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Ludloff截骨术和Cheveron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的疗效。方法自2008-01—2011-03共收治足拇外翻45例,其中21例采用Ludloff截骨术治疗,24例采用Cheveron截骨术治疗。采用AOFAS评分及跖拇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45例均获随访平均19(13~27)个月。AOFAS评分:Ludloff截骨组从术前平均47(29~62)分提高到术后86(65~97)分,Cheveron截骨组从术前平均49(31~62)分提高到术后88(71~95)分。Ludloff截骨组:HVA从术前平均30°(22~31°)改善至术后10.1°(7~12°),IMA从术前平均17°(14~23°)改善为术后7°(6~10°)。Cheveron截骨组:HVA从术前平均31°(21~42°)改善至术后9.7°(7~15°),IMA从术前平均19°(15~24°)改善至术后7.1°(6~9°)。未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中重度足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只要掌握了手术技巧,Ludloff截骨术和Cheveron截骨术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关节囊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48足)行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测量手术前后拇趾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变化,评估足部疼痛及关节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29例(44足)获得随访,时间12~16(14.5±4.1)个月;3例(4足)失访。患者对术后临床效果满意,截骨部位愈合时间为4~6周。术前HVA为30°±4.1°、IMA为14°±1.7°;术后3个月HVA为4°±4.2°、IMA为10°±2.4°,术后1年HVA为5°±4.5°、IMA为11°±3.3°,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的HVA、I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关节囊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采用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27例拇外翻患者(27足):Akin截骨联合Chevron截骨19例,Akin截骨联合Scarf截骨6例,Akin截骨联合Juvara截骨2例。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第1、2跖骨间夹角(IMA)与拇外翻角(HVA)的变化。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6个月。截骨端均骨性愈合,前足疼痛较术前显著减轻,无拇外翻复发、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VA、IMA较术前显著减小,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kin截骨联合第1跖骨截骨治疗拇外翻,纠正畸形效果满意,可降低拇外翻术后复发率,近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蹄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300例共542只足,不做内固定.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母)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OFAS总平均分为89.4±10.2分.影像学评估,术后(足母)外翻角(HVA)为12.8°±5.8°(4°~22°),较术前34.6°±9.6°(18°~68°)改善22°±8.4°;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为7.6°±1.8(6°~11°),较术前14.3°±3.2°(11°~21°)改善6.7°±2.4°,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542只患足,498只对术后疗效满意,满意率91.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临床效果可靠,不需内固定,手术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合并第1跖趾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合并第1跖趾关节炎患者26例。手术前后于足负重位X线片上测量足拇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足拇趾疼痛情况,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足拇趾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切口和截骨端愈合、足拇趾功能恢复、畸形矫正、并发症发生及足拇外翻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4.53±2.45)个月(12~18个月)。所有病例中有1足切口乙级愈合,其余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末次随访时截骨端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失效、转移性跖痛及足拇外翻复发。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4.38±5.72)分增高至(82.74±1.68)分,平均HVA、IMA及足拇趾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合并第1跖趾关节炎畸形矫正效果好,可缓解足拇趾疼痛,足拇趾功能恢复良好,且足拇外翻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Chevron截骨整形术治疗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对收治的36例(46足)足拇外翻患者行改良微创Chevron截骨整形术。通过美国足踝评分系统(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 AOFAS)对手术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比术前及术后6周足拇外翻角(HVA)与第一、二跖骨间夹角(IMA)的角度,以及术后瘢痕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共36例患者,随访10~17个月。AOFAS术后评分平均为89.16分;术后6周,患者HVA术后平均为12.18°;IMA术后平均为6.74°。通过影像学比较HVA角度,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切口瘢痕处行临床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为96%。患者未见临床复发。结论采用改良微创Chevron截骨整形术治疗足拇外翻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近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4-05—2015-12采用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20例(22足)中重度足拇外翻,分别对手术前后患者AOFAS评分、VAS评分、拇趾外翻角(HVA)、第1跖骨远端关节角(DMAA)和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48(20±8.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并发症、跖骨头坏死、拇内翻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无足拇外翻复发。2足术后出现拇趾背皮肤麻木;7例末次随访跖趾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减小,但患者无明显不适。AOFAS评分:术前(58±3.1)分,术后(92.5±5.0)分;VAS评分:术前(6.5±3.1)分,术后(1.6±1.4)分。术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63,P=0.027;t=3.657,P=0.043)。术后HVA角、IMA角、DMAA角较术前均获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32,P=0.006;t=8.588,P=0.037;t=5.038,P=0.026)。结论对于中重度足拇外翻或DMAA增大的足拇外翻,应用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拇外翻32例(40足),其中男3例3足,女29例37足;年龄22~80岁,平均57.57岁;病程2~32年,平均14年;轻度9足,中度31足。术前患者合并拇囊炎,伴有第1跖趾关节周围疼痛并存在负重行走时疼痛加重。手术前后拍摄足负重正侧位片,比较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拇外翻评分(AOF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获得了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前HVA、IMA分别由(32.08±5.59)°、(11.63±2.24)°减小至术后12个月的(10.31±4.36)°、(5.0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6.75±6.42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88.80±3.99 (P0.05)。结论: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畸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拇外翻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患者68例(92足),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及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的变化。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2个月。末次随访时,HVA、IMA、DMAA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疗效优、良、可分别为82、5、5足,治疗优良率为94.6%。结论改良Scarf截骨术是矫正拇外翻畸形的可靠技术,纠正畸形效果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增大型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拇外翻患者(33足)采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DMAA的变化。依据AOFAS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33足术后足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所示的HVA、IMA及DMA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后未出现畸形复发、截骨处不愈合、跖骨头坏死及足趾坏死等并发症。其中有2足螺钉松动,1足术后感染,1足术后跖趾关节活动僵硬。末次随访参照AOFA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9足,良2足,差2足,优良率93.94%。结论对于合并DMAA增大型拇外翻患者,采取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可有效矫正畸形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性外翻越来越多见。老年性外翻一般畸形严重,很难依靠单一截骨术矫正足部的全部畸形。目的:观察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患者138例(253足),男31例(45足),女107例(208足);年龄65~92岁,平均(77.8±2.3)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定。术前、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拍摄足负重位X线片,测量和记录HVA角、IMA角、DMAA角变化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定。结果:13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0.5)年。无一例出现截骨处迟延愈合和不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所有患者术后7 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足部疼痛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次随访时更显著(P<0.01)。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功能评定,总优良率为96.8%。HVA角、IMA角、DMAA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发现各角度均较术后6周有一定程度的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亦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在单一切口下即可完成,操作相对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经皮Chevron截骨术治疗轻中度足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经皮Chevron截骨术治疗24位(26例)轻中度足拇外翻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8岁,其中右足14例,左足12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测量足拇外翻角、跖骨间角,并进行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前足评分。术前足拇外翻角20°~40°,跖骨间角小于20°,跖骨远端关节角小于10°。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3个月,足拇外翻角由术前平均31.68°纠正至术后平均14.39°,跖骨间角由术前平均13.77°纠正至术后平均7.98°,AOFAS前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9.26分改善至术后平均88.35分。术后4例出现内侧关节囊折叠缝合引起的刺激症状,4例出现螺钉尾端刺激症状,但无伤口感染、关节僵硬及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Chevron截骨术中期随访结果较好,可有效治疗轻中度足拇外翻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Scarf截骨术治疗29例拇外翻畸形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AOFAS踝-后足评分、行走时疼痛VAS评分、拇外翻角(HVA)以及第1、2跖骨间角(IMA).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26.2±9.7)个月.患足切口均一...  相似文献   

14.
Weil截骨治疗(足母)外翻转移性跖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Weil截骨治疗(踇)外翻转移性跖痛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联合应用第1跖骨基截骨及Weil截骨治疗伴有外侧跖骨头转移性跖痛的中重度外翻17例25足.患足手术前后常规拍摄足正侧位片,测量足母外翻角(HVA),I-Il跖骨间角(IMA),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手术方法根据患者术前症状选择第1跖骨基底截骨联合外侧跖骨头Weil截骨.[结果]患者(踇)外翻角(HVA)术前为32°±5.7°,术后为12.8°±3.5°;Ⅰ-Ⅱ跖骨间角(IMA)术前为23.2°±3.7°,术后为10.5°±0.7°;AOFAS评分术前45.6±6.9分,术后86.9±4.6分;Weil截骨术后的跖骨短缩3-8 mm,平均4.5 mm;术后18足跖痛症状完全缓解,7例好转,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需进一步治疗.[结论] (踇)母外翻术前应综合分析足部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伴有外侧转移性跖痛的严重(踇)外翻患者,联合使用第1跖骨基截骨和外侧跖骨头Weil截骨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田秀全  樊秋云  王鹏飞 《骨科》2016,7(6):417-419,424
目的 探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治疗合并痛风的轻度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足显微外科于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采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合并痛风轻度外翻患者疗效.共17例患者(23足),男4例(6足),女13例(17足).对患者采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进行治疗.术前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metatarsal angle,IMA)平均为8.0°±1.5°,术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平均为23.5°±5.5°,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前评分,平均为(38.4±7.2)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48个月,平均为26.8个月,截骨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均一期愈合.患者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消失,未出现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术后IMA平均为5.5°±1.5°,术后HAV平均为12.5°±1.5°,术后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6.2±3.6)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15足为优、7足为良、1足为差,优良率为95.7%(22/23).结论 对于合并痛风的轻度外翻患者,采用McBride联合Akin截骨术,能有效地减小HVA,并较好地解除患者的疼痛,改善足部外形,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Ludloff截骨术对中、重度拇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对26例(34足)中、重度拇外翻患者使用Ludloff截骨配合远端软组织手术进行矫形手术治疗,截骨使用螺钉固定。男4例,女22例,年龄48~67岁,平均58岁。术后采用AOFAS评分对患足进行临床功能评价,同时拍负重位足的正侧位X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后AOFAS评分及跖拇角和第一二跖间角的变化,了解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19~36个月)。在最后一次随访时,31足基本无痛,3足偶有疼痛或轻微疼痛。患者对拇外翻畸形纠正满意。AOFAS评分为从术前的51分(27~65分)提高到术后的88分(72~96分),HVA从术前的31°(21°~42°)改善为10.3°(7°~15°),IMA从术前的17°(16°~23°)改善为术后的7.8°(6°~10°)。23例(31足)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3例(3足)比较满意。所有患者均对外形满意。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Ludloff截骨术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侧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结合外侧组织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结合外侧组织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患者26例,其中男2例,女24例;年龄45~65(54.6±4.8)岁;病程1~5(7.5±3.3)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足HVA(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间角),并采用AOF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6例患足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跖骨头坏死、拇外翻畸形复发等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皮肤轻度麻木症状,考虑皮神经损伤引起。2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9.12±2.06)个月,术前HVA(30.01±3.71)°、IMA(14.00±1.50)°与术后的(9.41±4.16)°、(7.00±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AOFAS评分为54.77±9.59与术后的92.73±5.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优19例,良7例。结论:内侧单切口行改良Chevron截骨(必要时加做Akin截骨)并Acutrak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固定,并适度松解关节外侧软组织以治疗轻、中度拇外翻,具有暴露充分、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愈合较快的优势,而且通过适度的外侧松解,必要时Akin截骨配合内侧关节囊紧缩,较好地恢复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并联合切除治疗青少年距跟联合(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例(14足)青少年症状性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8足),女5例(6足);双足3例,单足8例,左足7例,右足7例;年龄13~17岁,平均1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TCCs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测量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2跖列角(T-2MT),负重侧位X线距骨倾斜角(TH)、距骨-第1跖列角(T-1MT)。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足部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TCA由术前平均22.3°(20°~26°)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0.5°(8°~13°);T-2MT由术前平均17.6°(16°~2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6.5°(5°~11°)。侧位X线TH由术前平均35°(25°~4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7.5°(16°~21°);T-1MT由术前平均15.5°(10°~22°)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5°(2°~6°)。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50~62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90.6分(75~95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0分(5~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2.0分(0~3分)。结论对于青少年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联合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症状,改善足部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Chevron截骨法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月2月收治的36例(36足)轻中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截骨组(微创组)和传统Chevron截骨组(传统组)。微创组16例(16足),男1例,女15例,年龄36~60(49.0±9.5)岁;按照Mann分型标准,轻度9例,中度7例;采用微创截骨结合空心钉固定治疗。传统组20例(20足),男2例,女18例,年龄38~65(50.0±9.2)岁;按照Mann分型标准,轻度11例,中度9例;采用传统Chevron截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比较术前、术后6周和12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前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36例(36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30(21.00±5.77)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前和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VA、IMA、AOFAS前足评分和VA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微创组AOFAS前足评分、VAS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VA、IMA、AOFAS前足评分和VAS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与传统Chevron截骨相比,微创截骨创伤小、恢复更快;而远期随访两者疗效相似,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微创截骨治疗拇外翻需注意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17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26足),男2例(3足),女15例(23足),年龄21~65岁。中度拇外翻10例(15足),即20°≤拇外翻角(HVA)≤40°或11°第1~2跖骨间角(IMA)16°;重度拇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