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是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终末结局。两种疾病虽然发病机制不同,但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在护理上尤应注意。2007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尿毒症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误区调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例,采用访谈式的方法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调查显示患者的治疗误区表现在:急于求成、放任自流、轻信广告、朝三暮四、半途而废和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等。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充分认识到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并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从治疗的误区转变为积极正确的治疗疾病,同时增加了治疗疾病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肝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相关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孔文  王颖  黄霞 《华西医学》2003,18(1):67-6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以及相互关系,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表,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焦虑程度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社会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状态有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提示加强社会支持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状况。临床护理工作应重视社会支持与心理状态的交互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68例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用通俗的语言,以健康需求和个性化心理特征为切入点,以住院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作为主线,对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结果: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身保健意识增强,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恐惧、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及时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实施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状况及其护理对策。方法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接受Beck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6.09%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经过住院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抑郁发生率下降,抑郁各因子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适应能力,消除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实施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以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组,予以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措施。回顾性比较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的SF 36生活质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干预4周后的SF 36生活质量量表中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规模、疾病信息、获得帮助、与医师沟通、一般疾病管理、做家务、社会娱乐活动、症状管理、饮食管理、情绪控制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情志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探讨情志护理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问题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情志护理,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常模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采用情志护理后,患者的上述因子分得到明显改善,但抑郁因子分仍高于常模组(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存在明显的异常,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认知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照护者的影响。方法以健康认知疗法为基础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对2011年1月~12月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照护者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慢性乙型肝炎认知调查问卷》了解照护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结果干预后照护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与病情发展、治疗方法与预后、消毒隔离方法、心理疏导、健康饮食习惯、自我保健与护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健康认知疗法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照护者的健康教育中,可使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比例增加,慢性乙型肝炎目前无确切的有效方法。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同时常合并其他疾病,使病情复杂,治疗更加困难,导致患者预后较差。此时做好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往往由乙肝病毒(HBV)所引起[1],一般具有病程较长和病情反复迁延以及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的特点,如不及时治愈严重者可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危及生命,从而给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2].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易导致社会对乙型肝炎患者产生歧视,进而造成许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以及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整个临床治疗效果,故积极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先进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及医学科研人员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也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综合治疗中[3].为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