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液晶显示器特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LCD液晶显示器精确的色度特性化,用多项式回归算法建立了液晶显示器RGB空间到CIEXYZ空间的转换模型,详细研究了多项式回归模型不同训练样本、不同项数以及阶数对液晶显示器特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项数小于9时,模型预测的精度较低,项数大于9时模型精度逐渐提高,用三阶三元十四项多项式可以得到平均误差为0.6623左右的高精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液晶显示器颜色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示器颜色的准确性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计算显示的颜色,即确定RGB颜色控制数值与显示颜色的CIE色度值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对EIZO、苹果和普通液晶显示器的颜色进行了测量,分别用增益-偏置-伽玛(GOG)模型、双通道干扰(TPC)模型和分段分空间(PP)模型进行显示颜色的计算,检验各模型的计算精度。实验中将RGB数值均匀分割为9个区间,总共组成729个检验颜色,将计算颜色与颜色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GOG模型、TPC模型和PP模型对三种显示器计算的CIELAB色差,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对显示器颜色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喷墨打印机特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图像设备特性化的关键主要在于建立设备颜色空间和CIE标准颜色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本研究利用色靶的大量数据,应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喷墨打印机CMYK颜色空间到CIELAB颜色空间的转换模型,并利用色差公式进行了转换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Elman神经网络隐藏层数目为100,迭代次数为1000次时,Elman神经网络能够实现CMYK颜色空间到CIELAB颜色空间的高精度转换。  相似文献   

4.
显示器屏幕作为图像和颜色显示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立颜色控制值RGB与对应呈现的颜色色度值间的特性化关系是控制屏幕准确呈色的技术手段和关键,但ICC标准的色彩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构建显示器的实际呈色关系。试验基于ICC色彩管理技术,将显示器视为RGB输出设备,并将其实际光色的色度三刺激值CIEXYZ匹配为自身白场下的CIELAB值,建立其与RGB控制值之间的关系,形成显示器自身和环境光照条件下实际呈色的规律。一台普通液晶显示器在3个不同光照环境中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描述其自身光色,还是不同环境光照下的呈色,色域内RGB到实际呈色预测的ΔE*ab色差平均在1以下,最大也不超过2;期望的呈色与受控下实际呈色的ΔE*ab色差则平均小于1.8,最大小于6。  相似文献   

5.
显示器是用来传达颜色信息的重要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外部设备.同时图像信息在原稿、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多媒体等色彩传感设备中传递时,要求同一副图像在不同的色彩再现设备中表现出相同的颜色效果,否则就可能传递出错误的颜色信息. 本文利用basICColor display色彩管理软件和Eye-One Pro分光光度仪对液晶显示器进行屏幕的校正和特性化,并对显示器特性文件的精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田全慧  顾萍  朱明 《纺织学报》2019,40(4):140-144
为提高数码喷墨印花技术颜色复制质量,研究了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光谱特性化模型,提出基于光谱反射率的波段分区的数码喷墨印花机特性化模型。该模型针对31 维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喷墨印花设备驱动值间的非线性关系,按照反射率波段进行分区,在不同波段分区中使用高次多项式拟合喷墨印花设备输出驱动值与颜色光谱数据的转换,通过转换矩阵实现数码喷墨印花设备的光谱特性化,将该光谱特性化模型应用于蚕丝织物输出实验。结果表明:90%的蚕丝织物喷墨印花色样的测量结果与光谱特性化估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都小于 0.001 2,其中最大误差为0.001 9,平均误差值为0.000 8;90%的喷墨印花色样与估算结果的色差小于1.0 NBS,最大色差为 5.709 9 NBS,平均色差为0.570 0 NBS。  相似文献   

7.
色彩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于图像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的过程中,为保证纺织文物图像跨设备的色彩真实再现,继而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发展,在乾隆色谱染色丝织物的基础上,分别对数码相机和显示屏进行色度特征化,并讨论了不同图像格式、不同训练数据集、多项式不同阶数对相机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增益-偏置-伽马模型(GOG模型)对显示屏进行色度特征化,然后对乾隆色谱跨设备再现情况进行色差分析以确定最优特征化模型,最后采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对建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选择RAW格式图像和三阶多项式对相机进行色度特征化处理,并使用采集的纺织品颜色数据集训练模型,模型的精度可达到2.18(ΔE*ab)(CIEDE2000色差值);显示器特征化模型精度为0.58(ΔE*ab);乾隆色谱跨设备再现的色差均值为2.16(ΔE*ab),真实丝绸文物跨设备再现的色差值为2.38(ΔE*ab),表明该特征化模型具有优异的跨设备色彩再现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交叉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印刷逐步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印刷软打样凭借其高效率、低成本、可远程打样等诸多优势,成为当今印刷的主要打样方式。印刷软打样对显示器的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显示器的色彩显示偏差较大的问题,无法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失去屏幕软打样的意义。因此需要定时对显示器进行优化。本文是基于i1profiler软件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为显示器制作不同的特性文件,并对特性文件进行评估分析,选择5组结果较好的特性文件逐一嵌入显示器中,对Photoshop中设置的色块集颜色进行测量,通过色差计算,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卷烟包装材料的色差,采集不同颜色油墨涂布白卡纸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二阶微分、Karl Norris导数平滑及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建立包装材料色差分析模型。使用模型对待测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并将样品的近红外法相似度计算结果与色差仪分析结果和视觉判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当样品颜色浓度差低于5%或高于20%时,三者判断结果一致;2当样品颜色浓度差在5%~20%之间时,采用近红外法比色差仪法所得结果准确性更高;3采用近红外法对28个不同生产批次包装材料的色差情况进行判别,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统计量Hotelling T2判别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法对不同生产批次包装材料进行色差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显示器进行特性化之前我们需要做显示器的校准工作,校准能够调整设备的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特征化的过程是用来确定校准后显示设备的色域,并建立RGB设备相关颜色空间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的对应关系。特征化是实施色彩管理的基础,在显示器与显示器之间,或者显示器与打样机(印刷机)之间建立色彩管理之前,必须先获得源设备和目的设备的设备特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色纺加工中染色纤维整体呈色特性难以准确描述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混合色彩空间的独立特征颜色分析模型。对Lab与HSV 2种颜色空间中具有相同属性的颜色分量进行独立融合,并构建混合色彩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三阶颜色矩和局部纹理统计特征对色纺织物图像的颜色信息进行表征与融合。结果表明:对于色纺针织物或梭织物而言,所建立的颜色表征模型不仅能够对较大范围内的质量配比变化进行有效表征,而且对于染色纤维细微调整而导致的颜色改变亦能准确表达,具有理想的鲁棒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晰高端应用的CRT和LCD显示器的色光特性,测试分析了两类各一个显示屏幕在暗室和明室环境中色光的位置均匀性、光亮度和色度、CIE_xy色品域,及其随水平观测角度的变化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显示器在暗室环境中,7个不同色光在屏幕9个位置面法线方向的颜色标准偏差在1.8以内,明室中会增大为3.0以内。明室、暗室中,色光的性能随水平观测角而变化;面法线方向上,LCD显示器的光亮度及色品域均大于CRT显示器;随着观测方向与屏幕面法线方向夹角的增加,均表现为光亮度减小、颜色变化增大,在可接受的颜色差异内,CRT显示器形成面法线水平方向两侧约±25°角的可视范围,而LCD的情况降低为±20°左右;此外,该可视角度内,两个显示器各自的色品域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认识数字影像输出设备的色彩表现能力,对色域的确定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的方法是,在CIELAB色空间中确定色域边界,并求解色域体积、分体积,以及白点、黑点和6个主色调最大彩度色的色度值,同时给出CIELAB L*a*b*三维和CIEXYZ_xy、CIELAB_a*b*二维色域边界图.在3种类型5个设备上进行了应用,得到的指标特性符合其实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色域体积和分体积能够反映设备输出颜色范围的总体大小和不同色调区域的大小,白点、黑点和主要色调的色度值可反映白色、黑色和饱和色的表现力度,三维、二维色域边界图则直观地显示了不同设备色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鹏  郑学敏 《轻工机械》2012,30(4):88-91
针对可变数字印刷中色彩空间转换的要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RGB(Red,Green,Blue)→CMYK(Cyan,Magenta,Yellow,Black)色彩空间转换方法,解决了Lab色彩空间到CMYK色彩空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研究分析RBF神经网络的原理,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色彩空间转换数学模型,并在该模型下进行数据的预测与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转换精度非常高,转换后的色偏明显减小,转换速度也很快。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输出设备精确的色度特性化,本论文详细研究了生成基于ICC标准的输出特性文件算法模型,并利用纽介堡方程生成基于ICC标准的输出特性文件,改善中间处理环节,提出新的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明显提高生成的基于ICC标准的输出设备特性文件的精度.一般模型生成的特性文件在用于颜色空间转换时,色差在0~3范围内的百分比是43.48%,新的模型则将此百分比提高为57.9%.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服饰用色规律及其内在机制解析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构建服饰配色关系及其内在联系的网络关系模型。对服饰系列图像色彩进行初始聚类及二次聚类,提取主色及其用色比例关系;提取色彩占比、二元色组共现频率、色彩空间距离等指标构建主色网络关系模型;对选取的3个代表性品牌女装的500幅图像,利用所开发的色彩解析软件,从主色分布、配色关系、配色机制方面进行了比对和分析,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品牌女装年度、时尚季用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个女装品牌主色、空间距离和共现规律不尽相同,前3种颜色累计占比均超出50%,单幅样本耗时小于0.3 s;该方法能够以客观、可视化的方式表征服饰用色机制,用以辅助服装企划和设计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适用于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配色模型,以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选用品红、黄色、青色、黑色、白色5种颜色的粗纱为原料,以10%为混纺梯度进行混色纺纱,并用小圆机织成针织物,进一步对织物进行测色。依据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用相对值法求解参数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并进行模型构建,结合全色谱算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配色算法构建,实现对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颜色预测与配方预测。用品红、黄色、青色3色粗纱按不同配比制备36种混色样进行预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色差均值为1.74,平均比例误差为7.38%,色差分布小于2的占比达到72.22%,证明该模型对环锭数码纺纱系统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彩色数字喷墨打印机色彩特性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像输出设备色彩特性文件描述了图像设备的色彩再现能力,是图像复制色彩管理流程中颜色转换的关键.本文通过立方体插值法实现颜色空间转换,应用最大分区法与色域裁剪法实现色域匹配,设计实现了彩色数字喷墨打印机的色彩特性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彩色数字喷墨打印机色彩特性文件生成软件.最后,从色域、中性灰再现能力及色差三个方面对生成的打印机色彩特性文件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文设计的彩色数字喷墨打印机色彩特性化方法生成的色彩特性文件可以满足图像复制色彩管理流程中颜色转换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