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建立糖尿痛心肌损伤动物模型,探讨糖尿病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②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血糖和糖耐量、血清TC、TG、血浆胰岛素、心肌组织TNF—a、AngⅡ、AGEs的含量和心脏重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结构变化。③结果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各点血糖值、血清TC、TG、血浆胰岛素、心肌组织TNF—a、AngⅡ、AGEs的含量和心脏重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光镜下见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肥大、变性,心肌纤维结构紊乱。④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可建立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的大鼠模型,可能与心肌局部AngⅡ、TNF—a和AGEs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在兔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普通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组给予高脂饲料,均喂养13 w.实验前及实验第4、7、10和13周末分别取空腹兔耳缘静脉血测血脂水平;实验结束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采用FCM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情况.结果 第4、7、10及13周末,高脂饲料组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普通饲料组心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高脂饲料组心肌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和淋巴细胞浸润.高脂饲料组G0/G1期百分率较普通饲料组显著增高(P〈0.05),而S期、G2/M期百分率及PI均较普通饲料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高脂血症可引起兔心肌细胞病理性改变,抑制心肌细胞增殖,且对其凋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内质网应激是否在高脂血症大鼠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起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全自动化生化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及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分子GRP78的表达变化。结果 研究显示在喂养12 W时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模型组较正常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边界不清、心肌纤维断裂、部分细胞核溶解消失;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大鼠心肌GRP78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模型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在高脂血症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在肥胖/胰岛素抵抗状态下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与心肌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4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肥胖组(OB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NC组)予正常饲料喂养.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评价大鼠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检测左心室最大收缩速率(+dp/dtmax)、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dp/dtmax)及平均心肌细胞直径(MCD).检测血及左室心肌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以及心肌核转录因子kB(NF-KB)、I-kB、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 OB组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P<0.05),MCD较NC组增大(P<0.01),心脏舒、缩功能均下降(P<0.01),血及心肌TG、FFA、AngⅡ浓度均较NC组升高(P<0.05),心肌iNOS、NF-kB表达增强(P<0.01)、I-kB出表达下降(P<0.01).心肌TG与血FFA呈正相关(r=0.80,.P<0.01).心肌FFA与心肌AngⅡ水平(r=0.74,P<0.05)、iNOS(r=0.66,P<0.05)及NF-kB表达(r=0.86,P<0.01)呈正相关.+dp/dtmax与心肌TG(r=-0.87,P<0.01)、AngⅡ(r=-0.52,P<0.05)、iNOS(r=-0.70,P<0.01)及NF-kB 表达(r=-0.57,P<0.01)均呈负相关.-dp/dtmax与心肌TG(r=-0.85,P<0.01)、AngⅡ(r=-0.82,P<0.01)、iNOS(r=-0.78,P<0.01)及NF-KB表达(r=-0.75,P<0.01)均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由于血中TG、FFA浓度升高,导致心肌异位脂质沉积.异位沉积的脂质有可能通过激活心肌RAS系统,并增强心肌NF-kB、iNOS的表达.从而引起心肌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是否在高脂血症大鼠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起作用.方法: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全自动化生化仪检测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cide,TG)及胆固醇(Cholesterol,TC)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及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信号通路分子GRP78的表达变化.结果:喂养12周时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模型组较正常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边界不清、心肌纤维断裂、部分细胞核溶解消失;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大鼠心肌GRP78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模型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ERS途径可能在高脂血症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形成和心肌细胞损害产生的机制。方法以辣椒辣素损伤Wistar大鼠感觉神经,饲喂高盐饲料,建立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iNOS活性和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eNOS、iN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心肌eNOS、iNOS mRNA的表达。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束时各组比较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3、4周时,辣椒辣素高盐组鼠尾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辣椒辣素高盐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隙明显增大,细胞核排列不整齐;心肌iNOS、NO水平升高(P<0.05);e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eNOS mRNA表达减少(P<0.01);iNOS蛋白表达和iNOS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凋亡细胞数升高(P<0.05)。结论 eNOS mRNA和蛋白的低表达与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形成相关。iNOS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及iNOS活性升高使心肌组织局部产生大量NO。NO可能使得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加重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源调脂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动脉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大鼠同步给予源调脂胶囊,对照组大鼠同步给予月见草油胶丸,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液脂质和血清MDA含量及肝脏MDA含量,并观察主动脉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对照组大鼠的TC、TG、LDL-c及MDA等均显著下降,尤以治疗组大鼠为最;治疗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清源调脂胶囊能有效降低大鼠TC、TG、LDL-c及MDA含量,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仁素对糖尿病性小鼠心肌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第 5,6周分别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核仁素转基 因小鼠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糖尿病组、核仁素转基因小鼠糖尿病组;第8周末检测糖尿病相关指标;第20周末,采用 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和caspase-3活性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糖尿病组小鼠空腹血糖值 较野生型对照组明显升高;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野生型糖尿病组小鼠心肌HE染色显示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肌纤维 出现断裂及溶解,TUNEL染色和caspase-3活性检测显示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野生型糖尿病组小鼠相比,转基 因糖尿病组小鼠心肌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核仁素过表达可抑制糖尿病性心肌病中 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SD大鼠主动脉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针刺抑制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17只刚断乳的SD大鼠经高脂喂养16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9只),干预4周后检测血清TG、TC、HDL-C、LDL-C、NO、MPO和主动脉NO、tNOS、iNOS、cNOS、SOD、MDA,设普食对照组(9只).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并发心肌病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00只健康SD大鼠,依据其血糖与体重分为4个小组,均25只,A组(糖尿病组)采用高脂高糖的饲料进行喂养,B组(STZ组)采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C组(高脂高糖饲料组)采用高脂高糖的饲料进行喂养,D组(常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饲料进行喂养,其中A、B两组注射STZ(链脲佐菌素)30mg/kg,C、D两组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30mg/kg,观察4组的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及心肌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大鼠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相比较,A、C两组均明显高于B、D两组(P0.05),其中A组为最高,且A组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及凋亡病变等情况明显多于其他几个小组。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极易发生心肌病变,其心肌病变的病理表现主要为心肌细胞变性、肥厚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等。  相似文献   

11.
李峰  李登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36-2137
目的探讨橄榄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喂养组、高脂饲料喂养组和高脂饲料加橄榄油组,喂养8周后分别测定其血清中TG、TC、LDL-C、apoAl、apoB、MDA含量、AI及肝脏组织中的TG、TC含量。结果大鼠血清TG、TC、LDL-C、apoAl、apoB、MDA含量、AI和肝脏组织中TC、TG水平均呈现出高脂饲料喂养组〉橄榄油喂养组〉基础饲料喂养组(P〈0.05)。结论橄榄油能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肝脏组织中的脂和脂类代谢物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蒜精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大蒜精油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大蒜精油各剂量组按不同浓度比例喂饲大蒜精油。连续干预16天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血糖水平,处死后测全心、左心重量变化;剪取左心室组织,HE及Masson三色染色,镜下观察心脏组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血糖升高明显、全心重及左心室重增加、心肌纤维肥大、心肌出现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大蒜精油各组情况得到改善,以大剂量为明显。结论:大蒜精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减轻心肌纤维化,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植物甾醇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植物甾醇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100mg/kg植物甾醇灌胃)和植物甾醇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200mg/kg植物甾醇灌胃)。分别于实验结束时(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脂水平、肝脏脂肪含量及体脂含量。结果实验结束时,3组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脂肪含量、体脂含量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低于基础对照组(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较少(P〈0.05),体脂含量较低(P〈0.05);植物甾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植物甾醇具有预防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高剂量植物甾醇可减少高脂饮食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和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脂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高脂饲料诱导的LDLR-/-小鼠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雄性LDLR-/-小鼠分为对照组与高脂组。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高脂组喂养高脂饲料,6周后,高脂组按照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平均分为4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HSYA(3.8 mg/kg)低剂量组、HSYA(7.6 mg/kg)高剂量组。给药11周,给药期间同时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LDL-C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脂肪蓄积情况,采用靶向脂质组学技术对LDLR-/-小鼠血清中脂质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LDL-C、TC、TG、AST、ALT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浸润,肝细胞排列紊乱,大量脂质蓄积。与模型组比较,HSYA两组小鼠血清中LDL-C、TC、TG、AST、...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治疗组按8mg·kg^-1·d^-1剂量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gingko biloha,ECb),(北京双鹤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批号(319163—0405),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周。检测血糖、血胰岛素,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舍酶(NOS)含量测定。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糖、血胰岛素及NO含量,降低NOS的活力。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胰岛的修复及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进一步明确IR阶段NO的作用。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SD大鼠8周制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别检测两组大鼠血清NO、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分析NO与TC、TG、FFA的相关性。结果:IR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R:59.16±24.33;NC:31.68±16.95,P<0.05),大鼠血清NO水平与血清TC、FF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2和r=0.201,P<0.05);与TG的相关系数为(r=0.036,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NO水平代偿性升高,且与血清TC、FFA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模型血浆和肝脏脂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通过连续给大鼠饲喂高脂饮食建立脂肪肝模型,观察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脂质含量变化。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20只用高脂饲料制造脂肪肝模型,待模型造成后,将动物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其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取部分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另取部分冷冻密封保存备测肝组织TG。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的TC、TG,肝脏组织中TG明显升高;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排列正常,脂肪肝模型组则可见多处脂质沉积,与生化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高脂饮食饲料可成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模型大鼠血浆和肝脏脂质含量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功能和NT-pro-BNP的影响.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和链脲佐菌素制备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原饲料喂养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对照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每日予瑞舒伐他汀(20mg/kg)灌胃,持续2个月.观察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WPWT)和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检测两组大鼠实验末血糖情况,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计算心脏重量/体重比.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的LVEDD和LWPWT指标低于对照组,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末两组大鼠空腹血糖相比无明显差异;TG、T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心脏重量/体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NT-pro-BNP水平,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功能障碍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和血管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月建立高脂兔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普食组)、高脂模型组、高脂+Ber组[28、112 mg/(kg·d)]、高脂+非诺贝特组[30 mg/(kg·d)]。2月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基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B type 1,SR-B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普食组相比,高脂模型组 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内膜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形成,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脂+Ber处理组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粥内膜脂质沉积减轻,泡沫细胞明显减少,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Ber具有明显的调血脂和抗血管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NOS和SR-B1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检测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运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HR和WKY大鼠心肌细胞iNOS的变化;所得结果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处理。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SHR组左心室心肌组织中可见具有凋亡形态特征的心肌细胞;TUNEL法检测SHR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高于WKY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SHR组心肌细胞内iNOS活性明显高于WKY组(P<0.01)。结论 SHR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可能在自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HR心肌细胞内iNOS活性显著增加,可能对心肌细胞凋亡起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