦牛对照组和犏牛对照组相比,牦牛设施组和犏牛设施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牦牛对照组和犏牛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犏牛、牦牛犊牛培育技术结合设施化养殖技术,犏牛、牦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显著提高,总增重、日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传统放牧条件下的犏牛和牦牛。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健康的三江平原放牧肉牛50头,体重在320 kg左右,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肉牛放牧采食的同时,试验各组按牛重的0.6%、0.8%、1.0%、1.2%和1.4%每头每天分别饲喂1.9(A组)、2.5(B组)、3.3(C组)、3.8 kg(D组)和4.5 kg(E组)的精料补充料,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旨在研究冬季放牧条件下,不同精料补饲量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逐渐增加,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D、E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2)饲料转化率以C组最高,为35.63%,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3)经济效益C组最高,C组60 d育肥收入较A组极显著提高176.42%,较B组显著提高80.12%,与C组和D、E组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按牛体重的1.0%补饲精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334g)、西黄牛(1309g)和皮黄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20.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 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 334 g)、西黄牛(1 309 g)和皮黄牛(1 121 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 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