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内寒 是指寒自内生者。主要因机体的阳气虚衰,温煦推动的能力减退,而形成的一种病状态,因而亦称为“虚寒”。  相似文献   

2.
“病机”这个词源自《内经》,前人将其解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栝”。机,是古代弩箭上的发射器;栝,是箭末扣弦之处。机栝,比喻事物的关键。故病机二字有疾病之关键的含义。从医学角度来说,病机就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换言之,病机,就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辨别疾病的部位,分析疾病的变化,归纳疾病类型的机理。因此,它属于辨证的主要内容。临床中,只有掌握病机,才能确定证候的性质,治疗也才能有的放矢。所以《内经》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相似文献   

3.
疾病传变 人体罹病以后,在正邪相互斗争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从而引起疾病的发展、转移、演变,这便是疾病传变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二)津液代谢障碍津液的代谢包括两个主要环节,即输布和排泄。输布,就是流动、运输和布散。津液通过输布的环节,才能发挥它滋润、营养全身的功能。排泄,是指津液中具有营养的成分被利用后,余下的液体需要通过汗液和尿液,以及呼吸作用排出体外。津液的输布,需要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肝的疏泄、三焦水道的通利等多个脏腑的协同作用,其中,脾的运化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上述各脏腑中的任何一个脏或腑的功能失调,虽然都会影响津液的输布,但脾的运化失常是最关键的环节,津液(水液)的排泄,主要依靠肺的宣发,使水液转化为汗液排出;  相似文献   

5.
(上接2006年第12期)(四)精、气、血关系失调中医学认为。作为有形物质的精,可以生成无形动力的气。精和血不仅都来源于先天之精与后天的水谷之精,同时还可以互相补充和转化,称为“精血同源”。而精、血在生成和运行中,又都依赖气的化生和推动作用。因此,精、气、血三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方面又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6.
2.虚实转化 虚闪正气不足,实因邪气过盛。但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交争,盛衰易位,从而导致疾病的虚实性质发生转化,如南实转虚,或由虚转实等。  相似文献   

7.
《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以《内经》病机学说指导临床,可收执简驭繁之诊断,从而得到正确治疗。兹举病案三则,以窥一斑。 1 上气不足之眩晕 眩晕症,《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上气乃指心肺之气,心为君主之官,肺主一身之治节,心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乃诸阳之会,浊邪蒙敝清空,故脑窍失聪、眩晕等症作矣。本症临床特点为耳如蝉鸣,听觉失灵,头脑重胀,视物模糊,朝轻暮重,动则尤甚,严重时则心慌气短,呃逆呕吐清涎等。一般多见于中老年身体素质较差者,对此,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收效甚著。 例1.王某,男,1969年3月21日诊。患眩晕症1年,经诊断为梅尼埃病,时愈时发,病初发作较稀,近来发作频繁,多次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理想。平时头昏耳鸣,记忆减退,纳差,疲乏无力,大便先硬后溏。发时感天旋地转,并呕吐痰涎,耳如蝉鸣,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甚则心慌气短,舌淡苔薄白,脉右细小、左弦细。证系心肺气虚,脾胃虚弱,清阳不能上升,浊邪不得下降,清空受蒙所致。治宜益气升清,降逆和中,蠲化痰饮。方宗益气聪明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党参、黄芪各30 g,炒白术、泽泻、蔓荆子、炒白芍、姜半夏各9 g,葛根、代赭石(先煎)各20 g,旋覆花、茯苓各10 g,升麻、陈皮各5g,生姜4片。服5剂眩晕即止。继以益气聪明汤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半月而瘥,此后未发。  相似文献   

8.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6,(10):12-13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过程中,相互斗争的正邪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力量对比的小同变化,从而决定了疾病的不同转归。如正胜(盛)邪退,疾病趋于好转而痊愈;邪胜(盛)正衰,则病情恶化甚或死亡。若正邪双方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不能即刻战胜对方,便会出现正邪相持的局面,疾病即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病。  相似文献   

9.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6,(12):14-15
气虚 是全身的功能或某一脏腑衰退的病理状态。气虚的共有表现是: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头昏自汗,特别是劳动后这些症状就会明显,同时可见有舌质淡、脉虚弱。在气虚的基础上,还会因为营卫气虚或不同脏腑的气虚而有不同的症状重点。如肺气虚可见有动辄喘促、咳嗽;心气虚则有动辄心悸、胸闷;脾气虚则有腹胀、腹泻、食少;肾气虚则有腰酸腿软、性功能不强等等。  相似文献   

10.
3.内伤病传变 某种病因损伤内脏所引起的病变,称之为内伤病。因为病位在脏腑,故其传变的基本形式是脏腑传变。包括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的传变。又因脏腑与形体组织和官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内伤病变也可在脏腑与形体组织和官窍之间传变。  相似文献   

11.
全面论述了《内经》病机学说认识论方法论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平衡失调,内外并重;整体联系,恒动变化;过则为病,系统直观;类比推理,以外测内;综合归纳,审机定治。同时指出《内经》病机学说为中医的疾病观和认识疾病的独特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端于《内经》,经由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养生防病等各个方面。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从医学经典理论阴阳二十五度论证阴阳睡梦学说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阴阳睡梦——天人昼夜之道(睡眠醒觉与阴阳出入,阳寤阴寐与昼夜交替,阴阳睡眠与心神动静,阴阳承抱与协和睡眠);卫气循行——阴阳二十五度之说(营卫气昼夜循行的道路,卫行循行阴阳各二十五度,阳跷阴跷与循行异常);阴阳水火既济——睡梦失常调理之长(不寐的个体阴阳偏颇,失眠的阴阳心理调节,经方调节失眠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内经》阴阳理论钩玄(Ⅱ)——阴阳在中医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阴阳篇章的解读和分析,认为《内经》中的阴阳表述了阴阳作为人体功能单位的意义,是物质、信息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阴阳具有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与消长的关系。在中医临床诊疗中辨识阴阳,是防治疾病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认为其特点为:(1)比较“奇恒”,过则为病;(2)内外因并重,正邪盛衰相对而言;(3)整体失衡,动态随机的病理观;(4)类比推理,以外揣内;(5)综合归纳,以“证”命病。文中并认为:《内经》不仅在具体内容上,而且更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奠定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基础,学习《内经》病因病机学说,要掌握其病机思维和病机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用以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6.
漫谈中医的体质学说(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体质的标志评价一个人的体质状态不能单看某一方面,而是要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等作综合考虑。换言之,体质的标志是通过体质构成的要素得以体现的。因此,评价体质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7.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7,(11):30-31
体质学说的应用体质是决定健康与疾病状态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是形成疾病的终极原因。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及养生保健均有密切的关系,故体质学说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思想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的构建过程,从临证的角度说,《内经》尤其是病机十九条是其集中的表现。病机思维源于中医整体观的哲学思想的指导;其归纳的模式是直觉判断;运用的工具是意象思维,类象逻辑;方法是取类比象,司外揣内,以譬尽意;借助的是理性推导,注重的是病理联系,强调的是整体效应,谋求的是身心平衡——对立统一,重感觉,重表象,重时间中人的动态。  相似文献   

19.
中医理论是以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中医学与现代控制论在方法论上有惊人的相似,即藏象经络学说形成的思维方法是现代崭新的科学认识论。研究中医学藏象模型的内容,为人体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内科疾病病因的教授须分清原始病因、病因的转化及病理产物是如何形成,分析病机要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明确病变部位,提出病机重点,病理属性和病理演变,并剖析病机中的疑点、难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以便于进一步学好《中医内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