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频域的语音信号盲源分离多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以及Wigner-Ville分布(WVD)求信号的功率谱,而短时傅里叶变换对于多分量信号的频率分辨率受窗函数影响很大,WVD是一种非线性时频变换,处理多分量信号受交叉项影响很大。局部多项式傅里叶变换(LPFT)不仅提高了频率估计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时频分布中交叉项的影响。将语音信号表示为多分量的多项式相位信号,对语音信号作二阶LPFT,求得其局部多项式傅里叶变换谱(LPP),并构造时频矩阵,采用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求得能使信号功率谱矩阵近似对角化的一个酉矩阵,通过信号的白化以及酉矩阵来估计源信号,有效地分离出了原始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噪声环境下可以将两个不同的语音信号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2.
张天骐  张晓艳  周琳  胡延平 《信号处理》2020,36(11):1867-1876
相位谱补偿语音增强算法通过调整相位谱对噪声进行压缩,提高重构信号的质量。针对传统的相位谱补偿(phase spectrum compensation, PSC)语音增强算法采用固定的相位补偿因子,且算法的性能易受噪声估计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性的相位谱补偿(sparsity-based phase spectrum compensation, SPSC)语音增强算法。首先,利用噪声估计算法得到噪声幅度谱,利用基于幅度谱的语音增强算法得到目标语音幅度谱;接着,通过噪声和目标语音幅度谱之间的局部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来估计谱时间稀疏性;然后,利用sigmoid函数改进相位补偿因子,联合补偿因子和谱时间稀疏性,得到SPSC函数。最后,使用SPSC函数对相位谱中的谱分量进行补偿,通过短时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最终增强后的语音信号。仿真实验表明,在四种不同背景噪声的低信噪比下,新的相位谱补偿算法使增强语音获得了更好的LSD、PESQ和segSNR指标,说明新的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可以有效恢复带噪语音中的语音成分,对噪声抑制效果明显,增强语音的质量和听感均有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3.
袁文浩  梁春燕  夏斌  孙文珠 《电子学报》2018,46(10):2359-2366
在时频域的语音增强中,幅度估计和相位估计都是影响语音增强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方法中融合对相位的估计,本文将含噪语音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实部和虚部特征作为两个通道输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建立一个同步估计纯净语音STFT的实部和虚部特征的多任务学习模型,实现了对幅度和相位的同步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仅考虑幅度估计的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显著提高了语音增强性能.  相似文献   

4.
结合相位谱补偿的调制域谱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谱减法面临增强语音可懂度低且引入"音乐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谱补偿的调制域谱减法。首先将语音分解到若干频带,以同一频带不同时间的幅度谱为输入,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调制谱,然后采用谱减法修正不同频带的调制幅度谱,有效抑制了背景噪声,同时利用反对称函数补偿调制相位谱,进一步降低残留噪声,提高了语音可懂度。主客观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噪声及信噪比情况下,本文方法能明显抑制背景噪声和"音乐噪声",同时处理后的增强语音保持良好的语音可懂度,改善了主观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5.
曹智栋  李双田 《信号处理》2014,30(5):498-503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各种语音增强算法兼具效果良好及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这类算法利用功率谱进行计算,功率谱由幅度谱直接平方获得。本文提出一种通过裁剪幅度谱,以修正功率谱,提高语音存在处相对于噪声处的信噪比比值(信噪比对比度),从而恢复低信噪比语音的思路。将通过裁剪算法修正得到的功率谱用于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语音增强算法,对于信噪比较低的语音位置,可以得到更好的增强效果。裁剪算法通过对小于一定阈值的幅度谱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再重新计算功率谱,使得能量高的位置的信噪比与能量低的位置信噪比的比值(信噪比对比度)得到提高,也就提高了能量高位置与能量低位置的区分度,有利于后续算法更准确地将高能量位置更准确地恢复出来。在时频域中,高能量位置通常代表着语音存在位置。添加幅度谱裁剪算法,能量高的位置被突出,也可以说是语音存在处被突出,故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增强效果。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验对比结果,语谱图及PESQ得分的对比结果,显示裁剪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的语音分离系统仅仅增强混合的幅值谱(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系数),但是对于相位谱却不做任何处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相位信息对于语音分离的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同时利用幅值和相位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端到端分离方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原始语音波行点作为特征,是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跟其他的说话人独立的语音分离系统不同,本文提出的方法其神经网络只输出一个说话人的信号,其他的语音可以由混合语音与网络输出信号的差值获得。我们在TIMIT数据集上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明显优于句子级别的排列不变性训练(uPIT)基线方法,对于信号失真比(SDR)相对提高了16.06%。   相似文献   

7.
向强  秦开宇 《电子学报》2011,39(7):1508-1513
线性正则变换作为傅里叶变换、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更为广义的形式,已经在光学和信号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线性时频分布,避免了其他双线性时频分布中出现的交叉项干扰,是分析时频信号的有力工具.本文从线性正则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出发,研究了线性正则变换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关系,提出了基于线性正则变换与短时傅里叶变换联合的时频分析方法,避免了交叉项问题能够实现chirp信号干扰抑制和多分量时频信号分离.最后用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分析时频信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单话筒采集条件下基于语音短时对数谱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LSA)估计的语音增强算法,以及语音帧和噪声帧判别的有声/无声检测方法.将语音信号的相位提取后存储起来,然后对纯净语音的短时对数谱作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处理后的语音由估计得到的幅度谱和存储的相位重建.试验证明MMSE-LSA的增强效果很好,尤其在信噪比低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徐娜  吴长奇 《信号处理》2018,34(7):876-881
为了抑制小型语音通信设备中的方向性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差分阵列与幅度谱减的双麦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一阶差分阵列技术,对两麦克风采集到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语音通道信号和噪声通道信号。接着利用差分阵列处理后的两通道信号对语音通道信号的信噪比进行估计。最后利用幅度谱减法对语音通道信号中残留噪声进行消除。针对语音通道信号的信噪比估计,本文给出了两种新奇的计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的抑制了方向噪声,改善了语音的质量,去噪效果及语音质量均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0.
语谱分析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谱是语音信号短时时频分析结果的图形显示,能够清楚地揭示语音信号的时变频谱特性,反映语音信号的动态频谱特性和时域变化特性,在语音信号的分析以及语音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采用了一种按时域抽取基-4 FFT算法实现流水线结构的蝶形运算单元,在 FPGA上实现了语音信号的语谱分析,并利用非线性映射算法实现了语谱的VGA显示。  相似文献   

11.
何礼  周翊  刘宏清 《信号处理》2018,34(12):1490-1498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干扰声源和背景噪声存在条件下麦克风阵列噪声消除的方法。麦克风阵列通过波束形成增强由导向矢量所指定方向的目标声源来抑制背景噪声。然而,现有的波束形成算法在干扰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准确的导向矢量估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音频信号互相关功率谱相位的麦克风阵列噪声消除方法。首先通过音频信号的相位时频掩码估计导向矢量,并对其进行波束形成,从而有效抑制干扰声源和背景噪声;然后利用语音存在概率,采用最大似然的方法估计波束形成后信号中残留的干扰噪声功率谱密度,对其进行后处理,进一步抑制残留干扰和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声源和背景噪声存在的条件下,所提方法有效地实现了麦克风阵列噪声消除,且各种性能指标优于基线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增强方法忽视了相位谱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增强语音质量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循环网络与非局部模块的语音增强方法。通过设计一种编解码网络,将语音信号的时域表示作为编码端的输入进行深层特征提取,从而充分利用语音信号的幅值信息以及相位信息。在编码端和解码端的卷积层中加入非局部模块,在提取语音序列关键特征的同时,抑制无用特征,并引入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捕捉语音序列间的时序相关性信息。在ST-CMDS中文语音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含噪语音相比,使用文中方法生成的增强语音质量和可懂度平均提升了61%和7.93%。  相似文献   

13.
张睿  高勇 《电子工程师》2006,32(4):5-7,10
讨论了一种基于传统谱相减算法的改进方法。利用语音的短时平稳性,通过先验幅度比来连续更新噪声谱的估计,从而代替复杂的VAD(话音活性检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方法有效抑制了噪声干扰,语音得到了增强,在极大地提高信噪比的同时,将残留的音乐噪声和语音失真保持在人耳听觉容忍的范围以内,从而较好的保持了语音自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和种基于谱相关技术的语音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以信号幅度谱的自相关函数为基础,通过峰值检测来达到自动检测语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wo‐microphone binary mask speech enhancement (2mBMSE) has been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recent literature and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Current 2mBMSE systems rely on spatial cues of speech and noise sources. Although these cues are helpful for directional noise sources, they lose their efficiency in diffuse noise fields. We propose a new system that is effective in both directional and diffuse noise conditions. The system exploits two features. The first determines whether a given time–frequency (T‐F) unit of the input spectrum is dominated by a diffuse or directional source. A diffuse signal is certainly a noise signal, but a directional signal could correspond to a noise or speech source. The second feature discriminates between T‐F units dominated by speech or directional noise signals. Speech enhancement is performed using a binary mask,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features. In both directional and diffuse noise fields, the proposed system segregates speech T‐F units with hit rates above 85%. It outperforms previous solutions in terms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 improvement, especially in diffuse noi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An improved method based on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short time spectral amplitude (MMSE-STSA) is proposed to cancel background noise in whispered speech. Us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 of whispered speech, the algorithm can track the change of non-stationary background noise effectively. Compared with original MMSE-STSA algorithm and method in selectable mode Vo-coder (SMV),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further suppress the residual noise for low signal-to-noise radio (SNR) and avoid the excessive suppression. Simulations show that under the non-stationary noisy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not only get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enhancement, but also reduce the speech distortion.  相似文献   

17.
在冗杂环境下,为有效识别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提出基于子波变换的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检测研究。将干扰信号分为单音、多音、调频等类型,利用射线模型描述通信信道损失,确立噪声影响下的干扰信号结构,提取信号时频分布特征;在子波变换过程引入阈值滤波算法,将噪声投影在不同子波空间中,合理设置阈值,计算新的变换系数,实现信号去噪;采用混沌循环谱方法,将干扰信号检测转换为二元假设检验问题,获取二阶时变检测函数,计算决策量,结合门限值完成干扰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过滤噪声,检测出的干扰信号波形与频率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语音信号增强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号处理中语音增强是一个重要分支,针对语音信号不得不在噪声和干扰环境下通信的现状,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设计了语音信号噪声和干扰抑制系统,首先对LMS算法进行了推导,并且对噪声和干扰环境下的自适应滤波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抑制干扰和噪声的性能较好,对语音信号的增强明显,为该系统在硬件上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omputational Auditory Scene Analysis,CASA)算法思想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单通道语音增强方法。通过分析白噪声、风噪声、周期性噪声三类典型噪声和一般语音信号的频谱特点,构造适合的信号提取特征作为线索,判别出信号时频单元中的主要信号成分,然后对各时频单元乘以相应的衰减系数以掩蔽噪声成分。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客观测试和非正式听音测试表明,相对于常用的多子带谱减法和维纳滤波法,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白噪声、风噪声、周期性噪声等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