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缪奇祥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2-90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观察表序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电针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电针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与电针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提高疗效、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42例,随机与体针组48例进行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纳甲针组有效139例,有效率为97%,体针组有效41例,有效率为86%,经统计学处理,x2=11.34,P<0.01。提示纳甲法疗效优于体针。  相似文献   

3.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面瘫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敬兰 《中国针灸》2000,20(8):479-480
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面瘫43例,并与对照组48例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观察组平均疗程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时间短、收效快。  相似文献   

4.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 2 8例 ,并随机设常规取穴针刺对照组 2 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子午流注纳甲法组治愈率 72 .0 % ,总有效率 1 0 0 % ,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肩周炎5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冰  夏棣其  何扬子 《新中医》2003,35(7):48-49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肩部常规腧穴治疗,对照组仅用肩部常规腧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首次获效率、治愈与显效病例中3疗程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肩部常规取穴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肩部常规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6.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80例黄褐斑就诊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午流注针法加面针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按时取穴针法,再加面部色斑区,合谷穴。对照组只取面部色斑区,合谷穴。结果治疗组的疗程日月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子午流注针法加面针治疗黄褐斑能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消化功能评分,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24/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消化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针刺疗法,即灵龟八法刺法、子午流注刺法、辨证体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患者150例,按完全随机分为三组:灵龟八法刺法组、子午流注刺法组、辨证体针组,每组50例。灵龟八法刺法组采用患者就诊时灵龟八法所开穴位针刺;子午流注刺法组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辨证体针组选取天枢、足三里、公孙、肝俞、脾俞、太冲,3组穴位均采用解惑刺法,治疗8周后,采用胃肠症状评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子午流注组、灵龟八法组和辨证体针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84.00%、68.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子午流注组、灵龟八法组与辨证体针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午流注组与灵龟八法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午流注刺法能够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对照组服用去痛片,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较之普通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症状缓解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与西药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在当日申时子午流注开穴纳甲法所开的穴位上进行皮肤针叩刺,并口服氯雷他定片;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33/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 E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可明显降低荨麻疹患者血清Ig E水平,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10-211
目的 :观察"个体化计时"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个体化计时"子午流注针法,对照组采用"地方平太阳时"子午流注针法,10 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8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分别为44.44%和2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计时"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子午流注理论采用火针治疗方式,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急性痛风纳入标准的6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基于子午流注火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依托考昔及少量秋水仙碱。疗程1周,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关节疼痛、压痛、红肿及活动度)积分、疗效指数及血清尿酸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0.01);治疗组血清尿酸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子午流注火针疗法可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法对痛经患者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依据循证医学/DME原则,运用随机盲法,将10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53例应用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为观察组,以另53例应用普通常规辨证论治针法治疗痛经为对照组。对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因时取穴针法治疗痛经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14.
单郑鹏 《光明中医》2021,(1):106-107
目的系统性评价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治疗的非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外敷,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JOA评分,评价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腰痛评分(11.1±5.01)分,对照组为(15.9±5.85)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治疗后试验组的腰痛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罐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抗炎、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低频疗法、单纯低频疗法及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型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将72例患者平均分为3组,运用VAS疼痛视觉量表和WOMAC量表观察比较3组治疗针对疼痛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组治疗7天、14天时VA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子午流注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疗后与疗前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子午流注组大于其他两组;而WOMAC量表疼痛评分在治疗7天时无显著差异(P>0.01),但在第14天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子午流注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子午流注低频疗法较其他两种方式更能有效缓解阳虚型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安全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8.
唐颖丽  谢珊  余清萍  何霞 《陕西中医》2020,(9):1311-1314,144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COPD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及肠内营养补充,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其短期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参数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主症咳嗽、咳痰、喘息、哮鸣、气短及次症鼻塞、口干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及PaCO2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PaO2、SaO2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EV1/FVC、MVV、IC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法择时穴位进针、按摩、耳穴贴压等,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利于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及血气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