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部结节病症状轻微,多数人可无症状或在胸部常规检查时发现,预后好,经治疗可完全吸收。现将我院16例胸部结节病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胸部结节病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5岁;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13例,另外3例属临床证实,患者经住院作多项检查,已排除结核和淋巴系统肿瘤或其它转移瘤,临床符合结节病,经治疗后吸收12 X线表现 单纯以胸内淋巴结肿大为突出表现共11例,胸内淋巴结肿大合并肺部浸润4例,而以肺部弥漫性病变为主仅有1例。胸内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的主要X线表现,一般呈双侧性,对称性和分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各项检查的价值及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内结节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VATS诊治胸内结节病3例,其中1例有胸外表现。结果所有病例行VATS后均获明确的病理诊断,确诊率100%;经内科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影像检查病灶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于结节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诊断的23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为无症状查体发现,10例仅表现为咳嗽,5例表现为发热、乏力等症状。术前影像诊断及,临床诊断6例(26%)考虑为恶性疾病。1例于外院按淋巴瘤治疗并接受化疗。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结节病易和肺癌、结核、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相混淆。对临床怀疑为结节病而诊断不能确定的患者,宜选择适当的活检技术明确诊断,同时排除恶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118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分析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TBI 或改良BU/CY 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118 例患者中慢性期91 例,加速期19 例,急变期2 例,第2 次以上慢性期6 例。结果 109 例植活。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的5 年存活概率分别为69 .6 % 和51 .0 % ;5 年复发概率分别为3 .2 % 和12 .5 % 。结论 病期、预处理方案和脾大对植活时间无影响, 慢性期患者脾大与复发呈正相关; 两种预处理方案对慢性期患者移植效果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多系统肉芽肿疾病 ,可侵犯多个脏器 ,其中以肺和胸内淋巴结多发。因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 ,现将我院收集15例结节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淋巴结活检11例和肺活检4例 :病理证实结节病15例 ,男性6例 ,女性9例 ,平均 (26±2.5)岁  相似文献   

6.
胡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3,(6):913-914,916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肺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结节病的病理学特征是非干酪性肉芽肿,但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患者多以咳嗽、咳痰、发热、胸闷等症状就诊,部分患者甚至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体检胸片时发现。病例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现对本院年月至年月螺旋CT诊断并经活检病理或经治疗证实的24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31例胸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内结节病的平片与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并随访其激素治疗后影像学表现。结果:肺门淋巴结增大,CT显示26例,平片显示22例;纵隔淋巴结增大,CT显示28例,平片11例,肺内病灶呈多形性表现,无特异性,以CT敏感度高,胸膜病变较少见。3年随访发现25例治疗有效,8例有反复。结论:淋巴结增大是本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x线结合CT检查在诊断胸内结节病、判断活动期、评价激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不同角度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胸内结节病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5年6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5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气管镜下气道具有结节样病变组TBB阳性率为71.43%;而气道无结节样病变组TBB阳性率为21.74%(P=0.002)。支气管镜黏膜活检(TBB)联合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阳性率为73.33%。灌洗液ACE浓度值大小与淋巴细胞百分比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结节病诊断、判断病变活动度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急性期为41%,慢性期为16%。主症为饮水呛咳、吞咽障碍,常常因此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营养不良、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尽管大部分在急性期内可自愈,但对恢复期吞咽障碍,目前暂无显效药物治疗。据报道.针灸治疗吞咽功能疗效较好。本文按照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归纳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常用穴位及其处方配穴和刺灸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病变 ,常累及肺和胸内淋巴结并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 ,近年来国内发病率逐年增加[1] 。本文报告自 1983年 8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结节病 2 6例 ,其中 2 2例为胸内结节病 ,现就其临床和CT表现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胸内结节病患者中 ,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2 7~ 62岁 ,平均 46岁 ,病程 1个月~ 7.5a ,平均病程 19 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 :咳嗽、胸闷、气短 15例 ;发热 5例 ;间断咯血1例 ;痰中带血 2例 ;盗汗 2例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麻木 3 .5a、双前…  相似文献   

11.
方浩徽 《临床荟萃》1994,9(12):529-530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肉芽肿疾病,可侵犯全身各部位多个器官,以肺和胸内淋巴结发病率最高,达90%以上。近年来,有关结节病的诊断方法日臻完善,笔者复习了近十年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结节病的病因不明,流行率约为(O.5-64)/10万不等,有明显的地区及人种差别。欧洲发病率较高,近20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国内近年报道较多,胸部是结节病的好发部位,据统计,结节病累及胸部者占结节病的75%-9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00例Ph^+CML第1次慢性期(多为干扰素仅治疗失败的晚慢性期)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93例)或600mg/d(7例)。结果中位追踪49.0(4,5—58.0)个月,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100%,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86.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6.0%,CCyR患者中主要分子学缓解率为68.8%,完全分子学缓解率为26.6%,预计54个月无疾病进展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0.0%和92.6%。治疗中,18.0%和28.0%的患者分别出现了Ⅲ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33,RR:4.196)和治疗前外周血中嗜碱粒细胞比例≥0.05(P=0.012,RR=4.173)为独立预示Ⅲ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非血液学毒性发生普遍,大多程度轻微。10.0%和13.0%的患者分别检出了Ph^+和Ph^+细胞克隆演变,除个别Ph^+细胞克隆演变者外多数处于疾病稳定状态。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骨髓中存在高比例(100%)的Ph^+细胞(P=0.027,RR=0.523或P=0.004,RR=0.424)和治疗中出现Ⅲ级白细胞减少(P=0.001,RR=0.306或P=0.004,RR=0.337)为独立影响MCyR或CCyR获得时间和比例的不利因素。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明显提高Ph^+CML慢性期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任何器官均可受累,但以肺脏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常见。临床以隐匿的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者常见,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作者对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来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资料完整的19例肺结节病患者的I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89例PESC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和胃代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38.5%、23、3%、10.5%和5.6%。性别、年龄、临床病理分型、病变大小、肿瘤浸润程度对PESC患者预后影响不大,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治疗手段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肿瘤患者多因血循环转移而死亡。结论PESC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临床少见的肿瘤,局限期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并结合术后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APL与CML慢性期都高表达MPO、CD13和CD33,而几乎不表达CD34、HLA—DR及T,B淋巴系列标志。有14.5%的APL患者表达cD56,有48,2%的APL患者表达CD15,CD15在APL的表达明显低于CML慢性期(48,2%船95.2%,P〈0.01)。有78.3%的APL患者表达CD117,而在CML慢性期不表达CD117。CD11b在APL的表达率仅为16.9%,而在CML慢性期几乎都表达CD11b。有72.3%的APL患者呈CD117^+CD11b^-表型,而在CML慢性期患者细胞中均未见此表型,它几乎均呈CD117^+CD11b^-表型。11例表型为CD117^+CD11b^-的APL患者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在2个月以后CD11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小于5%,同时细胞高表达CD11b,呈CD117^-CD11b^+表型。检测31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25例该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80.6%,其中16例(64%)为PML/RARα基因L型,9例(36%)为S型。16例PML/RARα融合基因L型APL患者CD117表达有14例(87.5%),9例S型CD117表达有4例(44.4%),6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APL患者CD117表达有2例(33.3%)。结论:CD117/CD11b表型分析有助于APL与其它AML亚型及CML慢性期细胞的鉴别,CD117’CD11b一表型有助于APL细胞和APL患者缓解恢复期的良性髓系增生细胞的区分,对APL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等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胸内结节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组织病理确诊为胸内结节病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CT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0.2%伴有肺内病变,19.5%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41例均经淋巴结、皮下结节活检,或气管镜、纵隔镜、开胸活检确诊为结节病。其中31.7%(13/41)在外院曾被误诊为肺结核、肿瘤或其他疾病。结论结节病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临床高度怀疑结节病时需活检,活检病理需要排除增殖性结核病及其他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疾病方可诊断。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近来呈日益增多趋势,它的重要性在于急性期后的潜在活动性以及可造成后遗症如心律失常等,慢性期有可能演变为扩张性心肌病,严重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笔者自1988~1995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18例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9.
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病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表达水平.评价其在推断CML病情演变价值。方法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不同病期骨髓单个核细胞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0,CML慢性期0.34±0.03.慢性期治疗后0.10±0.(33,加速期0.35±0.02,急变期为0.35±0.03,慢性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期明显低于加速期和急变期。结论bcr/abl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疾病演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疾病,以胸内最为多见。本病无特殊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例是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尤其近年来一些微创活检技术(如纵隔镜)的开展,更为结节病的诊断提供了条件。本文对22例结节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