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方法抽取我院就诊的500例手术患者,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的消毒隔离管理,实验组采取系统的消毒隔离管理,对比两组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40%与4.8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0%与82.00%,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系统性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便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防治及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70例,分组依据护理模式不同为基准。参照组35例患者运用基础护理措施的手术,研究组35例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基础护理措施后,研究组体位性压疮发生率2.9%,低于参照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1%,高于参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对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实施手术室细节管理的200例患者,选用数字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00例。参照组行基础的细节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细节管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相较于参照组满意率75%更高,组间对比(χ~2=15.686 3,P=0.000 0),同时,研究组的感染情况低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细节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几率,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5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分析及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基础护理的3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的3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如:体外循环凝血、导管相关性感染和管道脱落,研究组(6.0%)低于参照组(3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可将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予以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10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予以手术室优质护理,参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08%,高于参照组的82.35%;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参照组的19.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时,配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危重患者78例,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39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39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6%)低于参照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4%)高于参照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开展SBAR沟通模式和常规交接,对比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P 0.05。结论在护理交接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医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共76例口腔种植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控制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共发生2例感染,感染发生率5.26%;对照组共发生9例感染,感染发生率23.6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χ2=5.208,P=0.022)。观察组空气消毒合格率、手术室器械设备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消毒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感染控制护理干预在口腔种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控意识,保证手术室内消毒灭菌的有效性与彻底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接受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纳入医院手术室于2019年1—12月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研究样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安全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消毒隔离评分(23.52±0.42)分、设备仪器管理评分(22.16±0.85)分、护理安全评分(23.08±0.27)分、护理配合评分(23.76±0.29)分,均高于对照组(19.41±1.03)分、(18.16±1.13)分、(17.55±1.42)分、(18.77±1.08)分,P 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22.22%,P 0.05。结论手术室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减少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手术室护理组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总结骨科手术所需时间、洗手质量、医院环境质量以及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情况,记录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指标、积分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手术室护理组满意度、患者的心理指标评分、骨科手术实施的时间、医院环境质量、消毒隔离以及无菌操作和洗手质量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呼吸内科患者90例,根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 ;全面管理组则实施全面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病区管理评分、消毒隔离管理评分、卫生习惯评分、健康教育评分;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全面管理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全面管理组病区管理评分、消毒隔离管理评分、卫生习惯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全面管理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其中,对照组有9例感染,全面管理组有2例感染,分别是20.00%和4.44%。结论全面护理管理对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应用消毒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消毒隔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为13.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4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合理措施应用于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因素与护理管理防范对策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2013年1月~2013年6月均行外科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这60例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总结。结果比较出两组患者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防范措施后护理疗效各有差异,观察组防范护理措施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手术室中出现的任何护理风险都是对患者有威胁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问题合理解决,做好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护理中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中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患者66例,分组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为基准。参照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33例患者实施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经实施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基础护理措施后,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100%,高于参照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换药间隔时间和住院天数,前者短于后者。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患者实施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意识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9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95.10%,7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找出有效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166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12月收治的168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手术纠纷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手生术意外发率为18.07%,观察组为4.7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手术室护理纠纷1例(0.60%),投诉1例(0.60%);对照组发生手术室护理纠纷10例(6.02%),投诉8例(4.8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意外发生率,避免护理纠纷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进行小儿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细节管理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患儿护理安全管理方式的研究。参照组(51例):选择儿科普通护理方式完成;研究组(51例):选择儿科普通护理+细节管理方式完成;最终就两组小儿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程度展开对比。结果与参照组小儿患者风险事件(25.49%)对比,研究组(1.96%)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参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程度(70.59%)对比,研究组(98.04%)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工作人员在进行小儿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细节管理的有效应用,对于风险事件的减少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对于护理安全做出充分保障,并且可以将患儿家属满意程度显著提升,从而表明采用细节管理方式进行小儿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时间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根据入院单双号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每组4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经鼻空腔管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高,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4.4%)低于参照组(17.8%),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护理,可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促使治疗效果的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CRBSI发生率为2.11%(2/95),低于对照组的10.34%(9/87)(P0.05);而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保证置管的安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