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工业级α-Al2O3、金红石型TiO2和轻质MgO粉体为原料,过量配置α-Al2O3,采用固相反应法于1400℃煅烧实现了Al2O2/Al2(1-0.2)Mgg0.2Ti(1+0.2)O5基复相粉体的原位合成,实现两相的均匀混合,原位制备出性能良好的Al2O3/Al2(1-0.2)Mg0.2Ti(1+0.2)O5基复相陶瓷.利用XRD对原位合成的复相陶瓷粉体的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FESEM观察了复相陶瓷的断口形貌,测量了复相陶瓷的烧结密度、抗弯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研究了第二相Al2O3的引入量对钛酸铝基陶瓷的微观结构、抗弯强度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复相Al2O3的引入量为15%(质量分数)时,钛酸铝基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提高到108 MPa,并且具有较低地热膨胀系数0.7×10-6 /℃.  相似文献   

2.
以工业级α-Al2O3、金红石型TiO2和轻质MgO粉体为原料,过量配置α-Al2O3,采用固相反应法于1400℃煅烧实现了Al2O3/Al2(1-0.2)Mg0.2Ti(1+0.2)O5基复相粉体的原位合成,实现两相的均匀混合,原位制备出性能良好的Al2O3/Al2(1-0.2)Mg0.2Ti(1+0.2)O5基复相陶瓷。利用XRD对原位合成的复相陶瓷粉体的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FESEM观察了复相陶瓷的断口形貌,测量了复相陶瓷的烧结密度、抗弯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研究了第二相Al2O3的引入量对钛酸铝基陶瓷的微观结构、抗弯强度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复相Al2O3的引入量为15%(质量分数)时,钛酸铝基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提高到108MPa,并且具有较低地热膨胀系数0.7×10^-6/℃。  相似文献   

3.
氧化钒对钛酸铝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阳极氧化法处理铝型材产生的超细含铝废渣和TiO2为主要原料通过固相烧结合成钛酸铝结构材料,探讨V2O5添加剂对钛酸铝(Al2TiO5)的纯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得到的Al2TiO5,结果确定V2O5最佳的添加量为1.0wt%,此时钛酸铝纯度为90wt%,晶粒发育完整,密度最高为3.10g/cm^3,气孔率为9.8%,抗折强度为28.15MPa。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采用反应烧结原位合成途径制各自增韧钛酸铝陶瓷的可能性,通过对机械激活、Nb2O5为添加成分的反应前驱体在1300~1500℃之间的反应烧结,对比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的成分和结构的变化,并在1500℃、烧结时间3 h的条件下原位合成了具有自增韧结构的钛酸铝陶瓷.高温下由Nb2O5产生的液相以及Nb5 对钛酸铝晶格离子的置换效应对各向异性晶粒生长和自增韧结构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的体积密度、物相组成、机械强度以及抗热震性的影响。用反应烧结法制备钛酸铝陶瓷,其中添加剂为MgO、SiO2、Fe2O3及其复合添加剂。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陶瓷的体积密度及气孔率,采用三点弯曲方法测试陶瓷强度,并利用热循环实验测定陶瓷抗热震性。结果表明:MgO、SiO2、Fe2O3及其复合添加剂有利于减少气孔率,提高钛酸铝陶瓷强度,增强陶瓷抗热震性。添加剂能促进烧结,形成新相,并且可以提高钛酸铝的晶格常数c。  相似文献   

6.
锆酸铅(PbZrO3,PZ)作为典型的ABO3型钙钛矿材料,在500 K附近发生从顺电相到反铁电相的相转变.以硝酸铅、氧氯化锆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方法成功合成了PbZrO3粉体.利用差热分析(DTA)和热失重分析(TG)研究了共沉淀前驱体的热行为,利用XRD跟踪粉体的相演化,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钙钛矿相锆钛酸铅形成的影响.发现共沉淀加强了Pb、Zr离子的混合,促进了钙钛矿相锆钛酸铅的形成,经600℃低温煅烧便可获得结晶良好的钙钛矿相PbZrO3粉体.  相似文献   

7.
以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水合硝酸镧(La(NO3)3·nH2O)和钛酸四丁酯((C4H9O)4Ti)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分两步沉淀Ti离子和Bi、La离子,利用沉淀法合成了Bi3.25La0.75Ti3O12(BLT)粉体.利用差热分析(DTA)和热失重(TG)对两步沉淀法制备的前驱体粉体的热行为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晶相演化过程,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BLT粉体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两步法制备的前驱体粉体经低温煅烧直接转化为单一的铋层状钙钛矿相BLT粉体,在700℃煅烧2 h合成的BLT粉体颗粒不大于100nm,颗粒间结合疏松,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8.
以Bi(NO3)3·5H2O和Ti(OCrH9)4为原料,KOH作为矿化剂,在200℃温度下水热反应24 h获得了纯相Bi4Ti3O12粉体.利用XRD对合成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利用TEM和SEM观察了合成粉体颗粒的微观形貌.结果显示,所合成的粉体为片状或带状的单晶Bi4Ti3O12颗粒,片状颗粒的平面与(001)面平行.分析了片状结构Bi4Ti3O12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铅、硝酸镧为原料,氢氧化钾作矿化剂,成功实现了钛酸铅镧(Pb0.7La0.3TiO3,PLT)纳米晶的合成,分别利用XRD、SAED、SEM、TEM对其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改变镧离子的引入方式,研究了产物的物相和形貌随引入方式的变化,发现利用镧和钛的羟基氢氧化物共沉淀引入镧离子,强化镧和钛的结合,有利于镧取代铅固溶于钛酸铅的晶格中,形成纯立方相PLT纳米颗粒.利用钛和镧共沉淀作为引入镧离子的反应物料,220℃水热反应36h合成的PLT粉体颗粒呈均匀的球形,粒径小于100 nm.  相似文献   

10.
以单质粉为原料,用无压烧结法制备了一系列高纯Ti3Al1.2-xSnxC1.8(x=0-0.8)周溶体粉体材料。利用XRD、SEM着重研究了x=0.2时,高纯Ti3Al1.2Sn0.2C1.8固溶体粉体的形成条件、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在1350-1500℃温度范围内,保温5min,都可获得高纯Ti3AlSn0.2C1.8粉体材料;SEM观察结果显示,烧结温度对Ti3AlSn0.2C1.8的显微形貌有很大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粉体晶粒逐渐向板状晶转变;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可获得单一相的连续Ti3Al1.2-xSnxC1.8固溶体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