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靶病变的变化及延迟支架置入情况。方法入选48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急诊予单纯球囊扩张和(或)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3级,7 d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靶病变血管狭窄情况必要时置入支架治疗。观察靶病变变化的相关数据,包括狭窄程度、长度、近端参考血管直径、远端参考血管直径,比较老年患者(≥60岁)和中青年患者(<60岁)支架置入比例。结果 7 d后复查CAG显示靶病变直径狭窄程度较直接PCI时减轻(35.5%±14.1%比48.8%±11.0%,P<0.01)、病变长度缩短[(15.69±5.36)mm比(18.94±5.37)mm,P<0.01],靶病变近端参考血管直径[(3.29±0.33)mm比(3.24±0.32)mm,P=0.02]和远端参考血管直径[(3.18±0.33)mm比(3.08±0.33)mm,P<0.01]增大;其中,39.6%(19/48)患者因靶病变狭窄>50%置入支架,老年患者和中青年患者置入支架比例分别是56%(9/16)、31%(10/32)(P=0.04)。结论对于中青年高血栓负荷不适宜直接支架置入术的STEMI患者急诊予单纯球囊扩张和(或)血栓抽吸即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再延迟必要时支架置入治疗策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栓抽吸后直接植入支架的173例为观察组,将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1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栓抽吸后即刻及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支架植入后观察组TIMI血流≥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2 h后,两组植入支架数、植入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c Tn)T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术后10 d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后直接行PCI治疗STEMI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栓负荷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栓抽吸后,延迟置入支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9例血栓积分评分≥2分,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和(或)血栓抽吸后血栓积分评分≤2分的STEMI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即时支架组(65例)和延期支架组(64例)。结果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积分、术后2 h ST段回落≥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积分即刻支架组显著低于延期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延期支架组术后6个月较入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其中LVED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支架组6个月后较入院时LVEDV、LVESV升高,LVEF降低,其中LVESV升高(P〈0.05)和LVEF降低(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内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主要出血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两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即时支架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延期支架组显著增多(P〈0.05),使得即时支架组MACE事件发生率较延期支架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延期支架组住院天数较即时支架组增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且住院费用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经PTCA、血栓抽吸、强化抗栓处理后延迟行支架置入,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从而使MACE事件发生率下降,但延期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不同支架置入策略对"罪犯血管"血流状态和短期预后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针对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分院就诊的需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EMI患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的患者245例,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即刻支架置入术(n=194);另外一组采用延期支架置入策略(n=51),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3~5 d后,再次复查造影,评估靶血管病变的情况,进行延期支架置入。对比评价即刻置入支架术和延期3~5 d置入支架两种策略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通过对比两组冠状动脉靶血管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ing,TMPG)以及术后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等参数,评价两种支架置入策略的优劣,探讨延迟支架置入策略是否可以减少无复流或者慢血流的发生率,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策略提供依据。结果即刻支架组与延迟支架组患者的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占比分别为17.0%与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延迟支架组患者术后TIMI 3级血流占90.2%,优于即刻支架组的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延迟支架组与即刻支架组患者术后TMPG 2~3级分别占100%与53.1%,延迟支架组患者的TMPG血流较即刻支架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即刻支架置入相比,STEMI患者延迟支架置入不能降低住院期间无复流或慢血流事件与MACE事件的发生;延迟支架置入术对于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出现改善趋势,但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血栓负荷重的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联合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疗效,比较延迟支架置入与即刻支架置入两种方法对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心内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因STEMI就诊,接受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急诊血栓抽吸联合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延迟支架置入术组(A组),PTCA+延迟支架置入术组(B组),急诊直接支架置入术组(C组)。比较3组住院期间发生支架内血栓、死亡、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情况。结果3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和15%,死亡分别为0、3和3例,术后急性期支架内血栓1例,发生在C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发病10~14d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罪犯血管再次闭塞2例,发生在B组;罪犯血管远端达到TIMI血流Ⅲ级共17例(68%),分别为A组11例(73.3%),B组6例(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急诊介入手术中对血栓负荷较重而不宜予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选择急诊血栓抽吸+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恢复罪犯血管血流,并在发病10d左右进行延迟支架置入术安全可靠,效果优于单纯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2 h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罪犯"血管反复持续负压抽吸直至病变处血栓影变淡或消失,冠脉远端血流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是否抽吸出血栓分为抽吸出血栓组与未抽吸出血栓组。PCI术后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血流灌注(TMP)分级、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幅度、血清血肌酸激酶(CK)和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PCI术后1 w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PCI后4 w内主要心脏事件。结果与未抽吸出血栓组比较,抽吸出血栓组TIMI血流分级和TMP分级均明显改善;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幅度大〔分别为(67.5±28.9)%vs(38.1±30.7)%〕;CK分别为(1 278.5±69.8)U/L vs(1753.8±72.6)U/L,CK-MB分别为(108.9±25.6)U/L vs(228.6±23.9)U/L,抽吸出血栓组CK及CK-MB峰值显著降低;1 w心彩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大(56.9%±3.4%vs 52.2%±3.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0.6±4.9 vs 55.4±4.7)。以上各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持冠脉病变部位血栓碎裂脱落导致冠脉远端微小血管栓塞是引起"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抽吸导管在冠脉内行血栓抽吸操作安全可靠,不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远段溶栓与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STEMI患者(发病6 h,血栓负荷重)分成远段溶栓组(46例)和血栓抽吸组(50例)。远段溶栓组采取治疗措施是经微导管将尿激酶原注射至闭塞段以远进行溶栓;血栓抽吸组采取措施是对闭塞血管行血栓抽吸后,再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术后进行30 d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心源性死亡及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结果远段溶栓组TIMI血流≤Ⅱ级比例(2.2%比12.0%,P=0.008)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但TIMI血流Ⅲ级比例(97.8%比88.0%,P=0.017)、2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65.2%比42.0%,P=0.019)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远段溶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4.1±8.6)%比(52.8+7.3)%,P=0.047]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4.3±7.2)mm比(46.5±6.8)mm,P=0.038]、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117.8±71.8)μg/L比(161.2±72.3)μg/L,P=0.025]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且心源性死亡及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术中远段溶栓与血栓抽吸相比,可能降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改善30 d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术后再次血栓抽吸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确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实施血栓抽吸术,然后实施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研究组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实施血栓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及研究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和再次血栓抽吸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指数,并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15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术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TM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292、0.208,P0.05);研究组患者再次血栓抽吸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TMP分级优于支架置入术后(u值分别为3.177、3.906,P0.05);研究组患者再次血栓抽吸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TMP分级优于对照组支架置入术后(u值分别为7.915、3.751,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 h、4 h、8 h ST段回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9%(P0.05);出院后随访15周,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后再次血栓抽吸术可有效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梗死血管再通,改善梗死区域心肌灌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的效果。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评估发病<12h、TIMI血流0~1级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的有效性。主要终点是PCI后1h内ST段回落程度。结果16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DiverCE组与常规PCI组的年龄(55.3±13.0岁比56.1±14.0岁)、男性(88%比87%)、糖尿病(30%比28%)、既往冠心病(24%比23%)、症状发作到直接PCI时间(348±175min比350±181min)和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10%比9%)等基线资料均匹配。DiverCE组术后1h内ST段回落率(59%比38%)、即刻TIMI3级血流(96%比80%)、心肌呈色3级血流(70%比46%)和慢血流或无复流率(7%比17%)明显优于常规PCI组(P<0.05)。术后1个月临床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54±0.11比0.52±0.13)有改善趋势,死亡(4%比4%)、再次心肌梗死(2%比1%)、靶血管重建(1%比1%)和卒中(1%比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PCI比较,在前壁STEMI患者施行支架术前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可以降低远端栓塞、促进ST段回落并改善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 12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术提示血栓积分≥2分的患者行血栓抽吸和PCI治疗为A组(65例),CAG术提示血栓积分2分的患者直接行PCI治疗为B组(55例),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心肌染色分级(MBG)、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峰时间、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率、院内死亡率。结果 A组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肌酶达峰时间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LVEF、术后两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高负荷的急性STEMI急诊PCI治疗中,能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TIMI血流、MBG分级,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抽吸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试验分为2组: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108例STEMI患者进行血栓抽吸后经抽吸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500μg,置入支架后静脉滴注12 h替罗非班0.1μg·kg-1·min-1;单纯血栓抽吸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108例STEMI患者血栓抽吸后置人支架.主要终点: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术后90 min完全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峰值.二级终点:住院期间和9个月随访左心室射血分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死亡)和出血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TIMI 3级血流率分别为97.22%和87.04%(P=0.011),完全ST段回落率分别是66.67%和50.91%(P=0.047),CK-MB峰值分别是83.9(68.9~310.5)U/L和126.1(74.7~356.7)U/L(P=0.034),肌钙蛋白Ⅰ峰值分别是42.7(14.7~113.9)μg/L和72.5(59.8~135.3)μg/L(P=0.029).住院期间,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和单纯血栓抽吸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5.7±10.8)%和(42.9±9.9)%(P=0.049).9个月随访显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降低趋势(log rank χ2=2.865,P=0.09).两组间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接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抽吸导管在梗死相关动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经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后使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达3级后,比较延期支架植入与即刻支架植入两种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患者共149例.经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后使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达2~3级后,93例当时植入支架患者为即刻支架植入组.56例术后经强化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5~7d后再次手术植入支架者为延迟支架植入组,观察两组ST段术后回落超过50%的患者例数、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心肌染色分级及支架使用情况,同时随访术后3个月时心功能状态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各种原因的死亡)。结果延期支架组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明显高于即刻支架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vs.46%,P〈0.01)。无复流及慢血流在延迟支架组明显少于即刻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vs.17%,P〈0.01)。延迟支架组支架使用量明显少于即刻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了意义[(2.3±0.7)枚 vs.(3.5±1.1)枚,P〈0.01]。3个月后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左心室功能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后延迟支架植入,可减少支架使用量,有利于减少无复流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对近期预后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STEMI行直接PCI术患者124例,术中使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的56例患者做为观察组,以同期行常规直接PCI术的STEMI患者68例做为对照组。评估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及矫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直接支架置入率、PCI术后90min完全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峰值、PCI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和PCI术后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CI术后即刻TIMI 3级及TMPG 3级血流比例更高(分别为94.6%∶80.9%,91.1%∶73.5%,P<0.05);cTFC帧数更少[(44.1±16.7)帧∶(57.1±23.1)帧,P<0.01];无复流发生率低(5.4%∶19.1%,P<0.05);直接支架置入率高(21.4%∶8.8%,P<0.05);PCI术后90min完全ST段回落率高(85.7%∶67.6%,P<0.05);CK-MB和TnT峰值低[分别为(172.4±45.6)U/L∶(201.7±39.5)U/L,(5.46±1.82)ng/L∶(6.59±1.97)ng/L,P<0.01];PCI术后7dLVEF高[(56.3±7.8)%∶(52.7±6.8)%,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MACE少于对照组(14.3%∶2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CI术后3个月内MACE亦少于对照组(26.8%∶4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增加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减少无复流发生,减少心肌坏死,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迟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STEMI患者,延迟PCI 20例,急诊PCI 28例.观察PCI术中球囊、置入支架参数及介入时间,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的影响以及住院期间PCI临床成功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发生率.结果 48例患者处理病变50处,共置入55枚支架,其中药物支架(DES)46枚.临床总成功率为89.6%,急诊PCI为82.1%,延迟PCI为100%.住院期间死亡率为6.2%.与急诊PCI比较,延迟PCI选用支架长度增加(27.10±4.10%和23.00±5.86,P<0.01),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10%和42.8%,P<0.05),能够恢复TIMI血流3级(100%和85.7%),无复流现象减少(0和10.7%),能改善心功能(53.4±4.2和54.7±6.3)以及减少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0和17.8%,P>0.05).结论 选择最佳时期行延迟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安全可行的.但DES时代晚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远期结果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ST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与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关系及其影响。方法选取72例首次确诊STEMI冠状动脉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1级行急诊PCI的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其中实验组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常规静脉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PCI术前后IRA局部血浆v WF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术后TIMI血流3级34例、对照组2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浆v WF浓度:实验组(138.56±1.08)μg/L、对照组(158.72±1.2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冠脉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明显降低v WF的表达及释放,改善冠脉血流状况。PCI患者术后发生无复流与术前v WF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延迟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选择高血栓负荷病变患者86例,即时支架组(34例)经PCI和(或)血栓抽吸开通罪犯血管后,立即置入支架。延迟置入支架组(52例)未立即置入支架,7~14 d复查冠脉造影,根据病变血管的狭窄情况决定是否置入支架。观察两组PCI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延迟支架组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者明显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的直径显著大于即时支架组(P<0.01),置入支架的长度明显小于即时支架组(P<0.05)。院内和1年的MACE发生率延迟支架组显著少于即时支架组(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的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充分抗栓药物治疗,延迟支架置入,可减少无复流,改善心肌灌注,减少MACE事件,改善预后;同时也能降低支架的置入率,更能正确选择支架的直径和长度,优化心肌梗死的PCI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PCI;观察组患者于PCI前行血栓抽吸,待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血栓影后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校正的TIMI帧数(c TFC),PCI前及PCI后1周心功能指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及c 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TMPG优于对照组,c TFC少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周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血清BNP、Tn 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装置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抚顺市中心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46例,分成血栓抽吸组与直接PCI组,比较两组间2 h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TIMI 3级血流、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血栓抽吸组的2 h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TIMI3级血流、CK及CK-MB峰值、LVEF值明显优于直接PCI组(P<0.05),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CI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装置能明显减少冠状动脉血栓及远端栓塞,有效地改善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98例,其中单纯行血栓抽吸48例(血栓抽吸组),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50例(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1)住院期间,与血栓抽吸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2.3±0.6)级比(2.7±0.3)级]、TIMI血流3级率(72.9%比90.0%)、术后90min ST段50%回落率(52.1%比74.0%)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术后无复流明显降低(18.8%比4.0%,P=0.038);(2)随访6个月,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血栓抽吸组明显提高[(58±6.3)%比(51±5.6)%,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既可有效减轻STEMI患者冠脉内的血栓负荷,又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9例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和传统PCI组(对照组),对2组之间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TIMI 3级血流率、校正TIMI帧数、TMP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和临床结果[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栓抽吸组PCI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率、TMP3级及sumSTR>70%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校正TIMI帧数、TMP0~1级及sumSTR<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栓抽吸组CK、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术后1周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EMI直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提高LV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