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学元 《安徽建筑》2005,12(2):36-37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曲线式预应力筋锚固于悬臂梁与其下部构件的结合处,从而导致节点区的混凝土应力比较复杂。为了解该部位的应力分布,保证节点的抗裂性能及安全性能,作者对节点区建立实体模型,并模拟实际条件、施加约束和等效荷载,分别对各种不利因素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胡学元 《安徽建筑》2005,12(4):74-74,77
本文就预应力混凝土超长悬臂梁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与设计作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预应力混凝土超长悬臂梁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与设计作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力分析的主要困难,是如何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本文引用文献[1]提出的“等效变形区”的概念,并认为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和“等效变形区长度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 的比值有关.通过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数据的分析及应用弯矩曲率数值法计算,发现这一比值基本为常数,并取为15.2.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和相应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一样方便.  相似文献   

5.
新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后张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产生的预压力实现梁柱节点连接。为研究该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4个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变形能力、承载力及耗能能力,探讨了剪跨比、截面预压应力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梁端接缝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各试件均发生了梁端弯曲破坏,滞回曲线呈反“S”形或饱满“弓形”,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强屈比在1.07~1.33之间,整体表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剪跨比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不明显;截面预压应力分布对节点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梁端接缝截面均匀受压时,其耗能能力、位移延性等综合抗震性能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个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和一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本文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设计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二次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分析其设计特点;并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桥梁中,根据设计实例进行应力分析,与相同截面尺寸的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梁相比,二次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受力合理,可以明显减小截面应力梯度,对减小梁的徐变上拱非常有利;并可以节约预应力筋约10%,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个预应力全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普通钢筋的弯矩贡献(Ms)与总弯矩(Mpr)的比值、普通钢筋是否有无粘结段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之后对其中2个节点进行修复,并重新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节点修复后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全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集中在节点区域的灌浆料垫层,梁柱基本没有破坏,梁身裂缝及核心区剪切裂缝较窄且均能闭合;预应力筋始终保持弹性,可实现节点的自复位性能;普通钢筋的弯矩贡献比越大,滞回曲线越饱满,耗能能力越强,但残余变形也越大;普通钢筋是否有无粘结段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修复节点的破坏状态与未修复节点一致,破坏集中在节点区域的砂浆垫层;修复节点的抗震性能基本可以达到原节点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5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承载性能,通过试验数据及借鉴前人关于冻融后混凝土应力、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成果,参考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出了经历n次冻融循环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βn、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α′n以及界限破坏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b的计算公式,从而给出了冻融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值、试验值进行比较后发现,上述计算公式能反映冻融作用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短束预应力难以施加的问题,提出了自平衡预应力中空管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了施加预应力前的性能试验和施加预应力后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自平衡预应力中空管储存应力的有效性和施加预应力后混凝土的传递长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可为自平衡预应力中空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因预应力的变化,不同条件下附加角钢的装配边节点抗震性能也随之产生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其特点,分析了2种不同的预应力混凝土情况,通过试验对附加角钢的装配边节点抗震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清晰地认知其内部结构特征以及预应力与抗震性能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其更好地运用于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网架上弦用混凝土板代替、下弦用拉索代替并施加预应力,形成索-混凝土板预应力组合网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结构的模型,分别分析其基于结构最大位移和腹杆最大应力两种性能下的正常使用极限可靠度,其中建立模型时将结构离散成板单元、梁单元、杆单元和索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节点彼此相连。经软件分析得出在所给几何尺寸、材料特性、预应力、恒荷载以及活荷载等随机变量作用下,结构分别基于位移和腹杆应力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可靠度都是良好的;对结构位移和腹杆应力影响最大的变量都是荷载,影响最小的变量都是混凝土板厚度以及肋的厚度与宽度;预应力荷载和外荷载对结构位移和腹杆应力起相反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益炜 《建筑施工》2007,29(4):254-256
通过分析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普通钢筋对梁截面应力的影响,并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构件进行应力数值分析,得出普通钢筋对未开裂梁截面应力的影响大于常规的理论计算值。施工阶段应防止过高的预应力对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预应力梁适当放松截面的应力控制值,不会影响梁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际工程的25 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预制过程中,埋设了混凝土应变计,预应力钢束张拉过程中,实时检测了混凝土瞬时实际应变,同时测试了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准确计算出混凝土实际应力,并与设计计算的混凝土应力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6个1:1.5缩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T形中柱节点试件的试验基础上,本文对各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性进行描述,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变化特点、板暗梁面筋和节点区附近板暗梁箍筋的应力变化特点,对比了T形柱不同截面参数和不平衡弯矩不同加载方向对该节点抗震性能和不平衡弯矩分配的影响,对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不平衡弯矩主要靠板的弯曲作用来传递,T形柱腹板长度c1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和不平衡弯矩分配系数等方面具有决定作用。文中采用隔离体方法对板柱节点进行受力分析,推导了节点剪力传递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节点理论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由预制梁、预制柱和预应力筋组成,通过张拉预应力筋使梁柱形成共同工作的整体。已有研究表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裂缝主要出现在梁柱连接界面处,破坏形式为梁端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受拉区普通钢筋或预应力钢筋屈服,节点核心区及构件本身破坏轻微,普遍表现出变形能力强,位移延性好,耗能能力差,残余变形小,恢复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混凝土梁节点低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适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不同预应力值对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混凝土梁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轴压比和预应力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将曲线无粘结预应力束视为位移变量直接求解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单元的有限元列式,并对用于试验的2根无粘结和2根有粘结的预应力混凝土钢连续组合梁进行了分析,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无粘结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略小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梁,其原因是组合梁内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低于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而在负弯矩区采用直线配束或曲线配束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设计,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采用应力比“预应力度法”设计的过程及计算性能参数的分析进行了说明,可供初接触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对无粘结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混凝土内钢绞线的应力、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管壁中的应力分布,以及充水条件下混凝土管壁中的应力分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一端张拉时,预应力筋单圈布置管的预应力损失小于双圈布置管;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混凝土管环向形成闭合的压应力环,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涵管的抗裂能力;张拉后管壁的抗拉强度远大于1.0MPa水压所产生的拉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