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活性炭-石英砂生物过滤处理微污染窖水的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模拟西北集雨窖水水质的配水为原水,对生物过滤中强化自然挂膜的生物膜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膜形成过程中COD、NH3-N、浊度等的去除效果以及滤柱不同高度水头损失的变化和滤柱生物量的变化,并对膜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挂膜20 d后COD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去除率达到30%左右,30 d后浊度和氨氮去除率趋于稳定,分别达到90%和80%,可以用COD和NH3-N的去除率作为生物膜成熟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对挂膜阶段与稳定运行阶段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20d后,生物膜基本成熟,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可稳定在80%和70%左右。稳定运行阶段,适当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但是水力停留时间过长,处理效果又会下降。水力停留时间为50min时,COD、NH3-N的去除率和脱色率达到最佳,分别为57.32%、49.86%、60.78%。  相似文献   

3.
复合生物膜反应器味精废水挂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 SBR)中投加改性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填料填充率为体积分数40%,利用味精废水进行生物膜培养.稳定运行6周后挂膜成熟,此时生物膜厚约0.5~1.0 mm,填料内部形成约34.0 mg·g-1的生物膜量,即可使反应器增加2 040 mg·L-1的附着生物量.挂膜过程中COD、NH4+-N和TN的去除率稳步提高,最终去除率可分别达90%、96%、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挂膜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经二沉池沉淀的二级生化出水启动生物活性炭装置。启动挂膜过程中研究了装置对COD、NH3-N及色度的去除效果和进、出水的DO、pH值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成熟后,生物活性炭装置对COD、NH3-N及色度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稳定运行时COD的去除率保持在65%以上,NH3-N的去除率保持在70%以上,出水中未检测到色度。通过考察装置进、出水DO和pH值变化,可以判断硝化细菌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挂膜过程中进、出水DO差值变小时,硝化细菌生长状况良好;挂膜过程中出水pH值变小时,硝化细菌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A/O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O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好氧池内选用聚丙烯移动填料,缺氧池中放置半软性填料,污泥取自某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采用快速排泥法挂膜.经过40多天的培养,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也随着生物膜的成熟逐渐提高和稳定,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增加到73.6%和50%,表明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过程完成.  相似文献   

6.
鲁继川  孙悦 《浙江化工》2008,39(1):14-16
利用生物流化床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水力停留时间和供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挂膜容易,气水比为15:1,水力停留时间为3h时,进水COD、NH3-N和TN分别为310~550mg/L、30~40mg/L和35~50mg/L时,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6%、86.7%和65.2%。  相似文献   

7.
不同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启动运行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瓷粒和陶粒两种不同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启动运行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不同填料在挂膜过程中COD和NH 4-N的去除效果及出水NO-3-N和NO-2-N进行了考察,并对两种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进行了剥离镜检.结果表明,在常温20~25℃下两种填料所需的启动挂膜时间均有较大差异,陶粒填料所需时间为10d,而瓷粒填料则需30d.启动挂膜过程中,两个BAF对COD和NHJ-N的去除率基本相同,但所需运行时间有较大差异.陶粒填料BAF硝化效果好于瓷粒填料.镜检表明,两种填料表明生物膜中均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和明显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8.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回用中的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挂膜启动中,先用活性污泥闷曝接种,然后通入污水厂初沉池出水,逐步提高进水流速,到滤料表面形成稳定生物膜后改进污水厂二级出水.试验结果表明,挂膜启动中使用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的出水作为原水,挂膜速度快,两周后出水CODCr和NH3-N去除率分别稳定在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SBR反应器对比研究了序批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反应器(HSBR)与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碳氮去除.结果表明,两反应器在COD、NH4-N去除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HSBR的NH4-N过程去除速率显著高于SBR反应器,且HSBR反应器的TN去除率可达62.95%,高于活性污泥反应器39.3%.HSBR的悬浮污泥和...  相似文献   

10.
以凹土为主要原材料,复合烟煤制备一种配比简单、易制作的陶粒生物填料。该填料强度高,易挂膜,可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段,兼吸附与强化脱氮功能。在处理生活污水的应用中,填料挂膜快,挂膜稳定后系统对CODCr、NH3-N、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77%、98%、32%、68%。研究亦表明,形成的生物膜具有立体结构,可以通过内外交替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完成TN的去除,从而强化系统的脱氮能力。该填料与市售陶粒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对CODCr、NH3-N去除率差别不大,而填料对TP、TN的去除率明显优于市售陶粒,分别为85%和71.9%。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复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伟 《水处理技术》2012,38(7):98-101
采用粉煤灰复合滤料曝气生物滤池(BAF)装置处理污水,研究了气水体积比、水力负荷、进水污染物负荷对COD和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mg/L和25mg/L时,适宜的气水体积比为10:1,COD和NH3-N的去除率能够分别达到77.93%和84.78%;适宜的水力负荷为1.01 m3/(m.2h),COD和NH3-N的去除率能够分别达到87.88%和90.01%。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污染物冲击负荷的能力,有机负荷在1.03~3.68kg/(m.3d)时,COD去除率均保持在75%以上;当氨氮负荷在0.22~0.44kg/(m.3d)化时,NH3-N去除率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纤维陶粒作为填料在生物滤池中的快速挂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和电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辅以外加药剂(水泥、石灰、石膏、水玻璃),经混合、成球、陈化和养护工序,制得免烧秸秆-粉煤灰纤维陶粒(简称纤维陶粒),并将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载体填料进行挂膜启动。试验考察了外加药剂对纤维陶粒比表面积的影响及挂膜过程中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外加药剂对纤维陶粒比表面积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石灰>水玻璃>水泥>石膏;优组合为(质量分数):石灰8%,水玻璃2%,水泥3%,石膏2.5%;在优组合下制得的纤维陶粒的比表面积为7.925 m2/g;挂膜启动后,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呈增加趋势,10 d后趋于平稳,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3%、74.64%和80.01%,出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对生物絮凝吸附后的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此系统对CODcr、NH3-N的去除效能以及UBAF抗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此系统CODdr、NH3-N平均去除率可达88.7%和86.6%.水力负荷在0.6~1.8 m3/(m2·h)范围内变化时,UBAF对CODdr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中部曝气和底部曝气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的生物脱氮性能。结果表明,碳源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以及是否回流对BAF生物脱氮效果影响明显,气水流量比和回流流量比对BAF生物脱氮效果有一定影响;进水NH4+-N、TN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43.11、45.07、29.2mg.L-1时,中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04%和78.32%,出水COD为32.4 mg.L-1;底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8.61%和68.99%,出水COD为28.4 mg.L-1。研究表明,BAF在2种运行方式下可获得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性能,且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型臭氧-炭滤-消毒-砂滤组合净水工艺处理北江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启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气水体积比为0.2:1,启动20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79%左右,滤池挂膜成功;采用两段式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反冲洗周期3~5 d,可有效控制水头损失,维持滤池稳定运行。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启动完成后,试验系统最终出水CODMn、氨氮、亚硝氮、浊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相似文献   

16.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处理河道污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应用于山东省小沙河污染河道的治理,采用人工接种闷曝法挂膜启动,经过高、中污染物含量进水驯化培养的生物膜,应用于处理低污染物含量的河道污水。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低含量河道污水是可行的,而且COD、氨氮、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7.4%、50.8%、85.7%,远远高于对照试验,说明在处理河道污水时,生物膜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体化生物活性炭中试装置,探究4.0 mm和1.5 mm的柱状炭对污染物去除性能,择优选择作为装置目标炭进行人工挂膜。挂膜成功后,探究不同气水比条件下,装置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种活性炭均有较高的COD去除率,且4.0 mm柱状活性炭运行稳定,无跑炭现象,利于生物膜的形成,为此次实验的目标炭。启动挂膜阶段,装置污染物去除率呈现先降低后逐步升高,最后趋于稳定;气水体积比2:1条件下,装置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COD、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5%、10.7%。NH4^+-N去除率均不高,可能与硝化细菌生长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