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慧 《中国食用菌》2020,(1):93-95,98
为了优化食用菌产品和销售管理,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企业成本管控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食用菌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成本的管控问题,给出了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优化的若干策略。对我国食用菌产品销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食用菌营销模式单一,且营销效率低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食用菌产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从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食用菌产品在互联网模式下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种食用菌互联网的电商发展模式。针对互联网电商模式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政府需对食用菌产业加大扶持力度;食用菌企业需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意识,打造食用菌自有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我国食用菌产品标准的现状,并结合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了食用菌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呼吁制标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并尽快制定食用菌提取物标准,健全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提升食用菌提取物及其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为食用菌产品的快速消费提供了方便。但对电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还存在着欠缺,众多因素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商食用菌产品的消费,如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存在错乱现象、对食用菌产品电商市场所要求的准入门槛不高等因素,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基于电商对食用菌在销售的过程中,如何确保食用菌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多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不管是生产总量,还是贸易总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食用菌贸易的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食用菌的产品结构特征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食用菌产品贸易发展及出口结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各项指标评价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旨在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食用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系统讨论了食用菌电子商务的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利用电子商务解决食用菌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提高我国食用菌产品和企业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陈丽 《中国食用菌》2021,(1):139-142
包装是传递产品信息、展示产品形象,促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载体,以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作为食用菌包装设计的出发点,对提升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以食用菌的产品特点及市场需求为基础,从实用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原则出发,提出了展示产品信息、传递产品内涵和融入消费者情感等具体建议,以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了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发现近年来在占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出口份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中,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分析了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进出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在逐渐提高,大部分伙伴国处于对于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净进口的地位;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出口的食用菌种类通常为干制食用菌、块菌与干木耳等;我国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贸易总额很高,且呈上升趋势。通过HM指数对我国和沿线国家间相互贸易依赖程度进行计算,发现近年来,前十位贸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我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逐渐升高,表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的贸易逐渐加强。分析了我国在食用菌贸易方的劣势,针对质量问题与政策支持问题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构建福建省食用菌优势生产区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立菁 《食用菌》2005,27(5):1-2
大力推进食用菌产品优势区域布局,是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用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推进福建省食用菌优势生产区域布局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化食用菌产品优势生产区域布局,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食用菌产品外观包装的健康意蕴体现,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探讨了食用菌产品外观包装的装饰设计和图案设计,并对包装的各种造型进行了分析。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食用菌在其产品的外观包装上也要饯行生态环保理念,体现绿色生态的食用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薄慧鹏 《中国食用菌》2019,(7):98-100,110
随着电商的兴起,食用菌销售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网络销售的介入产生了很多电商食用菌大品牌各大商家开始重视对品牌的打造,而食用菌产品标识是打造食用菌品牌最凸显的标识,对于提升品牌价值有重要作用,食用菌企业在电商潮流下应更加重视食用菌产品标识的创新,为食用菌在网络成功销售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相关标准,生产和加工食用菌产品已不再无章可循。食用菌产品是否绿色,是否符合国内、国际相关标准,直接影响到食用菌企业的产品销量及出口量,与其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已不仅仅是食用菌行业的热点话题,而且已成为共识。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现以滑菇为栽培对象,参照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介绍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用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起源以及如何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析了我国食用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查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门户网站公布的进口预警措施、法规及进口拒绝报告,针对我国输美食用菌产品,简要汇总了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统计分析2012年以来输美食用菌产品不合格情况,最后就食用菌产品输美规避贸易壁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飚  李鹏  李平 《食药用菌》2012,(3):139-143
介绍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并提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做大做强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5个对策: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注重资源的集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扶持龙头企业,提升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食用菌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合理高效流通;加强食用菌产业生态安全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食用菌子实体因条件因子调控形成的形态学变化在商品市场中产生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浅议,并认为食用菌产品形态学变化是以生物学特性的条件控制为基础的,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应以市场价值取向为前导,推动产品形态学的发展,从栽培研究、产品形态、市场价值三个层面去研究食用菌条件栽培的世界性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我国在地理标志产品方面保护制度的发展概况,从食用菌产业规模大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受批状况、特点几方面介绍了国内食用菌所属类别地理标志产品现阶段的保护情况。以食用菌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培植原料、加工处理方式这三方面为基点,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核心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食用菌所属地理标志产品现阶段保护过程中发现的四个问题,即政府部门监察力度不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有标志使用不足、标准化工作不完善、保护制度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以对日本出口贸易为例,探讨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我国食用菌出口对日贸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内部包括食用菌出口价格制定,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建设,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等,外部则与国际市场环境、地理空间距离、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相关。分析发现:我国食用菌总体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出口贸易规模可观;日本对我国食用菌产品有较大需求,中国对日食用菌出口贸易整体形势较好,长期获得贸易顺差;受到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对日出口量存在波动,甚至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削弱了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出应重视国内食用菌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通过提高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对策,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母种是食用菌产品高产的关键,食用菌前两级菌种必须纯培养,如果污染了杂菌可试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和其他主要食用菌产品出口国的食用菌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WMS)、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以及综合竞争力指数(CCI)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食用菌产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但目前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质量、品质、安全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决定的非价格竞争优势不明显。据此,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食用菌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