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参芪地黄汤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疗程为6个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临床缓解19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0%;疾病疗效评价结果,肾功能改善36例,肾功能稳定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1%。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40例。以20例西医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20例服用参芪地黄汤的患者为治疗组。治疗0.5a,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BUN、Scr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参芪地黄汤,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分析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红细胞定量程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相关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红细胞定量分析比较有差异(P0.05);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疗效分别为94%、8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对于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用药效果及可靠性。方法:100例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32.88±129.42)、(106.61±104.87)mg/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芪地黄汤,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评分、血红蛋白、血肌酐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能改善CRF患者肾性贫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气阴两虚相关症状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改善贫血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能明显改善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提高血红蛋白,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肉眼血尿,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口服治疗(A组)、单纯加味参芪地黄汤口服(B组)及单纯潘生丁口服(C组)。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三周血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肉眼血尿患者的血尿情况。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肉眼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其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性反应程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参芪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血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19例完成治疗,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脱落2例,18例完成治疗,总有效率44.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血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参芪地黄汤可提高单纯西医对于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8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疗效.方法:对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60例患者,分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组、单纯潘生丁片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6,(8)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降糖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宁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接受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参芪地黄降糖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及治疗后气阴两虚症状消失率和降糖、中医证候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P2h PG、Hb A1c、TC、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多食易饥、手足心热、盗汗、失眠等气阴两虚中医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糖总有效率(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64.91%)(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降糖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对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73例气阴两虚夹瘀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当时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测定临床指标以及进入MogensenⅣ期病例数。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8%,优于对照组的65.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糖、血脂、UA、HCY及SOD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部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UACR及UTP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2例患者(5.2%)进入糖尿病肾病IV期,与对照组8例(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能有效改善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症状积分、降低其UACR、UTP、HCY水平及升高SOD的含量,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对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73例气阴两虚夹瘀型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当时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测定临床指标以及进入MogensenⅣ期病例数。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8%,优于对照组的65.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糖、血脂、UA、HCY及SOD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部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UACR及UTP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2例患者(5.2%) 进入糖尿病肾病IV期,与对照组8例(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能有效改善III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症状积分、降低其UACR、UTP、HCY水平及升高SOD的含量,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夏淋霞  杨雪军  吴中平 《新中医》2016,48(11):43-45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参芪地黄汤治疗lg 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兼有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7例lg 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兼有表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芪地黄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72%,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1)。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改善(P0.01,P0.05),SCr水平与GF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Ig A与对照组C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lg 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体液免疫指标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参芪地黄汤能有效改善lg 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兼有表证患者的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比单纯使用参芪地黄汤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熊远辉  文江华 《光明中医》2024,(6):1139-1142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辨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萍乡市中医院接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予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血糖指标、中医证候、肾功能指标、慢性炎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指标、中医证候、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辨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血糖、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和慢性炎症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联合海昆肾喜胶囊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CRF患者12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参芪地黄汤联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MDA、AOP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52/60),对照组为70.0%(42/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海昆肾喜胶囊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CRF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劳淋气阴两虚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劳淋气阴两虚夹湿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参芪地黄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47.91%,治疗组复发率为22.44%,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劳淋气阴两虚夹湿热证,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减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56例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8);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减参芪地黄汤;两组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活动指数、血清血管内皮细胞指数、理化检验指标(血沉、血肌酐、24 h尿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狼疮活动指数、血清血管内皮细胞指数、理化检验指标(血沉、血肌酐、24 h尿蛋白)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减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气阴亏虚、脉络瘀阻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口服,连续给药12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TC、T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血脂、血压、SO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2 h PBG、HbA_1c、UAC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联合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气阴亏虚、脉络瘀阻证早期DK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肾脏疾病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文荣  李秋芬 《新中医》2019,51(9):78-80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参芪地黄汤。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4.62%,对照组7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UN、SCr、尿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GFR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ESR、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