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捷联惯导系统快速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以速度匹配的卡尔曼滤波初始对准为基础的快速测嘌技术,给出了艇载条件下的测漂结果,补偿了陀螺漂移之后的系统航姿精度。  相似文献   

2.
双位置初始对准技术在车载捷联惯导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载捷联惯导系统的特点, 采用双位置初始对准的技术方案实现其初始对准.重点介绍了双位置初始对准及陀螺测漂的基本原理,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并采用改良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双位置对准方案消除了陀螺常值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对对准精度的影响, 提高了对准精度, 并且在对准的同时标定出陀螺常值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 在导航状态给以补偿, 有效地提高了导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高冲击以能量观点可分为超高g值、窄脉宽冲击和中高g值、宽脉宽冲击两种,前者以高g值为目标,而后者则更关心冲击能量.高冲击能量条件下加速度测试具有冲击作用时间长、运动行程长、测试环境恶劣等特点,其准确测试具有一定难度.从高能量冲击试验装置工作原理出发,阐述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加速度信号判定等技术问题,分析了实际测试中出现的零漂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电缆甩动零漂和电荷放大器零漂的实际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永  秦秉坤 《兵工学报》1998,19(1):42-45
提出一种新的零漂补偿方法-光电综合负反馈法。该法利用一种特殊结构,将IFOG系统的零漂准实时测出,并通过光电综合反馈控制漂,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光纤陀螺零漂信号的Allan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光纤陀螺(FOG)零漂实验的设备及环境,在测得特定光纤陀螺静态零漂信号的基础上,运用Allan方差理论对陀螺零漂信号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到了光纤陀螺角随机游走、零偏不稳定性、速率随机游走、速率斜坡和量化噪声5个误差源系数的大小,通过对各系数大小的分析,确定出该光纤陀螺在使用中有较大影响的误差源为角随机游走和零偏不稳定性系数,为该光纤陀螺进行各种误差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飞行武器离心加速度大 ,制导液压系统中伺服阀的衔铁及阀芯产生离心力 ,这是导致伺服阀产生离心零漂的关键部位。本文从信号传递关系上分析离心零漂与伺服阀结构参数的关系 ,并得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A模型的光纤陀螺漂移数据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应用长自回归估计法进行光纤陀螺零漂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参数的精估计,建立了光纤陀螺零漂数据的ARM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光纤陀螺ARMA模型较传统的AR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光纤陀螺随机漂移ARMA模型可分解为两个独立的时间相关的一阶马尔可夫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MEMS陀螺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角速率输出误差较大且为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MEMS陀螺温度补偿方法,采用一元Takagi-Sugeno模糊模型对陀螺零漂的温度误差进行辨识与实时补偿,并就陀螺在自身发热和外界温度变化两种情况下的补偿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温度补偿,陀螺零漂从0.01003°/s减小到0.007°/s,可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用Allan方差法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的各种误差源及其整个噪声统计特性进行细致的表征和辨识.根据有效信号与各种噪声信号的频谱差异,用Mallat算法对RLG漂移信号进行塔式分解,采用软阈值消噪法去除噪声.对小波去噪前后的激光陀螺零漂信号用Allan方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小波变换有效的减小了激光陀螺零漂信号中的角度随机游走、角速度随机游走、速率斜坡和量化噪声,提高了激光陀螺零偏输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霍尔传感器输出温度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实现霍尔电势相对稳定的恒流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三极管结电压温漂特性来提高霍尔驱动电流,补偿GaAs霍尔器件霍尔电势带来的负向温漂影响,实现霍尔电势输出相对稳定。相比利用热敏电阻补偿方法,该方法具有实现温度补偿更简单、补偿效果更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弹丸侵彻混凝土目标减加速度信号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存在"零漂"的侵彻减加速度数据目前尚无统一的、有效的处理方法的问题,研究了侵彻加速度信号的特征,提出加速度信号处理的零点漂移修正原则和滤波截止频率选择原则。这两条原则给出了冲击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零漂的校正方法和冲击灵敏度的修正方法,以及在获取弹体刚体加速度时滤波器截止频率的确定方法。按照这两条原则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弹体刚体加速度的一次积分与二次积分分别与实测的撞击速度和侵彻深度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2.
薛海利  蒲乃科 《鱼雷》1998,(1):16-19
本文通过对某型鱼雷控制电路温漂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补偿方法,收到了很好和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杂电子对抗环境下雷达性能受干扰情况,本文研究了交叉极化干扰对极化融合单脉冲阵列雷达测角性能的影响。首先,阐述了阵列雷达极化融合单脉冲测角方法。然后,理论分析了交叉极化干扰对极化融合单脉冲阵列雷达测角性能的影响,从数学上证明了该干扰方法可带来极化融合测角的误差项,导致测角精度下降。最后,提出了采用辛格函数导数的变体函数对子阵交叉极化方向图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极化阵列雷达的测角性能进行了交叉极化干扰仿真,得到了测角精度随交叉极化干扰强度变化曲线和测角性能下降率与目标回波极化比的关系。研究表明,交叉极化干扰会导致阵列雷达测角性能下降,交叉极化干扰分量与目标回波共极化分量相近时对测角影响较大,并且,目标回波的极化比越小,即目标的交叉极化分量越小,雷达受干扰越明显,测角性能下降越大,性能降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刘涛  张领科 《弹道学报》2020,32(3):14-18
为了研究内弹道过程中火药在膛内燃烧生成的燃气压力变化和分布规律,对铜柱测压实验的过程进行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分析了采用铜柱测压器系统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利用铜柱塑性状态的本构方程,建立了包括预压过程在内的铜柱测压器的数学模型,用以提高铜柱测压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及简化实验流程; 对同时使用了电子测压器的铜柱测压器实验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借助量纲分析及相似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修正结果与电子测压器测量结果相符,证实了该文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被动声阵列自适应测角算法作了分析,比较了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测角与普通阵列延时求和的测角精度,指出超分辨率的物质基础和自适应测角能在复杂背景以及多种目标存在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火工品爆炸压力测量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及温漂的问题,推导出系统的输出与压力传感器输入和环境温度的关系,使用RBF神经网络逼近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以消除误差,并用LabVIEW编程实现。使用该方法校正后的系统能够自动补偿非线性误差和抑制温漂。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校正前的系统误差〈=2%,校正后的系统误差〈=0.4%,说明该方法补偿效果好,适合于在压力测量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CZ-2F火箭是中国唯一在役的载人火箭,目前其使用的地面测发控系统已经超过10年,为了满足空间站工程的测试与发射需求,亟需开展更新改造.在分析了国内外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载人火箭的特点形成地面测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兼顾继承性与先进性,提出了新型载人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改进总体方案,并主要从地面测发控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频率测量一般是通过对被测信号和标准信号计数实现,因此量化误差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在比较分析周期测频、直接测频和等精度测频的误差后,给出了一个基于FPGA等精度测频模块的Verilog HDL实现.较之单片机实现,它具有抗干扰性强,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谢超  顾青涛  龚亮 《弹道学报》2022,34(3):28-34
为了解决航天靶场实时外测弹道人工拣择带来的不准确、不稳定、鲁棒性不强以及缺乏参考标准等缺点,以提高指控中心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应用空间坐标变换理论和经典动力学理论分别构建了遥测角度同外测速度、遥测视加速度同外测加速度的关联模型,建立遥测信息同外测弹道信息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测信息的外测弹道择优方法。以某火箭理论弹道数据和理论遥测数据为输入,对遥测角度同外测速度、遥测视加速度同外测加速度的关联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由仿真结果可知关联模型的误差很小,从而验证了关联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火箭实际测量外测弹道数据、遥测参数信息为输入,应用弹道择优方法得出全局择优弹道,将全局择优弹道、其他局部外测弹道同事后高精度弹道进行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知全局择优弹道的综合误差最小,从而验证了择优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基于遥测信息的外弹道择优方法正确建立了某些关键遥测信息同外测弹道信息的关联模型,能够选择出精度较高的外测弹道,从而能够为指控中心提供更多的弹道择优辅助决策手段,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空心微珠简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空心微珠的应用背景、概念、分类和性能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介绍了粉煤灰空心微珠的产生条件和产生过程,分别对三种人造空心微珠和从粉煤灰中提取的漂珠和沉珠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最后对空心微珠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