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下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大事。从医学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宏观层面,全面认识开展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从学校这一中观层面做好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调适工作,以达到认证的目的;并从方式方法微观层面明确任务、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背景下,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索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的经验和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佳培养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医教协同”是促进我国医学教育链环中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优化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建设和临床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支撑、保障体系的制度保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的临床能力并完成规范化培训,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体系为例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初步建议,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医学免疫学课程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诊断虚拟仿真实验,弥补实验教学条件不足,拓宽实验教学内容。采用"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虚拟仿真实验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模拟实验解决虚拟实验难点,课堂小组学习深入探究挑战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过程、全方位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科学家是拥有精湛临床技能和创新科研能力的综合性高级医学人才,极大程度上支撑和促进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高水平、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基础和能力,急需在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引领下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临床指南。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主体,培养目标除了培育优秀的临床医生外,更应以培育临床医学科学家为己任。如何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促进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在基础和临床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在医学教育中的观察、体会与思考,指出医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侧重点以及可以改进的方向,提出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旨在高等医学教育能够创造更有利于临床医学科学家培养的环境,使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成长为临床医学科学家,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如何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安徽医科大学紧紧围绕影响医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制定了振兴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其通过出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还将通过临床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通过明确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评价方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科研训练、强化医学教育国际化、建设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等方法,构建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PBL模式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实施网络辅助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指导的数字化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通过上述方法手段,病理学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动物实验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梳理医院实际开展临床医学生培养情况,结合自己在动物实验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分析在动物实验教学中要关注的细节问题。注重通过动物实验教学培养出思路清晰、动手能力强、适应现代健康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加强小儿神经内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儿科医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研究生缺乏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缺乏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实验室结果等。本文结合神经专业和儿科特点,针对研究生临床思维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神经内科的教学经验,在加强小儿神经内科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改进。包括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提高教学查房的频率及质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加强人文医学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领域发展迅速。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技能培养与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矛盾、忽视人文教育等。此类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用人单位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毕业生的要求。因此,加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将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及目标、实施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把其培养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综合能力高的全面的医学影像学临床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是组成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技能培训是医学生综合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具备优良的临床技能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的基础,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是实践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要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关键阶段积极探索影响因素和规范化路径,以提高技能培养的效果。文章阐述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临床技能培养关键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在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临床技能培养等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实施,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重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围绕培养医生科学家潜质的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八年制人才培养体系;实施PBL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施全程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实施全程临床实践,培养医学生临床能力;同时采用八年制三阶段综合考试,促使八年制培养目标得以测量和实现。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我国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做好原有7年制医学教育与“5+3”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构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考虑社会和广大医学生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医学教育领域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使得医学教育系统机制更加高效,加快合格医学人才的成材率并迅速提升紧缺人才的培养速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通过讨论与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该培养体系进行初步思考、展望并不断优化,以期提高医学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锦州医科大学在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探索基础临床整合课程体系的经验与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与医疗服务能力、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最佳医学课程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教育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该学科的自身认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我校开展"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二维学生管理模式,让...  相似文献   

17.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实验整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是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以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通过基础学科横向、基础临床纵向和理论实践双向融合方式,从教学团队、教学体系和内容、教学模式、思政和专业教育、网上资源5个方面整合,进行“实践赋能,创新驱动”的整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培养卓越医生而实施的新模式。该模式有机融合了本科医学教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多重要求,实现了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无缝对接,符合临床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有利于提升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文章从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优势及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医学院校制定“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强大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是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探索如何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通过我院多年师资培养工作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科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高,高等医学院校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加强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及创新,对于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医师执业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加强教师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公共科目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基于病例的PBL教学方法改革,针对性地设计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课堂练习及研究校内综合考试改革,积极开展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狠抓教学环节层面的改革等方面来深化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临床职业医师,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