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单发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老年男性患者,结石6~15 mm,均接受ESWL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组1、组2、组3),组1予以安慰剂治疗,组2予以坦索罗辛(0.2 mg,每晚顿服)治疗,组3予以坦索罗辛(0.2 mg,每晚顿服)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1次/d)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个月或结石完全排净或者至更改其他治疗方案。结果组2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分别与组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的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率、石街形成率、肾绞痛发生率、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与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组3的结石排净率高于组2(P=0.032),肾绞痛发生率、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低于组2(P=0.031,0.039)。组2与组3的药物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于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9-12~2010-07 5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ESWL后的患者,采用双盲对比法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其中实验组(226例)在对照组(284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观察时间为20 d.结果 实验组结石排净率为84.5%(191/226),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为62.3%(177/284),实验组的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坦索罗辛组与对照组比较,排净率明显提高,复碎率及碎后再次肾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药物副作用少、症状轻.  相似文献   

3.
赵雪志  孙清  印荣  刘宏 《山东医药》2010,50(18):81-82
目的观察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仅行ESWL治疗,联合组ESWL治疗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片0.4 mg/d,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排石成功率为90.67%,排石时间为(5.0±1.8)d,肾绞痛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分别为74.67%、(8.0±2.1)d、61.3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联合五淋化石丸辅助排石的效果。方法对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ES-WL后应用五淋化石丸,1.25g/次,3次/d,未应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治疗组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口服α_1肾上腺索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0.4 mg/次,1次/d。观察两组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并发症(肾绞痛、发热、血尿)发生率及药物的副作用并比较。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治疗组排石率为88.3%,对照组为4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肾绞痛、发热、血尿的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35.0%、20.0%、23.3%,治疗组分别为10.0%、6.7%、8.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除2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坦索罗辛联合五淋化石丸能够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降低肾绞痛、发热、血尿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联合坦索罗辛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辅助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老年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病人仅接受URSL治疗,联合治疗组在URSL术前3 d开始加用坦索罗辛,比较2组病人手术成功率、术后各时间段的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病人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3 d及7 d的结石排净率与联合治疗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及28 d的结石排净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肾绞痛的发生率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RSL联合坦索罗辛既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辅助排石,可缩短排石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尿微量蛋白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的影响。方法输尿管结石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解痉止痛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尿微量蛋白及NAG含量、血尿素氮、肌酐、转氨酶含量,记录肾绞痛发生次数,自然排石时间以及解痉止痛药的使用剂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尿微量蛋白及NAG含量较低(P0.05);自然排石时间明显缩短(P0.05),肾绞痛发生次数减少(P0.05),解痉止痛药剂量降低(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输尿管结石患者尿微量蛋白及NAG含量,减少肾绞痛发生次数,减少解痉止痛药使用剂量,缩短自然排石时间,且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石通与坦索罗辛联合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小残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44),均给予PCNL治疗,对照组辅以结石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小残石排出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结石排出率为96.4%(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29/44)(P<0.01),且结石排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为21.4%(1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5(20/44)(P<0.05),且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6%(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9/44)(P<0.01);两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及其他治疗方法介入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坦索罗辛与结石通联合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PCNL术后小残石的排出,副作用较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56例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结果一次性碎石率91.4%,最多治疗3次,5周后结石全部排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认为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疗效确切、可靠,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134例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碎石后观察组不放置双J管,服用盐酸坦索罗辛1周,对照组放置双J管.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血尿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血尿、尿频/尿急、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对单纯性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可不放置双J管,应用盐酸坦索罗辛可促进结石排出,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预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预后的数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SWL治疗的5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结石完全排出为成功,结石未排或有残石为失败。比较成功、失败组病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血尿、肾绞痛、结石数目、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结石位置、结石侧别、肾积水程度,找出与结石成功清除有关的因素,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ESWL预后的数学模型。结果 433例成功,81例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ESWL预后与结石长度、结石宽度、肾绞痛、结石数量、肾积水程度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石长度、肾绞痛和肾积水程度是ESWL预后的独立先相关因素。得到数学模型。Logit P=5.152+1.074×肾绞痛-0.286×结石长度-1.245×合并肾积水程度。当取0.5为分界概率时,模型预测灵敏度(准确预测治疗成功)为96.3%,特异度(准确预测治疗失败)为58.0%,阳性预测值为96.3%,阴性预测值为58.0%,总预测准确性为90.3%。结论成功建立预测ESWL预后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肾绞痛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经保守治疗后出现疼痛反复发作、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有11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9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1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患者有9例结石排净,2例碎石后有轻微疼痛,经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后疼痛消除;39例行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有32例患者取石碎石后经引流成功,4例输尿管水肿、狭窄导致输尿管镜无法通过,采用输尿管导管向外引流,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例引流后1周再次复查,经输尿管检查联合碎石术,结石排净,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输尿管镜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可靠性较高,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国产 JT—ESWL Ⅱ型碎石机治疗老年人上尿路结石180例,经多次行 ESWL 及辅以泌尿腔内技术处理成功率100%。随访3个月,碎石排净率肾结石为70%,输尿管结石为83%。与中、青年病例组比较,碎石排净率低。并发症中有出现心律紊乱及输尿管梗阻,梗阻后无症状性肾感染的特点。本文探讨了这些临床现象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URSL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术后1~3个月,复查超声或肾盂造影,观察结石排出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50)、80%(40/5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一次碎石成功率及术后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2%(46/50)、98%(48/50)均高于对照组的60%(30/50)、74%(37/50),术后血尿、肾绞痛、发热、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性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曾泉  付强  魏胜红  唐青 《山东医药》2008,48(47):94-94
2007年6月~2008年5月,我们对11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观察了坦索罗辛单用及与地夫可特联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的最佳体位.方法将38例老年人肾盂结石患者分3组,俯卧位组14例,倾斜俯卧位组12例,俯卧位改变倾斜俯卧位(改变体位组)12例分别进行ESWL术.测量ESWL术前、术后结石面积,观察排净天数,术后2个月结石排净情况,肉眼血尿次数,术中疼痛,6个月复查情况.结果改变体位组与俯卧位组、倾斜俯卧位组比较,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显著增大(均P<0.05),ESWL冲击次数、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明显减少(均P<0.001),结石排净天数显著减少(均P<0.05).与俯卧位组术后结石面积有显著增大(P<0.05).俯卧位组与倾斜俯卧位组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改变体位组碎石次数(1±0.0)次,石街发生率0%、术后2月排净率100%,术后6个月复发率0%.改变体位组、倾斜俯卧位组、俯卧位组术中疼痛与肉眼血尿次数均呈正相关(分别r=1.00、r=0.674、r=0.456,均P<0.001).结论改变体位进行ESWL术可提高疗效,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更适合老年人肾盂结石患者进行ESWL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套石篮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应用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硬性输尿管镜和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术中不配合应用套石篮;观察组术中配合应用套石篮。结果总的单次碎石成功率为89.1%(49/55)。结石滑落回肾盂或肾盏内6例,其中对照组5例,观察组1例,术后仍需行ESWL治疗,两组比较P〈0.01。两组术中均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石排净率100%,无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配合应用套石篮固定结石后再碎石的方法,可降低结石上推至肾盂内的推回率,从而提高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碎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行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64例,根据文献报道及材料实际情况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效率。发现结石位置、结石数目、结石大小、病程、肾绞痛是输尿管结石ESWL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是2.440、8.664、48.237、4.708、0.167。得到预测模型拟合数据良好。模型预测灵敏度为99.4%,特异度为20%,阳性预测值为96.9%,阴性预测值为55.6%,总预测准确性为96.4%。认为结石位置、结石数目、结石大小、病程、肾绞痛是ESWL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对于患者的术前筛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对老年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1例老年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组31例及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辅助率,以及两组术式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经皮肾镜取石术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组,术后经皮肾镜取石术组需行ESWL的辅助率明显低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组(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均明显升高,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组NGAL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显著,且对肾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9.
9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例。分别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P0.05);(2)观察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糖尿病并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排出率高。  相似文献   

20.
杨存让  尹向东 《山东医药》2008,48(27):88-89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未能有效排出15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其中1例因结石移入肾脏改行开放手术,14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结石不同程度粉碎,黏附在输尿管黏膜表面.中段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积水、输尿管下段有病变不宜采用ESWL治疗,认为输尿管结石在行ESWL之前应慎重评估,输尿管结石经ESWL治疗1~2次不能有效排除,应尽早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