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校的内涵发展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面向新时代的我国高等教育,高校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新时代的大学生较之以往的大学生,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辅导员应从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出发,让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育人的全过程,运用新的方法,提高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失范等问题,道德教育显然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立德"才能"树人",要想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首先需要"立德"。高校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从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和环境育人四个维度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将"立德树人"中心环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如何开展、由谁开展、开展内容如何,是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我国高校心理育人"3个3"工作体系从三个层级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为使之更加完善的运行,需要从育人工作的队伍机制、制度机制、执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强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1]。"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创新了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四位一体,通力合作,实现全员育人;抓好四个节点,无缝衔接地实现全程育人;用好三个平台,因地制宜地实现全方位育人;形成"大思政"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做到学生心灵深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张雪萍  王健宇 《职业》2024,(6):32-35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首钢技师学院坚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推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当下,高校的思政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016年12月召开的"高校思政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当中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而党建带团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新时期,辅导员应该结合当下形式,以学生为本,以更好的工作模式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高校要回归育人本质,把培养人才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管理者要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途径,通过多种形式,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学院发挥传统优势,积极探索全员育人模式,在全体教工层面实施"三全育人"深入推广计划,以公寓文化阵地为载体,调动全体教工参与育人全过程,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力量,善用校友资源,搭建多维育人平台、提升全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理念,"三全育人"成为重要的育人课题。近两年全国各地各高校都在做相关的探索,其中有典型做法,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通过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统筹、为思政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研修机会、提高高校课程质量、思政工作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与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等方法,能够更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三全育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浅论高校就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如何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事关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和谐高校就业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本文从大学校园文化入手,提出高校就业文化命题,对其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就如何建设和谐、健康的就业文化体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出发,深度剖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在树立理想信念、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结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资助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资助工作的主旨是资助育人。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资助工作有了很大的改革创新。新媒体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当中,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使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新媒体使高校资助工作效率获得了巨大提升,避免了资助工作中出现错选漏选的情况,保证了高校资助的公平性。高校资助工作极其重要,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的重点关注项目,有利于促进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将"立德"与"树人"二者辩证统一,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任务,转变为将道德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统一的育人任务,这是一次教育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高校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凝练经验,让"课程思政"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并践行,通过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工作模式的优化,积极探索和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冯福龙  马欣然 《职业》2023,(7):40-4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两会是在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事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现代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校园网络文化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针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效果的研究材料很少,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运用高校网络文化的优势和高校育人工作的特点,提出"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效果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陈蓉  林素琴 《公关世界》2023,(2):118-120
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自该理念提出后,各个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文化育人是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对高校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育人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需要高校探索文化育人优化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基于此,本文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优化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三全育人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育人体系,关系着高校育人工作的质量建设。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应该强化"三全育人"的内涵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工人员、职能部门员工和大学生作为育人主体的自觉性和协同配合,创新大学生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开创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的思政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18.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文化育人就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运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来培养和提升高职文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马晓娟 《公关世界》2024,(5):108-110
随着国家对高校资助体量日益加大、资助模式日益成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各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背景下,资助工作中暴露出的育人成效不足问题倍受关注。而关怀理论从关怀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将“关心”引入道德教育,把“关心关系”的建立视为关怀活动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处于关心关系中的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的情感义务的强调,来实现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这对于提升学生感恩意识,凸显资助育人成效,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科学指南,是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指导思想。全员育人理念,能增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全程育人理念,能保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稳定性与持续性。全方位育人理念,能丰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三全"合力,定能构建各族大团结、同进步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