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猪年巧吃     
猪肉类是中西莱肴常用而又是最多的品种之一。猪肉类莱肴的原料选择较严格,以皮薄肉肥、肥膘部分色泽雪白、瘦肉部分呈淡红色、肉香芬芳者为佳。猪肉类莱肴烹调方法也很多,中餐有熘、炸、烧、炒、炖等,西餐有烧、烤、焖、煎、炸、铁扒等等。  相似文献   

2.
王卫 《四川烹饪》2001,(3):14-15
谁都知道,熘是一种常用的烹调技法,并且大家对软熘、滑熘、焦熘等技法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不过对捶熘这一技法就显得比较陌生。其实,捶熘技法古己有之。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里便有“捶熘凤尾虾”的菜例。可现在的烹饪书刊中却对这一技法介绍甚少,以至于当今许多厨师不知道什么叫捶熘。现笔者根据自己的事厨经验,将捶熘的技法简单地介绍如下,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捶熘,即是将经过初加工的原料,先捶打成一定的形状,再进行腌渍入味、刀工处理,然后熘制成菜的一种烹调技法。成菜具有入口化渣、软嫩鲜香、色泽淡雅、晶莹剔…  相似文献   

3.
焦熘甜肴     
焦熘菜,以其色泽艳丽、外焦内嫩、口味多变的特点,广受人们的喜欢。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六道新颖的焦熘甜肴。  相似文献   

4.
软熘,即是将加工好的主料,用蒸、煮,或氽制方法预熟后,再用熘制方法成菜,运用软熘方法成菜的特点是:色泽素雅、柔软细嫩、味道鲜美,其代表有熘鸡脯、西湖醋鱼、软熘绣球虾等名菜。  相似文献   

5.
熘 熘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熘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溜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的菜肴有“焦熘肉片”、“醋熘白菜”。  相似文献   

6.
鲜龙眼多做成热菜,既可制成甜味的,又可制成咸鲜味的,适用于蜜汁、拔丝、蒸、炒、熘等烹调方法。一般用炒、炸、熘等方法做菜时,均要在鲜龙眼肉表面挂匀糊,以防浆液散失;用拔丝和蒸的方法时,大多要酿上甜馅;另外,也可在鲜龙眼内酿上荤料馅,经挂糊油炸再熘制成菜。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款龙眼菜。  相似文献   

7.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历代百姓和厨师通过交流、积累、钻研,最终发明和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众多烹饪方法。据(中国烹饪辞典〉的统计,全国各地所有莱肴烹饪方法(含方法相同但名称不同的)有467种,常用的有炒、爆、熘、烤、炸、炖、焖、煨、蒸、煮、涮等。这些烹饪方法的采用,导致植物性原料的纽胞壁破坏,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动物性原料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多肽类,增加了莱肴的鲜味。此外,芳香物质的挥发、水溶性物质的浸出,使食品具有了鲜美的滋味和芳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8.
赖晨 《烹调知识》2014,(10):22-23
闽菜又称福州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福州、闽南及闽西等地方菜组成,以福州菜为代表。闽菜在品味上偏甜、偏淡、偏酸,素以调味清鲜淡爽、重于甜酸著称,操作细巧,色调美观。烹调技艺以煨、熘、爆炒、干炸、清汤见长,十分讲究汤的制作,有“一汤十变”之说。此外,闽菜还非常善用红糟作配料,有煎糟、拉糟、炝糟、灶糟之分。闽南莱(厦门菜)善用甜辣佐料,在使用辣椒酱、沙茶酱、芥末酱、橘汁方面都恰到好处:闽西菜则稍偏于成辣,具有浓郁的山区风格。闽菜的传统莱肴有佛跳墙、酸辣烂鱿鱼、醉糟鸡、炒西施舌、油焖石鳞、太极明虾等。  相似文献   

9.
脆熘浅谈     
朱晓斌 《四川烹饪》2000,(12):19-19
脆熘,俗称炸熘或焦熘。是将加工成形的原料先用调味品腌渍入味,再挂上糊,然后放入热油锅中炸至外表金黄酥脆且熟时捞出,最后入锅裹上或在盘中浇淋上卤汁的烹调方法。脆熘是熘法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法,用这种技法烹制出的菜肴,特点是外焦香酥脆,内鲜嫩可口,故自来深受食客的喜爱。下面就谈谈脆熘菜肴的制作方法及要领。从脆熘的概念可以看出,制作脆熘菜肴首先要进行油炸,否则既不能称为脆熘,也没有脆熘菜肴的质感风味。为了使原料在炸制时不至于损失太多的水分,一般要先将原料挂上糊或拍上粉,这样方可保持原料的鲜嫩。原料炸…  相似文献   

10.
熘菜在川菜中比较常见,运用十分广泛。熘菜,即是将经过刀工处理的丝、丁、片、块等小型或整形(如鱼类)原料,油滑或炸、蒸熟后,再用芡汁沾裹成菜,具体按照菜肴的质地和烹调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鲜熘菜和炸熘菜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别样青菜糊     
在眼下各家风味餐馆土莱盛行之际,有一道莱的上单率特别高,这就是青菜糊。笔者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有别于传统作法的几种改良式青菜糊。  相似文献   

12.
软熘,即是将加工好的主料,用蒸、煮,或汆制方法预熟后,再用熘制方法成菜。运用软熘方法成菜的特点是:色泽素雅、柔软细嫩、味道鲜美,其代表菜有熘鸡脯、西湖醋鱼、软熘绣球虾等名菜。一.软熘菜的选料软熘法适用于质地鲜嫩且易熟的原料,比如鱼肉(包括整鱼)、鸡肉、猪肉、兔肉、鸽肉、鲜虾、鲜贝等动物性原料,以及水豆腐等植物性原料。这些原料均要选用质量上乘,新鲜且腥异味较少的,最好是未经过水泡的原料,否则会大大降低软熘菜的成菜质量。另外,用于软熘菜的配料和调味料,如鸡蛋清、淀粉、胡椒粉、清汤、食用油等,均要选用高质量的。二.软熘…  相似文献   

13.
软熘技法谈     
软熘,即是将加工好的主料,用蒸、煮,或汆制方法预熟后,再用熘制方法成菜.运用软熘方法成菜的特点是:色泽素雅、柔软细嫩、味道鲜美,其代表菜有熘鸡脯、西湖醋鱼、软熘绣球虾等名菜.  相似文献   

14.
元丽 《烹调知识》2010,(6):49-49
以水代油烹饪法简称水滑法,把这种方法科学地运用于饮食烹调中,有助于降低菜肴制品的脂肪含量,减少一些营养素的损失,既符合色、香、味要求,又富于营养。我们通常在运用滑炒、熘、烩、爆、白烧等烹调方法制作莱肴时,习惯将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用温油炸一下再制作,这种方法称为油滑法。如果将加工成一定形状的主要原料,辅加其他原料上浆后放入开水锅内氽一下,  相似文献   

15.
张鹏  李刚  桂皮 《四川烹饪》2009,(6):57-57
如今.城里的人似乎更喜欢吃江湖菜.因为江湖莱往往让人感觉实在、新鲜,我们所在的度假村,莱品走的就是江湖路线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新推出的三道莱。  相似文献   

16.
“烧熘肥肠”是采用焦熘方法成肴的,故也可以称之为“焦熘肥肠”。它是以猪肥肠作主料,再适当配以季节性的蔬菜烹制而成,其主要特点是外脆里烂、咸中带甜、色泽明亮、块形整齐。“焦熘肥肠”在烹调中,特别是在用火上比较考究,有出水→水煮→出水→过油→熘制“五步”之说。下面就此五次用火谈谈个人之见。第一步用火是──出水猪肥肠肠壁较厚实,而且肠壁上附有很厚的脂肪层,制成的菜品常以香嫩著称。在猪的软下水中,特别是肠炎原料中,肥肠当属最优质的原料。但是肥肠的异臭味大,所以在第一次出水时必须用凉水锅,即将凉水与肥肠同…  相似文献   

17.
漫话“熘”     
中餐烹调中的熘法是一个有特色、有品位的烹调技法。为数甚多的名菜出自熘法,诸如:川菜系的脆皮瓦块鱼、鱼香大虾;苏菜系的松鼠黄鱼、熘桃仁鸡卷;鲁菜系的糟熘三白、滑熘里脊;粤菜系的咕噜肉;浙菜系的西湖醋鱼;湘菜系的糖醋排骨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熘制菜品。菜品的特色是熘汁包附菜料,滑熘欲滴,其口感或外酥里嫩,或滑熘鲜香,多种口味调和得体。各个地方菜系都普遍  相似文献   

18.
熘:熘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熘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熘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菜肴有“焦熘肉片”、“醋熘白菜”。焖:是把主料先过油后炸至半熟,再加汤  相似文献   

19.
主妇支招     
《饮食科学》2006,(11):56-57
什么叫软熘:经过蒸熟或煮(氽)熟的原料加入调料,再淋入制好的芡汁的方法叫软熘。也有把熟加工过的原料同芡汁一起下锅,使原料入味后再出锅。操作时要将主料沥净水分,芡汁多以汤对成,不用油。软熘菜肴的特点是既嫩又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烹饪》2008,(2):I0022-I0024
《美食较场》问:请问什么是脆熘?李焜:脆熘,俗称炸熘或焦熘。是将加工成形的原料先用调味品腌渍入味,再挂上糊,然后放入热油锅中炸至外表金黄酥脆且熟时捞出,最后入锅裹上或在盘中浇淋上滋汁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