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在库水渗流作用下,水位变化会产生非稳定渗流,土体的渗透性质会影响土体中水压力分布。利用有限元Phase2软件,对反倾岩质库岸边坡进行渗流分析,研究库水水位变化速率和滑体渗透系数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滑体渗透系数一定时,库水位变化速率越大,岸坡安全系数变化越明显。当库水位变化速率一定时,滑体渗透系数越小,岸坡安全系数变化越明显。当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体渗透系数越大时,岸坡最容易发生失稳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2.
在库水渗流作用下,水位变化会产生非稳定渗流,土体的渗透性质会影响土体中水压力分布,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岸坡的稳定性。利用Slide2程序,以岸坡库水水位下降速率和土体渗透系数为单一变量进行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库水水位下降越快或者土体渗透系数越小时,岸坡稳定性越差。当土体渗透系数越小或者水位下降速率越快,从浸润线位置上分析时,坡体内浸润线的位置相对越高,从而导致岸坡稳定性也越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锦屏一级水电站蓄水过程中库水位变化对边坡地下水渗流特征的影响,将左岸边坡构建精细的地质模型,并以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为基础,应用Geostudio Seep/W分别对5个库水位升降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库水位上升时,地下水渗流方向会由指向坡外变为指向坡内,而坡表的孔隙水压力首先增大,浸润线呈现出上凹的特征。当库水位下降时,地下水渗流方向会由指向坡内变为指向坡外,坡表的孔隙水压力快速减小,浸润线呈现出下凹的特征。而无论是库水位下降还是上升,岸坡内的渗流场变化始终会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产生这种滞后现象的原因与库水位升降速率和坡体渗透系数的大小有关。当渗透系数小于升降速率时,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就会产生滞后现象,并且库水位升降速率越快这种滞后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库岸边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文杰  陈云敏  凌道盛 《水利学报》2005,36(12):1510-1516
库岸边坡常因受到库水位周期性波动的作用而失稳。传统的饱和土渗流及稳定分析方法无法正确描述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压场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岸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本文从非饱和土的渗流和抗剪强度理论出发,分析了水位升降时土质岸坡的渗流规律及其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通过选取典型的土性参数,对黏土、粉土和均质砂岸坡进行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得到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隙水压力场,再引入极限平衡方法,考虑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及岸坡安全系数的贡献,进行岸坡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和土水特征曲线共同决定了水位升降时岸坡内孔隙水压力的大小及分布,水位升降情况下岸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也与岸坡土体的渗透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库岸边坡中的地下水对其稳定性有重大影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公式用来计算岸坡中的浸润线,设计人员对于渗流作用下浸润线的确定大都采用经验概化,使得设计中主观性成分比较高。利用Phase2程序,以岸坡库水水位下降速率和土体渗透系数为单一变量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库水水位下降越快或者土体渗透系数越小时,岸坡稳定性越差。分别利用模块数值解和经验概化解确定岸坡的浸润面位置,将两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采用模块数值解能够准确反映水位变化过程中岸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而采用经验概化法计算浸润面位置将过高地估计岸坡的安全性,使工程设计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6.
库水位回落条件下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二次开发的有限元软件ANSYS,形成渗流与边坡稳定分析程序模块,计算得到库水位回落条件下的土石坝渗流场;据此分析非饱和土强度、土体密度随含水量变化的关系及渗透力作用;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技术分析了水位降落过程中渗透系数、水位降速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库水位降落初期,坝内浸润线下降,下游坝坡稳定性增大,但此时上游坝坡稳定性仍大于下游坡;饱和渗透系数相同时,库水位降落速度越大则上游坝坡稳定性越差,不同水位降落速度对较小饱和渗透系数的土石坝渗流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小,对较大渗透系数的坝体则影响较大;水位下降速度相同,则坝体饱和渗透系数越小其上游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平顶水库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析边坡坡度、渗透系数、水位下降速率对坡体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以及库岸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采用两相流分析方法更能反映库岸边坡的实际工作效果;合理的库水水位下降的速率调配下,对渗流作用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影响不大,渗透系数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较大,边坡坡度越...  相似文献   

8.
水位升降对荆江高滩岸坡渗流场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江荆江中州子河段高滩岸坡稳定性,考虑该河段水位变化特点,以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为基础,应用 Geo-studio软件seep/w渗流分析模块,对该河段二元土体结构高滩岸坡进行了渗流场模拟。结果表明:江内水位上升初期及下降期间,岸坡渗流以指向江内为主,且渗流方向随着水位升降而变化;当水位升降速度小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土层内浸润线基本与江水位同步变化,反之则浸润线明显滞后于江水位变化,且水位降速越大,地下水位坡降越大,不利于岸坡稳定;水位上升时,岸坡内最大孔隙水压值增大,负孔隙水压区(非饱和区)减少,反之则最大孔隙水压值减少,负孔隙水压区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降雨和水位变化对排涝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温州市鹿城区丰门河的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取样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河道岸坡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在降雨和排涝过程中岸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岸坡土体的渗透性较小且岸坡周围有建筑遮蔽时,降雨对岸坡渗流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雨时间而非雨型,整个过程中岸坡并未发生大幅渗流,河道水位和河道周围的建筑是影响河道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水位越高时的岸坡稳定性越大,建筑距离河道越近、荷载越大时,岸坡的稳定性越小。虽然密集分布的建筑会降低岸坡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减小了岸坡稳定性对水位变化的敏感度。在所有工况下,丰门排涝河道岸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临界稳定安全系数1.20,说明当前的岸坡处于安全状态,无需额外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岩土软件Geostudio,根据非饱和渗流原理,以四方井水利枢纽中的黏土心墙土石坝为背景,分析了库水位骤降偶遇地震作用下黏土心墙土石坝上下游坝坡渗流特性及抗震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上游坝坡的孔压力变化越剧烈,安全稳定系数越小;监测点位置越高,孔压越难以达到稳定值。对于下游坝坡而言,孔压力变化相对平缓,监测点距离地下水位越远,孔压越难以稳定,孔压力响应库水位骤降的时间越长;库水位骤降至死水位情况下发生地震时,库水位骤降速率越大,上游坝坡安全系数越小,Newmark位移越大。下游坝坡的安全系数对于骤降速率不敏感,安全系数基本一致,Newmark位移非常接近。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管理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风险分析方法与三峡工程投资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工程建设的特点是投资总量大,建设周期长,工程系统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影响大。投资风险成为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运用图示评审技术与含相关因素处理的蒙特卡洛随机模拟相结合的计算模型,可以对这种风险的大小进行量化分析。GERT随机网络直接参考施工网络图绘制,使投资分解、风险因素辨识,量化等更具直观性,使分析过程更接近于实际。该投资风险分析模型,对水利水电工程系统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大坝渗流观测中的数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灰色理论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的特点,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研究方法的优点,并以灰色理论模型为例介绍了大坝渗流观测模型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杨健  王玉杰  陈祖煜 《水利学报》2003,34(11):0102-0106
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左岸发育一规模较大的F78断层,左坝肩施工开挖时该断层将大范围出露,由此产生施工期和蓄水后左岸山体的稳定性问题,并对工程安全带来威胁。本文采用边坡稳定三维极限(上限)分析方法,对左岸山体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三维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左岸山体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稳定性较好,但降雨入渗对左岸山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应考虑适当的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拱坝线性开裂随机分析与非线性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拱坝坝体与地基当作一个藉连的体系,建立三维线弹性与非线弹性力学模型,引入随机变量,对该模型进行随机分析。结合某双曲混凝土拱坝的算例,给出了拱坝开裂单元的位置和开裂顺序,指出单元进一步开裂的可能性很小,坝踵处4单元开裂后,将使坝体应力状态得到改善,故在坝踵部位设置底缝等工程措施十分必要。算例还表明,在对拱坝进行应力分析时,可用线弹性开裂分析的应力结果代替非线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引入数学中的坐标、距离等概念,形成距离法这一科学方法,并结合大伙房水库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使用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田伟  魏光辉  高强 《大坝与安全》2009,(5):29-31,35
大坝渗流观测资料分析中,各因子间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有时会对分析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通常的回归模型为线性模型,难以精确反映一般为非线性函数的因变量的变化规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大坝渗流观测数据的主成分神经网络模型,经实例计算,该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水库岩体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振中  大西有三 《水利学报》2004,(3):117-122,128
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DeformationAnalysis,DDA)是基于运动学理论的块体系统分析方法,它严格遵循经典力学规则,以位移为未知函数,可在没有块体相互嵌入的加载条件下获得块体系统的大变形结果。本文基于这一方法,分析了岩体边坡的变形规律,提出了岩体边坡破坏时极限摩擦角的确定方法。利用安全系数的概念,考虑库水位骤降时的地下水渗透压力的作用,对水库边坡进行稳定分析,得到了多种水位变化条件下,岩体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李果  杜飞翔  李赛 《人民长江》2016,46(12):48-51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育最密集的龙门山地区雎水河、茶坪河、绵远河、石亭江4流域地震次生灾害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地震次生灾害发育的10个影响因素简化为5个因子,即断层距、高程与地质结构因子、距离因子、方位因子、坡度因子和相对高程因子。通过对这些因子的权重分析验证了龙门山地区灾害发育的重要特性:即区域地震次生灾害沿发震断裂的"带状"分布且具有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在强震区域,灾害的发育更受宏观要素如断层距、绝对高程等作用控制,因此在断裂带及潜在震源地区的地震次生灾害易发程度判定中,应综合考虑断裂带及海拔高程的影响,将具有有利岩性及结构的边坡也纳入评估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用相关系数法、灰色关联度法、模糊隶属度法和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不确定问题的理论——集对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紫坪铺水库洪水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各个时段洪量序列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做分析比较,结果证明集对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水文序列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故障树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逐层分解,从而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故障树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取值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将底事件的发生概率作为模糊数进行处理,利用模糊集合论的表现定理求得表示故障树顶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数,并且对底事件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注质量的模糊故障树分析说明了整个风险分析过程.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模糊数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工程质量风险分析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