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197位T2DM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测定,并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调查患者焦虑、抑郁、痛苦及睡眠质量情况,分析HbA1c含量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本研究197例患者中,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共143例,占72.6%,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共98例,占49.8%,可能有睡眠问题或有睡眠障碍共172例,占87.3%,中等痛苦和重度痛苦共55例,占27.9%。采用相关性研究Spearman分析表明HbA1c含量与焦虑评分GAD-7呈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843,HbA1c与睡眠质量评分AIS呈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908。将T2DM患者根据HbA1c含量进行分组,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越高,则患者焦虑评分GAD-7和睡眠质量评分AIS则越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另外,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肥胖的男性T2DM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及睡眠障碍。结论 HbA1c含量高低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并且HbA1c含量越高,则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脑指标与9项病例健康问卷(PHQ-9)和7项广泛性焦虑(GAD-7)自评量表对心脏外科手术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结果。方法随机选取阜外医院心脏外科病房2015年7月~10月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46例,男性99例,女性47例,年龄20~78岁。应用PHQ-9和GAD-7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的抑郁、焦虑状态。同时,使用HXD_I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测量脑指标(内专注+外专注),时长6 min。结果根据主观量表PHQ-9、GAD-7总分进行分组,共分两组:焦虑抑郁组(61例):PHQ-9≥5分或GAD-7≥5分;无焦虑抑郁组(85例):PHQ-95分且GAD-75分。焦虑抑郁组脑指标内专注+外专注为(54.82±27.50),无焦虑抑郁组为(37.12±1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组脑指标内专注+外专注的中位数是51,无焦虑抑郁组中位数是34。用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筛查,有焦虑抑郁61例(41.78%),无焦虑抑郁85例(58.22%);用脑指标内专注+外专注筛查入选者焦虑抑郁的结果:有焦虑抑郁70例(47.95%),无焦虑抑郁76例(52.05%),总符合率为66.44%。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值为0.324(P0.001),一致性较好。结论脑指标(内专注+外专注)与量表评估心脏外科手术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结果的一致性较高,且客观,为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与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M...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疫情期间不同食管症状和(或)食管动力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的137例具有不同食管症状且新冠核酸阴性的患者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食管症状、HRM结果 、9项患者健康问卷(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及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评估量表评分及出现心理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HRM检查的137例患者中,62.0%有抑郁障碍和59.9%有焦虑障碍。大多数(71.1%)有反流症状的患者会出现焦虑障碍(P=0.045)。然而,胸痛患者的GAD-7评分[18.00(10.00~20.00)分]高于其他食管症状的患者(P=0.049)。无食管动力障碍组GAD-7评分[15.00(7.50~18.50)分]显著高于有食管动力障碍组[9.00(6.00~13.00)分](P=0.012)。中度抑郁组(P=0.034...  相似文献   

5.
背景抑郁、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疾病,但患者主观体验容易被躯体症状所掩盖,导致反复在非精神病专科就诊。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全科门诊患者逐渐增多,早期识别常见心理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的了解深圳市全科门诊患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为全科医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3家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8家进行问卷调查,以2019-12-01至2020-01-15于14家医疗机构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2条目(PHQ-2)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作为筛查工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全科门诊就诊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1 300份调查问卷,回收1 252份,回收率为96.31%。填写了PHQ-2的1 248例患者,101例(8.09%)抑郁症状筛查阳性;填写了GAD-7的1 227例患者,223例(18.17%)焦虑症状筛查阳性。不同性别、学历全科门诊就诊患者抑郁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婚姻状况、月收入全科门诊就诊患者焦虑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抑郁发生风险是男性患者的1.763倍,≥60岁患者的抑郁发生风险是18~29岁患者的3.530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患者的抑郁发生风险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的5.768倍;随着年龄增加,全科门诊就诊患者焦虑发生风险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患者的焦虑发生风险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的2.620倍,无配偶患者的焦虑发生风险是有配偶患者的2.357倍,月收入为5 001~10 000元患者的焦虑发生风险是月收入为≤5 000元患者的0.556倍(P0.05)。结论深圳市全科门诊就诊患者中,抑郁、焦虑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且与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相关,提示全科医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疾病并提高心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背景:焦虑、抑郁、躯体化是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与FD各亚型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索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对FD各亚型患者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PHQ-15)、悉尼消化不良指数简表(NDI)和消化不良症状严重度量表(DSS)分别评估223例FD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严重度,并分析焦虑、抑郁、躯体化对FD各亚型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的影响。结果:EPS、PDS和EPS与PDS重叠组的GAD-7、PHQ-9、PHQ-15、NDI、D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各亚型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均相关(P0.05),而消化不良严重度仅与躯体化相关(P0.05)。抑郁和躯体化是影响FD各亚型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躯体化是影响各亚型患者消化不良的因素(P0.05)。结论:EPS与PDS症状重叠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较EPS、PDS患者严重,对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的影响亦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识别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嘉兴街道2017年管理在册的糖尿病患者35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血糖指标、PHQ-9、GAD-7进行评估。结果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抑郁者占31.19%,出现焦虑占29.98%;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病程均会影响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结论抑郁焦虑症状与血糖控制存在负相关,有效识别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脑功能指标客观定量测量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9项病例健康问卷(PHQ-9)、7 项广泛性焦虑(GAD-7)、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三种量表联合应用对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为心脏康复患者筛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客观定量评测手段。方法 采取知情同意、自主填写问卷的方法对阜外医院心内科随机选取的31例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前患者进行PHQ-9、GAD-7、SSS的评估。根据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焦虑抑郁组和无焦虑抑郁组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脑功能指标进行测量[1-2],分析两组患者的脑功能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分析两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根据主观量表PHQ-9、GAD-7[3]总分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焦虑抑郁组13例(41.94%,PHQ-9≥5分或GAD-7≥5分),无焦虑抑郁组18例(58.06%,PHQ-9<5分且GAD-7<5分)。焦虑抑郁组脑指标内专注为39.00±9.89,无焦虑抑郁组脑指标内专注为22.78±1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功能指标内专注与PHQ-9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310(P<0.01),与GAD-7的相关系数是0.5378(P<0.01),故采用内专注筛查入选者焦虑抑郁(内专注>30为有焦虑抑郁组,内专注≤30为无焦虑抑郁组),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的17例(54.84%),无焦虑抑郁的14例(45.16%),总符合率是75.65%。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致性很好。同时,采取内专注筛选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组的躯体化症状量表得分为36.3±2.7,无焦虑抑郁组的躯体化症状得分为30.3±2.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脑功能指标与常规量表作为评测焦虑抑郁的两种方法,二者具有一致性,利用脑功能指标内专注评测焦虑抑郁,脑功能客观定量指标将有助于对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在广州地区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症状和躯体症状的现状调查,并探讨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抽样从广州市卫生局抽取广州6家大型综合医院,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对906例在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统计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及不同程度躯体症状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相对危险度。结果906例门诊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合并现患病率分别为12.6%、9.7%、16.6%。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分析显示,PHQ-15总分、PHQ-15阳性症状数目与HADS总分(r=0.512,P<0.01;r=0.475,P<0.01)、HAD-A因子分(r=0.504,P<0.01;r=0.469,P<0.01)及HAD-D因子分(r=0.431,P<0.01;r=0.399,P<0.01)呈正相关。躯体症状轻度(PHQ-15,5~9分)、中度(PHQ-15,10~14分)、重度(PHQ-15,15~30分)患者焦虑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4.41(1.98~9.86)、13.95(6.38~30.51)、47.73(18.74~121.53);抑郁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2.14(0.95~4.83)、6.96(3.12~15.51)、15.70(6.26~39.36);焦虑、抑郁合并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3.56(1.59~7.95)、10.70(4.91~23.32)、32.66(13.68~78.02)。结论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焦虑、抑郁常见;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躯体症状程度越重,躯体症状数目越多,患焦虑、抑郁相对危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5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度洛西汀,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西酞普兰,均观察8周。采用综合医院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GAD-7)对两组进行评价,并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心功能评价指标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血压、心率等安全性指标。采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组内比较,各组治疗后PHQ-9和GAD-7各时点评分存在差异(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对比,两组治疗后PHQ-9和GAD-7各时点评分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PHQ-9和GAD-7评分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抗抑郁焦虑的疗效优于西酞普兰,对心功能的影响与西酞普兰基本相同,安全性好,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MDT)模式下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愿招募方式选取83例糖尿病门诊就诊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对其开展1年MDT模式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对病人采用健康问卷抑郁症症状调查表(PHQ-9)、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进行评估,比较教育前后病人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情况及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 MDT模式健康教育后,病人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均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MI)、臀围、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教育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抑郁与病人的BMI、腰围、臀围、FBG呈正相关(r=0. 177,0. 336,0. 201,0. 213,P0. 05),与其他相关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经PHQ-9、GAD-7、PHQ-15量表评价,MDT模式健康教育后病人抑郁程度明显减轻(P0. 05)。结论 MDT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中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入选547例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测评。[结果]在547例受试者中,SAS得分高于正常值152例(占27.8%),其中112例(20.5%)为轻度焦虑,33例(6.0%)为中度焦虑,7例(1.3%)为重度焦虑;SDS得分高于正常值158例(占28.9%),其中113例(20.7%)为轻度抑郁,38例(7.0%)为中度抑郁,7(1.3%)例为重度抑郁。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性别、婚姻情况及教育程度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女性、离异或丧偶者、高学历人群处于高焦虑抑郁状态。[结论]在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女性、离异或丧偶者、高学历人群是影响焦虑与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等相关分析。结果 220名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焦虑症状者46人,占20.91%。其中轻度焦虑35人,占15.91%,中度焦虑6人,占2.73%,重度焦虑5人,占2.27%。出现抑郁症状者70人,占31.82%,其中轻度抑郁56人,占25.45%,中度抑郁8人,占3.63%,重度抑郁6人,占2.73%。在所有研究者中,焦虑和抑郁并存者28人,占12.73%。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中性别不同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和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的六个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间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正相关。结论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存在较大比例的抑郁焦虑情况,医护人员要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分及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的影响,探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或抑郁的新机制调节体内炎症状态。方法 入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00例。所有入选者行GAD-7、PHQ-9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分析其与PHQ-9评分及GAD-7评分的相关性。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口服3个月,B组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10、IL-12和TNF-α的变化及PHQ-9评分、GAD-7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A组PHQ-9评分、GAD-7评分与血清促炎症因子TNF-α、IL-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抗炎症因子IL-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PHQ-9评分及GAD-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PHQ-9评分及GAD-7评分改善不显著,且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IL-10较治疗前升高,IL-12、TNF-α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炎症状态与焦虑抑郁程度有关,养心氏片能使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体内抗炎症因子表达上调,促炎症因子表达下降,调整体内炎症状态,改善焦虑抑郁状态,这可能是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住院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8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开展调查,并进行随访评价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280例NSCLC住院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患者为237例(84.64%),其中轻度抑郁116例(41.43%)、中度抑郁101例(36.07%)和重度抑郁20例(7.14%);出现焦虑情绪患者为247例(88.21%),其中轻度焦虑69例(24.64%)、中度焦虑145例(52.14%)和重度焦虑33例(11.79%),抑郁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为236例,占84.28%。NSCLC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总健康状况、功能维度(除了认知功能)和症状领域(除了腹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SCLC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与生活质量的总健康状况、功能维度和症状领域(除了腹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抑郁、焦虑及失眠的情况,评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影响以及发生心理疾病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560例COVID-19患者进行横截面研究。分别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失眠严重指数(ISI)问卷,自拟一般状况调查表调查患者抑郁、焦虑、失眠情况以及人口学基本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抑郁、焦虑、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在490例受访者中,182 例( 37.1% )表现为抑郁,154例( 31.4% )出现焦虑,148 例(30.2%)出现失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显示离异或丧偶、受访时仍在医院治疗、家人感染SARS-CoV-2是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95%CI分别为3.653 (1.238,11.327),1.818 (1.040,3.182),1.620 (1.087, 2.434),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重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入院时轻症患者低[OR 95%CI 0.420 (0.251,0.686),P<0.05]。女性、受访时仍在医院治疗、家人存在SARS-CoV-2感染是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95%CI分别是1.664 (1.115, 2.492),2.643 (1.520, 4.610),1.708 (1.125, 2.621),均P<0.05]。受访时处于隔离期或仍在住院治疗〖JP2〗中的患者发生失眠的风险明显升高[OR 95%CI分别是2.107 (1.344, 3.327),2.215 (1.262, 3.879),均P<0.05]。结论:抑郁、焦虑和失眠为COVID-19患者常见的心理疾病。我们应给与COVID-19患者更多的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伴发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探讨HRV与PCI术后伴发抑郁焦虑的相关性和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预测价值。方法 85例PCI术后1个月患者,完成PHQ-9和GAD-7量表后进行HRV检测。根据PHQ-9及GAD-7量表评分为四组,A组为PHQ-9评分13分,且GAD-7评分≤10分;B组为GAD-7评分10分,且PHQ-9评分≤13分;C组为PHQ-913分,且GAD-7评分10分;D组为PHQ-9≤13分,且GAD-7评分≤10分。分别观察组间的HRV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基础心率在A、B、C三组均高于D组(P0.01或0.05);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计数的百分比(pNN50)、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指标D组明显高于A、B、C组(P均0.01);SDNN、SDANN、RMSSD指标C组明显低于B组(P0.01或0.05)。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LF/HF比值A、B、D三组明显低于C组(P0.01或0.05);LF、LF/HF比值A、B组明显高于D组(P均0.01);HF指标D组明显高于C组(P均0.01)。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状态患者存在明显的HRV下降,LF/HF比值可以作为这类患者的神经生物学观察指标,对PCI术后出现抑郁与焦虑情绪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因及机制较为复杂,部分与抑郁、焦虑、躯体化及多种类型心理异常有关。对综合医院 疑诊心理因素相关FD患者可采用HA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或PHQ-9(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GAD-7(广泛性 焦虑量表)进行初步筛查。也可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存在的多种心理相关的症状进行较全面筛查。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可用于判断抑郁,焦虑存在与否及程度,并可作为治疗前后疗效 的评估。PHQ-15量表可更全面评估躯体化症状和筛查躯体障碍与心理症状的共病情况。生活事件量表(LES)可判 断某事件对患者发病的正性或负性影响,判定患者症状是否与心理障碍有关。心理因素相关FD的治疗可应用促动 力药、抑酸药联合心理干预及中枢作用药物治疗,中医药对该类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阴性患者躯体化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连续调查2016年6月至12月于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患者1353例,选取冠脉造影结果阴性者为冠脉阴性组(676例),同期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心梗组(150例)。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及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心梗组及冠脉造影阴性组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患病情况。结果与急性心梗组相比,冠脉阴性组躯体化症状阳性率高(32.8%vs.22.7%,P=0.014),躯体化症状量表分值高(32.7±8.45 vs.30.29±8.03,P=0.0015);冠脉造影阴性患者焦虑状态阳性率高于AMI患者(18.3%vs.9.3%,P=0.0074);冠脉造影阴性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分值高于AMI患者(P<0.05);冠脉造影阴性患者非特异性躯体化症状均高于AMI(P<0.05)。结论冠脉造影阴性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及焦虑状态的阳性率高于AMI患者,特别是对于伴非特异躯体症状的冠脉造影阴性患者,及早识别此类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可能对临床上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抑郁、焦虑情绪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为预防老年睡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自行设计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症状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955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现况以及评估抑郁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被调查者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34(24.5%)、182(19.1%)、137(14.3%)。抑郁、焦虑评分与老年人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s:0.115~0.558, 均P<0.01)。调整性别、年龄、睡前进食、睡前饮茶等混杂因素发现:抑郁、焦虑是老年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抑郁老年人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是非抑郁老年人的3.555倍(95%CI:2.235~5.653, P<0.05);焦虑老年人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是非焦虑老年人的1.812倍(95%CI:1.070~3.070, P<0.05)。抑郁、焦虑对老年睡眠障碍的多因素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32.56%、16.09%, 抑郁与焦虑的综合作用为38.87%。结论抑郁、焦虑是老年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