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2021,(6)
[目的]明确嘧草醚与五氟磺草胺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田间防除效果及对直播水稻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评价2种药剂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田间小区试验法评价田间防除效果及对直播水稻的安全性。[结果]复配后对稗草、鳢肠、异型莎草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按照有效成分10∶5且总用量在67.5~90 g a.i./hm2时,对田间杂草的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直播水稻安全。[结论]嘧草醚复配五氟磺草胺后能够扩大杀草谱和提高防效,在水稻直播田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农药》2021,(8)
[目的]探索三氟苯嘧啶与烯啶虫胺2者复配的合理性及2者复配后对褐飞虱的防效。[方法]依据杀虫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进行测定。[结果]三氟苯嘧啶与烯啶虫胺之间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最佳比例为1∶6。此比例下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复配制剂20 g/667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效,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0.3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三氟苯嘧啶SC和50%烯啶虫胺WG。[结论]三氟苯嘧啶与烯啶虫胺2者联合具有增效作用,可用于水稻田褐飞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5,(12)
[目的]旨在筛选出能够有效防除水稻田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以增加现有除草剂种类,减缓杂草抗性的产生。[方法]选用2甲4氯和苯噻酰草胺2种除草剂,并按不同比例混合,分别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测定其对杂草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室内测定表明2甲·苯噻酰(1∶20)、2甲·苯噻酰(1∶15)和2甲·苯噻酰(5∶1)三个混剂均较单剂起到了增效的作用,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各混剂对水稻田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显著大于2个单剂,以2甲·苯噻酰(1∶20)的总草防效值最大,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3.87%和96.41%。[结论]混剂2甲4氯∶苯噻酰草胺(1∶20)对水稻田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显著高于试验所用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的联合作用,采用室内活性测定的方法,测定各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类型,并且测定3者最佳配比的复配制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室内测定结果显示: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以不同质量比混配,对供试的稗草、千金子等杂草有加成或增效作用。当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以2∶1∶37的比例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供试杂草的活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安全性较高,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其中540 g a.i./hm~2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超过95%,宜作为田间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对水稻直播田部分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复配后的田间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田间小区试验法评价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千金子、鳢肠、异型莎草的联合作用、田间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后,对稗草、千金子、鳢肠及异型莎草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2者有效成分以30:5复配,对稗草、鳢肠有增效作用,按照该配比复配后总用量在157.5~210 g/hm2时,对田间杂草的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明显高于2种单剂的防治效果,且对直播水稻安全。[结论]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后不仅可以扩大杀草谱,同时还可以提高对稗草、千金子、鳢肠、异型莎草等的防效,有助于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5,(11)
[目的]探讨60%氧氟·丁噻隆WG防除甘蔗田杂草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等效线法评价丁噻隆与乙氧氟草醚对马唐和反枝苋的联合作用。采用芽前封闭试验测定60%氧氟·丁噻隆WG对杂草防效及甘蔗安全性。[结果]丁噻隆与乙氧氟草醚按有效成分5∶1比例混配,对马唐和反枝苋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药后60 d,60%氧氟·丁噻隆WG(600~1 200 g a.i./hm2)对杂草防效大于82%,对甘蔗安全。[结论]60%氧氟·丁噻隆WG防除甘蔗田杂草具有防效好、杀草谱广、对甘蔗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郭振营  郭志刚  李琳  路飞  李梦姣  徐洪乐  吴仁海 《农药》2024,(5):371-375+381
[目的]明确吡氟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混配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2者不同配比混配对猪殃殃和荠菜的活性,利用等效线法评价联合作用,明确最佳配比范围,并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评估其药效。[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吡氟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不同比例混配对猪殃殃和荠菜防效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取2者比例为15∶1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6%吡氟酰草胺·双氟磺草胺悬浮剂72~192 g a.i./hm2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对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均有较高的防除效果,45 d株防效可达80%以上,鲜质量防效可达90%以上。[结论]该产品除草效果显著,且对小麦安全,推荐16%吡氟酰草胺·双氟磺草胺悬浮剂96~120 g a.i./hm2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苯吡嗪菌胺等复配对人参菌核病防效。[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方法,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复配杀菌剂对人参菌核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联苯吡嗪菌胺与啶酰菌胺复配剂对人参菌核病联合毒力为增效;增效系数为7.08,最佳配比为1∶10时,田间试验防效75.93%。联苯吡嗪菌胺与丙硫菌唑复配剂对人参菌核病联合毒力为增效,最佳配比为1∶10时,增效系数为5.06,田间试验防效82.35%。联苯吡嗪菌胺与氟啶胺复配杀菌剂对人参菌核病联合毒力为增效,最佳比例为20∶1时,增效系数为3.74,田间试验防效72.06%。[结论]联苯吡嗪菌胺与啶酰菌胺、丙硫菌唑、氟啶胺二元复配防治人参菌核病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烯啶虫胺与氯噻啉复配的可行性,并明确其复配后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测定烯啶虫胺、氯噻啉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活性水平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当烯啶虫胺与氯噻啉之间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1、2∶1、3∶1、4∶1时,都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最佳配比为2∶1,共毒系数(CTC)达到159.6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烯啶虫胺·氯噻啉(2∶1)混剂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4.75%,明显优于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79.12%)、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70.73%)和3%啶虫脒微乳剂(70.54%)3种对照药剂。[结论]烯啶虫胺与氯噻啉按照2∶1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7,(3)
[目的]筛选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配比和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浸渍法分别测定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和共毒系数,选择最佳配比加工成制剂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以3∶7、5∶5、7∶3比例复配时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大于130,增效作用较显著,其中按照1∶1复配增效作用最佳;按照此比例加工的2%噻虫胺·高氯氟氰GR,有效成分用量450~600 g/hm~2,药后60 d,防效仍保持在85%,且对韭菜有促进生长作用。[结论]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增效作用明显,2%噻虫胺·高氯氟氰GR集中了高效氯氟氰菊酯速效快、噻虫胺持效期长的优点,且对韭菜安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WH1G与氟啶胺协同防治草莓灰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7,(12)
[目的]筛选出可与解淀粉芽孢杆菌WH1G菌株复配的最佳化学药剂及比例,明确复配药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杀菌剂与WH1G菌株的生物相容性,Horsfall法评价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确定复配方案并进行田间验证。[结果]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最强,与WH1G菌株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0.0454 mg/L氟啶胺与8.8126×106cfu/m L的WH1G体积比为4∶6时,毒性比率为1.412,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防效高达69.79%,显著高于单剂防效。[结论]氟啶胺可与解淀粉芽孢杆菌WH1G复配协同防治草莓灰霉病,2者按体积比4:6复配不仅可以提高防效,还能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草铵膦、乙羧氟草醚联合作用效果和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ME对非耕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出的最佳配比加工成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ME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草铵膦、乙羧氟草醚以19∶1复配对非耕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较好,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ME的推荐使用剂量为600~900g a.i./hm~2,药后30 d对非耕地一年生杂草的总体防效可达到95.7%~97.6%。[结论]草铵膦、乙羧氟草醚复配互补性强,对反枝苋、马齿苋、狗尾草、马唐等一年生杂草增效作用明显,20%草铵膦·乙羧氟草醚ME能够有效防除非耕地一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13.
迟会伟  韩君  唐剑峰  王震  阴冠津 《农药》2023,(9):680-683
[目的]探索氟醚菌酰胺和缬霉威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活性、最佳增效比例以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2个药剂杀菌活性,以及不同比例下的增效系数。[结果]氟醚菌酰胺和缬霉威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EC50值分别为0.4288、0.2942 mg/L;在试验配比范围内,最佳增效比例为1:6;35%氟醚·缬霉威SC制剂用量1200 mL/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达到85%以上,高于对照药剂。[结论]氟醚菌酰胺和缬霉威复配可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农药》2021,(9)
[目的]杂草是常见的稻田有害生物,化学除草已成为稻田控制杂草的重要技术措施,但随着一些除草剂的广泛应用,杂草的抗性逐渐增强,筛选出新药剂及其复配剂能够有效减缓杂草抗性,对防除杂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水稻移栽同步喷雾法研究了氟酮磺草胺·丙草胺复配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水稻试验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19%氟酮磺草胺SC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有效剂量18~36 g a.i./hm2处理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均在70%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但对稻田阔叶类、莎草科杂草防除效果不理想。27%氟酮磺草胺·呋喃磺草酮SC处理药后30 d对总草防效在90%以上,但对水稻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9%氟酮磺草胺SC+50%丙草胺EC(18+450 g a.i./hm2)防效与之相当,显著优于19%氟酮磺草胺SC单剂处理,且对水稻生长安全。[结论]氟酮磺草胺·丙草胺复配能有效控制水稻移栽田杂草生长,且对水稻安全,能有效保障水稻产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明确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复配对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除草剂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温室试验结果显示,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混配对稗草、千金子具有明显的加和作用,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以1∶1比例混配的加和作用明显。田间试验表明,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悬乳油(1∶1)以有效成分用量180~225g. a. i./hm~2进行田间喷雾,药后30 d对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总鲜重防效可达到90. 2%~96. 1%。[结论]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以1∶1的比例混配能够有效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且对水稻安全,杀草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21,(8)
[目的]明确乌拉草锈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形态、生物学鉴定,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方法。[结果]乌拉草锈病致病菌为柄锈菌属(Puccinia sp.);葡萄糖、硝酸铵、pH值7、12 h/12 h光暗交替、15~20℃适合孢子萌发。氟茚唑菌胺分别与氯氟醚菌唑、吡噻菌胺复配表现为增效,氟茚唑菌胺+氯氟醚菌唑、氟茚唑菌胺+吡噻菌胺以1∶2混配,施药剂量90~120 g a.i./hm2,防效在83%以上。[结论]乌拉草锈病是由柄锈菌属引起的病害,明确了生物学特性,筛选的复配剂有效地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啶酰菌胺和腐霉利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开发新的混配药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啶酰菌胺、腐霉利以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进行了增效作用评价,并验证了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啶酰菌胺与腐霉利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2比例复配效果最佳,增效系数最高为10.34;其次为5∶1,增效系数为7.48。啶酰菌胺与腐霉利以1∶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最佳(86.04%),比单一使用啶酰菌胺和腐霉利的效果好。啶酰菌胺与腐霉利复配物对草莓无药害。[结论]啶酰菌胺和腐霉利以1∶2进行复配对草莓灰霉病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21,(6)
[目的]明确氟啶草酮与丙炔氟草胺混用后防除棉田杂草的应用潜力。[方法]测定2者混用的联合作用类型,对棉花和杂草的选择性、杀草谱,并进行田间验证。[结果]氟啶草酮与丙炔氟草胺混用,对棉田杂草的联合作用主要为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混用后对棉花和阔叶杂草选择性系数大于2,有一定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稗草选择系数小于1,选择性一般;混用可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部分杂草的除草活性。田间试验表明:混用对棉田稗草、龙葵、反枝苋等防效达77.3%~98.3%,活性较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丙炔氟草胺对棉花的药害。[结论]氟啶草酮和丙炔氟草胺混用对棉花安全,且棉田杂草防效较高,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复配剂对大豆-玉米间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Gowing法评价砜吡草唑和噻吩磺隆复配后对稗草的联合作用,并提出最佳配比。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其除草活性及安全性。[结果]联合作用评价试验表明砜吡草唑+噻吩磺隆的最佳复配有效成分用量为150+22.5 g a.i./hm2。室内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50+22.5 g a.i./hm2时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复配剂药后15 d对稗草及反枝苋的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97.56%、100%,且对大豆、玉米株高和鲜质量无明显抑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50+22.5 g a.i./hm2施药后60 d,对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0%以上,通过目测观察对大豆、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复配剂能够有效防除大豆-玉米间作田一年生杂草,并对大豆、玉米生长无影响。筛选出一种一次性封闭控草方案,以期为有效解决大豆-玉米间作田草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袁淼  宋云雪  李艳  范文忠 《农药》2020,59(5):375-378
[目的]为筛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有效药剂,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相结合方法。[结果]8-羟基喹啉钙分别与丁子香酚、8-羟基喹啉锌、氟啶胺复配活性表现为增效。田间试验表明:8-羟基喹啉钙+氟啶胺(40+80)g a.i./hm^2、8-羟基喹啉钙+8-羟基喹啉锌(60+60)g a.i./hm^2、8-羟基喹啉钙+丁子香酚(60+3)g a.i./hm^2防效在78%以上。[结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有效药剂及配比,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